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 第1辑 7 窥园留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 第1辑 7 窥园留草
  • 许南英撰;高志彬主编;王国璠总辑 著
  • 出版社: 龙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961615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 第1辑 7 窥园留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甲申(光绪十年)以前1

闻樨学舍将於腊月初五日解馆;初四夜,灯花忽开,喜而志之1

笔1

纸1

登山2

拟唐人「自君之出矣」2

挽吴樵山外舅2

端阳日哭谢宪章先生2

鼓山纪游2

南台记所见3

乙酉(光绪十一年)4

乙酉乡试,舟至马江口占4

自题梅花帐额4

蛙鼓4

蝉琴4

蝶拍4

夜笛5

秋柳5

丙戌(光绪十二年)6

沪上雨夜6

沪上除夕6

沪上元旦6

天津道中6

菜仓夜宿7

闻蔡绛卿司马令嗣(应臣)县试前茅,书以志喜7

都门清明日有感7

闻陈卜五表弟秋试报罢,余亦春试罢归,书以志感7

丙戌偕徐仞千、陈梧冈两同年来京会试,徐捷得工部,陈考得中书;余已入彀,因对策伤时被放。二君强欲留余在京过夏,书此谢之7

甘蔤子8

戏集香草笺句8

秋雨所期不至8

七夕遇雨8

王泳翔自闻樨学舍告归,约以二日再来,及期不至9

为刘世抟茂才题并肩美人图9

四时宫怨9

台湾竹枝词10

丁亥(光绪十三年)11

题颜汀如画蛱蝶探花图11

王泳翔纳宠,戏作催妆诗贺之11

自题笔囊12

题梅花赠赵雄叔12

闻樨学舍即景12

暮雨12

寒夜起坐12

有赠12

感时13

五妃墓13

闲散石虎墓14

和郭士梯感怀原韵14

梦蝶园怀李茂春先生15

暮春感怀,兼呈林致和孝廉、王泳翔茂才、陈卜五茂才诸友15

读施澐舫山长诗草,恭拟题词15

秋日谒延平郡王祠16

客居杂兴16

过二重溪17

征妇词17

塞上曲17

采莲曲17

荻花17

杂兴18

题许质珊墨兰18

与陈子模、傅采若、张恺臣游梦蝶园,拜五妃墓;饮於竹溪寺,女校书四人与焉18

雨夜不寐18

过旧游有感19

偶成19

兰草19

冬日游鹭岛榕林19

烟台道中20

太真20

己丑(光绪十五年)20

被放出都20

己丑在都,读吕汝修孝廉诗草,作此以当题词,并呈邱仙根诗伯20

挽吴湘玉21

老妓21

海慢漫22

庚寅(光绪十六年)22

申江旅次22

申江即景22

吴淞夜泊23

通州舟次23

早起23

无题23

歌儿名月宫者,以团扇索诗,作此应之23

和赵玲史除夕即事原韵24

题画梅纨扇赠李丽川司马24

岁暮约王泳翔窥园饮酒24

辛卯至癸巳(光绪十七年~十九年)24

林佑轩同年索画,时在台将有续弦之喜24

邱仙根工部以诗索画梅,用其原韵应之。时仙根掌教崇文书院,而余辞蓬壶书院之聘24

王泳翔索题秋海棠画扇25

黄金台25

有赠25

忆菊26

访菊26

品菊26

供菊26

送王泳翔屏山访友26

窥园漫兴27

甲午(光绪二十年)27

题画梅,赠陈焕耀27

和祁阳陈仲英观察感时示诸将原韵28

(附)原唱28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29

奉和实甫观察原韵29

吊吴季籛参谋30

防匪31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31

(附)原唱32

番社防匪偶成33

和王泳翔留别台南诸友原韵33

为友人题五更待漏图33

题画梅,赠陈岳生34

乙未秋日游丁家絜园34

题林云臣还来就菊花小照34

题蔡得路司马北堂承欢图35

各日客居鮀浦,吴献堂过访35

自题画梅35

寄台南诸友35

喜赖敬熙至潮州36

台感36

题画梅,赠宗人穆堂同年36

台局之变,台北郭茂才会川仗义与抗,所谋不遂,闻其来鹭江虎溪岩祝发为僧矣;感而作此36

赠陈省三观察、雨三鹾尹昆仲36

和宗人秋河四首37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37

