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传播 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传播 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
  • 郭小平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9128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传播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传播 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环境传播的现实语境:风险社会与生态环境危机1

二、环境传播的媒介依赖3

三、环境传播的现实路径:环境风险、传媒与可持续发展5

四、研究的目的与研究问题的提出7

五、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8

六、研究方法12

第一章 中西方环境传播研究的概况14

第一节 环境传播、环境新闻与生态传播的概念界定14

一、“环境传播”的界定14

二、概念辨析:“生态传播”与“传播生态”18

第二节 西方环境传播的研究概况19

一、西方环境新闻研究的流变20

二、西方环境新闻研究的主要议题22

三、对西方环境风险传播的评价37

第三节 我国环境传播研究的概况39

一、我国环境传播的研究现状39

二、对我国环境传播研究的评价50

第二章 中外环境新闻传播发展的脉络梳理51

第一节 西方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51

一、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源保护运动与环境新闻的滥觞51

二、20世纪60—70年代:环境新闻的成熟52

三、20世纪80—90年代:环境新闻的发展56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环境新闻的兴盛58

第二节 我国环境新闻传播的阶段性演变61

一、中国环境新闻的启蒙阶段(1970年代)62

二、中国环境新闻的起步阶段(1980—1991)63

三、中国环境新闻的发展阶段(1992—2002)65

四、中国环境新闻的繁荣阶段(2003年至今)68

第三章 环境话语变迁、环境理念的嬗变与环境报道的转型72

第一节 生态环境报道演变的背景: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72

一、原始文明:依赖森林与生态传播的萌动72

二、农业文明:毁林开荒与生态文学传播的诞生73

三、工业文明:发展至上与科技至上思维主导下的“人类中心主义”传播观73

四、生态文明:“人、自然与社会和谐”框架下的传播观74

第二节 西方环境新闻的话语变迁76

一、媒介的“田园话语”及其“诗意”诉求77

二、媒介的“生态系统话语”及其“科学”诉求83

三、媒介的“环境正义话语”及其“民主”诉求84

第三节 环境理念的嬗变与我国媒体的环境意识觉醒87

一、环境理念的嬗变与环境报道的理念更新87

二、我国媒体的环境意识觉醒的复杂动因88

第四节 我国环境报道的演变90

一、从报告文学到新闻报道的转变90

二、报道内涵不断丰富与报道领域不断拓展91

三、环境报道形式的多样化94

四、环境报道常态化94

五、单一“曝光模式”的突破95

第五节 我国环境传播的发展趋势97

一、环境传播的渠道与组织机构的多元化97

二、环境传播的“融合新闻学”取向99

三、环境传播中社会资本的获取:大众传媒与环保NGO的互动101

第四章 风险社会中环境传播的媒体功能107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中媒体角色的功能性定位107

一、媒体角色的界定107

二、风险社会学对媒体角色的探究108

第二节 环境风险的媒介预警110

一、大众传媒是环境风险的反思性监控机制之一110

二、风险预警是环境传播的重要功能111

三、有效发挥媒体的环境风险预警功能113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信息的传播124

一、大众传媒是受众获取生态环境信息的主要渠道124

二、大众传媒传播生态环境信息的主要方式125

第四节 环境风险的舆论监督137

一、我国的环境报道的演进:从正面报道、风险批评到绿色反思138

二、环境传播中的舆论监督139

三、环境沟通中大众传媒进行舆论监督的策略142

第五节 媒体的生态教育功能151

一、生态教育的传播途径151

二、媒体的生态教育功能:警示与示范156

三、媒体生态教育的主要体现158

第五章 转型社会中环境风险议题的报纸呈现162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我国报纸环境新闻的演变162

一、社会转型与环境风险的媒体“能见度”之变162

二、“国家与发展”框架下环境风险的媒体建构:我国社会转型与环境新闻的演变164

三、报纸的环境意识不断地提高168

第二节 报纸环境议题分化与“环境正义”的诉求169

一、城市“废弃物”的媒体再现:风险社会的环保主题170

二、城市废弃物处置风险报道的议题框架差异172

三、“城市废弃物”的媒介呈现:城市化与民主化的双重议题179

第六章 风险社会中影视媒体的环境传播183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中生态纪录片传播的多维审视183

