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消防手册 第5卷 火灾调查·消防刑事案件办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586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3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793页
- 主题词:消防-手册;火灾-调查-基本知识;火灾-刑事犯罪-案例-处理-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消防手册 第5卷 火灾调查·消防刑事案件办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火灾与火灾调查的产生5
一、火灾5
火灾调查5
第一篇 概述5
第一章 火灾调查的历史沿革5
二、火灾调查的产生7
一、火灾调查相关组织机构8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发展8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11
三、教育、培训和科研13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16
一、火灾调查存在的问题16
第三节 火灾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
二、火灾调查的基本原则18
一、火灾调查的目的18
第二章 火灾调查的目的、原则和任务18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8
二、询问19
一、现场勘验19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任务19
九、调解火灾损害赔偿20
八、调查灾害成因20
三、技术鉴定20
四、调查实验20
五、认定起火原因20
六、核定火灾损失20
七、查处火灾责任人20
第二节 火灾调查的管辖21
二、火灾调查规定21
第三章 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管辖及程序21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法律依据21
一、消防法21
一、简易程序22
第三节 火灾调查的程序22
一、系统与部门管辖22
二、属地与级别管辖22
三、特殊管辖22
二、普通程序23
二、道德素质24
一、政治素质24
第四章 火灾调查人员的素质24
第一节 思想道德素质24
二、业务能力25
一、文化知识25
第二节 文化、业务素质25
二、心理素质27
一、身体素质27
第三节 身体和心理素质27
三、调查特大火灾的组织28
二、调查重大火灾的组织28
第五章 火灾调查的组织与实施28
第一节 火灾调查的组织28
一、调查一般火灾的组织28
四、损失核定小组29
三、调查询问小组29
四、政府组织的火灾调查29
五、适用简易程序火灾的调查组织29
第二节 火灾调查组织的职责29
一、现场保护小组29
二、现场勘验小组29
三、现场火灾分析30
二、主责调查员技术负责制30
五、后勤保障小组30
六、信息综合小组30
第三节 火灾调查的实施30
一、实施的原则30
四、火灾调查的组织指挥31
二、火灾调查协作的实施32
一、火灾调查协作组织32
第四节 火灾调查的协作32
二、证据的属性35
一、证据的概念35
第二篇 火灾调查的证据35
第一章 概述35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及其属性35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37
第二节 证据的分类37
二、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38
四、本证与反证39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39
一、物证的概念41
第一节 物证41
第二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41
四、物证的分类42
三、物证的意义42
二、物证的特点42
五、物证的收集43
六、物证的审查判断44
三、书证的意义45
二、书证的特点45
第二节 书证45
一、书证的概念45
第三节 视听资料46
六、书证的审查判断46
四、书证的分类46
五、书证的收集46
六、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47
五、视听资料的收集47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47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47
三、视听资料的意义47
四、视听资料的分类47
一、证人的概念48
第四节 证人证言48
五、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49
四、证人证言的收集49
二、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点49
三、证人证言的意义49
三、当事人陈述的意义50
二、当事人陈述的特点50
第五节 当事人的陈述50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50
三、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的意义51
二、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的特点51
四、当事人陈述的收集51
五、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51
第六节 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51
一、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的概念51
二、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52
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52
四、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的收集52
五、违法嫌疑人陈述和申辩的审查判断52
第七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52
第八节 鉴定、检测结论53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53
三、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意义53
四、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53
四、鉴定、检测结论的分类54
三、鉴定、检测结论的意义54
一、鉴定、检测结论的概念54
二、鉴定、检测结论的特点54
六、鉴定、检测结论的审查判断55
五、鉴定、检测结论的获取55
四、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56
三、勘验、检查笔录的意义56
第九节 勘验、检查笔录56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56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56
五、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57
一、物证的证明作用58
第一节 几种常用证据的证明作用58
第三章 证据的证明作用58
