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源流概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凤梧编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12298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源流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原始时代(远古~公元前2206年)1
一、医史概况1
第二篇 夏、商(公元前2206~前1135年)2
一、医史概况2
第三篇 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1134~前247年)4
一、医史概况4
二、医学著述4
(一)《黄帝内经》5
三、医家传记5
周5
(一)扁鹊6
第四篇 秦、汉(公元前246~公元219年)8
一、医史概况8
二、医学著述9
(一)《神农本草经》9
(二)《难经》10
(三)《颅囟经》10
三、医家传记10
汉10
(一)淳于意10
(二)华佗14
(三)张仲景16
第五篇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8年)20
一、医史概况20
二、医家传记20
晋20
(一)王叔和20
(二)皇甫谧22
(三)葛洪23
南北朝24
(一)陶弘景24
(二)徐之才26
第六篇 隋、唐、五代(公元589~959年)29
一、医史概况29
二、医学著述29
(一)《诸病源候论》29
(二)《仙传理伤续断秘方30
(三)《新修本草》30
(四)《本草拾遗》31
(五)方剂学类31
三、医家传记32
隋32
(一)巢元方32
唐33
(一)甄权33
(二)甄立言34
(三)孙思邈34
(四)崔知悌36
(五)孟诜37
(六)张文仲38
(七)王焘38
(八)陈藏器40
(九)王冰40
第七篇 宋、金、元(公元960~1367年)42
一、医史概况42
二、医学著述43
(一)《黄帝内经宣明方论》43
(二)《素问玄机原病式》44
(三)《难经本义》44
(四)伤寒论类45
(五)诊断学类45
(六)《儒门事亲》46
(七)《内外伤辨惑论》46
(八)《脾胃论》46
(九)《卫生宝鉴》47
(十)《格致余论》47
(十一)《妇人大全良方》48
(十二)《小儿药证直诀》49
(十三)《幼幼新书》49
(十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49
(十五)《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0
(十六)《针灸资生经》50
(十七)《流注子微赋》50
(十八)《十四经发挥》50
(十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51
(二十)《洗冤录》51
(二一)《嘉?本草》、《图经本草》52
(二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2
(二三)《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3
(二四)《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3
(二五)《本草衍义》53
(二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4
(二七)《圣济总录》54
(二八)《济生方》54
(二九)《世医得效方》55
(三十)《局方发挥》55
三、医家传记56
宋56
(一)王惟一56
(二)钱乙57
(三)王贶58
(四)沈括59
(五)唐慎微60
(六)庞安时61
(七)寇宗夷62
(八)朱肱62
(九)许叔微63
(十)陈言64
(十一)崔嘉彦65
(十二)宋慈66
(十三)陈自明67
(十四)严用和67
金68
(一)成无己68
(二)刘完素71
(三)张元素72
(四)马丹阳73
(五)丘处机73
(六)张从正75
元76
(一)李杲76
(二)罗天益77
(三)王好古78
(四)朱震亨79
(五)葛乾孙80
(六)滑寿81
第八篇 明、清(公元12368~1911年)83
一、医史概况83
二、医学著述83
(一)《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84
(二)《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84
(三)《类经》84
(四)《内经知要》84
(五)《难经集注》85
(六)《伤寒来苏集》85
(七)《伤寒贯珠集》86
(八)《证治准绳》87
(九)《景岳全书》88
