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色彩和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华萃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109642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和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色彩和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七声调式的和声1
第一节 自然七声调式1
第二节 上、下极点音与纯五跨度4
第三节 自然七声调式的调式特性音7
第四节 调式特性音与主、属两音的关系——主、属环绕音10
第五节 自然七声调式各级三和弦、七和弦的功能属性14
第六节 和弦的相对平均色彩度18
第七节 用色彩的观点分析大调的功能性和声进行21
第八节 自然小调的和声23
习题一32
第九节 各自然七声调式之间的差别38
第十节 仿功能性进行50
第十一节 自然七声第五调式(密克索吕底亚)的和声52
第十二节 自然七声第二调式(多利亚)的和声58
第十三节 自然七声第四调式(吕底亚)的和声61
第十四节 自然七声第三调式(弗里几亚)的和声66
第十五节 本章小结70
习题二71
第二章 异调配法79
第一节 概念及分类79
第二节 关系调配法80
第三节 同主调配法80
第四节 近关系调配法82
第五节 异调配法的实例84
习题三100
第三章 获得某些调式色彩的特殊处理法104
第一节 持续音、音程或和弦104
第二节 以和弦外音的形式突出调式特性音108
第三节 附加调式特性音111
习题四114
第四章 七声调式的初步扩展——增强自然七声调式的色彩对比118
第一节 增强自然七声调式色彩对比的途径119
第二节 旋律小调(上行)或含大七度第二调式121
第三节 和声小调125
第四节 和声大调126
第五节 七声音阶的编码以及同音列调式129
第六节 旋律小调(上行)的同音列七声调式130
习题五144
第七节 和声小调的同音列七声调式148
第八节 和声大调的同音列七声调式159
习题六167
第九节 十二声调式体系——同主音六个自然七声调式的混合171
第十节 色彩性变和弦174
第十一节 自然七声调式的各级调关系182
第十二节 调式色彩性调转换185
第十三节 本章各调式的基本特性191
第十四节 本章小结198
习题七200
本章附录 C大调系统(b7除外)纯五跨度为8~9的各级关系调205
第五章 调系外和弦组——七声调式的进一步扩展208
第一节 概述208
第二节 自然七声第七调式(罗克利亚)的和声210
第三节 以sss组为特性和弦组的其它七声调式220
第四节 十三声调式体系——同主音七个自然七声调式的混合227
习题八231
第五节 5D组和弦238
第六节 5s组和弦244
第七节 4D组和弦249
第八节 6s组和弦254
习题九258
第九节 自然八声调式与DDD组、4s组和弦269
第十节 本章各调式的基本特性275
第十一节 十五声、十六声以及十九声调式体系280
习题十286
第六章 全功能、全色彩理论291
第一节 建立全功能、全色彩理论的意义291
第二节 全功能理论与传统功能理论的主要区别292
第三节 全功能、全色彩和弦分组法296
第四节 和弦的功能转移301
第五节 调系外和弦的功能转移与全功能和弦分组303
第六节 色差等级与色彩序列313
第七节 功能序列与色彩序列的区别317
第八节 用色彩序列分析实际作品中的色彩性和声进行321
第九节 三和弦的同轴转化325
第十节 关于“音轴体系”330
习题十一337
附述 关于以D组之外其它调系内不稳定和弦组为核心的和声体系341
第七章 和声紧张度的设计及非三度叠置和弦的应用345
第一节 和弦结构的规范化345
第二节 和弦结构的分类349
第三节 一种特殊的音组合——对称结构350
第四节 和弦紧张度等级的划分353
第五节 和声的常规逻辑356
第六节 和声紧张度设计的三种类型360
第七节 和声紧张度的线状设计361
第八节 常规和弦的叠置原则——七声音阶的“和弦模式”362
第九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连接365
第十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在功能序列中的应用370
第十一节 七声自然音和声及其变体374
第十二节 和弦的纯五跨度与色彩对比强烈程度的关系385
第十三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在色彩序列中的应用388
第十四节 较特殊的紧张度设计391
习题十二393
第八章 五声自然音和声400
引言400
第一节 自然五声调式401
第二节 自然五声、七声调式之间的对应关系403
第三节 五声性和弦的结构、功能分组及基本形态407
第四节 五声性和声的解决方式及声部进行413
第五节 和声进行举例416
习题十三422
第九章 五声自然音和声的扩展——增强自然五声调式的色彩对比427
第一节 五声性变和弦427
第二节 自然五声调式的各级调关系446
第三节 自然五声调式的调转换449
第四节 自然五声性九声调式体系460
第五节 自然五声特性与强色彩对比之间的矛盾465
习题十四468
第十章 色彩性和声技法474
第一节 色彩性和声技法的分类474
第二节 曲式结构的色彩点(或区)506
第三节 和声的色彩布局原则508
习题十五511
第十一章 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的方法513
第一节 色彩度近似值513
第二节 和弦结构的分类514
第三节 色彩度调域515
第四节 标志和弦色彩圆图516
第五节 和弦之间的高色差关系518
第六节 包含某一个音的25个三和弦、七和弦的色彩度表521
第七节 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523
习题十六536
后记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