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法系的新探索 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法系的新探索 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 方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203017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法系的新探索 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总论3

历代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3

一 先秦—汉时期3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

三 隋唐五代时期5

四 宋、辽、金、夏时期6

五 元、明、清时期7

《中国历代民族法律典籍——“二十五史”有关少数民族法律史料辑要》前言10

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与民族地区民主法制建设——以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为例13

一 乡规民约与法律日趋接轨13

二 尊老爱幼与有关法律相辅相成15

三 注重环境保护16

四 化解纠纷,加强团结16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刍议19

一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现状19

二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23

三 搞好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的几点思考24

(一)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法律保护重要性的认识24

(二)加大执法工作的力度25

(三)处理好保护和建设,传统和发展的关系25

云南少数民族文物法律保护的问题与思考27

一 云南少数民族文物的法律保护现状27

二 存在的问题32

(一)立法方面的问题32

(二)执法方面的问题33

三 加强少数民族文物法律保护的思考37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重要性的认识37

(二)立法工作有待加强38

(三)加大执法工作的力度39

(四)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进行综合治理39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育健康41

一 生育观41

二 禁止近亲婚配和姑表亲43

三 成年礼和择偶44

四 生育45

五 传统的医药保健4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刍议50

一 几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产方式50

二 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文化57

论清末民初宪政中民族观的变化61

一 清末变法修律时期:民族平等思想的开端61

(一)关于化除满汉畛域的讨论62

(二)民族平等思想在制度层面的体现64

二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各民族共同执政思想的提出65

(一)孙中山民族观的变化66

(二)“五族共和”思想在法律层面的体现68

三 北京政府时期:民族平等理念在立法层面上的继续69

(一)各党派草拟宪法文件中体现的民族观69

(二)北京政府处理西藏问题的态度70

(三)民族平等理念在立法层面的继续71

四 结论72

二、综述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77

一 主要研究内容77

(一)关于民族法学的基本理论77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78

(三)关于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79

(四)关于民族法律文化79

二 研究特点80

三 问题与展望81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史研究概述83

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研究状况83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研究状况83

(一)族源问题84

(二)德昂族在历史上自身的发展演变87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史的研究特点90

三 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91

三、地方法制史研究95

滇国法制初探95

一 滇国法制的社会背景95

二 滇国法制状况97

(一)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97

(二)处理民族关系原则98

(三)行政建置方面100

(四)刑事方面102

(五)民事方面106

(六)诅盟107

三 滇国法制的特点108

(一)滇国法律处于由氏族习惯向习惯法演变阶段108

(二)独特的法律文化109

略论元朝在云南的经济法制措施111

一 经济法制措施111

(一)行政措施111

(二)农业生产113

(三)交通114

(四)城镇115

(五)商业115

(六)赋税116

(七)钞法117

二 几点思考118

(一)统一安定的政局是实施经济法制措施的保证118

(二)因地制宜是元代在云南的经济法制措施取得成功的经验120

(三)余论120

论元、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文化122

一122

二126

三133

从金石文契看元明及清初云南使用贝币的情况137

一 元、明、清初金石文契中所见云南贝币使用的范围137

(一)用于民间买卖,买卖的对象有房屋、田土、山地138

(二)用于布施140

(三)用于借贷141

(四)用于典押143

(五)用于缴纳赋税143

二 贝银钱钞并行的情况144

三 贝与银、钞的比价146

四 贝币不断贬值,最后废贝行钱的原因148

元、明、清时期进入西南地区的外来人口160

一160

二165

三168

明代云南地区的水利工程174

一 云南府174

二 澄江府176

三 大理府177

四 临安府179

五 永昌府180

六 楚雄府181

七 曲靖府181

明代云南刑法原则和刑罚手段的变化183

一 明代云南的刑法原则184

(一)加重对危害封建国家犯罪行为的惩罚184

(二)对少数民族恩威并重的治理185

二 明代云南的刑罚制度186

(一)死刑187

(二)充军187

(三)流刑188

(四)徒刑188

(五)杖刑和笞刑189

(六)枷号189

(七)赎刑189

三 明代云南刑法和刑罚产生变化的原因190

(一)明代中央王朝对云南治理的加强190

(二)云南与内地各方面差异的减小191

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192

一 耕地面积的扩大192

二 水利的兴修194

三 先进生产技术在边疆地区的推广197

四 边疆茶业的发展200

五 农作物产量的提高201

清代前期西南边疆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203

一 与内地贸易往来的频繁203

二 各种贸易中心城镇的形成205

三 农村集市的兴起207

四 边贸的发展209

试论清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新特点212

一212

二216

略论清初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变化222

一 少数民族地区内地化的加深222

二 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230

结语235

清代前期西南地区边境贸易中的有关法规236

一 清政府对西南地区边境贸易的态度236

二 西南地区对外贸易中的具体法规237

(一)贸易地点237

(二)贸易时间238

(三)贸易物品238

(四)税收239

(五)管理240

(六)违法处理241

三 结语242

四、民族法制史研究247

夜郎国法制初探247

历史上我国南亚语系民族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254

一255

(一)制茶业255

(二)纺织业257

(三)农业258

(四)畜牧业259

(五)冶铁业260

(六)采矿业261

(七)贸易262

二263

德宏地区历史上傣族和蒲人关系刍议267

一 问题的提出267

二 德宏地区的古老居民267

三 两族的先民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关系269

四 傣族和蒲人之间民族关系的变动278

五 余论280

略论元、明、清时期的傣族法律281

一 元、明、清时期傣族法律的变化281

(一)元代傣族地区的法律281

(二)明、清时期傣族法律的变化283

二 明清时期傣族法律的特点286

(一)成文法尚未公布,成文法与习惯法并行287

(二)傣族封建法律深受佛教的影响288

(三)傣族成文法的结构是刑、民并重289

(四)傣族封建法规中体现出的民族关系290

(五)傣族封建法规中保存了较多的奴隶制残余291

(六)傣族封建法规受内地和东南亚地区法律的影响291

三 余论292

天历兵变中的大理总管段氏293

一293

二294

三297

天历兵变之后的段元关系301

一 几条值得注意的信息301

二 天历兵变中的段氏303

三 梁王总揽大权,行省有名无实,段氏坐大一方305

四 段功的被杀,段梁关系急转直下308

略论元明时期云南白族地区所有权的变化312

一 元代的变化312

二 明代的变化315

三 结论321

试论八思巴323

一 归向元朝,维护祖国统一323

二 八思巴在西藏的作为327

三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329

从金石文契看明代大理白族地区民事法制状况334

一 明代大理地区民事法律状况334

(一)户籍制度和民事主体334

(二)有关所有权的法律制度336

(三)债权法律制度的发展340

(四)婚姻和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342

(五)其他方面的法律规定344

二 结论345

论明末清初德昂族的形成347

一 崩龙族族称探源347

二 德昂族形成单一民族的历史条件350

(一)共同地域的形成350

(二)共同语言的形成352

(三)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353

(四)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356

五、相关考证361

元代大理段氏总管世次年历考略361

一 段实361

二 段忠365

三 段正366

四 段隆367

五 段俊368

六 段义369

七 段功370

八 段宝371

九 段明(附段世)372

明代云南广邑州建置考——蒲人历史新探之一376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