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配位化学 双语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晖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799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络合物化学-英、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配位化学 双语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49
第1章 配位化学简介149
1.1 配位化学的历史149
1.1.1 配位化学的早期历史149
1.1.2 现代配位化学——沃纳配位理论151
1.2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特征153
1.2.1 一些定义153
1.2.2 配体的分类155
1.2.3 配位数与配位几何构型157
1.2.4 配位数的确定159
1.2.5 配位不饱和159
1.2.6 第一配位层159
1.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法160
1.4.2 异构体的分类162
1.4.1 异构体的定义162
1.4 配位化合物中的异构体162
1.4.3 结构异构体163
1.4.4 立体异构163
第2章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66
2.1 化学中的对称性——群论166
2.1.1 对称操作166
2.1.2 对称元素166
2.1.3 分子点群的确定168
2.1.4 特征标表170
2.1.5 通过晶胞来分类的点群171
2.2 价键理论和杂化原子轨道172
2.2.1 价键理论172
2.2.2 原子轨道的杂化172
2.2.3 化合物的分子形状175
2.3.1 八面体构型的晶体场理论176
2.3 晶体场理论176
2.2.4 中心原子176
2.3.2 四面体构型的晶体场理论178
2.3.3 平面正方形构型的晶体场理论178
2.3.4 影响晶体场分裂能(△)大小的因素178
2.3.5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180
2.4 分子轨道理论181
2.4.1 从原子轨道到分子轨道181
2.4.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则183
2.4.3 第二周期元素的分子轨道能级185
2.4.4 一些具有共振结构的分子的分子轨道187
2.4.5 几种分子的分子轨道187
第3章 配位化合物的光谱学194
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194
3.1.1 电子跃迁194
3.1.2 含n、σ、π电子的物质的吸收194
3.1.3 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196
3.1.4 仪器198
3.2 红外光谱198
3.2.1 一般分子具有的几种振动类型198
3.2.2 红外光谱的应用200
3.3 拉曼(Raman)光谱203
3.3.1 拉曼效应与拉曼散射203
3.3.2 散射过程204
3.3.3 振动能量204
3.3.4 拉曼选律与强度205
3.3.5 极化效应205
3.3.6 共振增强拉曼散射205
3.3.7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205
3.4 光电子能谱206
3.4.1 物理基础206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207
3.4.3 自旋-轨道裂分208
3.4.4 化学位移209
3.4.5 角度分析209
3.4.6 紫外光电子谱(UPS)210
3.5 核磁共振波谱210
3.5.1 磁场中的核自旋和能级裂分210
3.5.2 磁场中原子核对辐射的吸收211
3.5.3 化学位移212
3.5.4 自旋-自旋耦合212
3.5.5 一些1H和13C NMR谱图中的化学位移213
3.6 电子顺磁共振(EPR)213
3.7 圆二色谱(CD)214
第4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216
4.1 几种类型配位化合物的结构216
4.1.1 金属有机化合物216
4.1.2 簇合物220
4.1.3 大环配位化合物221
4.1.4 含有过渡金属离子的超分子自组装(多核配合物)226
4.2 配位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和在溶液中的平衡226
4.2.1 热力学稳定性227
4.2.2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227
4.2.3 有关物种浓度的计算228
4.3 分子电子器件—一氧化还原活性配位化合物228
4.3.1 分子电子器件的概念228
4.3.2 分子导线229
4.3.3 分子开关229
4.4 配位化合物的磁学性质231
4.4.1 物质的磁状态231
4.4.2 与外磁场的相互作用232
4.4.3 抗磁性233
4.4.4 顺磁性234
4.4.5 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234
4.4.6 随温度变化的磁行为235
4.5 配位化合物的光化学性质236
4.5.1 光化学过程的基本性质236
4.5.2 人工光合作用236
第5章 配位化合物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239
5.1 简介239
5.2 具有d电子金属的配合物的反应机理240
5.2.1 缔合和离解反应241
5.2.2 反应速率的测量241
5.2.3 典型的配合反应241
5.3 配位化合物的取代反应242
5.3.1 反应机理的三种模式242
5.3.2 平面正方形金属配合物的取代243
5.3.3 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245
5.3.4 异构化反应247
5.4.2 内层电子转移248
5.4.1 外层电子转移248
5.4 配位化合物中的电子转移反应248
5.5 金属有机反应的机理249
5.5.1 简介249
5.5.2 基本反应类型251
5.5.3 氧化加成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公式252
5.5.4 氧化加成反应的机理252
5.5.5 迁移反应(“迁移插入”)255
5.6 消去反应259
5.6.1 氢的消去反应259
5.6.2 还原脱氢反应260
5.7 均相催化262
5.7.1 烯烃加氢263
5.7.2 Monsanto醋酸合成265
5.7.3 酰氢化反应266
参考文献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