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产预测的地质力学理论方法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矿产预测的地质力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 高庆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7501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矿产预测的地质力学理论方法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矿产预测的典范——李四光对石油的预测1

第一节 李四光的基本观点和对我国生油远景区的预测1

一、反对中国贫油论,潜心研究中国地质,蓄势待发1

二、根据中国巨型构造体系,推论石油远景区9

第二节 李四光在我国寻找石油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11

一、领导全国石油普查11

二、新华夏系控油理论在指导找油实践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13

三、提出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开展石油地质工作的意见,推动全国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大发展19

四、李四光对我国石油事业的巨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26

第二章 矿产预测的理论基础是成矿控矿系统整体观29

第一节 矿产预测的指导思想是地质系统整体观29

一、地质力学的发展与地质系统整体观29

二、地质系统整体观的若干新理念31

三、地壳运动整体观33

四、构造成矿域和构造域的统一性35

第二节 矿产预测的理论依据是构造活动-成矿作用整体观45

一、构造对成矿元素迁移聚集的控制作用45

二、构造体系与构造体系控矿47

三、构造活动-成矿作用整体观51

第三章 矿产预测的基本依据是中国的地质条件57

第一节 中国主要的构造体系57

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57

二、经向构造体系61

三、各种扭动构造型式62

第二节 中国主要沉积建造和海水进退规程73

一、中国前古生代主要沉积建造73

二、中国古生代以来沉积建造与海水进退规程75

第三节 中国主要岩浆岩建造79

一、中国主要成岩时期79

二、中国构造体系对岩浆岩的控制80

第四节 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程式85

一、中国古构造形迹及构造演化85

二、中国主要构造体系的发展演化及对建造的控制作用92

第四章 内生矿产预测的理论依据100

第一节 内生成矿系统的特征和分布100

一、岩浆岩的种类与内生金属矿的类型100

二、围岩与含矿溶液的性质102

第二节 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岩浆岩形变和相变的控制105

一、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岩浆岩的原生构造的控制105

二、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岩浆岩相变的控制113

三、构造应力场对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场的控制114

第三节 构造体系对成矿作用与矿产分布的控制122

一、构造在内生矿产聚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23

二、构造体系控制了内生成矿系统的分布129

三、结构面对矿化和矿体赋存的控制作用130

四、构造体系的特殊部位常是矿产聚集处139

第四节 构造体系复合处是最重要的矿产聚集区143

一、归并控矿143

二、交接控矿144

三、包容控矿147

四、重叠控矿148

第五章 内生矿产预测的步骤和方法150

第一节 内生矿产预测的步骤150

一、总结内生矿产分布的基本规律150

二、内生矿产预测的基本步骤151

第二节 内生矿产预测的工作方法153

一、鉴别控矿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根据结构面的序次关系指导矿产预测153

二、研究控矿构造组合规律,指导矿产预测155

三、依据构造体系地应力场的特殊部位,指导矿产预测172

第六章 外生矿产预测的主要依据178

第一节 外生成矿系统的特征和分布178

一、中国沉积成矿系统的主要含矿建造178

二、外生矿产的成矿条件179

第二节 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沉积建造相变的控制183

一、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沉积建造的控制183

二、构造活动与构造体系对外生成矿系统的控制186

第三节 海水进退规程和构造迁移决定了外生成矿系统的位置和范围189

一、中国成煤带的迁移与展布189

二、中国主要生油层的分布与迁移190

第四节 构造体系对外生矿产的控制191

一、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对煤田的控制191

二、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对石油的控制195

第五节 成矿构造体系的特殊部位对外生矿产聚集的控制196

一、构造体系复合处是最重要的成矿区196

二、同沉积构造与旋扭构造对外生矿产聚集的控制作用198

第七章 外生矿产预测的步骤和基本工作方法202

第一节 外生矿产预测的步骤202

一、外生矿产预测的一些基本观点202

二、外生矿产预测的步骤202

第二节 预测外生矿产的基本工作方法204

一、预测煤矿的基本工作方法204

二、预测石油的基本工作方法223

第八章 变质矿产预测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步骤229

第一节 变质成矿系统的分布和成矿基本条件229

一、变质成矿系统的分布229

二、变质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控制因素229

第二节 变质矿产预测的步骤和基本工作方法231

一、鞍山式铁矿预测的步骤和基本工作方法232

二、煤矿变质带预测的步骤和基本工作方法235

第九章 20世纪80年代隐伏矿产预测研究与实践检验239

第一节 《地质系统论与隐伏矿产预测》一书的主要预测意见239

第二节 内生矿产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预测意见的检验253

一、根据首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进行预测意见的检验253

二、根据《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集》圈定的成矿带和成矿区进行预测意见的检验258

三、根据1993~2010年新发现的内生金属矿产进行检验260

第三节 1983~1984年对中国西部能源矿产的预测266

一、在祁连山、柴达木及其毗邻地区寻找石油的意见(1982年)266

二、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石油地质工作的回顾和展望269

三、1983年对在我国西北开展能源矿产地质工作的几项建议275

第四节 1983~1984年对中国西部能源矿产预测意见的检验280

一、概况280

二、研究塔里木盆地构造体系指导油气勘探280

三、塔里木盆地构造体系多级控油规律283

第五节 新疆萨尔托海铬铁矿的预测与检验289

一、新疆达拉布特大断裂对超基性岩与铬铁矿的控制作用290

二、构造体系对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和铬铁矿的控制作用290

三、盲矿预测的主要依据296

四、找矿意见与实践检验结果297

第六节 矿产预测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99

一、开展成矿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之内在关系的研究299

二、深入研究控矿构造体系的形成时期和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300

三、开展运用地应力场的规律进行矿床预测的研究工作301

四、开展综合方法找矿,研究各种找矿标志的内在联系301

五、开展深部地质构造的研究工作301

六、探索预测矿体埋藏深度的途径302

七、创新发展地质力学,为实施国家找矿突破战略作出贡献302

参考文献305

附录 高庆华著作目录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