二、书证的证明作用59
四、证人证言的证明作用60
三、视听资料的证明作用60
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的证明作用61
七、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明作用62
六、鉴定、检测结论的证明作用62
二、火灾调查中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63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证明作用的特点63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63
一、火灾事实要素65
第一节 明确调查任务65
第四章 证据调查的基本步骤65
二、分析已知证据66
一、了解基本情况66
二、火灾证据调查的任务66
第二节 了解已知情况66
三、案情假设的可变性67
二、案情假设的内容67
第三节 提出案情假设67
一、案情假设的必要性67
一、收集证据68
第四节 收集、保全证据68
四、拟定收集证据的计划68
二、保全证据70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71
第五节 审查判断证据71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72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72
二、运用证据的规则73
一、运用证据的概念和意义73
第六节 运用证据73
三、运用证据的方法74
四、火灾调查中证据的运用76
二、证明主体与证明客体81
一、证明的概念81
第五章 证明与证明标准81
第一节 概述81
第二节 证明标准83
二、火灾痕迹物证的特征87
一、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87
第三篇 火灾痕迹物证87
第一章 概述87
第一节 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特征和种类87
一、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88
第二节 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和证明作用88
三、火灾痕迹物证的种类88
二、火灾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89
一、可燃物体的鉴别方法90
第一节 破坏轻重程度的鉴别方法90
第二章 火灾痕迹物证的鉴别方法90
二、不燃物体的鉴别方法91
二、不燃物体的鉴别方法94
一、可燃物体的鉴别方法94
第二节 受热面的鉴别方法94
一、物体倒塌方向的鉴别方法95
第三节 倒塌方向与燃烧图痕的鉴别方法95
二、燃烧图痕的鉴别方法96
三、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98
二、烟熏痕迹的基本特征98
第三章 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机理和证明作用98
第一节 烟熏痕迹98
一、烟熏痕迹的形成机理98
一、燃烧图痕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条件102
第二节 燃烧图痕102
二、燃烧图痕的形成机理和证明作用103
二、倒塌痕迹的证明作用106
一、倒塌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06
第三节 倒塌痕迹106
一、炭化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09
第四节 炭化痕迹和灰化痕迹109
二、炭化痕迹的证明作用110
第五节 变色痕迹111
三、灰化痕迹的特征和证明作用111
二、变色痕迹的证明作用112
一、变色痕迹的形成机理112
二、变形痕迹的证明作用113
一、变形痕迹的形成机理113
第六节 变形痕迹113
二、熔化痕迹的证明作用114
一、熔化痕迹的形成机理114
第七节 熔化痕迹114
一、开裂痕迹的形成机理116
第八节 开裂痕迹116
一、短路痕迹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118
第九节 电热熔痕118
二、开裂痕迹的证明作用118
二、一次短路熔痕、二次短路熔痕和火烧熔痕的特征120
四、过负荷熔痕、接点过热熔痕的形成机理和证明作用121
三、短路熔痕的证明作用121
一、木材燃烧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23
第十节 木材燃烧痕迹123
二、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125
二、混凝土受热痕迹的证明作用126
一、混凝土受热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26
第十一节 混凝土受热痕迹126
一、玻璃破坏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27
第十二节 玻璃破坏痕迹127
二、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128
二、金属受热痕迹的证明作用130
一、金属受热痕迹的形成机理130
第十三节 金属受热痕迹130
一、液体燃烧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32
第十四节 液体燃烧痕迹132
一、火灾致死原因和尸体特征134
第十五节 人体烧伤痕迹134
二、液体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134
二、人体烧伤痕迹的证明作用135
二、摩擦痕迹形成的部位和特征136
一、摩擦痕迹形成的具体原因136
第十六节 摩擦痕迹136
三、摩擦痕迹的证明作用137
二、火势蔓延痕迹的证明作用138
一、火势蔓延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特征138
第十七节 火势蔓延痕迹138
三、询问的作用143
二、询问的特征143
第四篇 询问与讯问143
第一章 询问143
第一节 概述143
一、询问的概念143
五、询问的内容144
四、询问的原则144
二、对各类对象询问的重点145
一、询问对象的分类145
第二节 询问对象145
一、了解询问对象的身份146
第三节 询问前的准备146
二、分析询问对象的心理147
三、拟定询问提纲149
一、一般的询问方法150
第四节 询问方法150
二、对特殊对象的询问方法151
五、对便民工作的要求152
四、对询问方法的要求152
第五节 询问的要求152
一、对询问对象的要求152
二、对询问人员的要求152
三、对询问时限的要求152
二、询问笔录的主要内容153
一、询问笔录的概念和作用153
六、对保密工作的要求153
第六节 询问笔录153
四、《询问笔录》实例154
三、询问笔录的制作要求154
三、讯问的作用156
二、讯问的特征156
第二章 讯问156
第一节 概述156
一、讯问的概念156
五、讯问的内容157
四、讯问的原则157
二、了解案件情况158
一、组织讯问力量158
第二节 讯问前的准备158
三、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159
四、制定讯问计划160
一、第一次讯问的特征161
第三节 第一次讯问161
三、第一次讯问的要求162
二、第一次讯问的作用162
四、第一次讯问的步骤163
五、第一次讯问的方法164
二、讯问突破口的基本条件166
一、讯问突破口的概念和特征166
第四节 讯问突破口166
四、选择讯问突破口的常见方法167
三、选择讯问突破口的一般步骤167
二、制定讯问策略的原则和依据168
一、讯问策略的概念和特征168
第五节 讯问策略168
三、常用的讯问策略169
