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崛起中的磨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魏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11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经济-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崛起中的磨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经济改革的两个阶段 (代序)1
新体制磨合期的任务和特点5
1.新体制与社会和谐5
2.新体制与科学发展观8
3.新体制与社会公平11
4.新体制与关注民生14
未来10年中国经济会不会出大问题17
1.未来10年中国经济不会出大的问题17
2.人们对体制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20
3.如何在国际收支失衡中寻求发展22
4.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解决其他困难25
5.要不要继续以经济利益为原则26
和谐社会的利益基础29
1.差异性和谐与平均主义和谐30
2.奋发性和谐与福利主义和谐32
3.自比性和谐与互比性和谐34
4.相对和谐与绝对和谐36
5.动态和谐与静止和谐38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40
1.推动节约型经济41
2.推动循环经济42
3.推动规模经济43
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44
5.推动技术创新46
法治社会的科学解释48
1.法治社会首先表现为契约社会48
2.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3
3.法治社会的关键是司法公正56
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不同声音59
1.改革中出现不同声音的社会原因分析60
2.如何应对改革中的不同声音70
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75
1.基尼系数评判标准的局限性77
2.基尼系数在动态分析中的局限性80
3.基尼系数面对二元结构时的局限性82
4.基尼系数在收入结构分析中的局限性85
论社会公平的度量标准88
1.社会公平度的社会总体评价标准89
2.社会公平度的个人评价标准95
3.社会公平度的度量指数98
关于民营企业接班问题的思考100
1.将企业交给谁100
2.能否靠教育培养出企业家109
3.非理性交班的结局112
4.少帅是否已真接班113
5.接班问题上的理性化趋势115
民营企业如何实现交接班117
1.“贤”“亲”统一型模式117
2.“贤”“亲”分离型模式125
3.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有关问题127
财产制度改革的新突破137
1.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为主体137
2.推动混合经济形成139
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如何改——英国铁路改革的启示142
1.经营民营化并不等于财产私有化142
2.英国铁路改革的启示145
如何继续解放思想149
1.继续解放思想的重点150
2.继续解放思想的原则151
理性对待新体制154
1.新体制的重要特征是承认和强调差别154
2.三种不同的社会均等157
民生与竞争需要有效结合159
1.任何社会阶层都有优缺点159
2.关键是要区别对待161
经济利益和谐中的弱势群体与高收入群体164
1.弱势群体与经济利益和谐164
2.高收入群体与经济利益和谐172
法人财产和资本收入与社会和谐180
1.经济利益和谐中的私营企业法人收入180
2.经济利益和谐中的资本所有者收入185
再论法人财产与社会和谐191
1.法人财产的内涵界定192
2.法人财产制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解析194
3.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整的路径选择196
论中国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形成与过程201
1.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的形成动因202
2.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的发展阶段207
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摩擦的原因分析213
1.不同利益群体收入差距的矛盾214
2.利益诉求上升与政治表达渠道不畅的矛盾216
3.政府稳定社会能力不足与人民需求的矛盾217
协调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的基本原则219
1.共识共赢原则219
2.公平公正原则225
3.国家超越原则229
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基本措施235
1.坚持改革的基本方向235
2.完善收入分配体制236
3.加速法治建设239
4.完善社会组织240
5.增加捐赠渠道243
6.加强舆论引导245
加强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247
1.加强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的基本原则248
2.加强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的具体措施251
一论流动性过剩问题260
1.流动性过剩的实际内涵:理论总结还是现实描述261
2.流动性过剩的现实成因:内忧还是外患262
3.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节源、开流还是吸纳264
4.流动性过剩的解决策略:“分进合击”与“以点带面”271
二论流动性过剩问题275
1.流动性过剩的价格效应276
2.流动性过剩的资本市场效应279
3.流动性过剩的调控方法的比较281
三论流动性过剩问题284
1.究竟是通货膨胀压力,还是经济过热和经济泡沫的压力?284
2.流动性过剩是货币现象,还是体制问题?287
3.既要看到流动性过剩的消极影响,但更要注重借此机会而推动改革289
四论流动性过剩问题292
1.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与通货膨胀293
2.投资品价格上涨较快与经济过热296
3.资产价格上涨过快与经济泡沫298
货币“迷失”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301
1.理论前提:货币供给与价格和产出的关系及其争论302
2.现实依据:货币“迷失”的现实成因及其演变趋势307
3.政策建议:维持货币政策有效性应当关注的重点313
市场制度与资产价格变化316
1.引言316
2.资本市场的变动趋势319
3.市场制度与资产价格的均衡320
4.市场制度变动与资产价格变化324
5.结论325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内涵和现状326
1.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公327
2.自然人权利与收入分配不公331
3.体制缺陷与收入分配不公333
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基于洛伦茨曲线的分析338
1.现有理论的综述和评价339
2.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实证分析344
3.结论与政策建议348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二元机制及其实证研究351
1.理论模型和相应命题353
2.二元机制下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框架357
3.数据和方法说明359
4.实证结果与命题检验363
5.结论和建议367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371
1.必须制止剥夺农民利益的做法372
2.和国外的比较研究374
3.关键在于价格问题377
4.建立完善的征地机制380
中国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384
1.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国企业竞争力不高的反差384
2.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资源边界的约束386
3.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387
4.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388
5.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性389
6.中国经济上升为世界经济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关系的协调390
一论技术创新391
1.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391
2.动态结构的流动性原则393
3.自动调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394
4.同整个社会活动相协调的原则396
二论技术创新398
1.企业自主创新方向的选择398
2.企业自主创新资金的来源400
3.企业自主创新团队的组建402
4.企业自主创新机构的建设404
5.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组合405
要关注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407
1.我国为什么进入到高成本时代407
2.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409
关于企业责任的几个问题411
1.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411
2.关于企业的道义责任413
民生问题与医疗保障415
我们应该感谢谁420
对比较优势战略的再认识424
1.关于比较优势概念424
2.争论焦点在于对比较优势的判断425
3.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427
4.市场经济与比较优势的发挥429
参考文献432
后记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