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战争动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战争动员
  • 范晓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663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战争动员-研究-中国-夏代~清后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战争动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动员1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2

第二节 夏朝时期的战争动员4

一、兵民合一的民军体制4

二、誓师出征,进行战前政治动员6

三、“作大邑”加强战场建设6

第三节 商朝时期的战争动员7

一、民军制向王室军制演变7

二、临时征集兵员8

三、以占卜的方式进行战前动员9

四、内政与外交动员相结合11

五、筑城防御13

六、驻屯垦荒15

第四节 西周时期的战争动员15

一、“王”是战争动员的决策者16

二、后备兵员动员出现17

三、建立军政合一的战争动员体制19

四、注重争取民心21

五、会盟誓师,进行外交动员23

六、筹措兵器粮草26

七、实行军事驻屯制度27

八、重视交通建设28

九、“赋以足兵”的军赋动员29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战争动员32

第一节 春秋时期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32

一、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化33

二、战争活动处于突出地位34

三、军事力量不断扩大35

第二节 战争动员思想36

一、发展生产,增强战争动员潜力37

二、扩充军队,加强战备39

三、加强防御设施建设40

第三节 武装力量动员41

一、寓兵于农41

二、扩大征集兵员的范围43

三、建立一定规模的常备军46

四、重视田猎与军事训练47

第四节 政治动员49

一、争取民心归附,动员民众力量49

二、“尊王攘夷”的外交动员54

三、进行临战动员56

第五节 后勤动员57

一、“因粮于敌”的物资动员57

二、“取用于国”的武器装备动员59

三、建立军赋制度60

一、经济持续发展6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63

第一节 战国时期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63

二、军队不断扩大64

三、作战规模发生变化65

第二节 战争动员思想66

一、增强支持战争的经济力量66

二、崇尚农战的经济动员政策69

第三节 武装力量动员70

一、平战结合,全民为兵70

二、郡县征兵制71

三、重视临战征兵74

一、加强关塞要津建设76

第四节 军事工程建设76

二、重视筑城与城邑防御77

三、动员民力修筑长城80

第五节 政治动员80

一、广施仁政,严厉军法81

二、重视从政治上争取民众的支持82

三、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教育85

四、外交动员“合纵连横”87

第六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89

一、辟田野,实仓廪89

二、加强军赋91

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93

第四章 秦朝时期的战争动员93

第一节 秦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93

二、统一的国家比较巩固94

三、战争规模、样式和武器有较大发展95

四、军权更为集中96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99

一、推广郡县征兵制99

二、建立更卒、正卒和戍卒制度100

三、实行部曲制104

第三节 经济动员与交通建设105

一、实行富国强兵与耕战政策105

二、重视粮草等战略物资的储备106

三、加强交通建设108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110

一、重兵戍边110

二、徙民实边111

三、大规模筑城113

第五章 西汉时期的战争动员117

第一节 西汉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117

一、继承和发展秦朝政治制度117

二、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18

三、国防和军队有了较大发展119

一、兵员动员的领导体制比较完备121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121

二、征兵制兴盛122

三、募兵制兴起123

四、谪戍和征召少数民族士兵124

五、建立郡县兵作为后备力量125

第三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126

一、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127

二、军队屯田,加强边防力量129

三、从民间动员军马132

四、大规模征调“更卒”运输物资134

一、重视争取民心135

第四节 政治动员135

二、实施外交动员,以孤立敌人136

第五节 防卫工程建设138

一、构建防卫要塞138

二、加强交通建设139

第六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140

一、重视边务140

二、徙民实边142

三、积粟实边144

第六章 东汉时期的战争动员147

第一节 东汉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147

一、加强中央集权体制147

三、战争连绵,军事发展148

二、生产力得到发展148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150

一、建立集权的动员领导体制150

二、重视战争潜力的积累150

三、裁减地方军,废除更戍役制152

四、以募兵制为兵员动员的基本制度154

五、“收降”与“以夷制夷”158

第三节 政治动员160

一、以宽易暴,务悦民心160

二、延揽贤才161

一、积极动员后方发展生产162

第四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162

二、采用各种办法筹措军用粮饷163

三、利用民力转输战争物资165

四、积极筹措战争费用166

五、重视马匹和武器装备动员167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动员169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170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170

