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和声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平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4564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和声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级和声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属组变和弦1
一、概述1
二、属组变和弦3
三、属组变和弦的实际应用7
四、副属组变和弦12
五、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15
练习一18
第二章 下属组变和弦21
一、概述21
二、下属变和弦(拿波里)介绍22
三、下属增六和弦28
四、其他下属组变和弦介绍30
五、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30
练习二33
第三章 持续音与持续音型35
一、概述35
二、持续音36
三、持续音型45
四、其他持续音型情况介绍48
五、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50
练习三53
第四章 同主音交替与平行交替57
一、概述57
二、调式交替的用法64
三、交替和弦与副属、副下属和弦的区别70
四、平行交替71
五、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76
练习四79
第五章 调性关系远近划分与二级关系转调81
一、概述81
二、调性的远近划分83
三、近关系与二级关系转调85
四、有关中介和弦与中介调的概念区别89
五、有关转调的各种类型、方法及相关的名词概念91
六、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94
练习五96
第六章 三、四级关系转调99
一、概述99
二、转调的分类100
三、有关转调的名词解释102
四、三级关系转调103
五、四级关系转调105
六、从转调方式的变化看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变化及发展107
七、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108
练习六111
第七章 通过交替和弦(tsⅥ与b1sⅡ)的转调114
一、交替和弦的用法114
二、交替和弦(tsⅥ与b1sⅡ)的引入与进行116
三、通过交替和弦(tsⅥ与b1sⅡ)的转调119
四、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124
练习七125
第八章 通过同主音和弦及其他交替和弦的转调128
一、引入同主音和弦的结构特征及方法128
二、通过同主音和弦转调的典型图示132
三、通过同主音交替和弦转调的四个要点134
四、通过同主音和弦转调的实例分析135
五、通过其他交替和弦的转调138
六、关于“先入为主”的调性现象分析140
七、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142
练习八143
第九章 模进现象综述146
一、概述146
二、模进的定义及基本特征147
三、与模进有关的一些概念介绍149
四、模进音组的构成153
五、模进音组的移位160
六、循环音阶产生的基础(模进中的等距离调性布局)164
七、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166
练习九170
第十章 换调与意外进行173
一、概述173
二、定义与基本特征174
三、意外进行的范围与手法175
四、意外进行现象统计与分析179
五、关于意外进行的几点概括187
练习十191
第十一章 等音转调(一)——通过减七和弦的转调193
一、概述193
二、通过减七和弦的转调201
三、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208
练习十一210
第十二章 等音转调(二)——通过属七和弦的转调214
一、通过属七和弦的转调214
二、不常见的等音转调现象218
三、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220
练习十二222
第十三章 等音转调(三)——通过增三和弦的转调226
一、通过增三和弦的转调226
二、平行交替与混合交替中的等音转调现象236
三、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240
练习十三242
第十四章 混合交替与调式综合半音体系245
一、概述245
二、混合交替246
三、混合交替的实例分析250
四、同中音交替简介255
五、调式综合半音体系258
六、实践指示与配和声举例262
练习十四265
第十五章 中音对置与三度循环267
一、概述267
二、定义及基本特征268
三、中音关系和弦的产生与三度连锁现象的历史演变269
四、三度循环现象统计及实例分析272
五、通过中音及变化中音和弦的转调276
六、线性和声中的三度循环现象277
七、简单介绍旋宫转调与三度循环的关系278
练习十五284
第十六章 极音对置与极音复合286
一、概述286
二、定义及基本特征289
三、极音对置的用法290
四、极音对置的理论基础及作用292
五、极音复合295
练习十六301
第十七章 同中音对置与重同名调对置304
一、概述304
二、同中音对置305
三、重同名调对置315
四、半音调性体系321
练习十七330
第十八章 线性和声与平行进行333
一、概述333
二、线性和声334
三、平行进行347
四、平行和弦进行与功能性和声进行的联系355
五、其他平行进行现象介绍359
六、近现代和声中的线性思维与线性结构362
练习十八366
第十九章 和声演变的几个问题368
一、概述368
二、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问题368
三、横向与纵向的平衡问题375
四、调性的建立与瓦解问题378
练习十九385
第二十章 和声习题的写作方式388
一、对位化和声写作388
二、和声风格模仿写作407
练习二十413
第二十一章 浪漫主义和声的理论与实践——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历史演变417
一、浪漫主义和声的理论研究417
二、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和声分析425
练习二十一436
第二十二章 浪漫主义作曲家风格模拟写作与和声分析439
一、风格模拟写作439
二、福雷管弦乐组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西西里舞曲”音乐分析447
练习二十二453
第二十三章 和声教学中的近现代和声理论455
一、概述455
二、调式思维的多样化发展456
三、调性和声体系的发展459
四、近现代和声的纵向结构与横向进行463
五、复合和声手法465
六、纵合化和声手法(以音列为中心的写作手法)470
七、新调性与新音阶473
八、结束语474
练习二十三475
主要参考文献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