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小学常识教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承,郭齐家,班华福主编;田正平本书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21196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小学常识教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张焕庭1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小学常识教学7
第一节 古代常识教学发展概述7
一 常识教学的萌芽7
二 秦汉时期的常识教学18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识教学25
四 隋唐时期的常识教学30
五 宋元时期的常识教学34
六 明清(1840年前)时期的常识教学37
七 中国古代常识教学的特点39
第二节 古代通用蒙学读本中的常识教学内容41
一 《急就篇》中的常识教学内容42
二 《千字文》中的常识教学内容45
三 《开蒙要训》、《蒙求》中的常识教学内容48
四 《三字经》、《千家诗》、《名物蒙求》中的常识教学内容51
五 《幼学琼林》、《幼学平仄易记略》、 “杂字”中的常识教学内容56
六 古代常识教学内容的特点61
第三节 古代常识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63
一 著名教育家或学者关于常识教学的论述63
二 蒙养教材编纂中体现的常识教学思想77
三 古代常识教学的方式方法82
第二章 1840至1915年期间的小学常识教学85
第一节 清末的教育改革与近代常识教学制度的确立86
一 鸦片战争时期的常识教学87
二 洋务运动时期的常识教学91
三 维新运动时期的常识教学96
四 清末“新政”时期近代常识教学制度的确立102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与常识教学制度的变更109
一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常识教学制度的变更109
二 小学常识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114
第三节 清末民初通用蒙学读本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20
一 《御制千字诏》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21
二 《妇孺启蒙读本》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23
三 《蒙学课本》、《蒙学读本》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26
四 《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31
五 其它教材中的常识教学内容132
第三章 1915至1927年期间的小学常识教学135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常识教学的影响136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常识教学思想的冲击136
二 提倡以科学和民主作为常识教学的指导思想141
三 科学教育思潮对常识教学改革的推动144
第二节 常识课程设置的变革145
一 常识课程的演变146
二 对常识课程功能的探讨154
三 常识教材概况159
第三节 常识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162
一 “单级教授”、“自学辅导主义”和“分团教学”163
二 设计教学法与道尔顿制168
三 常识类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73
第四章 1927至1949年期间的小学常识教学179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的常识教学179
一 常识课程设置的变动180
二 自然科教学实践的新进展185
三 社会科的教学实践191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常识教学196
一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196
二 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常识教学200
三 编辑教科用书208
第三节 常识教学理论的探索209
一 关于常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210
二 关于常识教学的整体功能216
三 陈鹤琴的常识教学思想221
第四节 乡村教育实验中的常识教学228
一 晏阳初定县实验中的常识教学229
二 陶行知乡村教育中的常识教学235
第五章 教会学校中的小学常识教学241
第一节 教会学校与常识教学241
一 教会学校的由来与发展241
二 教会学校中“常识”概念的界定243
三 教会学校进行常识教学的目的243
第二节 教会学校常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46
一 教会学校常识教学的内容246
二 教会学校的常识教材251
三 教会学校常识教学的方法252
第三节 教会学校常识教学的影响254
一 冲击了常识教学的传统内容255
二 动摇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255
三 为新式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256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的小学常识教学258
第一节 苏区小学的常识教学258
一 苏区小学学制及常识课程设置259
二 苏区小学常识教学的内容与教材262
三 苏区小学常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267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小学常识教学270
一 抗日根据地小学学制及常识课程设置271
二 抗日根据地小学的常识教材274
三 抗日根据地小学的常识教学方法280
四 革命根据地常识教学的特点282
第七章 1949至1966年期间的小学常识教学284
第一节 “十七年”常识课程的基本概况285
— 50年代初期常识课程改造的指导思想285
二 陈鹤琴教育思想批判及其对常识教学的影响289
三 常识课程设置的演变294
第二节 “十七年”常识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302
一 “十七年”常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规定302
二 “十七年”常识教材概述313
三 典型通用教材分析322
第三节 “十七年”常识教学的实践活动331
一 对教学原则的认识331
二 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程序的认识344
三 常识教学的课外活动组织353
第八章 1966至1976年期间的小学常识教学361
第一节 常识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变化361
一 常识课程的被取消361
二 为政治运动服务的常识教学内容364
第二节 “大课堂”改造“小课堂”的教学形式365
一 以劳动和大批判取代课堂教学365
二 工农兵、教师、学生“三结合”的讲课方式366
第九章 1977年以来的小学常识教学36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常识教学发展概略369
一 常识课程设置的变化370
二 常识教学目的与任务的规定374
三 常识教材的更新377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识教学理论探讨380
一 常识教学指导思想381
二 常识教学原则383
三 对常识教学功能的再认识384
四 常识教学法的研究39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识教学实践401
一 自然常识教学实践402
二 历史、地理教学实践414
结语428
主要参考文献429
后记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