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鸿章全集 34 信函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顾廷龙,戴逸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
- ISBN:978753364523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5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27页
- 主题词:数学课-高中-升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鸿章全集 34 信函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光绪十二年(1886年)3
G12—01—001 复广东抚台倪[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四日3
G12—01—002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四日3
G12—01—003 复贺礼部正堂延[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六日4
G12—01—004 复兵部军机处沈恩嘉[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六日4
G12—01—005 复曾劼刚袭侯[2]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六日4
G12—01—006 复贺江苏学台王[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八日5
G12—01—007 复内阁学士汪[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八日5
G12—01—008 复前湖南抚台李[6]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八日5
G12—01—009 复总署 筹议饷源兼论坞工[2]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八日6
G12—01—010 致醇邸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八日7
G12—01—011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正月初九日7
G12—01—012 复吉林将军希[6]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一日7
G12—01—013 复四川臬台游[6]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一日8
G12—01—014 复总署 论删改照会[2]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二日8
G12—01—015 致总署 商令袁世凯赴日本[2]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二日9
G12—01—016 复总署 豫筹领饷酌定各省解数[2]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八日9
G12—01—017 致总署 论旅顺布置[2] 光绪十二年正月十八日10
G12—01—018 复总署 与戈使辨论滇桂通商条约[2]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日11
G12—01—019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12
G12—01—020 复贺南书房翰林李[6]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12
G12—01—021 复内阁学士汪[6]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12
G12—01—022 贺前侍讲学士孙七十双寿[6]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13
G12—01—023 致总署 议减土货税则[2]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13
G12—01—024 致醇邸 遣税司德璀琳赴京勘定地基[2] 光绪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14
G12—01—025 附 德璀琳呈送与教士樊国梁叙论问答节略[2]14
G12—01—026 致总署 呈送与法使会议问答撮要[2] 光绪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7
G12—01—027 附 照录改译林领事来信[2]17
G12—02—001 致总署 申明局存实数请拨坞工专款[2] 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六日18
G12—02—002 致总署 法约将定仍禁运盐造货[2] 光绪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
G12—03—001 致总署 酌改法约小注[2] 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三日19
G12—03—002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夜19
G12—03—003 附 译樊教士致德税司函[2] 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20
G12—03—004 附 津海关税司德璀琳函[2] 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21
G12—03—005 致总署 议划扣专款并阅操日期[2] 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21
G12—03—006 致译署 与樊教士面议用西什库建堂[2] 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22
G12—03—007 附 摘译康熙年间建造北堂事实[2]23
G12—03—008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三月三十日24
G12—04—001 附 照录法国林领事来函[2] 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一日到25
G12—04—002 复法国领事官林[2] 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25
G12—04—003 复法国林领事函[2] 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五日25
G12—04—004 致罗马外部大臣雅各比尼[2] 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26
G12—04—005 附 译商订合同[2] 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26
G12—05—001 致醇邸 光绪十二年五月初二日28
G12—05—002 议移北堂奏稿[2] 光绪十二年五月初三日28
G12—05—003 附 译敦约翰伦敦来函[2] 光绪十二年五月初九日29
G12—05—00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五月初十日30
G12—05—005 复曾劼刚袭侯[2] 光绪十二年五月十二日31
G12—05—006 复总署 请缓议日本修约[2] 光绪十二年五月十七日31
G12—05—007 复曾劼刚袭侯[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32
G12—05—008 复醇邸[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32
G12—05—009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33
G12—05—010 附 译罗马红衣大主教雅各比尼来函[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33
G12—05—011 致总署 内提要款请指拨解还[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34
G12—05—012 复许竹筠钦使[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34
G12—05—013 附 丁汝昌琅威理布置胶澳说帖[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35
G12—05—014 附 琅威理布置胶澳说帖[2]35
G12—05—015 致总署 筹款竭蹶请展捐限[2] 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36
G12—05—016 附 译樊教士寄德税司函[2] 光绪十二年五月□□日37
G12—06—001 复广东水师提督方[8] 光绪十二年六月初一日38
G12—06—002 复贺署江南提督苏松镇水师总兵滕嗣林[8]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四日38
G12—06—003 致总署 筹议胶澳[2]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五日38
G12—06—004 附 刘含芳查勘胶州湾条陈[2]39
G12—06—005 致总署 议复朱一新条陈[2]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五日41
G12—06—006 致总署 议购大鱼雷[2]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五日42
G12—06—007 复醇邸 请醇邸主持海军[2]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五日42
G12—06—008 附 醇邸来函[2]43
G12—06—009 复新授河南臬台邵[6] 光绪十二年六月□日43
G12—06—010 复奉天府尹抚台裕[6] 光绪十二年六月□日43
G12—06—011 附译敦约翰罗马来函[2]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到44
G12—06—012 复出使美日秘大臣太仆寺正堂张樵野[2] 光绪十二年□月十七日45
G12—06—013 复甘肃新疆巡抚二等男刘[8]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九日45
G12—06—014 复苏州总捕同知王恩晋[2] 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日45
G12—06—015 复查看南洋各埠华民商务候选知府余[2] 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46
G12—06—016 复伊犁将军金[2] 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46
G12—06—017 复醇邸 论懿旨训政兼述外情[2] 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47
G12—06—018 致译署 论罗马派使管教[2] 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47
G12—06—019 附 译敦约翰致罗马外部总办加林贝尔氏函[2]48
G12—06—020 附 译罗马教皇派使驻扎各国等第名单[2]48
G12—06—021 附 译各国驻罗马公使名单[2]49
G12—06—022 复甘肃宁夏将军维庆[8] 光绪十二年六月49
G12—07—001 复九江道李希莲8]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一日50
G12—07—002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一日50
G12—07—003 复前福建藩台沈[6]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三日50
G12—07—004 复宝中堂[6]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三日51
G12—07—005 复海军衙门醇亲王庆郡王[8]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四日51
G12—07—006 致总署 论南北洋分款[2]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四日52
G12—07—007 复总署 论南洋差操[2]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四日53