丙申九月初三日有感37

秋河再也是园倒叠前韵38

题云龙图38

读邱菽园观察咏红楼梦中人诗册38

邱菽园观察招南洲第一楼分韵,得一字39

送邱菽园观察回海澄39

新嘉坡竹枝词40

述怀40

廖内41

曼谷41

秋河贻梅花画册,诗以谢之41

偶成42

游暹罗佛寺42

岁除日得家书42

丁酉、戊戌(光绪二十三年、二十四年)43

和吴质钦司马原韵43

和秋河送行原韵43

也是园席上和梦盦44

也是园即席留别44

陈子承司马嘱题梅花图,为其节母郑太宜人写照45

题王泳翔玉照45

题家潄六司马玉照45

赠潄六46

秋思46

邨居46

题画梅,赠王泳翔47

吏部投供以兵曹□知县,归途车中口占47

为王伯嵩题画梅47

夜坐47

题画梅,赠同年柯玉庭铨部47

咏盆里水仙48

咏瓶里梅花48

同乡杨晴帆通守见贻问鹂诗钞,奉呈二首48

寄怀陈卜五48

寄怀陈岳生49

寄怀林致和49

寄怀王泳翔49

七夕49

为杨海帆同年作梅花并题50

牡丹50

菊花50

贺长沙杨庆荃广文腊月二十八日五十初度50

牡丹,和吴献堂先生见赠原韵51

送家兄梓修回台51

己亥(光绪二十五年)51

己亥春日感兴51

题纨扇梅花应高簨琴观察53

妙高台53

赠陈子模明府53

送汪杏泉入都补殿试53

题画梅,赠汪杏泉54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54

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54

送邱仙根工部游历南洋兼柬邱菽园55

和仙根工部见赠原韵,并以送行55

自揭阳夜发普宁56

游海丰五坡岭文信国祠堂,拜瞻方饭亭文山先生像56

再登方饭亭拜文山先生遗像56

辜吉甫嘱题画石57

题友人秋江泛棹行乐图57

过陆丰云落汛57

辛丑、壬寅(光绪二十七年、二十八年)57

邱仙根工部付书王伯嵩索画梅,适余将之任徐闻,倚装作画应之,并题此诗57

题苏文忠遗像58

黄菓59

绿荔59

题徐闻贵生书院山长杨铎堂孝廉画扇59

无题59

园中新松60

闻蛩60

闺怨61

赠徐闻小学堂吴生文谟61

送黄焜煌还乡61

重九日,徐展云先生、林致和孝廉偕游石门岭,酉儿执鞭从之;余以官守所覊,不获同往61

观雨即事62

秋夜起坐62

再和徐展云先生重九登石门岭原韵63

徐闻杂咏63

留别徐闻绅士63

海安所64

田家65

除夕日游法华寺看梅65

癸卯、甲辰(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65

癸卯复奉调帘之役,有感而作65

癸卯乡闱分房襄校,和同乡虞和甫锁院述怀原韵66

蚊子66

臭虫66

蟋蟀67

蝉67

舟次北海龙门渡口67

过钦州平南古渡天涯亭67

汉阳江上67

衙斋隙地种桃艺菊,入望敷荣;而余又奉檄调阳江,书此志别68

留别阳春绅士68

为陈伯端通守写梅69

为姜芝眉太史写梅69

赠彭华绚茂才69

与柯参戎月波会剿石梯、珠环土匪纪事六十韵70

赠张鲁恂(昭芹)广文72

乙巳、丙午(光绪三十年、三十二年)73

咏史73

猗兰叹73

病牛74

老马74

画梅,题赠彭季轩贰尹75

画梅,题赠彭笛洲通守75

戊申(光绪三十四年)75

戊申入都门感兴75

为张介安同年画梅76

出京之前一日,王吉臣、干臣昆季祖饯於陶然亭。是日阴雨,赋此志感76

寄怀郑养斋76

施澐舫山长在厦用「寄郑养斋原韵」作诗二首寄赠,并索和章;仍用原韵奉呈77

和易实甫观察原韵77

己酉(宣统元年)78

谳局同事王静甫大令以诗集相示78

戏赠郑毓臣贰尹78

寄怀覃孝方大令78

南园感事,和邱仓海工部原题79

三水杂诗79

寄题邱仓海工部澹定邨心太平草庐80

画梅,题赠邓君寿81

三水高等学堂教员黄云坡(锺峻)广文见赠二首,倒叠原韵奉和81

上易观察实甫81

台感82

游鼎湖山三十六韵83

贺钱晴峰老夫子新婚二首84

舟次芦苞岸上晚眺85

中夜起坐85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85

秋怀八首和邱仙根工部原韵86

挽友87

庚戌(宣统二年)87

己酉除夕87

庚戌元旦88

赠日本根岸辰雄君88

题李凌洲为陈雨三画美人纨扇88

