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 信用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晶妹,林钧跃主编;丁远一,林江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360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信用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信用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系列教材 信用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用经济学说1
第一节 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3
一、外国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3
二、中国古代的市场信用交易活动6
第二节 早期经济学家的信用观7
一、早期经济学家定义的信用及其分类7
二、早期经济学家对信用功用的不同看法9
三、信用媒介论观点11
四、信用创造论观点13
五、信用调节论观点17
第三节 构建微观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20
一、信用经济学范畴及相关的研究和工具20
二、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模型23
三、微观信息经济学方法25
四、作为研究工具的博弈论29
第四节 宏观信用经济学相关研究的脉络32
一、信用经济状态模型32
二、信用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6
第二章信用经济的产生与发展41
第一节 信用与信用经济43
一、信用的内涵与特征43
二、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46
第二节信用经济的产生49
一、信用活动产生的客观依据49
二、信用关系及其形成50
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发展阶段56
一、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信用的联系来看57
二、从借贷的客体形态来看59
三、从是否有信用工具及其流动来看60
第四节 国内外信用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61
一、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经济发展现状61
二、我国信用经济发展现状63
三、信用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66
四、我国发展信用经济的战略思考68
第三章 信用经济的内涵与特征75
第一节 信用经济的内涵77
一、信用经济的基本概述77
二、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80
第二节 信用经济的外延81
一、信用经济是交易经济81
二、信用经济是契约经济82
三、信用经济是法治经济83
四、信用经济是道德经济84
第三节 信用经济的特性85
一、信用经济的特征85
二、信用经济的特性表现86
第四节 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90
一、信用环境概述90
二、信用经济与信用环境的关系91
三、我国信用经济的发展与信用环境建设的现状94
第四章 信用经济的表现形式99
第一节 商业信用经济101
一、商业信用经济的含义与特点101
二、商业信用经济的局限性102
三、商业信用经济的作用103
四、商业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104
五、我国的商业信用经济106
第二节 银行信用经济108
一、银行信用经济的含义108
二、银行信用经济的特点108
三、银行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109
四、商业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110
五、我国的银行信用经济111
第三节 政府信用经济112
一、政府信用经济的含义与特点112
二、政府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113
三、政府信用经济的作用115
四、政府信用经济与银行信用经济的关系118
五、我国的政府信用经济118
第四节 消费信用经济120
一、消费信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20
二、消费信用经济的主要形式121
三、消费信用经济的特点121
四、消费信用经济的作用122
五、消费信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23
六、消费信用经济的典型信用工具125
七、我国的消费信用经济125
第五章 信用经济的量化129
第一节 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131
一、关于信用规模:五国比较131
二、关于经济增长:四国比较132
三、信用规模与GDP:四国比较132
四、信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33
第二节 经济信用化与经济信用化率136
一、信用经济136
二、经济信用化136
三、经济信用化率138
第三节 信用结构139
一、信用结构界定与基本结论139
二、信用结构与信用规模141
三、各国信用结构比较分析143
第四节 信用效率147
一、信用效率界定147
二、信用效率表现148
三、宏观信用效率分析149
四、信用产生效率的基础与条件150
第六章 信用经济的供求均衡157
第一节 信用需求159
一、三维信用需求159
二、三维信用需求的关系160
三、信用需求的特点162
四、信用需求的三个区域163
第二节 信用供给164
一、三维信用供给164
二、信用供给质量与检验166
三、信用供给的决定因素168
四、信用供给的特点169
第三节 信用供求关系171
一、信用供求曲线171
二、供求平衡172
三、信用供求波动——价格172
四、信用供求平衡——社会信用管理173
第七章 信用产业链175
第一节 信用产业链的一般经济学分析177
一、产业链的含义及主体177
二、产业链经济学分析的一般理论177
三、信用产业链的定义及主体179
四、信用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180
五、信用产业链特点的经济学分析183
第二节 信用产业链与信用风险传导184
一、产业链风险及其分类185
二、产业链风险传导186
三、信用生产者为风险源189
四、信用的加工、包装、传播出现问题190
五、信用增值服务机构引发风险191
第三节 信用产业链与经济危机191
一、从信用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191
二、从信用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如何预防经济危机194
第四节 信用产业链与信用经济发展195
一、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196
二、信用产业链在信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99
第八章 信用风险与信用危机207
第一节 信用经济下的信用风险209
一、信用风险定义209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211
三、我国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212
四、信用风险的影响214
第二节 信用经济与信用危机216
一、传统经济概念下的信用经济216
二、信用断链和信用危机218
三、信用经济构筑了新的信用活动平衡与危机221
第三节 信用经济下的风险和危机的防范227
一、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管理体系227
二、强化信用管理行业及其机构的社会化信用服务功能227
三、完善和加强信用的社会管理229
四、加快推进信用立法229
五、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防范230
六、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231
参考文献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