G12—07—008 致恭亲王[6]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八日54
G12—07—009 复署陕西藩台黄[6]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十日54
G12—07—010 复甘肃西宁道方[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一日55
G12—07—011 复醇邸 论南船黔矿并赞邸疏[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二日55
G12—07—012 复唁前江苏候补道吴春淦[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三日56
G12—07—013 复总理衙门大臣内阁部堂沈[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三日56
G12—07—014 复船政局提调分省补用道吴[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四日56
G12—07—015 复翰林院李昭炜[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五日57
G12—07—016 致醇邸 筹朝鲜私叛[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五日57
G12—07—017 附 袁道来电[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五日申刻到58
G12—07—018 附 德税司来禀[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六日58
G12—07—019 附 译敦约翰拿坡里来电[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六日戌刻到58
G12—07—020 复帮办台北开垦抚番事务阁读学林[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六日59
G12—07—021 复署云南藩台史[6]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六日59
G12—07—022 附 朝鲜照会[2]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八日60
G12—07—023 复福建船政提调吴薇隐观察[2]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日60
G12—07—024 致署多伦诺尔同知张[8]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日61
G12—07—025 复署四川藩台按察使游[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61
G12—07—026 附 俄国拉署使来函[2]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到62
G12—07—027 复署山东定陶县徐致愉[8]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62
G12—07—028 复江苏候补粮捕府蔡汇沧[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62
G12—07—029 复翰林院高大人[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63
G12—07—030 复醇邸 议朝鲜事[2]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63
G12—07—031 复统领神机营帮办海军正红旗汉军都统善[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64
G12—07—032 复管理神机营事务右翼总兵容[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64
G12—07—033 致浙江抚台卫[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64
G12—07—034 致张中堂徐尚书[8]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65
G12—07—035 复高州镇台王[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66
G12—07—036 复候选正郎刘[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66
G12—07—037 复新授江宁藩台署河南藩台许[6] 光绪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66
G12—08—001 复船政局提调补用道吴[6]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一日68
G12—08—002 附 朝鲜闵泳翊来禀[2]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一日到68
G12—08—003 复兼顺天府尹部堂毕[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二日69
G12—08—004 复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日69
G12—08—005 复译署 论法阻罗马遣使[2]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日69
G12—08—006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日70
G12—08—007 复漕台卢[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三日70
G12—08—008 复宁绍台道薛[6]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六日71
G12—08—009 复新授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八日71
G12—08—010 复新授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八日71
G12—08—011 致总署 论朝鲜辨诬[2]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八日72
G12—08—012 复前出使大臣光禄寺正堂郑[6]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九日72
G12—08—013 复湖南候补道庄赓良[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十日73
G12—08—014 附 醇亲王来函[2]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到73
G12—08—015 复统领两江督标南字选锋等营记名布政使刘连捷[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十日73
G12—08—016 复襄办金陵机器局直隶补用府徐[8]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十日74
G12—08—017 复前长江水师提台三等男黄[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74
G12—08—018 复醇邸论朝鲜局势[2]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74
G12—08—019 复钦差出使日本国大臣徐承祖[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75
G12—08—020 复镇守保定城守尉奎恒[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75
G12—08—021 复广东学台汪[6]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三日75
G12—08—022 复署两淮运台程[6]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三日76
G12—08—023 复户部正堂翁[6]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三日76
G12—08—024 复都统长善[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四日76
G12—08—025 复密云副都统国俊[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四日77
G12—08—026 附 与俄使拉德仁问答节略[2]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五日77
G12—08—027 复山海关副都统谦德[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78
G12—08—028 复闽浙制台杨[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79
G12—08—029 复两江制台曾[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79
G12—08—030 复金台书院山长徐家杰[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79
G12—08—031 复前广西臬台英祥[8]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六日80
G12—08—032 致总署论俄日窥韩[2]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八日80
G12—08—033 附 照录朝鲜咨文[2]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到81
G12—08—034 复钦差大臣办理东三省练兵事宜福州将军穆[2]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九日81
G12—08—035 复盛京副都统济禄[8]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2
G12—08—036 复湖北盐法道江[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2
G12—08—037 复陕西抚台叶[2]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2
G12—08—038 复钦差出使英俄大臣刘[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3
G12—08—039 复江苏候补道钱宝传[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4
G12—08—040 附 与朝鲜徐相雨笔谈节略[2]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84
G12—08—041 致总署 论朝鲜密事[2]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一日85
G12—08—042 复贺新授皖抚陈[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86
G12—08—043 附 译敦约翰来电[2]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86
G12—08—044 复盛京将军督部堂庆[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86
G12—08—045 复张中堂[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87
G12—08—046 致兵部正堂许[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87
G12—08—047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87
G12—08—048 复唁前山西河东道丁体常[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88
G12—08—049 附 与俄使问答节略[2]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88
G12—08—050 复金州副都统文[6] 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90
G12—09—001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一日91
G12—09—002 复甘肃嘉峪关监督肃州道[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二日91
