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权与政府合作 基于决策制度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分权与政府合作 基于决策制度的研究
  • 宋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58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分权与政府合作 基于决策制度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对象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对象3

第二节 研究视角13

一、府际横向合作的国际实践13

二、中国府际横向合作的动力和障碍14

三、分权:破解中国府际横向合作障碍的政策工具16

第三节 文献评述17

第四节 研究前提和方法20

一、研究前提20

二、研究方法24

第二章 决策、分权与政府合作的契合25

第一节 决策理性与决策要素25

一、决策与元决策25

二、决策理性26

三、决策要素27

第二节 决策分类44

一、私人决策与公共决策44

二、单人决策和群体决策48

三、正式决策和非正式决策50

四、博弈论:对群体决策的流行解释53

第三节 决策机制与决策体制58

一、决策机制与元决策58

二、决策体制:一个重要的变量59

三、决策权分配64

第四节 地方自治与分权70

一、地方自治的理论分野70

二、中国地方自治实践的历史回顾71

三、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72

四、联省自治74

五、新中国对地方自治的宪政选择75

六、宪政上的三种自治政权或者组织77

七、村委会自治的制度基础82

八、地方政府分权的制度保障83

第五节 地方公共事务86

一、地方公共事务的属性和范围86

二、分权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影响90

三、奥茨分权理论与区域偏好选择96

第六节 区域经济合作与决策97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97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98

三、跨区域经济事务冲突105

四、地区间差异107

五、决策与政府合作的契合108

第三章 决策体制的制度安排112

第一节 决策主体与宪政结构中的政府112

一、决策主体112

二、宪政结构113

三、纵向政府关系115

四、横向政府关系121

第二节 利益关联方130

一、政党与党政负责人130

二、跨区域经营的企业134

三、国有企业与分权的关联139

四、公众参与和地方治理145

五、地方行业协会149

六、基于特殊因缘的非正式组织151

第三节 决策权的制度安排和变迁153

一、决策权的制度安排153

二、变迁的决策权162

三、决策责任和问责制168

第四节 决策形式与契约治理171

一、决策形式的正式安排171

二、决策形式的非正式安排172

三、契约化决策175

第五节 科学与民主的决策过程179

一、决策动议的提出和审查180

二、决策方案的讨论与决定182

三、决策决定的披露185

四、公众参与和区域合作决策186

第四章 制度变迁伴生的决策模式190

第一节 政府管制型经济合作的决策模式190

一、毗邻省区粮食收购价格协调决策制度191

二、上海—云南对口扶贫协作制度197

第二节 市场推动型经济合作的决策模式203

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204

二、东北三省政府立法协作215

第三节 省际利益冲突协调的模式探索221

一、北京938路支5线公交车廊坊遇阻事件221

二、湘鄂边界淋溪河水电站开发矛盾协调会230

三、小结236

第五章 决策改革:分权与政府合作的制度走向239

第一节 决策制度的改革原则240

一、统筹兼顾、分类推进的原则240

二、效益为主,兼顾公平、民主的原则241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242

四、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243

五、尊重国情与合理借鉴的原则244

第二节 分权与政府合作的制度走向245

一、加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和宏观指导245

二、通过细化制度明确地方自治权力250

三、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255

四、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有机统一257

五、构建正式区域性管理机构259

六、制度创新跟进改革需求264

结束语267

参考书目270

后记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