二、常用的提问方法170
一、确定提问方法的要求170
第六节 提问方法170
第七节 讯问的要求171
五、对讯问方法的要求172
四、对讯问时限的要求172
一、对讯问人员的要求172
二、对传唤的要求172
三、对提讯的要求172
一、社会规劝173
第八节 讯问的辅助措施173
二、犯罪心理测试174
三、讯问笔录的制作要求176
二、讯问笔录的主要内容176
第九节 讯问笔录176
一、讯问笔录的概念和作用176
四、《讯问笔录》实例177
一、火灾现场的特点181
第一节 火灾现场的特点与分类181
第五篇 现场勘验181
第一章 火灾现场保护181
一、火灾现场保护的要求182
第二节 火灾现场保护的要求、范围和时间182
二、火灾现场的分类182
一、灭火中的现场保护方法184
第三节 现场保护方法184
二、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184
三、火灾现场保护的时间184
三、勘验中的现场保护方法185
二、勘验前的现场保护方法185
四、现场保护中的应急措施186
二、临场的准备187
一、平时的准备187
第二章 火灾现场的勘验187
第一节 勘验准备187
一、现场勘验的原则189
第二节 现场勘验的原则、方法和要求189
三、现场勘验的要求190
二、现场勘验的方法190
三、环境勘验的内容191
二、环境勘验的要求191
第三节 环境勘验191
一、环境勘验的目的191
三、初步勘验的内容192
二、初步勘验的要求192
四、环境勘验的方法192
第四节 初步勘验192
一、初步勘验的目的192
第五节 细项勘验193
四、初步勘验的方法193
三、细项勘验的内容194
二、细项勘验的要求194
一、细项勘验的目的194
四、细项勘验的方法195
二、专项勘验的要求196
一、专项勘验的目的196
第六节 专项勘验196
四、专项勘验的方法197
三、专项勘验的内容197
第一节 火灾现场尸体的证明作用198
第三章 尸体的勘验198
三、尸体的处理199
二、尸体的个体识别199
第二节 尸体勘验的步骤199
一、火灾现场尸体的寻找199
第三节 火烧致死与焚尸的鉴别200
五、尸体衣物的勘验200
四、尸体勘验的方法200
第四节 火灾前致死原因的鉴别201
三、中毒死亡的认定202
二、机械性损伤死亡的认定202
一、机械性窒息死亡的认定202
一、尸体一氧化碳的检验203
第五节 尸体一氧化碳的检验和证明作用203
四、自杀与他杀的认定203
二、尸体一氧化碳含量的证明作用204
三、结尾部分205
二、正文部分205
第四章 现场勘验笔录205
第一节 结构和内容205
一、首部部分205
四、现场勘验笔录实例206
一、制作要求207
第二节 制作要求和注意事项207
二、注意事项209
二、现场火灾分析的方法210
一、现场火灾分析的内容210
第五章 现场火灾分析210
第一节 现场火灾分析的内容、方法210
二、阶段分析212
一、随机分析212
第二节 现场火灾分析的步骤212
三、结论分析215
一、物证提取的原则216
第一节 物证提取的原则、要求和方法216
第六章 物证提取216
一、固态物证提取的要求217
第二节 固态物证的提取217
二、物证提取的要求217
三、物证提取的方法217
二、常见固态物证的提取方法218
一、液态物证燃烧痕迹的表现方式220
第三节 液态物证的提取220
二、气态物证的提取方法221
一、气态物证的提取要求221
二、液态物证的提取和盛装方法221
第四节 气态物证的提取方法221
二、火灾现场照相的作用223
一、火灾现场照相的特点223
第七章 火灾现场照相和摄像223
第一节 火灾现场照相223
三、火灾现场照相的内容及要求224
五、火灾现场照相的方法225
四、火灾现场照相的步骤225
六、火灾现场照片的制作227
二、火灾现场摄像的作用228
一、火灾现场摄像的特点228
第二节 火灾现场摄像228
四、火灾现场摄像的方法229
三、火灾现场摄像的内容和要求229
五、火灾现场录像的编辑制作230
一、投影与投影图231
第一节 制图基本知识231
第八章 火灾现场制图231
二、剖面图233
三、轴测图234
一、火灾现场图235
第二节 现场制图的种类235
二、火灾现场复原图236
二、制图的格式237
一、制图的准备237
三、火灾现场鸟瞰图237
第三节 现场制图的方法和步骤237
五、计算机在现场制图中的应用239
四、现场图的绘制方法239
三、绘制现场图的要求239
一、调查实验的内容240
第一节 调查实验的内容与作用240
第九章 调查实验240
一、调查实验的原则241
第二节 调查实验的原则、准备与记录241
二、调查实验的作用241
第三节 调查实验的方法242
三、实验记录242
二、调查实验的准备242
一、现场调查实验法243
二、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法244
二、调查实验结果的审查246
一、调查实验结果的运用246
三、实验室模拟实验法246
第四节 调查实验结果的运用与审查246
一、破拆工具247
第一节 现场勘验工具247
第十章 现场勘验装备247
五、现场照明灯具248
四、制图和测量工具248
二、物证提取和盛装工具248
三、清理工具248
一、常用仪器249
第二节 现场勘验仪器249
六、现场勘验工具箱249
七、其他器具249
二、专用仪器252
一、勘验防护服装253
第三节 个人防护装备253
一、勘查车的要求254
第四节 火灾现场勘查车254
二、侦检设备及照明灯具254
二、勘查车的作用255
第一节 送检委托程序259
一、选择鉴定机构259
第六篇 火灾物证鉴定259
第一章 火灾物证鉴定委托程序259
二、送交材料260
三、出具鉴定文书261
二、实施鉴定261
第二节 受理委托程序261
一、审查送交资料261
一、电气火灾物证概念和内容263
第一节 概述263
第二章 电气火灾物证鉴定263
二、国内外电气火灾物证鉴定技术264
一、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265
第二节 金属材料知识265
二、金属的结构266
三、铁碳合金268
四、铜及铜合金271
五、铝及铝合金274
六、电热合金及相关材料275
七、钢的热处理简介277
一、电气火灾物证的技术要求278
第三节 电气火灾物证的技术要求和鉴定程序278
二、电气火灾物证的鉴定程序279
三、宏观分析的判据280
二、宏观分析的技术要求280
第四节 宏观分析280
一、宏观分析的适用范围280
三、金相样品的制备281
二、金相分析的仪器设备和工具材料281
四、宏观分析的举例281
第五节 金相分析281
一、金相分析的适用范围281
五、金相分析的判据及形成机理283
四、金相分析的技术要求283
六、金相分析的举例285
二、微观形貌分析的技术要求288
一、微观形貌分析的适用范围288
第六节 微观形貌分析288
三、微观形貌分析的判据289
四、微观形貌分析的举例290
一、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291
第七节 成分分析291
三、成分分析的判据及机理292
二、成分分析的技术要求292
四、成分分析的举例293
一、剩磁检测的适用范围294
第八节 剩磁检测294
三、剩磁检测的判据295
二、剩磁检测的技术要求295
四、剩磁检测的举例296
三、热分析的仪器297
二、热分析的适用范围297
第九节 热分析297
一、热分析的基本概念297
五、热分析的举例298
四、热分析的方法298
二、失效分析的程序299
一、失效分析的基本概念299
第十节 失效分析299
三、失效分析的技术300
四、失效分析的举例304
一、模拟实验的目的308
第十一节 模拟实验308
三、模拟实验的内容309
二、模拟实验的条件309
四、模拟实验的装置简介310
一、电热熔痕311
第十二节 电气火灾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明作用311
五、模拟实验结果的运用311
三、二次短路熔痕312
二、一次短路熔痕312
五、其他结论313
四、火烧熔痕313
二、对提取鉴定样品后残留样品的处理315
一、对提取鉴定样品的处理315
第十三节 电气火灾样品的处理315
一、国内外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技术简介316