G12—09—003 附 与俄国拉使问答节略[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二日92
G12—09—00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三日93
G12—09—005 致朝鲜国王[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三日93
G12—09—006 复署甘肃臬台饶[6]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四日94
G12—09—007 复总署 请英退巨文岛[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四日95
G12—09—008 附 照译俄国署使拉德仁面交法文照会底稿[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四日到95
G12—09—009 附 译俄使续交改订照会内三条[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到96
G12—09—010 附 译英领事璧利南送交英公使华尔身代拟总署致英使照会稿[2] 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到96
G12—09—011 致总署 驳俄照会并议巨文岛[2] 光绪十二年九月十一日97
G12—09—012 复前广东抚台倪[6] 光绪十二年九月十二日97
G12—09—013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九月十五日98
G12—09—014 复徐孙麒星使[2]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98
G12—09—015 复前两淮运台洪[6]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99
G12—09—016 复统领毅军四川提台宋[6]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99
G12—09—017 致总署 论删改俄照会[2]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100
G12—09—018 附 与拉署使问答节略[2]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100
G12—09—019 致总署 论俄牍未定催英退岛[2]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01
G12—09—020 照录咨总理衙门文[2] 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02
G12—10—001 致莲池书院山长张[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一日103
G12—10—002 复翰林院蒯[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二日103
G12—10—003 复刑部正郎高[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四日104
G12—10—004 复醇邸[2]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五日104
G12—10—005 复新授黄州府正堂李[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六日105
G12—10—006 复唁察院张[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八日105
G12—10—007 致通志局提调候补知府吴[6] 光绪十二年十月初十日106
G12—10—008 复施封翁[6]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二日106
G12—10—009 复督办朝鲜交涉事宜三品衔升用道袁[6]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五日107
G12—10—010 复醇邸 议复李福明条陈并粤西矿产[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六日107
G12—10—011 拟复奏底[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六日108
G12—10—012 附 武举李福明禀帖[2]109
G12—10—013 致总署 议崎案并验收新船回华[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六日111
G12—10—014 附 伍道廷芳拟筹长崎案办法[2]111
G12—10—015 附 译巴黎天主增爵会及仁爱会总统费雅德来函[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六日113
G12—10—016 附 俄国拉署使来函[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到114
G12—10—017 复翰林院潘[6]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七日114
G12—10—018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七日114
G12—10—019 复川东书院山长学士衔翰林院徐[6]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七日115
G12—10—020 复俄国拉署使[2] 光绪十二年十月十八日115
G12—10—021 复署云南藩台史[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16
G12—10—022 复翰林院檀[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16
G12—10—023 复钦差大臣督办东三省练兵事宜福州将军穆[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16
G12—10—024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日117
G12—10—025 致法国林领事[2]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117
G12—10—026 复布政使衔记名海关道孙士达[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118
G12—10—027 复吏部缪冠瀛[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18
G12—10—028 复宁绍道薛[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18
G12—10—029 复翰林院王锡蕃[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20
G12—10—030 复无锡昭忠祠委员江苏候补知县陈叔谦[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120
G12—10—031 复军机处兵部胡宝铎[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120
G12—10—032 给法国使臣恭思当照会[2]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121
G12—10—033 复广西提台苏[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121
G12—10—034 复莲池书院山长张[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22
G12—10—035 复署四川盐茶道丁[6]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23
G12—10—036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123
G12—10—037 复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二年十月三十日123
G12—11—001 复醇邸 论迁堂定议[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125
G12—11—002 附 法国使臣恭思当照会[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到125
G12—11—003 附 迁移蚕池口教堂定议奏稿[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二日125
G12—11—004 复统领毅军四川提台宋[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127
G12—11—005 复伯王[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127
G12—11—006 附 法国使臣恭思当照会[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到127
G12—11—007 致法国使臣恭思当[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128
G12—11—008 复军机处兵部沈[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128
G12—11—009 复统率甘军办理关外防务固原提台雷[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128
G12—11—010 复钦差出使英俄大臣刘[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29
G12—11—011 附 俄国钦差库来函[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到129
G12—11—012 复总署 论京津铁路并进退德法人员[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30
G12—11—013 附 复俄国钦差库[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131
G12—11—014 附 阁钞谕旨[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31
G12—11—015 复翰林院潘[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32
G12—11—016 复新授四川藩台崧[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132
G12—11—017 复统领神机营帮办海军正红旗汉军都统善[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132
G12—11—018 致东海关道盛[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133
G12—11—019 复黑龙江将军恭[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133
G12—11—020 复上海牙厘总局江苏遇缺题奏道朱[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34
G12—11—021 复督办台湾防务福建抚台一等男刘[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34
G12—11—022 议北堂兑款并筹南海工费[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35
G12—11—023 复皖抚陈[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135
G12—11—024 附 醇邸来函[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到136
G12—11—025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136
G12—11—026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37
G12—11—027 复统领卓胜等营寿春镇郭[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37
G12—11—028 复毓庆宫行走户部左堂孙[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38
G12—11—029 复翰林院李昭炜[6]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38
G12—11—030 复总署 论台湾抽厘[2] 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38
