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湖南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湖南》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湖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25
第一章 湖南省和平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25
第一节 湖南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5
一、内战爆发前后的湖南政局25
二、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27
三、程潜还湘和中共湖南省工委的统战工作29
第二节 湖南和平解放的实现36
一、毛泽东关注湖南解放,和平起义条件成熟36
二、和谈成功,程潜、陈明仁起义38
三、衡宝战役和全省解放41
第三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43
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43
二、征粮支前,剿匪镇反,支援抗美援朝运动45
三、湘西匪患的根除48
第二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56
第一节 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56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57
二、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经工作,合理调整工商业57
三、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60
四、开展“三反”、“五反”,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64
五、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65
第二节 “三大改造”的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68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8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3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5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初步建立77
一、“一五”计划的基本方针和任务77
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农业78
三、大力发展工业81
四、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85
五、努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86
第三章 “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89
第一节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和“大跃进”的发动89
一、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起89
二、反“保守”与“大跃进”91
三、以粮食、钢铁为中心的“跃进高潮”94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96
第二节 从初步纠“左”到“继续跃进”98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错误的初步纠正98
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与“继续跃进”102
三、对湖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基本估价106
第三节 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的两年107
一、贯彻农业《六十条》,调整农村生产关系108
二、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工业内部关系112
三、调整商业体制,安排好市场113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和“社教”运动的开展及其影响114
一、农、工、商及文教事业的继续调整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14
二、城乡“社教”的开展及其影响119
第四章 在十年动乱中曲折发展123
第一节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实施和“夺权风暴”的破坏123
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初步实施123
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社会经济发展受阻124
三、“夺权风暴”使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126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开展和“批林批孔”的破坏129
一、“三线”建设与湖南经济的回升129
二、“批林批孔”使湖南经济又一次受到严重破坏135
第三节 全面整顿出现的好势头与“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破坏136
一、全面整顿出现的好势头136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使湖南经济再次遭到严重破坏138
第四节 湖南经济曲折发展分析140
一、湖南经济在动乱中发展的原因141
二、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和经济体制的改革146
第一节 湖南工作的历史性转折146
一、新时期头两年的成就和失误146
二、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走上正确轨道14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151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151
二、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的调整152
三、国营企业的全面整顿157
第三节 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160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160
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迅猛发展和完善161
三、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开展165
第四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67
一、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和适当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68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和股份制的出现169
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171
四、扩大对外开放和发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172
五、城市改革从试点逐步向全面配套发展173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175
一、现代化建设规模扩大和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176
二、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建设加快发展176
三、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和新技术引进有了良好开端177
四、农业建设有所发展178
五、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均有加强178
第二编 经济建设186
第六章 种植业186
第一节 粮食生产186