第一节 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技术概况316
第三章 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316
三、易燃液体助燃剂的鉴定方法317
二、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的理论基础317
二、实验室检材处理方法318
一、现场检材提取方法318
第二节 检材提取及处理方法318
一、薄层色谱法(TLC)319
第三节 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方法319
二、紫外吸收光谱法(UV)325
三、气相色谱法(GC)327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29
六、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333
五、红外光谱法(IR)333
三、鉴定结果不明确的证明作用343
二、检出易燃液体助燃剂结果的证明作用343
第四节 易燃液体助燃剂鉴定结果的证明作用343
一、未检出易燃液体助燃剂的鉴定结果的证明作用343
二、××市××网吧火灾344
一、××空难344
第五节 典型案例344
四、××省××游船火灾345
三、××市××娱乐城火灾345
四、植物类检材的提取要求347
三、橡胶类检材的提取要求347
第四章 热不稳定性物质的鉴定347
第一节 热不稳定性物质检材的提取要求347
一、油脂类检材的提取要求347
二、聚氨酯泡沫塑料检材的提取要求347
一、热分析法348
第二节 热不稳定性物质鉴定方法348
五、鱼骨粉检材的提取要求348
六、硝化棉检材的提取要求348
七、化工原料检材提取要求348
八、油漆检材的提取要求348
九、百菌清烟雾熏蒸剂检材的提取要求348
十、棉包检材提取要求348
十一、粮库中的粮食检材提取要求348
二、自燃着火模拟实验方法(SIT)353
一、起始发热温度的证明作用354
第三节 热不稳定性常数鉴定结果的证明作用354
一、××化工进出口公司化学品仓库火灾355
第四节 典型案例355
二、闪点的证明作用355
三、自燃点的证明作用355
四、着火诱导期的证明作用355
三、××市食品厂车间火灾356
二、××市橡胶厂危险品仓库火灾356
五、××地毯厂仓库火灾357
四、××试剂厂车间火灾357
第二节 爆炸物物证鉴定方法360
三、气体爆炸物检材的提取360
第五章 爆炸物物证鉴定360
第一节 爆炸物检材的提取要求360
一、无机爆炸物检材的提取360
二、有机爆炸物检材的提取360
三、气体爆炸物的鉴定方法361
二、有机爆炸物的鉴定方法361
一、无机爆炸物的鉴定方法361
三、溶剂提取和纯化362
二、碎片的外观、微观检验362
第三节 炸药爆炸残留物的检验362
一、检验的一般程序362
四、常见有机炸药爆炸残留物的分析方法363
五、无机炸药爆炸残留物的检验方法366
二、无机和有机爆炸物367
一、气体爆炸物367
第四节 爆炸物物证鉴定的证明作用367
二、荧光薄层色谱法368
一、荧光检验368
第六章 火灾现场其他物证的检验368
第一节 润滑油的检验368
第二节 塑料、橡胶的检验369
四、紫外光谱分析369
三、裂解气相色谱法369
二、塑料、橡胶种类的初步判定方法370
一、塑料、橡胶的性能370
三、添加剂去除方法372
五、化学降解法374
四、裂解气相色谱法374
二、扫描电镜法377
一、红外光谱法377
第三节 化学纤维的检验377
第四节 火灾现场尸体油与动植物油检验378
三、裂解色谱法378
一、薄层色谱法379
二、气相色谱法380
一、裂解色谱法381
第五节 胶粘剂的检验381
三、两种分析方法比较381
附录 常见火灾现场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及特性383
二、红外光谱法383
二、火灾认定的意义395
一、火灾认定的概念395
第七篇 火灾认定和处理395
第一章 概述395
第一节 火灾认定的概念和意义395
三、遵守法律396
二、尊重科学396
第二节 火灾认定的基本原则396
一、注重证据396
二、起火原因的认定397
一、火灾性质的认定397
第三节 火灾认定的内容397
四、火灾责任的分析和认定398
三、火灾损失的认定398
一、阴燃起火的分析与认定399
第一节 起火方式的分析认定399
第二章 起火原因认定399
二、分析认定起火时间的根据400
一、分析认定起火时间的目的400
二、明火引燃的分析与认定400
三、爆炸起火的分析与认定400
第二节 起火时间的分析与认定400
一、认定起火点的根据402
第三节 起火点的分析认定402
三、分析认定起火时间应注意的问题402
二、分析认定起火点应注意的问题407
一、引火源的分析与认定408
第四节 起火原因的分析认定408
二、分析和认定起火物410
三、分析起火时现场的环境因素411
四、分析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方法412
六、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要求413
五、对初步认定的起火原因的验证413
二、火灾责任的分类415
一、火灾责任的概念415
第三章 火灾责任认定和对火灾责任人的处理415
第一节 火灾责任的概念和分类415
二、火灾责任认定程序416
一、火灾责任的构成要件416
第二节 火灾责任认定416
第三节 对火灾责任人的处理417
三、火灾责任分析报告417
二、对火灾责任人的刑事处理418
一、火灾责任人的概念及承担火灾责任的方式418
三、对火灾责任人的行政处理419
四、党纪、行政处分422
一、火灾损失核定的依据424
第一节 概述424
第四章 火灾损失核定424
第二节 烧损率的评价方法426
六、火灾统计报告制度426
二、火灾损失核定的组织426
三、火灾损失核定的范围426
四、火灾损失核定的程序426
五、火灾损失核定的方法426
二、设备固定资产烧损率的评价方法427
一、房屋建筑物烧损率的评价方法427
一、房屋、构筑物财产损失的计算428
第三节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的计算428
三、城乡居民财产损失的计算430
二、设备财产损失的计算430
四、文物建筑财产损失的计算431
一、“三停”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计算432
第四节 火灾间接财产损失的计算432
五、其他财产损失的计算432
三、火灾现场施救及清理火灾现场费用的计算433
二、因火灾致人伤亡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计算433
第二节 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程序435
四、申请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的条件435
第五章 起火原因重新认定435
第一节 概述435
一、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的概念435
二、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的法律依据435
三、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的目的和意义435
四、重新认定的结论436
三、重新认定的实施436
一、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的申请436
二、重新认定的审查与受理436
二、火灾认定法律文书的特点437
一、火灾认定法律文书的概念与分类437
第六章 火灾认定法律文书和火灾调查报告437
第一节 概述437
三、火灾认定法律文书的作用438
四、火灾认定法律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39