息鞭亭89

芦苞道中苦热89

观荷90

日言90

和罗邵棠大令见怀蒋梓舒原韵90

北江舟次91

芦苞夜泊91

自题帐额91

与韩国人李容机笔谈有感而作92

胥江夜归92

次儿叔壬东洋就学,书此勉之92

望月93

游荔支湾93

吊素馨斜93

乞巧93

不寐94

中秋蒋梓舒明府在河口厘厂楼上邀饮赏月94

秋日与蒋梓舒明府再游鼎湖94

题伏虎降龙图94

阅报载日韩合并有感95

高安东门95

高安西门95

高安南门95

高安北门96

辛亥(宣统三年)96

和高安中路自治会议长陈伯莪见赠原韵,并留别邑内诸君子96

题画梅,赠张悔盦同年96

口占赠台人张端吉97

寿陈笃臣尊甫渚芸先生暨德配周太夫人六旬双寿97

送陈桂林回漳州97

题螺山先生诗集97

题绣英阁女士诗卷98

杨花五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韵98

纪事99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韵99

邱仙根为余录其近作於扇写梅报之101

黄仲琴赠诗,即用原韵报之101

辛亥冬日与徐蕴山胡君湘游南山寺101

黄仲琴赠漳郡开元寺宝幢石刻「陁罗尼经」搨本101

送友人北伐102

和衡州沈琛笙寓漳客感原韵102

表弟谢汝铨有斐律宾之行顺道过访102

壬子(中华民国元年)103

壬子春日过霞阳访马君亦籛,得观所藏图书,复赏所植花木。信宿三日,踰苏岭,归海沧103

壬子春日自题画梅103

莲花洲小山103

野兴104

范亚父撞斗104

孟叔达堕甑104

戴安道碎琴104

徐德言破镜104

早起104

借沧海居冬夜不寐口占105

壬子午节前一日,与莲塘学校陈畹兰教员并陈其纯诸昆季放舟沧江105

壬子端午夜坐偶成105

江东桥106

游台草106

挽陈瘦云106

赵云石赠诗,即步原韵二首106

南社同人在醉仙楼开欢迎会,酒后放歌107

绅商学界在台南公馆开欢迎会,赋此志谢107

六月二十四日与社友往竹溪寺参谒关圣108

啸霞楼题壁108

与谢石秋、星楼、林湘畹、黄茂笙游冈山超峰寺中途遇雨109

窥园梅花二株被日人移植四春园,闻亦枯悴而死以诗吊之110

敝庐因日人筑路取用,子弟辈将别谋住所110

题画梅,寄赠洪以南110

秋日书怀110

诗债111

为台南警务课今江正直君题曼倩偷桃图111

题画梅,赠黄旦楳雏姬111

魏武帝111

秋影112

秋扇112

纪暴风112

题墨梅,赠赵云石113

林投帽113

徐福113

红楼梦题词113

李广射虎114

红拂女114

项羽114

壬子中秋吴园小集,对月分韵114

老骥115

风筝115

古琴115

观鱼115

射鵰116

放鹤116

盘马116

斗蟀116

谈诗116

鏖诗117

病起117

绣鞋117

竹夫人117

题画梅,赠谢石秋117

苏属国118

孙武子118

严武118

晓角118

满城风雨近重阳118

闻砧119

竹烟筒119

螃蟹119

吊祢衡119

重阳前一日吴园分韵小集120

重阳雨120

瀑布120

重阳后二日送黄西圃东航120

秋月121

明妃121

太真121

谢石秋酒后赠句,即用原韵酬答121

(附)石秋原唱121

博物馆望招魂祭场,和谢石秋原韵122

晚香楼即景122

与谢石秋夜酌偶成122

有赠122

吴大帝122

孙夫人123

有赠123

高渐离123

侯朝宗124

闻笛124

厓门吊古124

赠日本步兵大尉吉村长藏君124

题画梅,赠吉村长藏君124

赠萧莲卿女史125

游台北基隆杂咏125

拟小游仙126

钓雪126

落叶127

落絮127

听泉127

古梅127

霜钟128

耕烟128

云游僧128

红柑128

山睡129

留别瀛社、桃社、竹社、栎社、南社诸同人129

旧友陈基六相遇於新竹吟坛,口占绝句见赠。即用原韵,口占两绝以报129

梅花酒129

塞马130

拜岁兰130

花露水130

鸳鸯130

壬子冬日吴园小集,以「鸳鸯」命题,林湘畹得双元,谢籁轩、赵云石俱得眼。馀兴未已,往宝美楼开宴131

步赵云石代某姬送别原韵131

战鼓131

题南社同人吴园送别图132

留别南社同人132

癸丑(民国二年)133