G12—11—031 附 拟议台湾抽厘办法节略[2]139
G12—12—001 复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三日142
G12—12—002 复前云南抚台唐[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142
G12—12—003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143
G12—12—004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143
G12—12—005 复统领台湾抚标定字等营记名提督李定明[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44
G12—12—006 附 醇邸来函[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到144
G12—12—007 附 税司德璀琳来禀[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45
G12—12—008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147
G12—12—009 致总署 筹借洋款并议复四事[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147
G12—12—010 致宝中堂[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48
G12—12—011 复翰林院蒯[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49
G12—12—012 复翰林院刘名誉[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50
G12—12—013 复总署论法议改约[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50
G12—12—014 复前广东肇阳罗道方[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51
G12—12—015复船政大臣裴[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151
G12—12—016 复监督出洋肄业事宜福建候补道周[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2
G12—12—017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3
G12—12—018 复贵州抚台潘[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3
G12—12—019 复贵州藩台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3
G12—12—020 复记名海关道孙士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4
G12—12—021 复云贵制台岑[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54
G12—12—022 复江苏候补道桂嵩庆[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155
G12—12—023 复庐州府黄[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155
G12—12—024 复镶蓝旗汉军都统长[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55
G12—12—025 复署两淮运台程[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6
G12—12—026 复江苏候补道沈[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6
G12—12—027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57
G12—12—028 复钦差大臣办理东三省练兵事宜福州将军穆[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7
G12—12—029 复内阁部堂沈[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7
G12—12—030 复刑部正郎潘永安[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8
G12—12—031 复皖藩台阿[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8
G12—12—032 复襄办金陵机器制造局直隶委用知府徐建寅[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8
G12—12—033 复前户部主政龙继栋[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9
G12—12—034 复前山东臬台潘[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9
G12—12—035 复新授广东雷琼道朱[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0
G12—12—036 复随勘中越界务广东督粮道调署高廉道王[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0
G12—12—037 复福建水师提督彭[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1
G12—12—038 复统领温台防军狼山总镇杨[2]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61
G12—12—039 复署四川藩台游[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61
G12—12—040 复合肥县孙[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62
G12—12—041 复新授陕西凤邠盐法道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162
G12—12—042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163
G12—12—043 致醇邸 光绪十二年163
光绪十三年(1887年)167
G13—01—001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一日167
G13—01—002 复河南候补府张师劬[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67
G13—01—003 复奉天府尹兼抚台裕[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68
G13—01—004 复奏派东三省练兵行营支应局务甘肃遇缺题奏道陈[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三日168
G13—01—005 复李瀚章[2]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五日168
G13—01—006 复前河道总督梅[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七日169
G13—01—007 复甘肃新疆藩台魏[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七日170
G13—01—008 复前皖藩张少爷碹[6]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九日170
G13—01—009 复总署 条复四事[2] 光绪十三年正月初十日171
G13—01—010 复黑龙江将军恭[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72
G13—01—011 谢醇亲王[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73
G13—01—012 复统领神机营事务正红旗汉军都统善[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73
G13—01—013 复光禄寺鲁世保[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173
G13—01—01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74
G13—01—015 复圣位增爵会及仁爱会总统费雅德[2]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74
G13—01—016 复江苏补用道钱[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75
G13—01—017 复陕西臬台黄[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75
G13—01—018 复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九日176
G13—01—019 致唁前两淮运台洪少爷[6]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九日177
G13—01—020 复钦差出使日本大臣徐[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77
G13—01—021 复总署 派定防军并拨的饷[2]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178
G13—01—022 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伊藤[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178
G13—01—023 复日本邮政大臣榎本[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179
G13—01—024 复前内阁部堂洪[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179
G13—01—025 复布政使衔江苏淮扬海道台王[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180
G13—01—026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180
G13—02—001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二月初二日182
G13—02—002 复四川嘉定府正堂朱[6] 光绪十三年二月初二日182
G13—02—003 复奉天营务翼长记名提督左[6] 光绪十三年二月初五日183
G13—02—004 复总署 论日本修约[2] 光绪十三年二月初五日183
G13—02—005 致醇邸 光绪十三年二月初六日184
G13—02—006 复唁前江宁藩台梁少爷庆桂[6] 光绪十三年二月十六日184
G13—02—007 复新授狼山镇台曹[6] 光绪十三年二月十六日185
G13—02—008 复热河都统谦[6] 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185
G13—02—009 复藩台松[6] 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185
G13—02—010 复荷兰钦差费[6] 光绪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186
G13—02—011 复新授台湾藩台河南臬台邵[6] 光绪十三年二月三十日186
G13—02—012 复问津书院山长户部正郎李[6] 光绪十三年二月三十日187
G13—03—001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三月初四日188
G13—03—002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三月初十日188
G13—03—003 复宁绍台道薛[6] 光绪十三年三月初十日189
G13—03—004 复前福建抚台张[6]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四日190
G13—03—005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七日190
G13—03—006 致皖抚陈[6] 光绪十三年三月十八日191
G13—03—007 复两江督部堂曾[8] 光绪十三年三月191
G13—03—008 致署津海关道刘[8] 光绪十三年三月192
G13—03—009 致东海关道盛[8]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92