三、制作起火原因认定书的要求及注意事项440
二、起火原因认定书的内容和写作要点440
第二节 起火原因认定书440
一、起火原因认定书的作用440
二、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申报表的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41
一、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申报表、核定表的作用441
四、起火原因认定书实例441
第三节 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申报表、核定表441
四、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申报表、核定表实例442
三、火灾直接财产损失核定表的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42
三、起火原因重新认定决定书的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44
二、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申请书的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444
第四节 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申请书、决定书444
一、制作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申请书、决定书的法律依据和作用444
第五节 火灾调查报告445
四、起火原因重新认定申请书、决定书实例445
四、火灾调查报告的实例446
三、制作火灾调查报告的要求及注意事项446
一、火灾调查报告的作用446
二、火灾调查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点446
二、灾害成因调查的目的和意义450
一、灾害成因调查的概念450
第七章 灾害成因调查450
第一节 概述450
四、灾害成因调查的组织和管辖451
三、灾害成因调查的内容451
五、灾害成因调查的方法452
第二节 人的因素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54
二、人的因素对火灾过程的影响调查455
一、人的因素对火灾发生的影响调查455
三、人的因素对火灾结果的影响调查458
一、建筑结构与耐火等级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59
第三节 火灾场所环境因素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59
二、建筑内可燃物状况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0
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状况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2
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4
一、气象条件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5
第四节 其他因素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5
二、灾害成因调查报告写作应注意的问题466
一、灾害成因调查报告的写作内容466
二、消防力量对火灾影响的调查466
第五节 灾害成因调查报告466
一、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的概念468
第一节 概述468
第八章 消防刑事案件移送468
一、消防刑事案件移送基本程序469
第二节 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的程序469
二、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的条件469
二、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的法律救济和法律责任471
一、对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的监督473
第三节 消防刑事案件移送监督473
二、公安刑侦部门的相关法律责任474
二、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特征475
一、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概念475
第九章 火灾损害赔偿调解475
第一节 概述475
第二节 调解原则476
四、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意义476
三、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构成要件476
二、火灾损害赔偿的调解范围478
一、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调解人和参加人478
第三节 调解的范围和程序478
三、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程序479
一、火灾损害赔偿调解与司法调解、民间调解的区别480
第四节 火灾损害赔偿调解与其他调解的区别480
四、火灾损害赔偿调解的法律后果480
二、火灾损害赔偿调解与其他行政调解的区别481
一、电气火灾的概念和分类485
第一节 概述485
第八篇 分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85
第一章 电气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85
二、电气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486
三、电气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488
一、油浸电力变压器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89
第二节 变配电设备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89
四、变配电所设备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491
三、电容器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1
二、高压油断路器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1
一、电气线路短路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2
第三节 电气线路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2
二、电气线路过负荷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3
三、电气线路接触电阻过大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4
四、接零故障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6
五、漏电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7
第四节 家用电器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8