癸丑三月任命龙溪县知事,视事日偶成133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133

王少涛嘱题曾经沧海图画册133

暮春偶成134

题胡君湘笔记134

汪杏泉寿辰登堂拜祝,书此志感,即以奉贺134

沈琛笙五日有感,和其原韵,并以慰之134

再和沈琛笙五日有感原韵135

下乡止斗偶成135

纪私斗136

送沈琛笙归衡山136

晓起137

过海澄感事137

过木棉庵138

示四儿叔丑138

送关介堂明经归莆阳139

和耐公送关介堂原韵139

圆山140

寿施耐公六十初度140

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原韵141

读宋人张泽民梅花诗,戏次其韵141

闲居141

移居管厝巷142

题林叔臧鼓浪屿菽庄142

清明日,闻邻人祭扫有感142

和陈忏真原韵143

寿李启授令堂李太夫人143

游山过九龙岭,夜宿双坪143

谒双坪大宗祠144

寿林叔臧侍郎四十初度144

贺林叔臧侍郎暨德配龚夫人四十初度逢闰重庆144

菽庄主人闰五月四十初度重庆145

菽庄钟社即事145

和菽庄主人听潮楼晚眺原韵145

前作意有未尽,再叠原韵146

送李偕荪年兄归武夷146

林景商观察招饮怡园,酒后口占146

菽庄四咏146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147

和陈丈剑门新秋偶兴呈菽庄主人原韵148

甲寅(民国三年)149

甲寅闰五月七日偕沈琛笙、徐蕴山赴菽庄诗社;夜发芗江,晓至江东桥趋谒黄石斋先生讲堂149

和陈丈剑门见赠原韵150

再叠前韵150

三叠前韵151

四叠前韵152

题王焕斋翕园落成152

杜鹃花152

寿黄菊三中将六旬荣寿153

祝黄仲训令堂郑太夫人六旬荣寿153

和庄畹耕秋感原韵153

祝陈漪轩六秩晋一寿153

菽庄观菊,赋呈主人154

鹭门灯谜合刻题词155

寄南洋林少眉、庄贻华155

施君涵宇为其所欢索句,书此应之155

祝江杏邨侍御令堂林太夫人八十156

乙卯(民国四年)156

乙卯清明前一日送王少涛归台湾156

寄祝黄仲训四十初度156

乙卯上巳菽庄修楔分韵,得群字157

乙卯菽庄修楔157

林健人游历东西洋归示诗即和原韵157

感怀,用前韵呈健人158

再和健人倒叠前韵158

菽庄避暑158

和许巡按使静仁按部三都月夜原韵159

乙卯五月望夜菽庄张灯词159

移居159

和林兵爪先生别李丽君原韵159

蔡愧怙君临终泪墨徵诗160

别马亦籛徵士160

和林健人寿内诗,即步原韵,并以致祝161

和林健人寿菊小集原韵161

虞美人花161

寿林季绳四先生并和林健人公子韵162

步庄畹耕自寿原韵162

步施耐公自寿八首之二原韵163

丙辰(民国五年)163

丙辰灯夕与杨励斋扶乩163

和菽庄主人灯夕原韵二首163

健人公子正月二日寿辰,适余回家度岁归来;读陈迂叟、施耐公寿诗,望尘弗及,强作此篇164

和厦门李子德原韵三首164

寄汪杏泉并贺其纳宠165

即席和山尾先生原韵165

赠许梓桑165

赠谢石秋165

浴佛节过开元寺165

赠连雅棠166

四月二十一日南社同人小集166

吊梅166

感事166

追悼陈瘦云167

赠黄旦梅167

游开元寺小集,同云石、籁轩分韵得鱼字168

重拟小游仙四首168

喜晤谢星楼暑假归省168

六月初二恭逢先慈忌日,趋拜墓田169

南社小集集归去来辞字成五律一首169

十六晚游公园,与茂笙、石秋、景山各口占数诗169

又五律一首169

二十五日为五妃殉节日,同云石祭奠,成诗二首170

临别写墨梅赠黄茂笙170

留别南社诸君子170

秋燕170

秋雁171

秋蜨171

秋虫171

驹荣曲,赠日本驹荣女史171

和菽庄临别赠韵172

和林少眉见赠原韵172

再叠前韵172

三叠前韵172

四叠前韵173

五叠前韵173

六叠前韵173

七叠前韵173

八叠前韵174

步张杜鹃原韵174

再叠前韵174

赠张杜鹃174

和杜鹃旅南杂感175

赠杨季芬176

和徐贡觉原韵176

和杜鹃醉歌行原韵176

和贡觉原韵178

再叠前韵178

成德桥成,公善领事拟於冬日涓吉落之,感而成诗见示;敬和原韵178

