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对话的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斯维德勒著;刘利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342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宗教-研究-世界;意识形态-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对话的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我们不能回避——《全球对话的时代》中译者序1
序言1
导言1
第一篇 对话的基础7
第一章 对话的定义7
一 对话的意义7
二 谁应当对话10
第二章 相互性、相关性和对话12
一 形而上学:从静力学到动力学13
二 认识论:祛除绝对真理14
三 心理学:发生的和相关性的21
四 伦理学:关注相互性、相关性和对话26
五 总结28
第二篇 宗教(意识形态)的意义31
第一章 宗教的定义31
第二章 宗教的目标35
一 大众化宗教与反思性宗教35
二 宗教专门用语37
第三章 人性42
一 对人性的几种主要观点42
二 人性即自爱与互爱44
三 塑造人性的“金规则”46
第三篇 “内部”对话53
第一章 体制内对话:罗马天主教53
一 一般性反思53
二 梵蒂冈对对话的理解54
三 推荐对话56
第二章 基督教内部的对话58
一 基督教的划分58
二 走向基督教的统一59
三 罗马天主教的普世主义61
第一章 一般性反思69
第四篇 “彼此”对话69
一 宗教间、意识形态间对话的基本规则70
二 实践中的对话75
三 深层或“心灵的”对话80
四 对宗教—意识形态的普遍而系统的反思(神学)81
五 “普世的世界语”84
六 宗教间、意识形态间对话的目的和问题91
七 完满的人类生活99
八 宗教间、意识形态间对话的成果102
一 积极鼓励差异 使自己正视他人109
二 穿越,向前进入他者的世界 通过感同身受改变自我109
第二章 深层对话/批判性思维的步骤109
三 生存于并体验他者的世界 把自己变成他者110
四 带着扩展了的视野返回 使自己带着新知识回家110
五 对对话/批判性的意识:根本范式转换 使自己内在转变110
六 全球觉醒:成熟的范式转换使自己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相关111
七 个人的和全球的生活与行为的改变使自己以一种新的全球对话的自觉去生活与行动112
第三章 过渡性结论二113
第四章 基督论对话的绝对必要114
一 基督教的犹太之根:犹太人耶稣115
二 基督教的犹太之根:犹太人的基督教会124
三 耶稣:是复国救主还是基督127
四 耶稣和他的信徒们以犹太人的方式思想132
五 基督论的发展136
六 历史的耶稣139
七 教导人的耶稣,而非被讲授的基督143
八 耶稣:人与神性148
九 前存在的基督153
十 理性神学155
十一 对话提出的一种解决157
十二 宗教中的“本体论化”159
第五章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对话162
一 反犹太主义和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对话162
二 犹太教徒给基督教的“不”的信息166
三 为什么犹太教徒应该与基督教徒对话167
第六章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方的对话172
一 实践174
二 来自三方对话的期望175
三 伊斯兰恐怖176
四 穆斯林批判的思想家180
五 国际学者三方对话年会189
六 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走过僵局192
七 格拉茨三方对话194
八 “耶路撒冷这一年”195
九 雅加达三方对话196
十 在内战的边缘:马其顿的斯科普里198
第七章 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对话202
一 潜在的对话伙伴202
二 向对话开放203
三 印度教和基督教对于终极实在的理解203
四 扭曲:泛神论和幻象209
第八章 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212
一 佛教与基督教的相似之处212
二 回到源头213
三 佛陀、耶稣和拉比们的教诲214
四 上帝和“空”220
五 结论225
第九章 儒教与基督教的对话227
一 中国的宗教227
二 新儒家范式228
三 儒教的发端230
四 儒教是一种宗教吗230
五 上帝与超验存在231
六 儒教和基督教的人本主义232
七 儒教和基督教的“拯救”概念234
八 等级制和平等主义235
九 自爱:社会的基础237
十 对话的未来239
第十章 基督教对当代的贡献241
一 回到源头241
二 耶稣:一个具体的人类存在242
三 耶稣:对生命的肯定243
四 耶稣的问题:我必须做什么246
五 耶稣关注的焦点:人247
六 耶稣的女权主义247
七 深层寓意:耶稣的终极实在是人格的248
八 基督教对于现代人的三个教义问题252
九 对话:面向未来的一把钥匙258
第十一章 过渡性结论三260
第十二章 与意识形态对话:马克思主义261
一 此种对话的历史考察261
二 面向对话的态度272
三 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275
四 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评278
五 关于人类生活的基本意义的问题280
六 结论286
第五篇 世界中的对话291
第一章 人权:历史概览291
一 西方文明的支柱和人权291
二 宗教自由293
三 美国的贡献294
四 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展296
五 联合国和《普遍宣言》297
六 天主教会和人权299
第二章 宗教和国家302
一 问题的提出302
二 广为流行的政教合一302
三 政教分离的发展303
四 伊斯兰教国家的发展304
五 西方文明的独特品质305
六 政教分离是一个致命的关键306
七 以色列:宗教和国家贫乏的一个典型308
八 对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共同挑战309
九 宗教(意识形态)、伦理和国家之间的关系311
第三章 法律和伦理313
一 伦理和法律的意义313
二 伦理和法律的关系314
三 宗教的本性和社会伦理的确认315
四 全球文明和“对话中的宗教(意识形态)”316
五 全球法律和全球伦理317
第四章 为全球伦理而进行对话318
一 什么是普遍的全球伦理宣言319
二 普遍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原则320
三 行动计划321
第五章 普遍的全球伦理宣言324
一 基本理由324
二 前提325
三 根本规则326
四 基础性原则326
五 中程原则327
第六章 深层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330
一 深层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330
二 深层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卓见331
三 全面教育的基础更新333
第六篇 尝试了的对话341
第一章 基督教“普世的世界语”的试验341
一 “我”和彻底开放341
二 信仰发展的几个阶段与宗教、意识形态间的对话344
三 “通过基督使世界与上帝和好”348
四 开放的基督论还是“实在论”356
五 结论363
第二章 我们对终极实在的理解塑造我们的行动364
一 多神论:多364
二 印度教主张的“一和多”365
三 犹太教与伊斯兰教主张的“一”366
四 祅教、摩尼教和中国阴阳学说主张的“二”368
五 基督教主张的“一和三”369
六 佛教的“终极之无”372
七 儒教和道教:终极和谐373
八 对世界不同宗教洞见的概括375
九 向深层对话迈进376
十 深层对话和终极实在378
十一 结论379
全书结语383
全书结语383
《全球对话的时代》译后记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