一、空调器火灾起火原因认定499
二、电冰箱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0
三、电视机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1
四、计算机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2
五、电熨斗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3
六、电热毯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4
七、家用电器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05
一、电动机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6
第五节 电动设备、电料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6
二、胶盖刀闸开关和插座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8
一、普通白炽灯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9
第六节 照明灯具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09
二、日光灯镇流器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11
第七节 电热设备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13
一、电烘箱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14
二、小型电炉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15
四、电热设备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16
三、电烙铁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16
二、放火案件的特征517
一、常见放火案件的类型517
第二章 放火嫌疑类火灾认定517
第一节 常见放火案件的类型、特征517
三、放火嫌疑案件认定要点519
二、调查询(讯)问的主要内容519
第二节 放火嫌疑案件现场勘验和调查询(讯)问的主要内容及认定要点519
一、现场勘验的主要内容519
五、儿童玩火认定要点520
四、消防部门协助侦破放火嫌疑案件520
二、汽车的总体构造521
一、汽车的分类521
第三章 汽车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21
第一节 汽车的分类和总体构造521
二、电气故障530
一、明火源530
第二节 汽车起火的主要原因530
六、油品泄漏遇火源531
五、遗留火种531
三、排气歧管和其他排气装置等炽热表面引燃可燃物531
四、摩擦生热531
一、现场勘验的主要内容532
第三节 汽车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32
一、电气火灾物证的提取鉴定534
第四节 汽车火灾物证技术鉴定534
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34
二、助燃剂物证的提取鉴定536
四、遗留火种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41
三、放火嫌疑案件认定要点541
第五节 汽车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41
一、电气故障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41
二、油品泄漏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41
一、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案例之一542
第六节 几起典型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42
二、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案例之二544
四、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案例之四545
三、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案例之三545
五、汽车火灾起火原因认定案例之五546
第二节 炸药爆炸原因认定549
二、爆炸的种类549
第四章 爆炸类起火原因认定549
第一节 概述549
一、爆炸的概念549
二、炸药爆炸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50
一、炸药爆炸现场的痕迹特征550
二、气体泄漏的原因551
一、气体爆炸的引火源分析551
第三节 气体爆炸原因认定551
三、气体爆炸现场痕迹特征552
五、区别炸药爆炸与气体爆炸原因认定要点553
四、气体爆炸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53
二、容器爆炸现场特征554
一、容器的破坏形式及特征554
第四节 容器爆炸原因认定554
四、容器爆炸原因认定要点555
三、容器爆炸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55
五、根据相似法则估算爆炸能量556
四、根据易燃液体浸漫边迹估算泄漏量556
第五节 爆炸物质数量的估算556
一、根据安全阀动作程度和动作时间556
估算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排出量556
二、根据泄漏开口面积和泄漏时间估算易燃液体、液化气体泄漏量556
三、根据燃烧范围估算易燃液体泄漏量556
六、利用炸坑容积估算爆炸能量557
二、自燃类火灾发生的条件558
一、自燃物质的分类558
第五章 自燃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58
第一节 概述558
四、自燃类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59
三、自燃类火灾现场的特征559
一、油脂类物质自燃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0
第二节 氧化自燃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0
五、自燃类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60
二、棉籽、含油切屑和废蚕丝、骨粉、鱼粉自燃原因认定561
三、煤、橡胶类物质自燃原因认定562
第三节 分解自燃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3
四、低自燃点物质自燃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3
五、硝化棉和赛璐珞自燃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64
四、硝化棉和赛璐珞的自燃特征564
一、硝化棉和赛璐珞的化学组成564
二、硝化棉和赛璐珞的自燃机理564
三、硝化棉和赛璐珞的自燃条件564
四、发酵放热物质自燃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65
三、发酵放热物质自燃特征565
第四节 发酵自燃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5
一、发酵放热物质自燃的成因565