怀将帅,和徐贡觉用前韵179

感怀,和张公善领事用前韵179

自感,呈张公善领事用前韵179

粤感,和贡觉用前韵179

落叶,和公善领事用前韵179

漫兴,和贡觉用前韵180

和贡觉游极乐寺用前韵180

和公启游山二首用前韵180

和公善茂榕园即事用前韵181

和公善游仕武兰园用前韵181

和张领事送周志忠君往占埤查匪181

落花,和贡觉原韵181

落叶,和贡觉原韵182

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183

忆梅183

寻梅183

画梅183

咏梅183

对梅183

问梅184

残梅184

梦梅184

移居184

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185

送张杜鹃从军云南186

和贡觉除夕原韵187

除夕187

丁巳(民国六年)187

元旦用贡觉除夕原韵187

兰花,和贡觉188

人日杂感188

谷日感怀和贡觉188

绿鹦鹉189

闺怨,和李秀芬189

寿蟫窟主人189

游马达山,和贡觉原韵190

寿菽庄主人191

颂陈母刘太夫人请旌191

春日次蟫窟主人原韵192

感时192

秋日与林眉生游马达山193

寿张耀轩先生六十晋七193

送林眉生回国,用蟫窟韵194

题蟫窟主人摩达山漫草194

又一首194

过恒心园怀林眉生公子195

秋日怀人195

题蟫窟主人诗卷196

和蟫窟主人韵196

和蟫窟酒家书所见韵196

题摩达山诗草197

前题197

中秋感怀197

重九日漫兴197

重九和蟫窟主人原韵198

重九日呈厓岸先生用前韵198

过恒心园看残荷,感而作此198

重阳日口占198

贺蟫窟主人移居199

破墨台199

红豆199

读白石道人诗集题后200

自寿200

芒核200

窥园词203

荆轲入秦(「洞仙歌」)203

春宵(「临江仙引」)203

题画(「满江红」)203

闺怨(「南楼令」)204

传胪日,戏赠同年吴肃堂殿撰(「十拍子」)204

晚秋(「十六字令」)204

即景(「菩萨蛮」)204

无题(「上行杯」)205

防海(「东风齐著力」)205

游广州花埭(「少年游」)205

游鼎湖山(「清平乐」)205

题朱翁子负薪读书图(「百字令」)206

再入都有感(「摸鱼子」)206

岁暮与友人探梅(「十拍子」)206

游关岭(「柳梢青」)206

下关岭(前调)207

谒延平郡王祠(「满江红」)207

谒五妃庙(「祝英台近」)207

游冈山超峰寺(「南楼令」)208

漳州东郊废院瞻铜佛(「清平乐」)208

游圆山琵琶坂董仙祠(「卖花声」)208

过木棉庵(「沁园春」)208

水仙花(「减字木兰花」)209

幽居(「明月擢孤舟」)209

和陈智君(「洞仙歌」)209

送友(「青玉案」)209

竹溪雅集(「霜天晓角」)210

清明(前调)210

燕子(前调)210

忆旧(前调仄韵)210

游虎溪白鹿洞(「天仙子」)211

过吴湘玉墓(「醉花间」)211

别南社诸子(「忆王孙」)211

别台湾(「如梦令」)211

自题小照(前调)211

无题(「柳梢青」)212

忆旧(「探春令」)212

闺怨(「秦楼月」)212

有赠(「疏影」)212

闻沈琛笙「重修龙溪县志」,作此志慰(「望湘人」)213

菽庄修楔(「烛影摇红」)213

和沈琛笙三月晦日作(「蝶恋花」)213

有赠(「念奴娇」)214

除夕(「红娘子」)214

游恒心园(「清平乐」)214

恒心园品茗(「殢人娇」)215

题蟫窟主人「摩达山诗草」(「高阳台」)215

丑儿入京游学,作此送之(「花发沁园春」)215

少眉新居(「玉楼春」)216

陪徐贡觉夜宴联诗(「点绛唇」)216

戏和蔡鹤田词(「千秋岁」)216

偶成(「柳梢青」)216

又一阕217

落叶(「潇潇雨」)217

题眉生二公子摩耶看云图(「洞仙歌」)217

中秋夜(「卖花声」)217

思故园梅花(「画堂春」)218

过日里棉兰福建义冢(「洞仙歌」)218

自寿(「瑶台聚八仙」)218

附录219

窥园先生自定年谱&许南英219

窥园先生诗传&许赞堃233

后记&黄典权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