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俊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7293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科学体系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
导论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1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4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与理论品质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11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2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33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40
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40
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44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48
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56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61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63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与确立63
第一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63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67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71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74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74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79
第三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地位与贯彻落实85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85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87
第二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9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90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9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9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0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道路106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06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108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战略目标的实现111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113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13
二、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115
三、党的建设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122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126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26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特征126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129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涵133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33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重大意义136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40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140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149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151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54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154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必然性154
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理论成果156
三、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与局限1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概括164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思考与探索164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和特点169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意义17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77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77
二、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180
三、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82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艰辛探索1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187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18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特征与意义191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1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198
一、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198
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步骤200
三、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体系2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210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210
二、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12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214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2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218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选择21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与内涵222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28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28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23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23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36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36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37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分配原则23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241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41
二、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47
三、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249
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51
五、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55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25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258
一、人民民主专政258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60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62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6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268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71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271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73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与规范化274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80
一、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280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83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2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化概述288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288
第八章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288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2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296
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96
二、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关系299
三、坚持“二为”方针和“双百”方针301
四、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305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必然性30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06
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09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外交、军事与祖国统一理论3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外交思想312
一、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312
二、邓小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丰富与发展317
三、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新发展323
第二节 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328
一、毛泽东的军队建设思想328
二、邓小平的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332
三、江泽民的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336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339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理论339
二、“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成功实践345
三、坚持“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47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与依靠力量3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51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351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54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56
一、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要性359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359
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363
三、反对腐败,从严治党3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369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369
二、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374
三、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376
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378
后记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