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 2007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 2007版
  • 张友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4379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74页
  • 主题词:软件工程-系统分析-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 200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MM与软件过程改进1

1.1 CMM综述1

1.1.1 CMM基本概念2

1.1.2 CMM的基本框架4

1.1.3 软件过程评估和软件能力评价7

1.2 软件企业如何实施CMM8

1.3 CMM存在的问题11

1.4 ISO9001与CMM的比较12

1.5 CMMI综述14

1.6 CMM与CMMI的比较17

1.7 个体软件过程18

1.8 群组软件过程20

1.9 CMM/TSP/PSP三者的结合21

主要参考文献23

第2章 J2EE与.NET平台24

2.1 J2EE平台简介24

2.1.1 分布式的多层应用程序24

2.1.2 J2EE组件25

2.1.3 J2EE容器28

2.1.4 J2EE的部署29

2.1.5 J2EE标准30

2.1.6 Java EE32

2.2.1 .NET平台概述34

2.2 .NET平台简介34

2.2.2 .NET Framework35

2.2.3 通用语言运行时CLR36

2.3 J2EE和.NET平台的异同45

2.3.1 JVM与CLR46

2.3.2 开发语言的选择46

2.3.3 垃圾收集47

2.3.4 对企业计算的支持50

2.3.5 安全性53

2.3.6 小结54

主要参考文献55

3.2 中间件的定义56

第3章 中间件技术56

3.1 中间件概述56

3.3 中间件的功能和分类57

3.3.1 中间件的基本分类58

3.3.2 中间件的详细分类58

3.4 中间件的优点及其应用60

3.4.1 中间件应用层次61

3.4.2 中间件技术在集成中的应用61

3.5 J2EE中间件实现62

J2EE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的体系结构63

3.6.1 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64

3.6 中间件与电子商务64

3.6.2 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65

3.6.3 通信平台66

3.6.4 安全平台66

3.7 构件技术与中间件67

3.8 中间件与Web服务70

从中间件到Web服务71

3.9 中间件的发展趋势74

3.10 相关技术标准与协议75

主要参考文献76

4.1.1 两层计算模式与多层计算模式的区别77

4.1 什么是应用服务器77

第4章 应用服务器77

4.1.2 应用服务器的作用78

4.1.3 应用服务器的用途79

4.1.4 应用服务器的类型81

4.1.5 应用服务器的成本83

4.1.6 应用服务器发展过程与方向83

4.2 应用服务器产品比较84

4.2.1 BEA WebLogic85

4.2.2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85

4.2.3 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86

4.2.4 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86

4.2.6 Sybase Enterprise Application Server87

4.2.5 SilverStream87

4.2.7 应用服务器的选择88

主要参考文献89

第5章 Web服务及应用90

5.1 Web服务概述90

5.1.1 什么是Web服务90

5.1.2 Web服务模型91

5.1.3 Web服务使用流程92

5.1.4 Web服务协议堆栈93

5.1.5 XML在Web服务中的应用97

5.1.6 Web服务与分布式计算97

5.2 Web服务中的常用协议98

5.2.1 WSDL99

5.2.2 UDDI109

5.3 构造一个简单的Web服务115

主要参考文献117

第6章 数据仓库技术118

6.1 数据仓库概论118

6.1.1 数据仓库的产生118

6.1.2 数据仓库的概念119

6.1.3 与数据仓库技术相关的其他概念121

6.1.4 数据仓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区别121

6.2.1 数据仓库的概念结构122

6.2 数据仓库的结构122

6.2.2 数据仓库的参考框架123

6.2.3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126

6.3 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开发130

6.3.1 数据仓库的设计130

6.3.2 数据仓库的开发、实施130

6.4 数据仓库技术132

6.4.1 数据管理技术132

6.4.2 数据存储技术133

6.5 数据仓库厂家产品134

6.4.3 数据仓库接口技术134

6.6 一些工具软件138

6.7 数据仓库的典型应用140

主要参考文献141

第7章 数据挖掘技术142

7.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142

