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化腾自述 我的互联网思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黎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30239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186页
- 主题词:网络公司-企业管理-经验-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化腾自述 我的互联网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移动浪潮来临,让我们重新出发2
移动互联网浪潮压倒性地来了2
互联网服务已经完全被颠覆了2
腾讯最大的机遇来源于跨界融合3
移动互联网带给腾讯的领先机会4
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大势所趋5
移动互联网是趋势,PC互联网进入平台区5
产品为王的年代似乎已经来临6
二维码是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7
未来腾讯的平台会更加深化开放8
希望腾讯能够让安全回归安全8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卷土重来9
移动互联网正发生在我们身边10
未来将会是数据流的时代11
社交化是全球的趋势11
我们会非常重视手机安全12
重新出发,拥抱移动互联网13
抓住机会,让我们重新来一次13
动荡的行业,要有变革的决心14
干部要“饥渴”,不做“富二代”15
内部挖潜,要精兵也要简政17
第二章 以开放的姿态通向互联网的未来20
互联网时代的“灰度法则”及七个维度20
需求度:用户需求是产品核心21
速度:小步快跑,快速迭代22
灵活度:主动变化比应变能力更重要23
冗余度:容忍失败,允许适度浪费24
开放协作度:最大程度地扩展协作24
进化度:让企业拥有自进化、自组织能力25
创新度: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必然产物26
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27
第一个路标:连接一切29
第二个路标:“互联网+”创新涌现29
第三个路标:开放的协作30
第四个路标:消费者参与决策31
第五个路标:数据成为资源31
第六个路标:顺应潮流的勇气32
第七个路标:连接一切的负面风险33
关于互联网问题的八条论纲34
论纲一:互联网即将走出“三峡时代”34
论纲二:客户端不再重要,价值链往上游转移35
论纲三:“垄断”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罪名35
论纲四:不仅仅是截杀渠道,而是占据源头36
论纲五:“产品经济”逐渐演化到“体验经济”37
论纲六:拥有“稀缺性”,不要被“免费”吓倒37
论纲七:产品经济束缚人,互联网经济将解放人38
论纲八:伟大公司不见得是一个大公司38
再造一个腾讯:打造开放平台的八个选择40
选择一:大门只要打开,就不会关闭42
选择二:全平台开放,而不是有所保留42
选择三:用户利益受到侵害,选择零容忍43
选择四:我们会提供全方位的开放平台44
选择五:制定规则会广纳贤言、与时共进45
选择六:先成就合作伙伴,再成就自己45
选择七:选择开放平台中创新的应用46
选择八:腾讯的开放是公司使命的变化46
第三章 如果没有微信,腾讯根本挡不住50
没有微信,我们现在挡不住50
移动互联网不只是延伸,而是颠覆52
每个企业都要给自己多一个准备56
020和手游的发展特别快59
颠覆是让之前的产品和服务受到挑战61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63
微信国际化只有一半机会66
微信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6
微信与手机QQ不互相替代67
腾讯拿到的仅仅是站台票68
关于微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问答实录69
微信在哪些领域会走向商业化69
微信的开放与接入有哪些准则70
微信与QQ之间是怎样的关系71
腾讯国际化问题,微信如何走出去77
关于互联网金融与腾讯电商79
第四章 始终坚持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86
在“一横一竖”中构筑未来86
腾讯一直注重对用户价值的坚守86
即时通讯的发展趋势和腾讯的破局88
深度整合:“一横一竖”的业务模式89
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还是自己90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让产品自己召唤人92
产品的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92
高端用户的感受才是真正的口碑94
运营式管理:保持敏感才能找到不足95
交互设计:把自己当作最挑剔的用户96
如何从“跑得较好”变成“跑得最好”97
业务开展要和自己的能力匹配97
腾讯基本上都是集体进行决策99
找到合适的企业才会选择做并购100
全业务布局模式和区别激励101
研发与创新:备战未来竞争力103
第五章 变革创造未来:顺应趋势,寻求改变106
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要苦练内功106
金融海啸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106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商业模式107
危机应对=看形势+找定位+练内功109
调整结构,迎接未来更大的发展机遇112
把握趋势,重新调整组织架构113
进一步开放思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113
发挥“大平台”优势,“小公司”精神114
中国的云计算发展面临三大挑战115
腾讯赶上了云计算发展的浪潮115
云计算产业的关键在于信息安全116
云计算呼唤通用和标准开放的平台117
如何做好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和服务117
第六章 创新是腾讯永葆青春的方式120
开放时代,创新者生存120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分析120
腾讯不能死守在即时通讯的领域121
腾讯的创新、努力与反思122
创新与腾飞:马化腾谈产业与产业政策124
无线互联网十倍空间的怕与爱124
“好产品+本地化”应对国际化125
政策助推,积极拥抱新经济126
乔布斯是我学习和奋斗的偶像127
关于中国企业山寨美国公司127
关于腾讯的开放平台128
高朋进入中国,为何不成功130
腾讯创业初期的回顾131
腾讯害怕的问题也很多135
第七章 心态和修为: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素质138
创业靠自己,主动让自己强大138
创业初期的辛苦要自己去扛138
人才要有,团队也很重要140
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强141
创业者始终要保持诚惶诚恐的心态142
腾讯是一只危险的小企鹅143
“全民公敌”是一种发展趋势145
腾讯还没到达“优秀”这个高度147
我们需要从大公司变成小团队148
创新是我们永葆青春的方式149
创业其实是去选择一种生活150
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立身之本150
第八章 文化与价值观:做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154
让我们一起感受“大回响、大影响”154
这是一个可以天天活在网上的时代154
传递每个人的“大回响、大影响”155
互联网发展进入“影响力经济”时代155
腾讯的企业愿景和对用户的价值期待156
马化腾谈新人成长与腾讯文化157
创业至今,始终关注用户157
早出晚归,第一次创业很艰苦158
二次创业,带着信心和兴趣摸索159
正直是腾讯人的第一DNA160
腾讯要更有效地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160
责任让十年腾讯稳步前行161
保持危机感、敬畏感和谦卑感162
学会倾听、接受批评、承担责任164
构建网络公益,释放爱的力量165
通过全公益平台,塑造全新的公益生态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