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实现机制若干理论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实现机制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 胡海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641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法规-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实现机制若干理论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实现机制(代前言)1

引论1

Ⅰ.国有资产概述1

一、国有资产的若干问题探讨3

(一)从我国国有资产的来源看国有资产概念的政治定性3

(二)从产权概念的引进及西方产权理论看国有资产概念的经济定性9

(三)从经营管理角度看国有资产的会计定性17

(四)从制度规定角度看国有资产的法律定性18

(五)国有资产概念的界定22

二、国有资产的性质28

三、国有资产存在的依据36

(一)国有资产产生的历史流变37

(二)东西方国家国有资产存在的共性理论依据40

(三)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存在的特殊性理论依据43

(四)结论49

一、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规模及布局之比较51

(一)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产规模及布局51

Ⅱ.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51

(二)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规模及布局53

(三)苏东国家国有经济规模及布局55

(四)我国国有资产的规模及布局56

(五)不同国家国有经济规模的结构特点及变动58

(六)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流变60

二、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探微62

(一)高度集权管理模式62

(二)分权与集权结合的管理模式67

(三)分权管理模式75

三、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81

Ⅲ.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迁与检讨86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87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87

(二)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曲折发展90

(三)改革开放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96

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尝试104

(一)沪深模式106

(二)“一体两翼”模式111

(三)“98模式”112

三、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的检讨114

本论121

Ⅰ.产权理论及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计之启示121

一、产权概念及产权理论121

(一)产权的概念121

(二)产权机制123

(三)产权机制的效率128

二、产权理论视角下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不足137

(一)产权主体机制残缺137

(二)产权客体结构不合理139

(三)权力(利)机制配置失衡141

(四)责任机制不健全141

三、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及完善143

(一)政资分立、政企分开,构建独立的国有产权主体体系143

(二)依担负职能的不同,建立标准统一、分工科学的国有产权客体体系143

(三)建立独立的国有产权运作系统,合理配置产权144

(四)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及运营环节的角色责任145

四、结论146

一、国资委现状148

Ⅱ.国资委的法律定位148

(一)国资委日益强势152

(二)国资委自我运行154

二、国资委定位之惑155

(一)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角色155

(二)设立国资委的确定目标159

三、国资监管体系的重塑及国资委地位的立法界定163

(一)合理界分国有资产管理权,在权力机关设立国有资产委员会163

(二)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选择科学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67

(三)重塑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明确界定国资委法律地位170

Ⅲ.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落实171

一、问题的提出——国有产权悖论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卡夫丁峡谷”171

二、国有资本营运机构乃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实之关键175

三、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在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结构定位179

四、以信托理念来设计国资委和国资营运机构之关系182

(一)信托概念的简要分析182

(二)所有权和收益相分离观念及分析183

(三)所有权与收益相分离观念的现实意义192

(四)以信托模式设计国有资产营运机构与国资委的关系195

(一)职业经理人迷思198

一、职业经理人立法地位的重构198

Ⅳ.国企改制与职业经理人法律地位之重构198

(二)职业经理人“角色之惑”的原因剖析200

(三)职业经理人法律地位之重构205

二、国有产权架构下经营者的选择机制206

(一)政府官员作为委托人的激励机制:为与不为210

(二)政府官员作为委托人的约束条件:能与不能216

三、国有产权架构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特征及代理人经济法律责任设计220

(一)国有产权制度中激励约束机制的特征220

(二)国有产权架构下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223

(三)国有产权架构下经营者的约束与经济责任制226

(四)河北省建立经营者经济责任制的尝试227

四、国有产权架构下经营者的绩效评价机制228

Ⅴ.劳动力产权与职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234

一、国有企业改制中保护职工权益的现行做法234

(一)依法界定企业职代会地位,保证职代会权力法制化234

(二)改制企业工会应发挥应有作用,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36

(三)国有企业改制中,政府的行为的立法规制及职工权益的保护238

二、劳动力产权的建立是国有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根本举措239

(一)劳动力产权的概念及结构240

(二)劳动力产权建立的正当性247

(三)劳动力产权建立的必要性251

(四)劳动力产权建构的技术实现254

三、国有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制度与国有职工权益保障基金的落实260

Ⅵ.特殊法人制度264

一、问题的提出264

二、从抽象人格到具体人格265

三、具体法人制度的经济分析269

(一)具体法人的存在领域271

四、具体法人制度的具体设计271

(二)具体法人之设立制度273

(三)具体法人之组织和管理制度274

Ⅶ.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设277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278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概述278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282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标准284

(四)全民单位之间的产权界定287

(五)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程序290

(六)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处理291

(七)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法律责任292

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292

(一)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概述292

(二)行政事业资产产权登记295

(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296

三、国有资产产权评估299

(一)国有资产评估的概念及其规范渊源299

(二)资产评估的适用范围301

(三)资产评估机构302

续论305

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权力重构305

一、经济领域与公共领域区分框架下的行政权力历305

史定位305

二、中国社会的特有政经模式即行政权力重构的历史必然311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权力的重构317

(一)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317

(二)国有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行政权力的重构321

一、国资流失的现状及原因探析330

Ⅱ.国有资产管理中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性保障330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335

三、国资流失的防范机制339

(一)切实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法制化339

(二)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及专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340

(三)规范国有资产交易制度,使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建立国有资产公开出售拍卖制度,使国有资产出售信息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341

(四)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343

(五)规范行政权运作,严惩国有资产流失领域的职务犯罪行为344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348

附录348

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357

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369

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草案)372

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383

河北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394

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管理暂行规定403

关于省属企业利润分配有关事项的通知410

关于企业改制中国有产权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412

参考文献419

后记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