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福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059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生物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前言2
第1篇 生物膜的结构2
第1章 生物膜结构研究的一些进展2
1.1 膜蛋白结构研究的进展3
1.2 膜脂结构的研究9
第2章 膜蛋白三维结晶18
2.1 膜蛋白三维结晶原理19
2.2 去污剂20
2.3 两性小分子23
2.4 脂立方相方法和bicelle结晶方法24
2.5 抗体片段辅助下的膜蛋白三维结晶25
2.6 Ⅲ型膜蛋白晶体28
第3章 膜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现状30
3.1 解析膜蛋白三维结构的手段31
3.2 解析内在膜蛋白三维结构的困难及对策31
3.3 内在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进展33
第4章 电子显微镜和图像三维重构与膜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研究39
4.1 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的理论基础40
4.2 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的方法41
4.3 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44
4.4 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48
第5章 细胞膜脂质微区结构50
5.1 脂筏和质膜微囊的脂质结构特点和组成成分51
5.2 脂筏和质膜微囊的蛋白质成分56
5.3 脂筏和质膜微囊的细胞功能57
5.4 脂质微区的研究方法60
5.5 小结62
第6章 类囊体膜脂的生物合成、结构与功能64
6.1 类囊体膜脂的结构和分布65
6.2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67
6.3 类囊体膜脂的生物合成69
6.4 类囊体膜脂的功能73
6.5 小结76
第7章 生物膜蛋白质组学79
7.1 蛋白质组学方法80
7.2 膜蛋白质组学82
7.3 糖尿病红细胞膜蛋白表达的异常84
第2篇 生物膜与能量转换90
第8章 ATP合酶——一个最小的蛋白质分子转动马达90
8.1 ATP合酶的组成90
8.2 氧化磷酸化机理研究与ATP合酶91
8.3 ATP合酶的F1与F0都是分子旋转马达96
8.4 展望99
第9章 类囊体膜动态结构与光合能量转换101
9.1 类囊体膜的基本结构和光合能量转换的主要过程102
9.2 光系统Ⅱ结构变化与其功能的关系104
9.3 光系统Ⅰ电子传递的多途径105
9.4 类囊体膜的动态结构变化与光合能量转换的调控107
9.5 叶绿体ATP合酶的结构功能和转能效率的改善108
第10章 光合膜蛋白光系统Ⅱ超分子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112
10.1 LHC-Ⅱ的结构与功能113
10.2 CP43和CP47的结构与功能116
10.3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RC-Ⅱ)的结构与功能119
第11章 线粒体能量转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127
11.1 线粒体的结构与呼吸链结构生物学127
11.2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能量转换体系130
11.3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量转换的调节和控制138
第3篇 生物膜与物质运送144
第12章 生物膜与离子通道144
12.1 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146
12.2 通道的离子选择性通透及其结构基础150
12.3 离子通道的电学特征151
12.4 结语156
13.1 引言158
第13章 高等植物细胞离子通道158
13.2 植物细胞离子通道159
13.3 结语及展望170
第14章 动物水通道的结构与功能174
14.1 水通道蛋白的发现174
14.2 水通道蛋白的结构175
14.3 水通道蛋白的功能特征、表达与调控176
14.4 水通道的生理功能177
14.5 水通道的临床应用前景180
第15章 钠钾ATP酶182
15.1 钠钾ATP酶的性质182
15.2 钠钾ATP酶的结构特征184
15.3 钠钾ATP酶α亚基的三维结构模建185
15.4 ATP诱导的钠钾ATP酶核苷酸结合结构域的构象变化187
第16章 钙泵的结构基础及其钙离子跨膜运送机制189
16.1 肌浆网/内质网Ca2+-ATPase190
16.2 质膜Ca2+-ATPase195
第17章 囊泡转运与细胞内物质运输200
17.1 介导胞内物质运输的转运囊泡200
17.2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囊泡转运202
