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主体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怀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3592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主体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哲学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政治主体研究的价值定位2
二 政治主体研究的历史逻辑7
三 政治主体研究的理论坐标12
四 政治主体研究的逻辑空间15
第二章 政治主体的本质规定18
一 政治主体的科学内涵19
(一)政治主体的实践维度19
(二)政治主体的能动维度22
二 政治主体的基本属性25
(一)政治主体的自然属性25
(二)政治主体的社会属性30
(三)政治主体的精神属性36
三 政治主体的主要特征42
(一)自主性与为我性统一42
(二)能动性与创造性统一46
(三)自由性与意志性统一49
第三章 政治主体的历史演进52
一 群体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53
(一)群体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53
(二)群体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59
二 个体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66
(一)个体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67
(二)个体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73
三 社会本位阶段的政治主体80
(一)社会本位政治主体的形成基础81
(二)社会本位政治主体的生成表现88
第四章 政治主体的逻辑形态97
一 个体政治主体97
(一)个体政治主体的内涵97
(二)个体政治主体的特征99
(三)个体政治主体的类型101
二 群体政治主体106
(一)群体政治主体的内涵106
(二)群体政治主体的特征108
(三)群体政治主体的类型109
三 人类政治主体117
(一)人类政治主体的内涵118
(二)人类政治主体的依据119
(三)人类政治主体的特性121
第五章 政治主体的张力结构124
一 政治主体的内部张力结构125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张力结构125
(二)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结构133
(三)认知与实践的张力结构138
二 政治主体的外部张力结构146
(一)国家与社会的张力结构146
(二)公共与私人的张力结构150
(三)权力与权利的张力结构154
第六章 政治主体的价值诉求158
一 个体政治主体的政治自由目标159
(一)政治自由的本质内涵159
(二)政治自由的基本特征163
(三)政治自由的实现机制168
二 群体政治主体的政治民主旨归172
(一)政治民主的本质内涵173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176
(三)政治民主的实现机制180
三 人类政治主体的全面解放理想186
(一)全面解放的本质内涵187
(二)全面解放的基本特征191
(三)全面解放的实现机制194
第七章 政治主体的实践生成199
一 主体能力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基础和内容199
(一)政治认识能力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内能力200
(二)政治实践能力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外能力208
二 利益诉求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目的和动力214
(一)利益需要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内部动力214
(二)利益关系主导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实践品性217
(三)公共利益彰显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未来走向221
三 政治实践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场域和路径223
(一)政治实践系统构成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综合生态224
(二)政治实践轨迹蕴含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动态过程226
(三)政治实践文明引领政治主体实践生成的时代升华228
第八章 政治主体建构的中国语境231
一 政治主体建构的时代价值232
(一)政治主体建构是政治民主发展的动力基础232
(二)政治主体建构是政治民主发展的价值内容234
二 政治主体建构的现实问题236
(一)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膨胀构成价值困境236
(二)政治制度和参与渠道的欠缺构成实践困境239
(三)传统文化和现行教育的制约构成文化困境241
三 政治主体建构的实践路径243
(一)树立政治主体建构的价值理念243
(二)完善政治主体建构的实践平台245
(三)培育政治主体建构的文化精神246
第九章 余论248
后记252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