G13—03—010 复新授台湾藩台河南臬台邵[2]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92
G13—03—011 复湖北藩台蒯[8]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193
G13—03—012 复两江制台曾国荃[2]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193
G13—03—013 复藩台松[8]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194
G13—03—014 复翰林院王锡蕃[6]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194
G13—03—015 复头品顶戴前山东臬台潘[2] 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194
G13—04—001 复总署 论法约减税[2]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一日196
G13—04—002 拟分别准驳节略[2]196
G13—04—003 致总署 请给蚕池口教堂银两[2]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一日197
G13—04—004 复襄理江南机器局候补府唐寿嵩[2]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一日197
G13—04—005 复崇文门监督都统善[8]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三日198
G13—04—006 复护理江西抚台李[2]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五日198
G13—04—007 复热河都统谦[8] 光绪十三年四月初七日199
G13—04—008 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8]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五日199
G13—04—009 致总署 请缓改粤海关常税[2]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五日200
G13—04—010 复粤海关监督增[8]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六日200
G13—04—011 复东海关道盛[8]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八日201
G13—04—012 复署台湾镇章高元[2]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八日201
G13—04—013 复总署 议复台湾铁路并津路借款[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日201
G13—04—014 复山东抚台张[8]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202
G13—04—015 复署河南粮盐道卫[8]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202
G13—04—016 复泰宁总镇兼内务府大臣怀[8]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203
G13—04—017 复两江督部堂曾[8]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203
G13—04—018 复陕西抚台叶[8]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二日204
G13—04—019 复两江爵督部堂曾国荃[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204
G13—04—020 复江南狼山镇总兵曹德庆[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205
G13—04—021 附 新购建慈云寺之地契[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205
G13—04—022 附 树价收据[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205
G13—04—023 附 慈云寺尼僧所立契据[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206
G13—04—024 附 慈云天王庙住持恳恩更名入册[2]206
G13—04—025 附 慈云天王庙住持乞城主恩准更名入册[2]206
G13—04—026 复翰林院编修戴大人彬元[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207
G13—04—027 附 胡潆与尼僧戒长画押契稿[2] 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207
G13—R4—001 致总署 论绥巩军饷[2]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四日209
G13—R4—002 致总署 论买基移堂[2]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五日209
G13—R4—003 复总署 议迁慈云寺[2]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七日210
G13—R4—004 复奉天府尹裕[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七日211
G13—R4—005 复顺天府尹高[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十日211
G13—R4—006 复两江制台曾[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五日212
G13—R4—007 复两江督部堂曾[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212
G13—R4—008 复冀州直隶州吴[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213
G13—R4—009 复福州将军古[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日213
G13—R4—010 复总署 论浚河机器[2]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一日213
G13—R4—011 致醇邸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二日午正214
G13—R4—012 复奉天府尹裕[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四日214
G13—R4—013 复热河都统谦[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八日215
G13—R4—014 复两江部堂曾[8]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九日215
G13—05—001 复大同镇总兵张树屏[2]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一日217
G13—05—002 复前候补道吴廷斌[8]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二日217
G13—05—003 复候选知县王树楠[8]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三日218
G13—05—00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五日218
G13—05—005 复统领铭军提督军门刘[2]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七日218
G13—05—006 复两江统领南字选锋等营记名布政使刘[2] 光绪十三年五月初九日219
G13—05—007 复醇邸 光绪十三年五月十四日219
G13—05—008 致永平府福[8] 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七日220
G13—05—009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九日220
G13—05—010 复湖北盐法道江[6] 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九日221
G13—05—011 附 北堂主教达里布来函[2] 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九日到221
G13—05—012 复出使美日秘大臣太仆寺正堂张[2]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日222
G13—05—013 复贺新授太常寺少堂帮办台北开垦抚番事务林[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222
G13—05—014 复广东北海镇王[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223
G13—05—015 复随勘界务广东督粮道调署高廉道台王[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223
G13—05—016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224
G13—05—017 复西陵守护大臣荣公爷[8]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224
G13—05—018 复浙江臬台萧[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224
G13—05—019 复登州镇章[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225
G13—05—020 复记名提督署广东黄冈协镇杨[6]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225
G13—05—021 复两淮运司欧阳正墉[8] 光绪十三年五月225
G13—06—001 复河道总督成[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一日227
G13—06—002 复合肥县正堂孙[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三日227
G13—06—003 复湖北宜昌镇罗[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三日228
G13—06—004 复湖南抚台卞[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四日228
G13—06—005 附 法国使臣恭思当照会[2]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七日到229
G13—06—006 复前广东肇阳罗道方[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八日230
G13—06—007 复总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分省补用道吴[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八日230
G13—06—008 复出使日本国钦差大臣李[6] 光绪十三年六月初八日230
G13—06—009 复原任贵州抚台林少爷世焘[6] 光绪十三年六月十四日231
G13—06—010 复云南抚台谭[6] 光绪十三年六月十九日231
G13—06—011 复莲池书院山长张[6]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日232
G13—06—012 致醇邸[2]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一日232
G13—06—013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233
G13—06—014 致醇邸 综论饷源并山东热河各矿[2]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233
G13—06—015 复礼部徐[6]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234
G13—06—016 复总署 论借洋债开银行二事[2]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235
G13—06—017 复俄国领事宝德林[6]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236
