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蹄疫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湘涛,张强,郭建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88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动物疾病-口蹄疫-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蹄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口蹄疫概述1
第一节 口蹄疫的定义2
第二节 流行历史与现状3
一、口蹄疫的地理分布3
二、流行历史及现状5
第三节 口蹄疫的危害19
第四节 口蹄疫研究科技进程20
一、国外口蹄疫研究主要进展20
二、中国口蹄疫研究主要进展25
参考文献30
第二章 口蹄疫病毒39
第一节 分类40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42
第三节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44
第四节 蛋白质组成与功能47
第五节 复制周期52
一、受体与吸附53
二、侵入途径54
三、蛋白翻译55
四、核酸复制56
五、病毒粒子装配与成熟58
第六节 遗传变异60
一、准种的概念60
二、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与研究方法60
三、口蹄疫病毒抗原变异61
四、口蹄疫病毒致病性变异62
五、口蹄疫病毒流行毒株变异64
参考文献73
第三章 口蹄疫病毒感染免疫79
第一节 感染与致病性80
一、宿主的感染80
二、病毒识别与侵入81
三、受体在口蹄疫病毒致病性和宿主嗜性中的作用85
四、口蹄疫病毒的致病86
第二节 口蹄疫免疫学机制100
一、天然免疫应答100
二、口蹄疫病毒免疫抑制106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110
第三节 口蹄疫病毒改造及反向疫苗研究122
一、口蹄疫病毒改造的技术需求122
二、口蹄疫病毒的反向疫苗研究进展124
参考文献131
第四章 口蹄疫生态与流行病学153
第一节 传染源154
一、疫源地154
二、环境存活156
第二节 传播途径164
一、传播方式164
二、传播途径166
第三节 易感动物167
一、自然易感动物168
二、试验易感动物170
三、人感染口蹄疫170
四、易感动物的感染途径171
第四节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172
一、持续感染的提出与证实172
二、口蹄疫病毒滞留的部位173
三、口蹄疫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173
四、口蹄疫持续感染的持续期174
五、带毒动物在口蹄疫传播中的作用174
六、口蹄疫持续感染机制175
七、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发展178
八、猪的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180
第五节 口蹄疫传播的数学模型180
一、数学模型的结构181
二、数学模型的多相性185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186
四、数学模型的应用189
五、数学模型的未来191
参考文献192
第五章 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199
第一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200
一、发展历程200
二、系统发育分析201
三、疫源追踪203
四、疫情监测和预警204
五、展望206
第二节 病毒分子进化206
一、5'-非编码区(5'-UTR)206
二、多聚蛋白编码区207
三、结构蛋白编码区(P1)208
四、非结构蛋白编码区210
五、3'-非编码区(3'-UTR)211
第三节 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212
一、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发展212
二、口蹄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213
第四节 中国口蹄疫溯源238
一、中国口蹄疫疫情形势239
二、中国O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239
三、中国A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244
四、中国Asial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246
参考文献248
第六章 口蹄疫诊断255
第一节 临床诊断与类症鉴别256
一、口蹄疫临床症状256
二、影响口蹄疫临床表现的因素260
三、类症鉴别262
第二节 病程及病理变化264
一、潜伏期264
二、病程265
三、感染复制的部位265
四、水疱的形成机制266
五、病理变化267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268
一、样品采运及保存268
二、实验室诊断271
第四节 诊断技术新进展278
一、病原学检测技术278
二、血清学诊断技术新进展284
第五节 实验室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289
一、实验室质量管理289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289
参考文献292
第七章 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299
第一节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00
一、研究内容300
二、研究方法300
三、常用术语301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方案设计302
一、目的任务302
二、特点303
三、分类303
四、基本步骤303
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设计304
六、个案调查308
七、暴发调查310
八、抽样调查316
九、定点流行病学调查317
第三节 流行病学监测322
一、概述322
二、动物疫病监测方案326
三、流行病学监测实施333
第四节 风险分析336
一、风险分析有关概念336
二、风险分析原则和基本内容337
三、风险评估程序338
参考文献343
第八章 口蹄疫疫苗研究及应用345
第一节 疫苗研究历史与展望346
一、口蹄疫疫苗研究的历史346
二、对口蹄疫疫苗研究的展望349
第二节 灭活疫苗349
一、灭活疫苗的免疫学原理350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技术流程354
三、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应用情况361
第三节 口蹄疫疫苗的GMP生产362
一、《兽药GMP》对疫苗企业的要求362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GMP生产375
三、《兽药GMP》对疫苗售后的要求380
第四节 口蹄疫疫苗质量控制及检验381
一、口蹄疫疫苗的质量控制381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质量检验382
第五节 口蹄疫疫苗的田间应用效果评价386
一、中国口蹄疫疫苗生产基本状况386
二、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目的387
三、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原则387
四、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内容及方法388
第六节 新型疫苗388
一、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发的必要性388
二、几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389
参考文献398
第九章 口蹄疫预防与控制403
第一节 防控策略及措施404
一、中国防控口蹄疫技术路线404
二、基本原则404
三、防控措施406
四、应急处置408
第二节 国外防控模式及成功实例412
第三节 中国防治计划414
第四节 国际控制计划416
第五节 口蹄疫区域化管理417
一、口蹄疫区域化管理模式417
二、区域化管理措施422
三、国内外口蹄疫区域化管理和评估实践424
四、中国实施区域化管理防控口蹄疫的基本原则426
参考文献427
附录429
附录一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12年版)2.1.5章430
附录二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458
附录三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修订稿)》(农办医函〔2014〕64号)口蹄疫部分488
附录四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14版)8.7章513
附录五 OIE口蹄疫专家和参考实验室名录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