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科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科学导论
  • 何康林主编;田立江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7123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科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我们的地球1

1.1.1 地球的形成和生命起源2

1.1.2 地球上生命的演化3

1.1.3 人类的进化7

1.2 环境及其组成8

1.2.1 环境的概念8

1.2.2 环境的分类和组成9

1.2.3 环境的功能和特性10

1.3 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11

1.3.1 环境问题的概念11

1.3.2 环境问题的分类12

1.3.3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13

1.3.4 全球环境问题16

1.3.5 环境保护18

1.4 环境科学24

1.4.1 环境科学的概念24

1.4.2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5

1.4.3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25

1.4.4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25

思考题26

第2章 人口与资源和环境27

2.1 人口发展的历史27

2.1.1 地球人口发展的历史27

2.1.2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29

2.1.3 人口爆炸和人口危机30

2.2 人口与资源问题31

2.2.1 人口与土地资源32

2.2.2 人口与水资源36

2.2.3 人口与气候资源37

2.2.4 人口与生物资源40

2.2.5 人口与矿产资源45

2.2.6 人类发展与能源47

2.3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1

思考题52

第3章 大气环境53

3.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53

3.1.1 大气的组成53

3.1.2 大气的结构54

3.2 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56

3.2.1 大气污染56

3.2.2 大气污染物57

3.2.3 几种主要的气态污染物60

3.3.1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64

3.3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转化64

3.3.2 大气污染物的化学转化69

3.4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73

3.4.1 大气污染的预防措施74

3.4.2 大气污染的控制对策77

3.4.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79

3.5 室内空气环境88

3.5.1 室内空气环境状况88

3.5.2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质88

3.5.3 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物及其控制标准90

3.5.4 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物与疾病的关系91

3.5.5 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91

3.5.6 室内空气环境污染案例92

思考题93

4.1.2 地球上水的分布94

4.1.1 水的形成94

4.1 地球上的水94

第4章 水资源和水环境94

4.1.3 地球水循环95

4.2 水资源97

4.2.1 人类与水97

4.2.2 水资源的基本涵义99

4.2.3 世界水资源问题101

4.2.4 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105

4.3 水灾害111

4.3.1 洪水灾害111

4.3.2 干旱灾害115

4.4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6

4.4.1 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116

4.4.2 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影响119

4.5.1 天然水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122

4.5 水污染122

4.5.2 水体自净和水污染124

4.5.3 主要的水污染源126

4.5.4 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127

4.5.5 水体污染的特征133

4.5.6 水污染控制的主要途径136

思考题137

第5章 土壤环境138

5.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38

5.1.1 土壤的基本结构和性质138

5.1.2 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140

5.1.3 土壤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40

5.2 土壤污染140

5.2.1 土壤污染的特点140

5.2.2 土壤污染的类型141

5.2.4 土壤污染的途径142

5.2.3 土壤污染物质142

5.2.5 土壤污染的危害和土壤净化143

5.2.6 土壤污染程度的量化指标143

5.2.7 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143

5.3 土壤污染的防治145

5.3.1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145

5.3.2 采取相关措施修复被污染土壤145

5.4 土壤侵蚀及其控制146

5.4.1 水土流失146

5.4.2 土地荒漠化152

5.4.3 土壤盐渍化153

思考题154

6.1.1 声音和噪声155

6.1.2 噪声的来源155

6.1 声音和噪声155

第6章 物理环境155

6.1.3 噪声的危害157

6.1.4 室内噪声污染的预防160

6.2 声音的物理特性、量度和噪声标准160

6.2.1 声音的物理特性160

6.2.2 声音的量度162

6.2.3 噪声标准163

6.3 噪声的评价和控制165

6.3.1 噪声的评价165

6.3.2 噪声的控制166

6.4 电磁辐射污染169

6.4.1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169

6.4.2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169

6.4.3 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170

6.5 放射性污染171

6.5.1 放射性污染的概念171

6.5.2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171

6.5.3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172

6.6 光污染172

6.6.1 光污染及其来源172

6.6.2 光污染的危害173

6.6.3 光污染的防治173

6.7 热污染174

6.7.1 热污染的含义和来源174

6.7.2 热污染的危害175

6.7.3 热污染的防治175

思考题176

7.1.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177

7.1 生态系统概述177

第7章 生态系统177

7.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179

7.1.3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80

7.1.4 生态系统的类型181

7.2 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182

7.2.1 生态因子的概念182

7.2.2 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183

7.2.3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84

7.3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185

7.3.1 种群的概念185

7.3.2 种群的基本特征186

7.3.3 种群增长规律186

7.4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187

7.4.1 群落的概念187

7.4.2 群落的基本特征188

7.4.3 群落的演替189

7.5 生态系统的功能190

7.5.1 生物生产190

7.5.2 能量流动192

7.5.3 物质循环193

7.5.4 信息传递195

7.6 生态平衡196

7.6.1 生态平衡的概念196

7.6.2 生态平衡失调197

7.6.3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199

7.6.4 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200

7.7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01

7.7.1 生物多样性概念201

7.7.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物种消失的危害202

7.7.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3

思考题204

第8章 环境法规、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205

8.1 环境法规体系205

8.1.1 中国环境法概论205

8.1.2 环境法的实施211

8.1.3 环境法律责任211

8.1.4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概要213

8.2 环境规划214

8.2.1 环境规划的涵义214

8.2.2 环境规划的作用和地位215

8.2.3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216

8.2.4 环境规划的原则216

8.2.5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217

8.2.6 环境规划的内容219

8.3.1 环境管理概述227

8.3 环境管理227

8.3.2 环境管理的类型229

8.3.3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229

8.3.4 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231

8.3.5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233

8.3.6 环境管理机构233

8.3.7 中国的环境管理234

思考题237

第9章 环境影响评价238

9.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238

9.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238

9.1.2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238

9.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239

9.1.5 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240

9.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240

9.1.6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241

9.1.7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242

9.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43

9.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243

9.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244

9.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244

9.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244

9.3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247

9.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247

9.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49

9.3.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250

9.3.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251

9.3.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和基本内容251

9.3.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253

思考题256

第10章 可持续发展257

10.1 传统发展与环境问题257

10.2 可持续发展概述258

10.2.1 传统的发展观259

10.2.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层次含义和必要条件259

10.3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260

10.3.1 清洁生产的成因260

10.3.2 清洁生产的定义261

10.3.3 清洁生产的内容262

10.3.4 清洁生产的特点263

10.3.5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263

10.3.6 清洁生产的推行264

10.3.7 国内外清洁生产概况266

10.3.9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269

10.3.8 清洁生产的意义269

10.4 生态工业与可持续发展271

10.4.1 生态工业的起源和理论基础271

10.4.2 生态工业发展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272

10.4.3 推进生态工业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72

10.4.4 生态工业建设符合环境管理思想和方式的发展方向272

10.4.5 生态工业的载体——生态工业示范区273

10.5 循环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73

10.5.1 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273

10.5.2 循环经济的行动原理276

10.5.3 循环经济的产业类型278

10.5.4 循环经济的技术战略280

10.5.5 循环经济的制度条件282

思考题285

参考文献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