一、生态纪录片的滥觞及其发展183

二、生态风险的影像书写及其“生态政治”186

三、参与式影像传播与环境沟通民主189

四、社会转型与我国自然生态类纪录片的变迁191

五、生态影视的“终极关怀”197

第二节 环境风险与迪斯尼动画片的生态文化传播198

一、生态风险与动画片的生态意识198

二、迪斯尼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主题200

三、迪斯尼动画中的绿色寓意202

四、迪斯尼动画片的生态叙事与生态文化传播204

第三节 生态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优势、策略与伦理206

一、生态纪录片“影像书写”的跨文化传播优势206

二、我国生态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208

三、生态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风险伦理213

第七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新媒体的环境传播217

第一节 环境传播中的新媒体使用——社会资本的视角218

一、新媒体传播视域的“社会资本”219

二、新媒体为环保传播实践“赋权”220

三、新媒体促进环保运动的社会动员223

第二节 “邻避冲突”中的新媒体、公民记者与环境公民社会的“善治”226

一、环境公民社会与环保公共领域的生成227

二、新媒体背景下环境生存权益的表达机制229

三、新媒体视阈下环境公民记者的参与式传播230

四、环境“善治”的重要社会机制:新媒体与环境公民记者的环境参与233

第八章 转型社会的环境新社会运动、环境群体事件与媒体沟通238

第一节 媒介化社会的环境运动238

一、新社会运动视阈下的环境运动与大众传媒238

二、我国环境运动的媒介依赖241

三、环境传播视阈下环境运动与媒体功能244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介功能与公众维权的话语策略245

一、环境群体事件的界定245

二、环境群体事件报道量的增加247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大众传媒的功能249

四、环境群体事件的媒体再现与公众维权的话语策略254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微博传播、社会动员与风险沟通策略258

一、2012年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传播特征258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微博的社会动员261

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微博沟通与风险治理策略265

第四节 环境运动中的媒介与NGO268

一、环境运动与大众传媒的关系268

二、环境运动中NGO与媒体联盟存在的问题分析272

第九章 环境新闻生产视阈下生态文明传播的现实困境278

第一节 环境新闻生产:传媒的公共属性与市场逻辑的冲突278

一、我国媒介的双重属性与环境新闻生产面临的挑战279

二、商业逻辑下报纸环境报道的价值追求279

三、《新快报》“绿版”(1998—2001)的短暂命运:新闻专业主义与市场主义的博弈280

第二节 传媒消费主义与环保传播的张力283

一、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与环境危机283

二、传媒消费主义倾向与生态文明传播的博弈287

三、镜像与现实:高端杂志中的消费主义、阶层再现与生态文明的解构291

第三节 环境新闻生产的偏差300

一、报道观念偏差:极端的“经济增长论”与“环境中心论”301

二、新闻题材选择出现偏差301

三、环境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知识303

四、生态报道缺乏持续性304

五、媒体生态文明传播的片面化倾向304

第四节 环境新闻生产:多重博弈主体与生态环境话语冲突308

一、政党与政府:政治精英对环境话语的主导308

二、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公民社会的话语实践310

三、新闻传媒:环境议题的建构与环境话语的媒介形塑310

四、公司企业:绿色营销的话语实践316

五、专家:科学话语下的客观主义追求318

六、公众:环境生存权益的表达以及对“专家知识”的挑战319

第十章 环境传播的路径选择323

第一节 环境传播的风险伦理323

一、坚持环境报道的风险责任伦理324

二、环境报道:从“人类中心论”转向“生态中心论”326

三、倡导风险报道的“环境正义”诉求328

四、环境风险沟通的民主333

第二节 以生态思维重构环境新闻报道335

一、生态环境风险的形象再现336

二、生态报道的叙事策略:抽象议题的具象化338

三、立足于受众以强化环境报道的接近性341

四、借助融合媒介促进受众的环保参与343

五、立足媒体定位形成环境报道特色344

六、增加环境报道的趣味性与辩证性347

第三节 消费社会的环境传播策略348

一、可持续消费与媒体传播350

二、“绿色消费”的媒介倡导351

三、适应消费社会特征的生态文化传播354

结语356

后记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