二、发酵放热物质的自燃条件565
二、聚合自燃起火原因认定566
一、物质吸附自燃起火原因认定566
第五节 物质吸附自燃和聚合自燃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66
一、物质遇水燃烧起火原因认定567
第六节 物质遇水燃烧起火和混触爆炸起火原因认定567
二、物质混触爆炸起火原因认定568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570
第一节 静电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0
第六章 静电、雷击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0
二、静电产生、积累和放电的条件571
四、静电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73
三、静电的放电能量573
一、雷电和雷击的破坏作用574
第二节 雷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4
五、静电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74
三、雷击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75
二、雷击火灾现场特征575
四、雷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76
二、焊接和切割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577
一、焊接和切割的工作原理577
第七章 其他类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7
第一节 焊接、切割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7
三、焊接和切割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78
二、吸烟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579
一、烟头基本特性和火灾危险性579
四、焊接和切割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79
第二节 吸烟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79
第三节 烟囱本体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80
四、吸烟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80
三、吸烟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80
一、烟囱本体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81
二、烟囱飞火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82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现场痕迹特征583
一、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583
第四节 易燃液体火灾起火原因认定583
四、易燃液体火灾起火原因认定要点584
三、易燃液体火灾现场勘验和调查询问的主要内容584
二、火灾档案的作用587
一、火灾档案的概念和特点587
第九篇 火灾档案587
第一章 概述587
第一节 火灾档案的概念、作用和构成587
一、火灾案卷的种类588
第二节 火灾案卷和电子案卷的种类、内容588
三、火灾档案的构成588
第三节 视听资料的种类589
二、火灾案卷的内容589
二、电子案卷、电子数据的审查590
一、火灾案卷材料的审查590
第二章 火灾档案制作590
第一节 火灾档案的审查590
三、火灾行政处罚案卷的顺序591
二、火灾重新认定案卷的顺序591
三、视听资料的审查591
第二节 火灾档案的顺序591
一、火灾调查案卷的顺序591
二、火灾案卷的制作592
一、火灾档案的编号592
第三节 火灾档案的合成592
四、视听资料的整理595
三、电子案卷、电子数据的整理及归档595
二、管理596
一、移交596
第三章 火灾档案的管理和利用596
第一节 火灾档案的移交和管理596
二、法定具有阅卷权的单位或者个人借阅597
一、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借阅597
第二节 火灾档案的利用597
四、不予借阅的情况598
三、上级领导机关调阅598
三、公安消防部门没有独立的侦查工作机制603
二、公安消防部门具有刑事侦查权603
消防刑事案件603
第一篇 概述603
第一章 消防刑事案件的特征、任务及其与火灾调查的关系603
第一节 消防刑事案件的特征603
一、公安消防部门以公安机关的名义办理消防刑事案件603
二、消防刑事案件办理与火灾调查的区别604
一、消防刑事案件办理与火灾调查的联系604
第二节 办理消防刑事案件的任务604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打击犯罪604
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604
三、教育公民自觉地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604
第三节 消防刑事案件办理与火灾调查的关系604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606
一、依靠群众的原则606
第二章 消防刑事案件办理的原则和制度606
第一节 消防刑事案件办理的原则606
五、接受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原则607
四、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607
三、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607
一、管辖608
第二节 消防刑事案件办理的制度608
六、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原则608
七、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608
八、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608
二、回避610
三、律师参与刑事诉讼612
三、期间的计算614
二、期间的意义614
第三章 期间与送达614
第一节 期间614
一、期间的概念614
四、期间的耽误和恢复615
六、办理消防刑事案件应注意的期间问题616
五、办理消防刑事案件的期间规定616
二、送达的方式617
一、送达的概念617
第二节 送达617
三、送达问题618
一、犯罪的特征621
第一节 犯罪621
第二篇 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621
第一章 犯罪与刑罚621
二、犯罪构成622
三、犯罪构成要件623
二、刑罚目的629
一、刑罚的特征629
第二节 刑罚629
三、刑罚种类630
四、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634
二、失火罪的特征635
一、失火罪的概念635
第二章 失火罪635
第一节 失火罪的概念和特征635
二、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限636
一、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636
