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
  • 王齐洲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330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文学史的观念与写法1

一、文学的观念1

第一章 绪论1

二、文学史的观念3

三、文学史的写法7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发展概观10

一、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10

二、中国文学发展的地域性17

三、文学发展与古代文论20

四、主流文体与非主流文体25

第一节 诗歌的发生30

一、诗歌的起源和原始歌谣30

第二章 诗歌的发展30

二、诗歌与乐、舞的关系31

第二节 《诗经》的成立32

一、《诗经》的形式与功能32

二、《诗经》丰富多彩的写实内容35

三、《诗经》与赋、比、兴表现手法37

四、《诗经》开创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38

第三节 古体诗与新变体39

一、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39

二、魏晋诗歌41

三、南北朝诗歌43

四、南朝的声律论45

五、新变体的创作实践47

一、五言诗的律化48

第四节 近体诗的成熟48

二、七言诗的发展50

三、近体诗的定型51

第五节 唐诗的辉煌53

一、宫体诗风与初唐诗歌53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54

三、李白与杜甫57

四、中唐诗歌与白居易、韩愈59

五、晚唐诗歌与李商隐、杜牧62

第六节 宋诗的拓展63

一、宋诗与唐诗的异同63

二、北宋诗歌与苏轼65

三、江西诗派与黄庭坚67

四、南宋诗歌与陆游68

第七节 词的兴起71

一、唐代的曲子词71

二、中唐诗人的词作72

三、《花间集》与晚唐五代词73

第八节 宋词的繁荣75

一、北宋初期词坛与柳永75

二、革新词体的苏轼77

三、整理词乐的周邦彦79

四、两宋之际的词人与李清照80

五、豪放词人辛弃疾82

六、姜夔与南宋格律派词人84

第九节 元明清诗词的演变86

一、元代诗词86

二、明代诗歌流派87

三、清诗的发展脉络90

四、清代词体的复兴93

第十节 旧体诗的革命与现代诗歌的兴起95

一、晚清同光体与南社诗人95

二、诗界革命的理论与创作97

三、白话文新体诗的兴起99

第三章 辞赋的发展103

第一节 辞的发生与发展103

一、辞的发生与辞体103

二、屈原与楚辞104

三、《离骚》的内容、形式和风格105

四、《离骚》的文学地位和影响108

五、其他楚辞作家109

第二节 辞的衰微与赋的蕃衍111

一、楚辞与楚声111

二、楚辞影响之下的骚体赋112

三、新体赋的产生114

第三节 汉赋的繁盛117

一、司马相如与汉大赋117

二、其他大赋作家119

三、汉大赋题材与风格的变异122

四、抒情小赋的兴起124

五、抒情小赋的流变125

第四节 赋体的变异127

一、散体赋的失落与骈赋的兴起127

二、骈赋向律赋的演化129

三、文赋的兴起与回归131

四、赋的衰落与复兴133

五、辞赋的余响遗韵135

第四章 文章的发展138

第一节 文章的发生138

一、文章的发生和文章观念138

二、甲骨文、金文和简帛文139

第二节 记言文和记事文141

一、文章的功用与分类141

二、《尚书》与记言文142

三、《春秋》与记事文144

四、《国语》、《战国策》147

五、《史记》的叙事成就及其影响149

一、百家争鸣与先秦诸子151

第三节 先秦两汉诸子文151

二、《论语》与语录体散文152

三、《孟子》与对话体散文155

四、《韩非子》与论说体散文158

五、两汉诸子散文160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骈文164

一、骈文的兴起164

二、魏晋的骈文165

三、六朝的骈文168

四、六朝以后的骈文173

第五节 唐宋古文174

一、唐宋的时文与古文174

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176

三、欧阳修与新古文运动179

四、曾巩、王安石的古文181

五、“三苏”的古文182

第六节 明代复古文与小品文184

一、台阁体与文章复古思潮184

二、前后七子的古文186

三、唐宋派的古文187

四、公安派与小品文的勃兴188

五、竟陵派与小品文的转向189

第七节 明清八股文190

一、八股文的来历190

二、明代的八股文191

三、清代的八股文193

四、八股文对明清文学的影响194

一、方苞与桐城派古文195

第八节 桐城派古文195

二、刘大櫆、姚鼐的古文196

三、桐城派之外的古文198

四、桐城派末流的古文200

第九节 古文的衰落与现代文的兴起201

一、晚清的“伪体”之文201

二、梁启超与“新文体”202

三、“五四”新文体的出现203

第五章 戏曲的发展206

第一节 戏曲的发生与形成206

一、戏曲的发生206

二、百戏、歌舞与参军戏207

三、宋杂剧与金院本208

一、元杂剧的兴衰与体制209

第二节 杂剧的辉煌209

二、关汉卿自铸伟词212

三、元前期杂剧(上)216

四、元前期杂剧(下)219

第三节 杂剧的余晖222

一、元后期杂剧222

二、北杂剧的尾声与南杂剧的繁衍224

三、文人的短剧与组剧226

第四节 散曲的兴盛与衰微228

一、散曲的兴起与体制228

二、元散曲的繁荣229

三、元散曲的变异232

四、明代散曲234

五、清代散曲237

第五节 从南戏到传奇238

一、南戏的演变与体制238

二、《琵琶记》与荆刘拜杀240

三、传奇戏曲的兴起243

第六节 传奇的鼎盛及余波246

一、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246

二、吴江派与才子佳人传奇250

三、苏州派与笠翁十种曲252

四、南洪北孔257

五、文人传奇的余波261

第七节 戏曲的蜕变与话剧的萌芽263

一、花部的崛起与京剧的流行263

二、戏曲改良与改良戏曲264

三、话剧的萌芽267

第一节 小说的发生270

一、小说名称的由来270

第六章 小说的发展270

二、小说文体的滥觞271

三、小说文体的确立与汉代小说273

四、汉人的小说观念及其影响276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277

一、志怪小说的来历277

二、《搜神记》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278

三、志人小说的来历282

四、《世说》与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283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成就和影响286

一、传奇小说的产生287

第三节 唐宋传奇287

二、唐传奇的兴盛288

三、唐传奇的成就和影响294

四、宋及宋以后的传奇小说295

第四节 笔记小说297

一、笔记小说的定义和类别297

二、笔记小说的发展与变异298

三、蒲松龄与《聊斋志异》301

四、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305

五、笔记小说的衰落306

第五节 俗讲与说话307

一、俳优小说的来龙去脉307

二、俗讲与敦煌变文309

三、变文的文体特征和文学价值311

四、从唐人说话到宋人说话313

五、宋人说话的成就和影响315

第六节 话本与拟话本316

一、话本的来历316

二、宋元话本317

三、宋元话本的特色和成就319

四、明人拟话本321

五、“三言”、“二拍”的思想和艺术成就323

第七节 章回小说的勃兴325

一、章回小说的来历325

二、《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326

三、《水浒传》与英雄传奇330

四、《西游记》与神魔小说334

五、《金瓶梅》与人情小说339

第八节 古典小说的鼎盛343

一、《醒世姻缘传》与明末清初通俗小说343

二、吴敬梓与《儒林外史》345

三、曹雪芹与《红楼梦》348

四、《再生缘》与弹词小说354

五、《镜花缘》与才学小说356

第九节 古典小说的蜕变与现代小说的兴起357

一、晚清侠义公案小说357

二、晚清狭邪小说359

三、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361

四、古典小说的衰落与现代小说的兴起363

附录:一、中国历代文学家生平简介367

二、中国文学发展大事年表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