G13—06—018 致李瀚章[3]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236
G13—06—019 附 译署蚕池口教堂提前迁让奏稿[2] 光绪十三年六月□日237
G13—06—020 附 驻京教士达里布致恭思当画押原函[2] 光绪十三年六月□日238
G13—07—001 贺礼部左堂徐太太寿[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一日239
G13—07—002 复唁前江苏候补道吴毓芬[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三日239
G13—07—003 复钦差出使日本大臣李[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四日239
G13—07—004 复钦差勘界大臣随员宗人府杨[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四日240
G13—07—005 复大同镇张[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五日240
G13—07—006 复山东抚台张[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六日241
G13—07—007 致法国林领事函[2]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八日241
G13—07—008 复莲池书院山长张[6] 光绪十三年七月初十日241
G13—07—009 复日本邮政大臣榎本[6]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二日242
G13—07—010 复新授永定河道方[6]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三日242
G13—07—011 复工部区[6]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四日243
G13—07—012 复兼署湖广督部堂湖北抚台奎[8]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五日243
G13—07—013 复钦差大臣督办东三省练兵事宜福州将军穆[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244
G13—07—014 复畿辅通志局提调候补知府吴[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244
G13—07—015 复宣化府章[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245
G13—07—016 复钦差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245
G13—07—017 复锦江书院山长伍[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七日246
G13—07—018 复统领两江督标南字选锋等营记名布政使刘[6] 光绪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246
G13—08—001 复奉天尹抚台裕[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一日247
G13—08—002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一日夜247
G13—08—003 复前江汉关道武[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二日248
G13—08—004 复新授广西抚台沈[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二日248
G13—08—005 致江海关道龚[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三日249
G13—08—006 复统领浙江温台防军调署海门总镇杨[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三日249
G13—08—007 复陕西固原提台雷[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三日250
G13—08—008 复两广制台张[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四日250
G13—08—009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七日251
G13—08—010 复前宗人府丞吴[6] 光绪十三年八月初八日251
G13—08—011 复陕西臬台黄[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252
G13—08—012 复河南抚台倪[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252
G13—08—013 复兼署湖广制台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四日253
G13—08—014 复即选道潘[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四日253
G13—08—015 复钟山书院山长孙[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九日254
G13—08—016 复户部正堂翁[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九日254
G13—08—017 致张中堂[6] 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九日255
G13—08—018 复前广东抚台裕[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255
G13—08—019 复兵部郎中傅云龙[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256
G13—08—020 复唁湖北候补知府顾德龄[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256
G13—08—021 复记名提督蔡金章[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256
G13—08—022 复河南抚台倪[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257
G13—08—023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257
G13—08—024 复总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分省补用道吴[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258
G13—08—025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258
G13—08—026 复上海道龚[6] 光绪十三年八月三十日258
G13—09—001 复广西臬台张[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五日260
G13—09—002 复澎湖镇台吴[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五日260
G13—09—003 复统领铭武春字营署江南苏松镇台张[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五日261
G13—09—004 复大梁书院山长刘[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七日261
G13—09—005 复诂经书院山长俞[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七日261
G13—09—006 贺李中堂[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七日262
G13—09—007 贺兼管顺天府尹工部正堂潘宫保[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七日262
G13—09—008 复徐州道段[6] 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八日262
G13—09—009 复醇邸[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二日263
G13—09—010 复河督成[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二日263
G13—09—011 复归德镇台牛[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三日264
G13—09—012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三日264
G13—09—013 复川东书院山长学士衔翰林院徐[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四日265
G13—09—014 复河督成[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265
G13—09—015 复俄国领事宝德林[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七日266
G13—09—016 复广东抚台吴[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七日266
G13—09—017 复两广制台张[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七日266
G13—09—018 复署开归陈许道台李[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七日267
G13—09—019 复河南抚台倪[6] 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九日268
G13—09—020 复署成都府正堂朱[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日268
G13—09—021 复漕台卢[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269
G13—09—022 复翰林院孔祥霖[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三日269
G13—09—023 复前直隶藩台孙[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270
G13—09—024 复河南抚台倪[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270
G13—09—025 复统领嵩武军兼统东海防各营陕西汉中镇台孙[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六日271
G13—09—026 复统领奉军中前右亲兵马步等营记名提督左[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1
G13—09—027 复江西抚台德[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1
G13—09—028 复宜昌镇台罗[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2
G13—09—029 复署广东水师提台王[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272
G13—09—030 复户部左堂孙[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273
G13—09—031 复唁前长芦运台季[6] 光绪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273
G13—10—001 致江宁藩台许[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一日274
G13—10—002 复督办广西边防提台苏[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一日274
G13—10—003 复统领绥巩等军即选道戴[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二日275
G13—10—004 复署太平归顺道台蔡[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三日275
G13—10—005 复署淮扬海道台刘[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五日276
G13—10—006 复漕台卢[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七日276
