图书介绍
中国儒教史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申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17533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24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7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儒教史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儒教549
一 天命与祭祀549
1魏、蜀、吴三国的受命与祭祀549
2两晋的受命与祭祀556
3南北朝的天命与祭祀562
4魏晋南北朝的孔子祭祀记事569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574
1天子的儒学教育及儒学修养574
2太学和儒者578
3三国时代的儒学588
4两晋儒学595
5南北朝儒学601
三 玄学——儒学的深化和染杂606
1以无为本——儒学的深化606
2天道自然——玄学的基础612
3名教与自然——政局的动乱、政治的腐败和士风的败坏618
四 天道自然的广泛影响626
1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的配比626
2天道自然观念向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632
3天道自然和博物学——兼述志怪小说的产生637
4天道自然与命运644
五 儒与道、佛二教651
1道教的复兴、盛衰651
2处于低潮的黄老道教655
3佛教的传入及发展663
4儒佛形神之争672
第五章 隋唐儒教681
一 隋唐时代的天人之际681
1隋朝与天命681
2唐代初期的天命灾祥688
3唐朝中期的天命祥瑞崇拜及灾祥之争695
4祥瑞观念的进一步淡化702
二 隋唐儒教的神灵与祭礼708
1隋唐时代的制礼作乐708
2上帝祭祀和上帝观念715
3隋唐时代的音乐和祭祀721
4祭孔礼乐728
三 隋唐儒学735
1隋唐儒学的盛衰735
2隋唐时代的儒者741
3《五经正义》述评747
4唐代的其他经注、经疏759
四 儒教在各个文化领域767
1儒教在自然科学767
2儒教刑律775
3隋唐儒教史学782
五 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790
1三教关系演改790
2隋唐佛教理论的新发展799
3唐代道教的发展805
第六章 宋代儒教的前驱812
一 复兴儒教的呼声812
1社会危机与儒者的对策812
2唐代后期的新《春秋》学821
3韩愈和《原道》827
4文与道——唐朝后期儒者的文学主张833
二 天人关系的争论838
1唐代后期君臣对天人关系的讨论838
2韩愈、柳宗元论天人关系845
3柳宗元、刘禹锡论天人关系852
4唐代后期其他儒者的上帝鬼神观念858
三 儒教心性论的崛起865
1韩愈等人对心性问题的探讨865
2李翱和复性说874
3心性论与《大学》《中庸》和《孟子》880
第七章 北宋儒教887
一 儒教复兴运动的续篇887
1五代时期的儒教887
2北宋前期的儒教复兴893
3复兴孔祀与儒学900
4北宋前期的经注906
二 北宋儒教的神灵系统和祭祀制度911
1北宋制礼作乐的一般状况911
2上帝及主要神灵的祭祀915
3封禅与天书919
4祈禳与百神祭祀926
5北宋的宗庙祭祀931
6北宋的孔庙祭祀制度937
三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北宋儒学939
1北宋前期儒学中的新因素939
2王安石宗教—政治改革的前驱944
3王安石之学与政950
4王安石的《周官新义》958
5王安石和心性论965
6王安石变法与变革儒学972
7新法与天意977
四 世界模式论985
1宋代易图的先驱985
2黑白点《河图》《洛书》的问世987
3邵雍的世界模式论994
4《周氏太极图》的世界模式1002
5《潜虚》模式1007
6邵雍、苏轼等人的鬼神论1012
五 张载、二程新儒学1018
1张载的儒学1018
2二程的儒学1033
六 北宋佛、道二教概况1048
1北宋三教态势1048
2佛教向儒教的靠拢1053
3北宋道教概况1059
第八章 南宋儒教1065
一 南宋祭祀礼仪的变迁1065
1南宋初年的祭祀与天人之际1065
2南宋祭祀的发展1070
3南宋君臣于天人之际1076
二 南宋儒学的变迁1082
1王学和程学在朝与在野之争1082
2庆元党禁1088
3理学取得了统治地位1094
三 王学与反道学者的儒学1099
1难以寻觅的王学踪迹1099
2不入门派的儒者之学术1106
3抨击道学的儒者之儒学1112
4王学与程学之争简评1118
四 南宋初年的程学1122
1程门弟子的义理之学1122
2南宋初年非嫡传的程学1127
3南宋初年的象数学1132
五 朱熹的理学思想1138
1朱熹的生平和著作1138
2儒教新纲领——朱熹的《大学章句序》1141
3朱熹的上帝观和天人关系论1148
4从天人关系到理气关系1155
5从理气到心性1162
6以格物致知为前提、以持敬为核心的修行之路1169
7朱熹论仁1176
8朱熹论鬼神1182
六 朱熹的同道和讲友1188
1张栻的儒学1188
2吕祖谦的儒学1194
3蔡元定、蔡沈的儒学1198
七 朱熹的异道和论敌1205
1陆九渊的儒学1205
2陈亮的儒学1218
3叶適的儒学思想1225
八 朱熹的后继者1229
1陈淳的天命论和鬼神观1229
2真德秀和他的《大学衍义》1236
3黄震论天与人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