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龙睿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227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缘起1
一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1
(一)思想来源: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2
(二)真理阐释: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建构6
(三)价值彰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24
(四)价值评析:时代价值与历史局限性29
二 他山之石: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观及其启示33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观33
(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45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观48
三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51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52
(二)“厚德载物”的道德主张52
(三)“以时禁发”的开采原则53
(四)“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53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55
一 动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逻辑55
(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55
(二)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57
(三)顺应民心、保障民生的必然趋势58
(四)体现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必由之路59
(五)捍卫生态安全的必要途径61
(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63
二 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64
(一)开始萌芽(1948—1978年)64
(二)初步形成(1978—2002年)75
(三)逐步完善(2002—2012年)87
(四)进一步升华(2012年至今)94
三 演进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趋势96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日益清晰97
(二)在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地位不断提升99
(三)始终围绕生产力发展的主线演进101
(四)始终以满足人民实践的需要为目标103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105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105
(一)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的对立106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的契合108
(三)苏联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实质110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生态维度111
(一)“以人为本”的生态维度112
(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114
(三)“绿色化”的价值取向118
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119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119
(二)“美丽中国”战略构想124
四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基本思路128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29
(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130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131
(一)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131
(二)体现了中国发展理念的飞跃133
(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134
(四)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总结135
(五)解决了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136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138
一 生态经济建设138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39
(二)发展循环经济141
(三)构建生态化产业结构142
二 生态政治建设144
(一)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145
(二)构建生态文明法制框架146
(三)构建和谐生态政治关系147
三 生态文化建设150
(一)培育生态文明意识151
(二)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154
四 生态社会建设155
(一)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155
(二)建设“两型社会”157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159
五 基本经验160
(一)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161
(二)在生产力发展中和解人与自然的关系162
(三)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16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还需解决的若干理论问题166
一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契合问题166
(一)市场逻辑与“生态理性”的背离167
(二)社会主义制度对生态科技的利用170
二 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176
(一)中国的文明进程176
(二)“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依存177
(三)“两个文明”历时向共时的转化180
三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四大”建设体系的问题18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理论的构建183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各部分功能的发挥187
四 全球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189
(一)生态帝国主义及其表现189
(二)我国面临的生态国际责任194
(三)应对生态帝国主义与承担生态国际责任的平衡195
五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196
(一)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96
(二)几种生态文明思想的比较197
参考文献206
后记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