7.1.1 数据挖掘的定义142

7.1.2 数据挖掘的发展143

7.1.3 数据挖掘的功能145

7.1.4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146

7.2.1 数据挖掘工具简介148

7.2.2 数据挖掘工具的评价标准148

7.2 数据挖掘工具148

7.3 数据挖掘的流程150

7.4 Web数据挖掘与XML151

7.4.1 Web数据挖掘的难点151

7.4.2 XML与Web数据挖掘152

7.5 数据挖掘热点153

7.6 数据挖掘应用154

7.6.1 数据挖掘在市场营销的应用155

7.6.2 成功案例156

主要参考文献158

8.2 商业问题159

8.1 操作数据存储介绍159

第8章 操作数据存储159

8.3 什么是操作数据存储161

8.3.1 ODS的定义161

8.3.2 ODS的特点161

8.3.3 ODS的分类162

8.3.4 ODS和DW的联系与区别162

8.3.5 从DB向ODS转化的实现机制165

8.4 操作数据存储的应用166

8.5 操作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167

8.5.1 ODS数据转换层167

8.5.2 ODS平台特性168

8.5.4 ODS系统数据建模169

8.5.3 ODS系统中间件169

8.5.5 ODS系统设计步骤171

主要参考文献172

第9章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174

9.1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背景174

9.2 异构数据库体系结构175

9.3 异构数据库互联178

主要参考文献186

第10章 企业应用集成188

10.1 企业应用集成EAI188

10.1.2 EAI的内容189

10.1.1 谁需要EAI189

10.1.3 EAI的技术基础190

10.1.4 EAI给企业带来的好处191

10.1.5 EAI发展现状192

10.2 EAI集成模型192

10.2.1 什么是集成模型193

10.2.2 表示集成193

10.2.3 数据集成194

10.2.4 功能集成194

10.3 EAI与标准化195

10.3.1 标准的层次195

10.3.2 应用标准的重要性196

10.3.4 信息孤岛原因分析及EAI对策197

10.3.3 英国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标准介绍197

10.4 不同技术提供商的EAI解决方案198

10.4.1 IBM198

10.4.2 BEA199

10.4.3 Microsoft199

10.4.4 Sybase200

10.5 实施EAI200

10.5.1 EAI实施要点200

10.5.2 企业实施EAI的4个阶段201

主要参考文献202

11.1.1 XML产生的背景203

第11章 可扩展标记语言203

11.1 什么是XML203

11.1.2 XML的特点204

11.1.3 XML带来的好处206

11.1.4 XML应用分类208

11.1.5 XML的意义209

11.1.6 XML发展展望210

11.2 解析XML212

11.2.1 自描述数据212

11.2.2 XML与HTML的区别213

11.2.3 组织良好的XML214

11.2.4 有效的XML与DTD和XML模式215

11.2.5 CSS与XSL217

11.3 XML编程接口220

11.3.1 支持XML的开发工具222

11.3.2 用脚本语言处理DOM223

11.3.3 XML的建模224

主要参考文献225

第12章 软件架构226

12.1 软件架构概述226

12.2 软件架构建模228

12.2.1 逻辑视图228

12.2.2 开发视图230

12.2.3 进程视图231

12.2.4 物理视图232

12.2.5 场景234

12.3 软件架构风格234

12.3.1 分层系统235

12.3.2 C2风格236

12.3.3 客户/服务器风格237

12.3.4 三层C/S结构风格238

12.3.5 浏览器/服务器风格241

12.3.6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架构242

12.4 特定领域软件架构245

12.3.7 异构结构风格245

12.4.1 DSSA的活动246

12.4.2 DSSA的建立过程247

12.5 面向服务的架构248

12.5.1 SOA的概念248

12.5.2 SOA的特征250

12.5.3 SOA的优点和缺点253

12.5.4 SOA的生命周期255

12.5.5 SOA与其他技术的关系256

12.6 富互联网应用架构258

12.6.1 RIA的概念258

12.6.2 RIA模型260

12.6.3 RIA的技术262

12.7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模型264

12.7.1 架构需求264

12.7.2 架构设计265

12.7.3 架构文档化266

12.7.4 架构复审267

12.7.5 架构实现267

12.7.6 架构演化267

12.8 软件架构评估269

主要参考文献271

13.1 设计模式概述273

第13章 设计模式273

13.2 设计模式的组成276

13.2.1 设计模式的基本成分276

13.2.2 设计模式的描述277

13.3 模式和软件构架279

13.4 设计模式方法分类280

13.5 MVC构架的设计与实现284

13.5.1 MVC构架284

13.5.2 MVC的设计与实现285

主要参考文献287

14.1.1 UML是什么288

第14章 统一建模语言288

14.1 UML概述288