17.3 分泌型囊泡的形成和胞吐的分子机制204
第18章 ABC转运体和肿瘤多药耐药性210
18.1 ABC转运体211
18.2 与多药耐药性相关的ABC转运体212
18.3 肿瘤多药耐药性作用机制的模型220
18.4 问题与思考222
第19章 Ran GTP酶及其结合蛋白在核膜装配过程中的调控作用226
19.1 核膜的基本构成226
19.2 Ran GTP酶及其主要结合蛋白228
19.3 Ran GTP酶及其结合蛋白系统调节核膜装配过程230
19.4 Ran GTP酶调控核孔复合体的组装232
19.5 小结233
第4篇 生物膜与信号跨膜转导236
第20章 细胞外钙调素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236
20.2 胞外CaM对Ca2+内流与质膜钙通道的影响238
20.1 胞外CaM对异三聚体G蛋白的影响238
20.3 胞外CaM对磷脂酶C活性的影响239
20.4 细胞表面存在胞外CaM受体结合位点240
第21章 质膜信号转导受体243
21.1 质膜信号转导受体分类243
21.2 质膜信号转导受体的二(多)聚体化245
21.3 受体的转激活249
21.4 信号转导受体的三维结构250
21.5 结束语253
第22章 钙火花与微区域钙信号转导255
22.1 钙火花的发现、特征以及空间分布256
22.2 钙星:光学单通道记录260
22.3 细胞近膜区及细胞器中的钙信号265
22.4 微区域钙信号的生理学意义266
22.5 展望267
第23章 TRP通道与信号转导270
23.1 TRP通道结构特性270
23.2 TRP通道分子多样性272
23.3 TRP通道门控特性276
23.4 TRP通道的生理功能278
24.1 胞吞作用过程与机制285
第24章 胞吞作用与信号转导285
24.2 胞吞作用与信号转导291
第5篇 生物膜与细胞凋亡298
第25章 生物膜与细胞凋亡的调节298
25.1 细胞质膜与细胞凋亡信号的识别299
25.2 内质网和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303
第26章 细胞器与细胞凋亡306
26.1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307
26.2 细胞核与细胞凋亡310
26.3 内质网与细胞凋亡311
26.4 高尔基体与细胞凋亡315
26.5 溶酶体与细胞凋亡316
26.6 凋亡途径的整合318
第6篇 生物膜与医药的关系326
第27章 线粒体疾病与线粒体医学的分子基础326
27.1 什么是线粒体疾病?其临床症状如何?326
27.2 线粒体疾病和线粒体医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327
27.3 线粒体DNA编码的线粒体疾病及其分子遗传学基础328
27.4 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疾病的分子遗传学334
27.5 线粒体与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337
27.6 线粒体与肿瘤339
27.7 线粒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341
第28章 生物膜与疾病344
28.1 生物膜的组成345
28.2 GPI锚定蛋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345
28.3 脂筏与疾病350
28.4 结束语358
第29章 生物膜与免疫361
29.1 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362
29.2 免疫识别与免疫应答368
29.3 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371
第7篇 研究生物膜的理论、技术、方法与仿生物膜376
第30章 生物膜的单分子研究376
30.2 生物膜单分子研究的现状举例377
30.1 研究生物单分子的技术377
第31章 生物膜研究的模型膜系统382
31.1 脂单分子层技术382
31.2 平面脂双层(黑脂膜)技术390
31.3 脂质体技术395
第32章 生物膜泡形状的弹性理论404
32.1 引言404
32.2 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和简化模型405
32.3 生物膜的Helfrich自由能和闭合膜泡的形状方程406
32.4 形状方程的特解:红血球和?环407
32.5 形状方程的一些推广情形408
32.6 开口膜泡的形状方程和边界条件409
32.7 生物膜弹性理论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410
32.8 小结412
第33章 聚电解质稳定化的脂质体415
33.1 脂质体的制备与特征415
33.2 聚电解质稳定的脂质体417
第34章 微胶囊膜的生物学功能研究426
34.1 微胶囊膜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427
34.2 微胶囊膜的制备材料和方法429
34.3 微胶囊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433
34.4 展望438
索引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