G13—10—007 复唁原统南字等营记名布政使刘少爷[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七日277
G13—10—008 复总办淮北督销正场盐厘局江苏即补道台徐[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七日277
G13—10—009 复日本钦差盐田[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九日278
G13—10—010 复日本公使盐田[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九日278
G13—10—011 复徐州道台段[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十日278
G13—10—012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月初十日279
G13—10—013 复游历日本等国兵部正郎傅云龙[2]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一日280
G13—10—014 复统领皖北防军卓胜水陆等营记名提督郭[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二日280
G13—10—015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二日281
G13—10—016 复山东抚台张[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四日281
G13—10—017 复江苏抚台崧[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四日282
G13—10—018 复两淮运台福[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四日282
G13—10—019 复宣化府章[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四日283
G13—10—020 复澎湖镇台吴[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八日283
G13—10—021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八日284
G13—10—022 复广东藩台高[6]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八日284
G13—10—023 复西宁办事大臣李[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285
G13—10—024 复记名提督蒋希夷[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285
G13—10—025 复广东总办水陆师学堂分省即补道吴[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285
G13—10—026 复江苏臬台张[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286
G13—10—027 复新授福州将军仍帮办海军并管理神机营事务善[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286
G13—10—028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287
G13—10—029 复淮扬海道台刘[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287
G13—10—030 复前河督成[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288
G13—10—031 复前四川臬台方[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288
G13—10—032 复德国驻京公使巴兰德[6]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288
G13—11—001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289
G13—11—002 复唁刑部正堂麟[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289
G13—11—003 复督办广西边防提台苏[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290
G13—11—004 复内阁朱[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八日290
G13—11—005 复两广制台张[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290
G13—11—006 复皖抚陈[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291
G13—11—007 复河南即补道万[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292
G13—11—008 复前山东臬台潘[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292
G13—11—009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293
G13—11—010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293
G13—11—011 复统领奉军中前右亲兵马步等营记名提督左[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294
G13—11—012 复统领皖北防军卓胜水陆等营记名提督郭[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294
G13—11—013 复雷琼道台朱[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295
G13—11—014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295
G13—11—015 复河台李[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296
G13—11—016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297
G13—11—017 复贺新授贵州藩台史[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297
G13—11—018 复出使英法等国参赞江苏候补知府莫[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298
G13—11—019 复河南署委湖北特用道陈[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298
G13—11—020 复奉天尹抚台裕[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299
G13—11—021 复钦差出使日本大臣黎[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299
G13—11—022 复前出使日本大臣李[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300
G13—11—023 复奕贝子爷[6] 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300
G13—12—001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301
G13—12—002 复广西抚台沈[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301
G13—12—003 复江苏候补知府王廷训[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302
G13—12—004 复黑龙江将军恭[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初六日302
G13—12—005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303
G13—12—006 复奏办江南筹备河工局淮扬道刘[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303
G13—12—007 复兵部正郎张[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304
G13—12—008 复开封府正堂孙[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304
G13—12—009 复江苏臬台张[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305
G13—12—010 复前山东臬台潘[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305
G13—12—011 复前凤颍六泗道任[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306
G13—12—012 复法国公使李梅[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306
G13—12—013 复云南藩台曾[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307
G13—12—014 复江西南康府正堂王[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307
G13—12—015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308
G13—12—016 复荣公爷[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309
G13—12—017 复登州镇台章[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309
G13—12—018 唁宣化府章少爷[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309
G13—12—019 复河南候补道万[6]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310
G13—12—020 复吉林机器局江苏补用道宋春鳌[2] 光绪十三年310
G13—12—021 复记名提督广东新会营参将潘瀛[2] 光绪十三年□月十二日311
G13—12—022 复总署章京户部员外郎袁爽秋[2] 光绪十三年□月二十二日311
G13—12—023 复前河南学台俞樾甫[2] 光绪十三年□月初七日312
G13—12—024 复桐城书院山长前直隶即用县杨澄鉴[2] 光绪十三年□月初十日312
G13—12—025 复总署总办章京户部员外郎袁爽秋[2] 光绪十三年□月二十八日312
光绪十四年(1888年)315
G14—01—001 复俄国钦差库满[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一日315
G14—01—002 复会办水师营务处江苏候补道张翼[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三日315
G14—01—003 复美国领事石米德[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三日315
G14—01—004 复法国领事林椿[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三日315
G14—01—005 复正蓝旗蒙古都统长[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六日316
G14—01—006 致湖广制台裕[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六日316
G14—01—007 致湖北抚台奎[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六日317
G14—01—008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六日317
G14—01—009 复皖抚陈[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317
G14—01—010 复江汉关道江[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318
G14—01—011 复柳川山长龙[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318
G14—01—012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319