14.1.2 UML的发展历史289

14.1.3 UML结构290

14.1.4 UML的主要特点291

14.1.5 UML的应用领域292

14.2 用例图292

14.3 类图和对象图295

14.4 交互图298

14.4.1 顺序图299

14.5 状态图300

14.4.2 协作图300

14.6 活动图301

14.7 构件图303

14.8 部署图304

主要参考文献305

第15章 统一开发过程306

15.1 RUP概述306

15.2 RUP生命周期307

15.2.1 初始阶段308

15.2.2 细化阶段309

15.2.4 交付阶段311

15.2.3 构建阶段311

15.2.5 技术评审312

15.3 统一开发过程项目管理313

主要参考文献316

第16章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317

16.1 SOAP概述317

16.1.1 Web服务与SOAP的关系317

16.1.2 SOAP客户端和服务器318

16.1.3 SOAP与CORBA、COM/DCOM的比较318

16.1.4 SOAP=RPC+HTTP+XML319

16.2 解析SOAP320

16.2.1 SOAP的消息封装320

16.2.2 SOAP的编码规则321

16.3.1 在HTTP中使用SOAP324

16.3 SOAP应用324

16.3.2 在RPC中使用SOAP326

16.4 SOAP的安全性328

16.4.1 Internet的安全要求与隐患328

16.4.2 SOAP安全解决方案简介329

16.4.3 SOAP安全扩展:数字签名331

主要参考文献333

第17章 企业信息化334

17.1 诠释企业信息化334

17.1.1 技术信息化335

17.1.2 管理信息化338

17.2 企业资源计划343

17.3 供应链管理345

17.3.1 供应链的概念346

17.3.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348

17.3.3 供应链管理系统350

17.4 财务管理357

17.4.1 财务管理软件的发展357

17.4.2 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359

17.5 客户关系管理363

17.5.1 客户关系模型363

17.5.2 CRM的功能366

17.6.1 来自人的风险的规避368

17.6 信息化项目实施的风险和控制368

17.6.2 来自流程的风险和规避370

17.6.3 来自项目管理的风险和规避371

17.6.4 来自数据的风险和规避372

主要参考文献372

第18章 工作流373

18.1 工作流概述373

18.1.1 工作流定义373

18.1.2 工作流特征373

18.1.3 工作流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374

18.1.4 工作流和传统管理软件375

18.1.5 工作流和业务流程重构376

18.1.6 工作流系统实现378

18.2 工作流与ERP系统的应用383

18.2.1 以工作流实现ERP和OA集成383

18.2.2 集成方案介绍384

18.2.3 发展前景385

主要参考文献386

第19章 软件产品线387

19.1 软件产品线概述387

19.2 软件产品线的过程模型388

19.3 软件产品线的组织结构391

19.4 软件产品线的建立方式393

19.5 框架和应用框架技术394

19.6 软件产品线基本活动397

19.6.1 产品线分析398

19.6.2 产品开发400

19.7 软件产品线构架的设计401

19.7.1 产品线构架简介401

19.7.2 产品线构架的标准化和定制403

19.8 软件产品线构架的演化404

19.8.1 背景介绍405

19.8.2 两代产品的各种发行版本407

主要参考文献411

20.1.1 敏捷联盟413

20.1 敏捷方法论简介413

第20章 XP与敏捷编程413

20.1.2 敏捷原则415

20.1.3 主要的敏捷方法416

20.2 极限编程简介426

20.2.1 解析XP426

20.2.2 XP的价值观427

20.2.3 XP的原则429

20.2.4 XP的12个最佳实践430

20.2.5 XP的实践阶段437

主要参考文献438

21.1 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定义440

第21章 实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440

21.2 实时系统的基本特征442

21.3 实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443

21.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特征444

主要参考文献445

第22章 网格计算与普适计算447

22.1 网格计算系统简介447

22.1.1 网格计算的定义447

22.1.2 网格系统的特点448

22.1.3 网格技术应用的领域449

22.2.1 网格的系统结构450

22.2 网格计算的组成450

22.2.2 网格计算的环境Globus453

22.3 网格计算研究现状454

22.3.1 研究现状454

22.3.2 网格计算存在的问题455

22.4 普适计算简介456

22.4.1 普适计算系统简介456

22.4.2 普适计算系统实现458

22.4.3 普适计算系统组成458

22.4.4 普适计算的特性459

22.4.5 普适计算的关键问题460

主要参考文献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