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
  • 李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2059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金融领域的传导机制2

一、货币是“面纱”吗5

二、货币金融过程与金融领域的传导机制10

三、中国金融领域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13

第二节 本书的章节安排15

一、本书的结构15

二、本书的基本结构17

第二章 货币政策金融传导的一般理论20

第一节 西方理论研究概述20

第二节 利率途径及其机制24

一、利率传导机制中的流动性效应24

二、托宾的q效应27

三、莫迪利亚尼恒常收入效应29

第三节 非货币资产价格途径及其机制31

第四节 信贷配给途径及其机制34

第五节 汇率途径及其机制40

第六节 对其他现代观点的评述42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42

二、新制度学派的观点44

三、博弈论的观点45

第三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枢纽”——金融体制及其变迁47

第一节 中央银行及其体制47

一、中央银行的任务与组织结构48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50

三、货币政策工具56

四、小结——中央银行体制所决定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66

第二节 国有专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66

一、“四大”专业银行的垄断性67

二、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其他关系69

三、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困境与突破69

四、专业银行地方分行72

五、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及其资金的内外生问题73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75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发展79

第四章 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网络”——市场与结构83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传导途径83

第二节 间接金融与信贷市场86

一、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结构特征86

二、利率压制88

三、超额贷款、高负债与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配置畸形90

四、中国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92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发展92

一、同业拆借市场92

二、国债及国债回购市场95

三、企业短期债务市场及其他货币市场99

第四节 资本市场的发展102

一、资本市场的规模及其在我国金融结构中的地位103

二、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揭示功能106

三、小结——资本市场在传导机制中的地位108

第五节 金融深化与灰色金融109

一、金融深化与我国金融的双重结构109

二、体制内的“灰黑色”金融110

三、体制外的灰黑色金融市场113

第六节 外汇市场的发展114

第五章 货币政策金融传导的信贷配给机制118

第一节 我国信贷配给的产生和基本特征118

第二节 现行信贷体制下中央银行信贷配给及其传导122

一、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的特征122

二、央行与专业银行的“事前信贷博弈”——信贷规模的需求与分配123

三、央行与专业银行的“事后信贷博弈”——信贷规模的再配给与监督125

四、“倒逼”与地方政府的介入:“博弈”的复杂化127

五、货币政策的传导:紧缩信贷的反应129

第三节 中央信贷配给机制的漏损与效率问题130

一、市场经济中信贷配给本身的效率问题130

二、因地方政府介入所造成的效率损失131

三、专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变异131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132

五、央行信贷配给与真实经济133

第四节 “双轨”运行下专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及其特征133

一、专业银行商业化与信贷行为134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信贷行为135

第五节 专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的再配给136

一、银行与企业司的委托—代理问题136

二、企业融资结构、激励机制与投资波动138

第六节 信贷配给机制的演变:新型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建立141

一、旧信贷配给下银企关系的困境与突破143

二、新的均衡信贷配给的发育144

第六章 货币政策金融传导中的利率机制146

第一节 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与利率传导机制146

一、存款利率内部结构扭曲147

二、贷款利率内部结构扭曲及存贷款利率的对应关系扭曲147

三、银行存贷款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的结构扭曲148

四、灰黑市利率与官方利率的结构扭曲149

五、利率结构扭曲下的利率传导机制149

第二节 再看信贷配给机制的漏损与效率问题151

一、利率管制下的信贷需求和投资的利率弹性152

二、拆借及回购市场利率与投资波动153

三、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及投资波动155

四、利率机制演变的突破口155

第三节 利率改革与金融深化——利率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建设156

一、金融深化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156

二、利率改革的战略选择159

第四节 利率改革与利率传导机制的建立160

一、同业拆借利率、再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160

二、国债发行及流通利率机制161

三、放松对银行贷款利率的管制164

四、利率传导机制的演变169

第七章 货币政策金融传导中的汇率机制172

第一节 汇率与货币供应的稳定172

一、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72

二、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协调174

三、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量的决定177

第二节 现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机制181

一、我国的利率—汇率机制181

二、国内信贷与汇率的关系184

三、外汇市场、国内资金市场与国内货币政策传导185

第八章 总结——中国货币政策的金融传导与目标体系189

第一节 中国金融领域传导机制的总体结构189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枢纽”和“网络”190

二、三条传导途径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190

第二节 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193

一、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193

二、目标体系的设计194

参考文献200

后记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