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无线通信收发信机新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鹏,齐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835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宽带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通信发射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宽带无线通信收发信机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无线通信简史1
1.2现代通信系统5
1.2.1通信系统的分类6
1.2.2现代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7
1.2.3现代通信网络的跨层优化设计9
1.3无线收发信机新技术10
1.3.1软件无线电10
1.3.2直接正交变频技术11
1.4其他无线通信新技术15
1.4.1无线局域网15
1.4.2 WiMAX17
1.4.3 Zigbee18
1.4.4 UWB20
2无线信号传输基础23
2.1通信信号的表征23
2.1.1平稳过程23
2.1.2解析信号25
2.1.3基带信号26
2.1.4带限信号28
2.2无线信道29
2.2.1路径损耗30
2.2.2天线31
2.3自由空间传播31
2.3.1双线模型32
2.3.2经验和半经验模型34
2.3.3 Okumura-Hata模型34
2.3.4 Lee模型35
2.3.5多径传输信道模型36
2.4衰落信道动态特性37
2.4.1慢衰落和快衰落38
2.4.2选择性衰落39
2.5码间干扰和同道干扰41
2.5.1码间干扰41
2.5.2同道干扰41
2.5.3邻道干扰42
2.6信息及其度量42
2.6.1信息的度量43
2.6.2连续信源的熵45
2.6.3离散序列信源的熵46
3微波集成电路及CAD49
3.1半导体工艺与材料49
3.1.1砷化镓(GaAs)工艺49
3.1.2 SiGe工艺50
3.1.3 CMOS工艺52
3.1.4 BiCMOS工艺52
3.1.5深亚微米CMOS工艺53
3.1.6 SOI(半导体隔离)技术53
3.2微波电路CAD54
3.2.1 ADS软件简介56
3.2.2 ANSOFT HFSS简介61
3.3器件的建模64
3.3.1无源器件64
3.3.2电感64
3.3.3电容67
3.3.4有源器件67
4收发信机的结构与指标74
4.1收发信机的体系结构74
4.1.1接收机74
4.1.2发射机82
4.2接收机中的噪声84
4.2.1接收机的输入功率84
4.2.2自由空间路径损耗84
4.2.3电阻热噪声85
4.2.4其他噪声86
4.3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87
4.3.1灵敏度87
4.3.2噪声系数89
4.3.3动态范围92
4.3.4三阶交调94
4.3.5级联交调95
4.3.6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97
4.3.7带宽97
4.4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98
4.4.1输出功率与效率98
4.4.2邻道功率抑制比99
4.4.3频率稳定度100
5收发信机单元电路设计101
5.1低噪声放大器101
5.1.1 LNA主要性能指标101
5.1.2宽带LNA103
5.1.3 LNA的设计流程105
5.1.4 LNA的设计举例106
5.2混频器的设计109
5.2.1混频器的基本原理109
5.2.2混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10
5.2.3混频器的设计112
5.3本振源115
5.3.1锁相环频率合成器115
5.3.2锁相环的分类116
5.3.3单环锁相环频率合成器117
5.3.4双模分频器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118
5.3.5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相位噪声分析119
5.3.6相位噪声对误差相量幅度(EVM)作用的解析计算121
5.4功率放大器124
5.4.1电路匹配126
5.4.2频率补偿匹配网络126
5.4.3稳定性分析126
5.4.4热效应分析127
5.4.5预失真127
5.4.6直流供电与偏置127
6高速信号采样与处理129
6.1采样理论129
6.1.1带通采样130
6.1.2并行和交替采样133
6.1.3并行和交替采样的误差分析135
6.1.4正交采样136
6.1.5周期信号的等效采样138
6.2 A/D转换器140
6.2.1 ADC的主要性能141
6.2.2 ADC的几种典型电路结构144
6.2.3孔径抖动147
6.2.4 Dither信号及应用150
6.3采样时钟的稳定性153
6.3.1时域稳定性的表征153
6.3.2频域稳定性的表征154
7电子对抗及电子战接收机156
7.1电子对抗156
7.2雷达信号158
7.2.1连续波雷达信号158
7.2.2脉冲雷达信号161
7.3电子战接收机163
7.3.1电子战接收机测量的参数164
7.3.2晶体视频接收机166
7.3.3瞬时测频接收机168
7.3.4信道化接收机169
7.3.5微扫(压缩)接收机172
7.4电子干扰174
7.4.1遮盖式干扰175
7.4.2几种遮盖式噪声干扰信号176
7.4.3欺骗式干扰177
7.4.4距离欺骗式干扰177
7.4.5对雷达角度信息的欺骗179
7.4.6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182
7.4.7最佳干扰波形184
7.5雷达信号的检测与截获184
7.6雷达信号参数的分选186
7.7雷达信号参数的测量187
8数字中频接收机191
8.1 DIFR的特点191
8.2 DIFR的灵敏度192
8.3 DIFR的动态范围193
8.3.1瞬时动态范围194
8.3.2扩展动态范围195
8.3.3动态范围的仿真196
8.4宽带大动态DIFR的总体设计197
8.5射频模拟前端199
8.5.1射频模拟前端的电路结构199
8.5.2模拟前端电路结构的优化设计200
8.5.3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202
8.5.4快速测频技术204
8.6数字IF-AGC204
8.7采样时钟分配电路207
8.8数字中频信号处理209
8.8.1数字下变频209
8.8.2数字解调211
8.8.3 DFT和FFT212
8.8.4多速率信号处理214
8.8.5接收信号处理器218
9直接正交上变频发射机223
9.1 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23
9.1.1 CDMA信道结构224
9.1.2沃尔什函数正交扩频226
9.1.3长码扩频227
9.1.4短码正交扩频228
9.2直接正交变频收发信机230
9.2.1关键技术分析231
9.2.2 1 /f噪声231
9.2.3本振泄漏和自混频231
9.3实现DCT的关键技术分析234
9.3.1幅度和相位不平衡误差分析235
9.3.2 DCT的镜频抑制和本振泄漏分析236
9.3.3 DCT的性能分析与仿真236
9.4基于直接正交上变频的CDMA发射机238
9.4.1系统结构238
9.4.2 DCT的优化设计240
9.4.3本振泄漏和无用边带频率抑制241
9.4.4邻道功率抑制比242
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