第二节 失火罪的认定636
三、失火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637
二、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特征638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638
第三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638
第一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特征638
三、消防责任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639
二、消防责任事故罪与失火罪的界限639
第二节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认定639
一、消防责任事故罪与非罪的界限639
二、放火罪的特征641
一、放火罪的概念641
第四章 与火灾相关的其他犯罪641
第一节 放火罪641
一、危险物品肇事罪的概念642
第二节 危险物品肇事罪642
三、放火罪的认定642
三、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643
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特征643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特征644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概念644
第三节 重大责任事故罪644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645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649
二、强制措施的意义649
第三篇 消防刑事案件办理的程序649
第一章 强制措施649
第一节 概述649
一、强制措施的特点649
一、拘传的适用条件650
第二节 拘传650
四、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650
一、取保候审的对象651
第三节 取保候审651
二、拘传的程序651
三、适用拘传的注意事项651
二、取保候审的执行方式652
第四节 监视居住653
四、取保候审的解除653
三、取保候审的程序653
二、拘留的期限654
一、拘留适用的对象和条件654
一、监视居住的对象654
二、监视居住的程序654
三、监视居住的变更和解除654
第五节 拘留654
一、提请逮捕的条件655
第六节 逮捕655
三、拘留的程序655
二、逮捕的程序656
二、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的许可与报告657
一、变更强制措施的手续657
三、逮捕的变更和撤销657
第七节 羁押期限657
一、侦查活动的羁押期限657
二、特殊情形侦查羁押期限的计算657
第八节 其他相关规定657
三、对政协委员采取强制措施的通报658
三、立案的材料来源659
二、立案的意义659
第二章 立案659
第一节 概述659
一、立案的概念659
二、审查案件材料660
一、受案660
四、立案的条件660
第二节 立案程序660
二、立案监督的形式661
一、立案监督的概念661
三、立案审批661
第三节 立案监督661
二、破案程序663
一、破案条件663
第三章 破案和销案663
第一节 破案663
二、销案程序664
一、销案条件664
第二节 销案664
一、侦查的概念665
第一节 概述665
第四章 侦查665
三、勘验、检查的种类666
二、勘验、检查的程序666
二、侦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666
第二节 讯问与询问666
第三节 勘验、检查666
一、勘验、检查的范围666
一、扣押的范围668
第五节 扣押物证、书证668
第四节 搜查668
一、搜查的目的和范围668
二、搜查的程序668
二、查询、冻结的程序669
一、查询、冻结的目的和范围669
二、扣押的程序669
三、对扣押物品的处理669
第六节 查询、冻结存款和汇款669
四、鉴定时间的计算670
三、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670
三、对冻结存款和汇款的处理670
第七节 鉴定670
一、鉴定的范围670
二、鉴定的程序670
三、通缉的程序671
二、通缉的条件671
第八节 辨认671
一、辨认的对象671
二、辨认的程序和要求671
第九节 通缉671
一、通缉的对象671
一、侦查终结的条件672
第十节 侦查终结672
第十一节 补充侦查673
三、接受侦查监督673
二、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673
二、对补充侦查案件的审查处理674
一、补充侦查的期限和次数674
二、协作内容和实施程序675
一、办案协作的概念和意义675
第五章 办案协作675
三、办案协作的工作要求676
三、办理涉外消防刑事案件的工作要求677
二、涉外消防刑事案件的管辖677
第六章 涉外消防刑事案件的办理677
一、涉外消防刑事案件的办理原则677
一、消防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特点679
第一节 概述679
第七章 消防刑事案件法律文书679
二、消防刑事案件法律文书的作用和制作原则680
一、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681
第二节 常用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和实例681
二、法律文书的制作实例692
三、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构成723
二、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作用723
第四篇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723
第一章 概述723
第一节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概念、作用和构成723
一、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概念723
二、消防刑事案件案卷内容和顺序724
一、消防刑事案件案卷的种类724
第二节 消防刑事案件案卷的种类、内容和顺序724
三、视听资料的种类725
三、视听资料的审查727
二、电子案卷、电子数据的审查727
第二章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制作727
第一节 档案合成之前的审查727
一、文书材料的审查727
二、消防刑事案件案卷的制作728
一、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编号728
第二节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合成728
四、视听资料的整理731
三、电子案卷的整理、归档731
二、管理732
一、移交732
第三章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管理和利用732
第一节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管理732
二、其他单位或个人借阅733
一、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借阅733
第二节 消防刑事案件档案的利用733
参考文献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