二、战争异常频繁171

三、军制发生重大变革172

四、军兵种和武器装备有较大发展173

一、重视增强战争潜力174

第二节 三国时期的战争动员174

二、实行世兵制为主的兵员动员制度176

三、注重政治动员181

四、实施长期的经济动员184

五、注重粮草储备与转运186

第三节 两晋的战争动员191

一、积极发展生产,增强战争潜力192

二、坚持世兵制193

三、推行征兵制195

四、重视后勤动员197

一、增强经济力量200

第四节 十六国的战争动员200

二、武装力量动员基本沿袭魏晋旧制202

三、后勤动员实行储备与征用相结合206

第五节 南朝的战争动员210

一、战争动员权力集中210

二、兵员动员以募兵为主211

三、战船动员增多,军械制造统一214

第六节 北朝的战争动员216

一、发展生产,壮大战争潜力216

二、多样的兵员动员形式218

三、重视后勤动员221

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224

第一节 隋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224

第八章 隋朝时期的战争动员224

二、频繁的对内、对外战争226

三、军权集于中央226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227

一、实行亦兵亦农的府兵制227

二、开始向征兵制过渡229

第三节 经济动员230

一、大力积蓄战争潜力230

二、破坏敌方经济232

三、开河筑路233

一、大造兵器战船,加强装备动员234

第四节 后勤动员234

二、进行粮食储备236

三、征调民夫输送军需237

第五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238

一、设置总管府238

二、屯田实边239

三、修筑长城241

第九章 唐朝时期的战争动员243

第一节 唐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243

一、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制度243

二、频繁的战争与丰富的军事思想244

一、建立专司动员的机构246

三、军事技术有很大发展246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246

二、实行兵农结合的府兵制248

三、临战募兵251

四、以“团结兵”为后备力量255

第三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256

一、注重增强战争潜力256

二、实行军粮储备,搞好战时保障257

三、重视交通动员261

第四节 政治动员262

一、军队轮番戍边264

第五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264

二、加强兵力,增筑城邑267

三、屯田实边269

第十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争动员271

第一节 五代十国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271

一、王朝更迭迅速,分裂政权并存271

二、建立强大的中央禁军272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273

一、重视提高兵员质量273

二、沿袭唐朝的募兵制274

三、征发民兵276

一、发展生产,积蓄战争力量279

第三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279

二、加强武器装备动员281

三、重视军马动员282

四、广积粮草283

第十一章 北宋辽夏时期的战争动员286

第一节 北宋辽夏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286

一、国家重新统一,经济和科技发展286

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88

三、战争频发,军制日趋完备288

四、冷兵器与火器并用289

一、建立战时动员体制290

第二节 战争动员体制290

二、实行屯驻更戍制度292

三、建立军事传令制度293

第三节 武装力量动员294

一、设立后备力量294

二、沿袭募兵制295

三、推行保甲法297

四、辽实行战时征发制299

五、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301

第四节 后勤动员301

一、重视军粮储运302

二、大造舰船,以供水战304

三、养马于民305

一、奉行消极防御战略306

第五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306

二、训练土著武装307

三、重视边防设施建设307

第十二章 南宋金朝时期的战争动员309

第一节 南宋金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309

一、封建经济空前繁荣309

二、军事体制不断变化310

三、战争呈现新的特点311

四、军事技术、战术有重大进步312