G14—01—013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319
G14—01—014 复福建水师提台彭[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九日320
G14—01—015 复署陕西粮道凤邠盐法道顾[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九日320
G14—01—016 复四川藩台崧[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九日321
G14—01—017 复钦差大臣督办东三省练兵事宜前黑龙江将军定[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十日321
G14—01—018 复黑龙江将军恭[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十日322
G14—01—019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四年正月初十日322
G14—01—020 复出使德俄和奥国大臣洪[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二日323
G14—01—021 复唁前出使大臣许[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四日323
G14—01—022 复前凤颍六泗道刘[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四日324
G14—01—023 复署开归陈许道朱[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五日324
G14—01—024 复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八日325
G14—01—025 复出使德俄和奥国大臣洪[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八日325
G14—01—026 复贵州候补通判坐探广东海防委员刘翰章[6] 光绪十四年正月十九日326
G14—01—027 复奉天尹堂抚台裕[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326
G14—01—028 复统领铭武春字马步等营署苏松镇台张[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327
G14—01—029 复出使美日秘国大臣张[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327
G14—01—030 复办理金陵木厘江苏候补道谢元福[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328
G14—01—031 复甘肃兰州道饶[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328
G14—01—032 复前河台成[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329
G14—01—033 复会办郑工总局河南候补道李[6] 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330
G14—02—001 复办理河南善后局候补道卫[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一日331
G14—02—002 复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三日331
G14—02—003 复出使美日秘国大臣张[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三日332
G14—02—00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四日332
G14—02—005 致张中堂[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八日333
G14—02—006 复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正堂麟[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九日333
G14—02—007 复署开归陈许道朱[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334
G14—02—008 复福州将军善[6] 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334
G14—02—009 复谢醇亲王[6]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一日334
G14—02—010 复毓庆官兵部右堂孙[6]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四日335
G14—02—011 复奏留广东差委江苏候补知县蔡国桢[6]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五日335
G14—02—012 复前詹事府少堂何[6]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五日336
G14—02—013 复庆邸[2]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发336
G14—02—014 致张佩纶[10] 光绪十四年二月十六日337
G14—02—015 复总税务司赫德[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337
G14—02—016 复河北镇崔[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338
G14—02—017 复前都察院副宪唐[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338
G14—02—018 复游历英法兵部刘[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338
G14—02—019 复福州将军善[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339
G14—02—020 复节制皖北防军卓胜等营记名提台郭[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339
G14—02—021 复庆邸[2]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340
G14—02—022 复出使俄德和奥大臣洪[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340
G14—02—023 致皖藩阿[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341
G14—02—024 复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342
G14—02—025 复江苏臬台张[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343
G14—02—026 复皖抚陈[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343
G14—02—027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344
G14—02—028 复总署 论俄商陆路运货[2]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344
G14—02—029 附 内外蒙古驿道[2]346
G14—02—030 复翰林院修撰赵以炯[6] 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九日346
G14—03—001 复统领毅军四川提台宋[6] 光绪十四年三月初一日348
G14—03—002 复张中堂[6] 光绪十四年三月初九日348
G14—03—003 复总理衙门总办章京刑部董[6] 光绪十四年三月初十日349
G14—03—004 复总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分省补用道吴[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四日349
G14—03—005 复特赏主事钱溯耆[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四日350
G14—03—006 复山东即用知县徐寿基[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四日350
G14—03—007 复总署 议葡国换约事[2]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五日350
G14—03—008 复黑龙江将军恭[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八日351
G14—03—009 复总署 议台湾抽厘宜划口界[2]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八日351
G14—03—010 贺新授杭州将军长并寿[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九日353
G14—03—011 复出使美日秘国大臣张[6]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九日353
G14—03—012 复船政大臣候补三品京堂裴[6] 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日354
G14—03—013 复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355
G14—03—014 复三品衔道员用河南开封府正堂孙[6] 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355
G14—03—015 复奉天府尹堂抚台裕[6] 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356
G14—04—001 复云贵制台岑[6] 光绪十四年四月初五日357
G14—04—002 复出使美日秘国大臣张[6] 光绪十四年□月初七日357
G14—04—003 复翰林院黄国瑾[6] 光绪十四年四月初八日358
G14—04—004 复山东抚台张[6] 光绪十四年四月初八日359
G14—04—005 复总理衙门总办章京户部袁[6] 光绪十四年四月初十日359
G14—04—006 复宁绍台道薛[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二日360
G14—04—007 复前出使大臣翰林院许[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二日360
G14—04—008 复两江制台曾[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三日361
G14—04—009 复四川藩台崧[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三日361
G14—04—010 复署开归陈许道朱[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四日362
G14—04—011 复出使俄德和奥大臣洪[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362
G14—04—012 复署开归陈许道朱[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六日363
G14—04—013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八日363
G14—04—014 复出使日本国大臣黎[6] 光绪十四年四月十八日364
G14—04—015 复张中堂[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365
G14—04—016 复兵部左堂师[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365
G14—04—017 复吉林将军长[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365
G14—04—018 复山东抚台张[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366
G14—04—019 复陕西抚台叶[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366
G14—04—020 贺荣公爷四十寿[6] 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367
G14—04—021 复总署 议朝鲜遣使聘欧[2] 光绪十四年四月三十日367
G14—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