一、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186
二、水稻生产的三次大改革188
三、旱粮生产的新突破194
四、优质稻米和吨粮田的开发195
第二节 经济作物197
一、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的成就197
二、主要经济作物的发展197
三、著名土特产品的进一步开拓204
第七章 养殖业205
第一节 畜牧业205
一、养猪业的起伏与稳步发展206
二、草食牧业迈开新步伐208
三、良种繁育和饲料、防疫服务体系建设210
第二节 水产业212
一、水产业发展成就和过程212
二、洞庭湖区商品鱼基地的建设215
三、城市郊区和山丘区水产生产的发展216
四、名特水产品的生产218
第八章 林业221
第一节 造林育林221
一、广泛开展人工造林221
二、重点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224
三、恢复发展以油茶为主的经济林226
第二节 森林保护227
一、制止乱砍滥伐227
二、搞好护林防火228
三、防治森林病虫害229
四、建立自然保护区230
第三节 合理采伐利用231
一、木材经营管理231
二、木材采伐与运输232
三、发展林产工业234
第九章 水利建设236
第一节 洞庭湖区水利建设237
一、防洪建设238
二、排涝建设240
三、蓄洪建设241
四、洪道整治243
五、堤垸管理244
第二节 山丘区水利建设246
一、农田水利建设247
二、水土保持250
三、水利管理251
第十章 国营农场和农业机械化255
第一节 国营农场255
一、国营农场的建立和发展255
二、国营农场体制的改革257
三、国营农场的示范作用259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260
一、农业机械的发展260
二、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262
三、农机经营形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265
四、农业机械化队伍的建设267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268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形成和发展268
一、乡镇企业的形成268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270
三、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7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开发275
一、与科研单位协作,开发新产品275
二、从实际出发,开发企业内部人才275
三、广纳贤能,招聘引进人才276
第十二章 冶金工业278
第一节 有色金属工业278
一、资源勘探279
二、矿山和加工企业的建设281
三、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285
第二节 钢铁工业287
一、厂矿建设288
二、重点企业与优势产品290
第十三章 石油化学工业294
第一节 化学矿山与化工基地建设295
一、矿山建设295
二、化工基地建设296
第二节 支农化工产品的生产299
一、化学肥料299
二、化学农药300
第三节 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302
一、企业管理的新进展302
二、企业管理的几种具体形式304
第十四章 机械电子工业307
第一节 机械工业307
一、特色和优势的形成307
二、技术改造的不断深化312
三、机械工业体制的改革314
第二节 电子工业316
一、投资类电子产品的研制和生产318
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制和生产321
三、基础类电子产品的生产323
第十五章 煤炭电力工业326
第一节 煤炭工业326
一、储量产量居江南首位326
二、省属煤矿的建设328
三、地、县煤矿的发展332
四、乡村煤矿的兴起334
第二节 电力工业335
一、建设火力发电厂336
二、开发水能资源338
三、发展电网342
第十六章 轻纺工业346
第一节 轻纺工业的发展346
第二节 传统产品的提高348
一、陶瓷器推陈出新348
二、湘绣技艺精益求精351
三、花炮异彩纷呈352
第三节 资源优势产品的发展353
一、机制纸高速增长353
二、苎麻织物迅速发展355
三、卷烟、皮革业迈开新步356
第四节 新产品的开发358
一、化纤、塑料、小五金应运而兴359
二、耐用消费品起步晚、发展快360
三、食品工业的新发展361
第十七章 建材工业与建筑业363
第一节 建材工业363
一、水泥工业的崛起364
二、玻璃及玻璃纤维工业的发展365
三、非金属矿的开发和利用367
四、其他建筑材料工业的生产369
第二节 建筑业371
一、建筑业的发展历程371
二、建筑技术不断进步374
第十八章 交通邮电事业380
第一节 铁路运输380
一、改造旧线,提高运力380
二、建设新线,调整布局381
三、地方铁路建设383
第二节 公路运输383
一、拓延里程,提高等级384
二、修筑桥梁隧道,确保运输畅通386
三、公路运输事业迅速发展387
第三节 水上运输389
一、水运事业的曲折发展390
二、河道整治和港口建设390
三、清障开线,拓展通航里程392
四、改造木船,推广运载新技术393
第四节 民用航空394
一、民用航空的创立394
二、民航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95
三、专业飞行的开拓395
第五节 邮电通信396
一、邮政通信的发展396
二、电信网络的扩建和改造398
第十九章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401
第一节 城镇布局与规划402
一、城镇体系的形成402
二、城镇规划工作的进展405
第二节 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建设407
一、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建设的发展407
二、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建设的成绩409
第三节 环境保护系统的建立和发展411
一、开展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412
二、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412
三、环保法规的建立413
四、自然环境的保护414
第二十章 国内贸易4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和发展415
一、国营商业稳定发展415
二、集体商业逐步壮大418
三、个体商业的恢复和发展423
第二节 理顺农副产品和工业品购销关系424
一、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424
二、改进工业品购销形式427
三、理顺商品价格体系428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统一的商品市场431
一、城乡商品市场的建设431
二、加强对市场的宏观指导433
第二十一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437
第一节 对外贸易逐步扩大437
一、出口贸易额的发展变化437
二、从调拨出口向自营出口转变438
三、开辟广阔的国际市场440
四、出口货源不断扩大442
第二节 进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不断发展446
一、进口贸易不断扩大446
二、技术引进取得突破性进展448
三、利用外资初见成效450
第三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日益加强451
一、对外提供援助451
二、接受外援453
三、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455
第二十二章 旅游事业457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丰富多彩457
第二节 旅游事业的发展462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462
二、旅游事业管理机构的发展和专业队伍的壮大464
三、旅游设施初具规模465
第二十三章 财政金融468
第一节 财政468
一、湖南财政的建立和发展468
二、从经济到财政的良性循环472
三、由集中统一向分级管理转变476
第二节 金融478
一、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形成和变革478
二、货币流通的扩大和调节480
三、各项存款持续增长482
四、运用信贷促进经济协调发展484
五、保险事业的曲折发展488
第三节 审计489
一、维护财经纪律489
二、狠抓效益审计490
三、加强宏观控制490
四、开展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