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雅静主编;刘冰,孙丽君,林清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7390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3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1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4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向38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38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向41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46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46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46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50
第二节 商品的内在矛盾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5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55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58
三、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0
四、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61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与货币流通规律64
一、货币的起源及其本质64
二、货币的职能68
三、货币流通规律72
第四节 价值规律的要求及作用74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74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及作用75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77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78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79
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及本质8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84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84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87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生产89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89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92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95
四、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工资的本质及形式99
五、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趋势101
第三节 资本运行与剩余价值的实现107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108
二、产业资本的周转112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16
第四节 资本的具体形式与剩余价值的分配124
一、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24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30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32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35
四、股份资本和股息136
五、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138
第五节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46
一、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和划时代的贡献146
二、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48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149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演变152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152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客观必然性152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与金融寡头的统治157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作用15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5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61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164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66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及影响166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和原因167
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形式和影响170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实质174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的表现175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180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的实质182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8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188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8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189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190
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 方式191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91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形成和发展191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后果193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202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202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203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203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20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2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208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208
二、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确立依据21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221
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手段227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228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2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23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33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237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23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特点239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43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245
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248
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51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258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258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形式258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263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协调267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273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多边化273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76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281
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286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292
一、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93
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295
三、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296
四、全面提高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299
主要参考文献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