(十)《医宗必读》89
(十一)《濒湖脉学》90
(十二)《四诊抉微》90
(十三)《临证指南医案》91
(十四)《本草纲目》92
(十五)《本草纲目拾遗》92
(十六)《普济方》94
(十七)《医方集解》94
(十八)《湿证论治》96
(十九)《湿热条辨》96
(二十)《湿病条辨》96
(二一)《湿热经纬》96
(二二) 内科类98
(二三) 妇产科类99
(二四) 小儿科类99
(二五) 外科和伤科类100
(二六)眼、喉科类101
(二七)《针灸大成》101
(二八)刮痧和拔罐102
三、医家传记102
明102
(一)倪维德102
(二)戴思恭103
(三)王履105
(四)楼英105
(五)朱?106
(六)虞抟107
(七)王纶108
(八)汪机108
(九)万全109
(十)薛乙110
(十一)江瑾112
(十二)李时珍113
(十三)徐春甫115
(十四)孙一奎115
(十五)方有执116
(十六)韩懋117
(十七)王肯堂118
(十八)武之望120
(十九)吴昆121
(二十)陈实功121
(二一)张鹤腾122
(二二)张介宾123
(二三)赵献可125
(二四)缪希雍126
(二五)马莳128
(二六)吴有性128
(二七)李梃130
(二八)龚廷贤130
(二九)李中梓131
附:李中立132
清132
(一)喻昌133
(二)陈梦雷135
(三)尤怡135
(四)傅青主136
(五)陈士铎138
(六)张志聪139
(七)汪昂140
(八)张璐142
(九)柯琴143
(十)程国彭144
(十一)高世?145
(十二)郭右陶146
(十三)王子接148
(十四)叶桂148
(十五)王维德150
(十六)顾世澄150
(十七)吴仪洛151
(十八)薛雪152
(十九)吴谦154
(二十)何梦瑶155
(二一)徐大椿156
(二二)戴天章158
(二三)黄元御159
(二四)沈金鏊161
(二五)魏之?162
(二六)刘奎163
(二七)余霖165
(二八)赵学敏166
(二九)吴瑭168
(三十)顾锡169
(三一)孔继?170
(三二)陈念祖172
(三三)江涵暾174
(三四)王清任175
(三五)林佩琴177
(三六)邹澍178
(三七)章虚谷178
(三八)王泰林179
(三九)费伯雄180
(四十)陆以?181
(四一)吴师机182
(四二)王士雄183
(四三)陆懋修184
(四四)马文植185
(四五)凌奂186
(四六)雷丰187
(四七)张乃修188
(四八)周学海190
(四九)唐宗海191
第九编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192
一、医史概况192
(一)医事制度193
(二)中医政策194
(三)主张消灭中医194
(四)“三一七”中医节195
(五)设立中央国医馆195
(六)医学教育195
(七)医学派别196
(八)医士暂行条例196
二、医学著述197
(一)《中国医学大辞典》197
(二)《中国药学大辞典》197
(三)《中国医学大成》197
(四)《珍本医书集成》198
(五)《三三医书》198
(六)《四部总录医药编》198
(七)《皇汉医学丛书》198
(八)《中国医药汇海》198
(九)《中国医学史》199
三、医家传记199
(一)张伯龙199
(二)张锡纯200
(三)毛景义201
(四)杨如候202
(五)何廉臣203
(六)陆晋笙204
(七)刘蔚楚205
(八)张生甫206
(九)丁甘仁206
(十)顾宝初207
(十一)曹颖甫207
(十二)金子久208
(十三)严鸿志209
(十四)张山雷209
(十五)包识生210
(十六)周小农210
(十七)陆士谔211
(十八)恽铁樵213
(十九)陈无咎215
(二十)杨则民217
(二一)佐季云217
第十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始)219
一、医史概况219
二、医家传记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223
(一)肖龙友223
(二)曹炳章227
(三)罗止园230
(四)施今墨234
(五)王静斋236
(六)孔伯华240
(七)汪逢春243
(八)徐小圃246
(九)藩辅周249
(十)李斯炽252
(十一)吴棹仙256
(十二)姚国美258
(十三)王文鼎260
(十四)吴少怀263
(十五)时逸人265
(十六)刘赤选267
(十七)王渭川270
(十八)余无言273
(十九)岳美中276
(二十)刘惠民279
(二一)朱小南282
(二二)沈仲圭285
(二三)秦伯未288
(二四)赵锡武291
(二五)程门雪293
(二六)黄文东296
(二七)吴考?298
(二八)章次公301
(二九)李聪甫303
(三十)刘季三306
(三一)陆瘦燕309
(三二)哈荔田312
(三三)任应秋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