一、南宋坚持军民结合的动员原则313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313

二、南宋注重适时补充军事力量315

三、南宋沿袭北宋募兵制317

四、金实行签军和募兵相结合320

第三节 政治动员323

一、南宋注重动员民众支持军队作战323

二、金注重赏赐招抚325

第四节 经济动员327

一、南宋重视恢复生产,增强经济实力327

二、金在经济动员建设上的失误328

一、南宋加强舰船制造330

第五节 后勤动员330

二、征用民夫、运输粮草331

三、注重武器装备制造储备332

四、金注重养马、掳马以供军用333

五、金的军费多靠民间征敛334

第十三章 元朝时期的战争动员336

第一节 元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336

一、元朝的统一与经济的恢复336

二、中央集权加强,土地兼并加剧338

三、军制特殊,兵器发展338

一、全民皆兵的兵员动员体制339

第二节 蒙古国时期的战争动员339

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度342

三、征召汉军,定立军籍344

四、编组探马赤军345

五、征发的实施与季节的选择346

六、自筹武器装备349

七、实行奥鲁制度350

第三节 元朝前期的战争动员351

一、设枢密院掌管征发351

二、部落制和军户制并存352

三、严格军籍354

四、实行签军制度356

五、设战时军需动员机构357

六、设立军屯358

七、强购、拘括民马359

八、广造兵器361

第四节 元朝后期的战争动员362

一、探马赤军成为独立的兵员系统362

二、军户制度瓦解363

三、后勤动员困难重重364

第十四章 明朝时期的战争动员366

第一节 明朝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366

一、封建专制空前强化366

二、社会经济继续发展367

四、武器装备有新发展368

三、军制出现新变化368

第二节 战争动员思想369

一、处治思乱,常若临敌369

二、讲武防患,加强边防371

三、富国强兵,增强军力374

四、取悦民心,争取支持375

第三节 武装力量动员376

一、实行战时指挥体制376

二、建立耕战结合的卫所制378

三、修订征集军士法381

四、推行募兵制382

六、占役买闲384

五、调用民壮384

一、确立守御为主的边防战略385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385

二、贯彻重兵防守、屯戍兼备的原则388

三、增筑和修缮边防设施390

第五节 海防建设与动员392

一、实行水陆兼防的战略392

二、加强对海防的整饬394

第六节 经济动员397

一、积极壮大战争潜力397

二、大力发展屯田398

一、重视粮草的战略储备和筹措401

第七节 后勤动员401

二、强化武器装备动员402

三、多种方式动员军马405

第十五章 清朝前期的战争动员407

第一节 清朝前期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407

一、从兴盛走向衰弱407

二、军权高度集中408

三、战争与国防有新发展409

四、火器研制停滞不前410

第二节 武装力量动员410

一、八旗军制,兵民合一410

二、建立预备役制412

三、确立以绿营兵为主体的后备军体制413

第三节 政治动员414

一、注重政治鼓动414

二、注意争取民心416

三、善用招抚之策417

四、注重思想动员419

五、重视战前教育420

第四节 经济和后勤动员421

一、重视增强战争潜力421

二、建立后勤补给基地424

三、加强武器装备动员426

四、注重船舰动员429

五、措饷养兵,略地取粮430

第五节 边防建设与动员434

一、萌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思想434

二、实行驻兵永戍的边防政策436

三、贯彻充分准备、慎重用兵的方针437

四、加强驿路建设438

五、推行屯田实边政策439

第十六章 清朝后期的战争动员442

第一节 清朝后期战争动员的时代条件442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442

二、军事落后,被动挨打443

三、革新图强444

第二节 战争动员思想446

一、师夷长技,以求自强446

二、发展工商,增强经济动员潜力448

三、提倡尚武精神449

第三节 武装力量动员450

一、采取招募制扩充军队451

二、出现中西混合的征募制453

三、就地征募训练部队,加强海防力量457

四、根据作战需要,因地制宜组建新军459

一、有识之士主张动员民众抗战460

第四节 政治动员460

二、提出养民为先的政治主张464

第五节 后勤动员466

一、实行就地筹饷之策466

二、注重多方筹集粮饷467

第六节 边海防动员470

一、海防落后,被动挨打470

二、兵勇屯田,巩固边防472

第七节 太平天国的战争动员475

一、广纳民众参军参战475

二、利用宗教进行政治动员476

三、实行圣库制度,多方筹措物资4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