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菊如先生诗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菊如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640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56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诗歌-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郑菊如先生诗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书剑丹心白发人——写在《郑菊如先生诗存》出版之前(代序)&罗澍伟1
原序&陈隽如1
卷一3
南游草3
过黄河桥3
汉口宿迎宾旅馆3
高藩台泽畬来拜3
参观汉冶萍铁工厂4
晚登黄鹤楼4
武昌4
夏口4
南楼4
琴台5
江干酒楼独酌5
馆外闲望5
过江远见船翻人溺5
将之金陵5
至金陵6
宿将军庙寓所6
不寐有感6
闻笛6
雨后同赵紫枢登北极阁6
梯云慈约同游秦淮河7
同梯云慈约游半山寺7
同紫枢白门饮酒7
方孝孺血迹碑8
莫愁湖8
孝陵二首8
买石子8
马神庙寓所卧病8
南洋劝业场9
明故宫9
李光明买书9
上海游四马路,住泰安旅馆,遇同乡韩小山9
镇江10
参观蚕桑女学堂10
芜湖10
香港11
广州湾11
白鹅潭11
广州城12
寓长堤八旗会馆12
大沙头12
拜关筠笙令堂12
买端砚12
买药13
八旗会馆值年约酌13
诵庄便道回杭州约往西湖,未果同行13
上番禺浴日亭13
南海花田13
吊越王台14
赵佗墓14
再过浔阳江14
卷二17
送故人17
醉后放怀17
野望17
早行18
静修轩自咏18
登龙泉寺楼18
磁州道上18
口号19
冬日道上19
临颍道上19
春晚送别19
早发20
登古寺塔20
观军作20
登望海楼20
将赴中州口号21
登阁21
偶感21
醉后放怀21
闻雁22
北乡客作22
瓦喷壶22
杂诗22
挽王小瀛23
答人23
赠赵四23
寄友24
赵别驾约同踏青24
登楼24
读书堂25
赠张二樾藻25
咏史25
拟古乐府25
登城北高楼26
过紫竹林怀师丹26
题汾阳遗像26
悲歌27
哭陈二亚澜27
晚过望海楼故址27
送松大小梦之山左27
闻津门烽火信作28
题美人携琴图扇子28
咏史诗29
将赴肃水作29
送五弟之山右29
过毓秀峰故居30
河间怀古30
世事30
经王孝子墓30
访潘十七源31
客春西乡掩无主骨骸,有乔孝子者冀州人,伏地哀号,询知负父骸无力归葬,大家捐助得成其事31
送牛四表舅31
送刘二少府山右救荒32
中秋月下32
答冯明府32
与樾村作32
过谢公祠33
春光33
芸阶约同芹舫家瘦山仙洲两兄芥园晚眺33
偶感34
竹君菊人晚眺同作34
和砚卿旅中原韵34
居易斋诗集题后34
城西草堂35
送人人秦35
芹浦銮坡诸公西沽晚步分韵得秋字35
秋夜作35
与仙洲兄游废园作36
忆牛芸阶36
忆友36
读书36
西堂夜雪37
期王研卿不至37
自北乡归来口占37
题画38
忆同社诸友38
秋晚38
夜酌38
玉关38
凭高西望39
春原39
送友39
消夏39
送黄星樵之山左40
秋月独步40
杂感40
送李学使回京入直40
同人登台感赋40
去津门作41
汴中遣怀柬居正41
独上水亭41
别孙澍41
纳凉42
管幼樵招饮醉后作42
同诸公登浮图作42
有感赠老友42
怀毕少洲43
湖上口占43
许州试院听雨43
柳43
华屋43
落花44
身闲44
无题44
忆弟44
登城望45
伤离别45
从军途次46
赠别46
读淮阴侯传46
芥园46
省墓归途即景47
古意47
采莲曲47
沽上即景47
和梅二鹤庵留别原韵48
秋夜书怀寄赵子清48
九日登高48
留别48
赠孔四弹琴49
怀中有宝剑和梅二鹤庵49
莫回头50
拟古50
问君来何迟50
悲哉行四首寄家砺吾弟51
秋闺夜52
感怀52
君之堂52
杨叛儿52
履冰吟53
寡女篇53
后寡女篇53
忆张二樾荫54
迟友人书不至54
迟张二书久不至作此简之54
题五兄子安柳荫独钓小照55
中秋夜思亲55
复思兄55
题四兄养园诗集56
哭大兴罗大祥豹56
读明史要咏十三首57
我生不辰,送穷无计。居丧甫过百日,又将就馆于杨柳青。哀毁之余,增以离绪。五中摧折,莫可名言。爱用老杜七歌体,作歌七首。亦哀之不能自已者也,知礼者其谅我59
癸未元旦立春60
古铜小马60
黄玉小虎61
元旦61
元旦次日61
易谙姻台壬午十二月十二日生日,无以为祝,补诗二首以为寿,藉以报德61
易谙又索壬午祀灶除夕各作附前诗呈政62
除夕由津返京寓所62
又62
除夕63
白梅花63
红梅花63
立春六日迎春花尚未开放63
游北广济寺63
访张鹤亭吴兴不遇64
不寐64
题书带草堂此余京寓之堂也64
叠前韵64
在津寿李颂臣七十65
余在崇化学会为讲师颂臣曾捐会资帖请作寿诗二首65
正月十五日望月66
安慰杨甥殿林思亲病痊66
正月二十四日在永安饭店预祝刘介臣二十七日八十二寿即席66
客岁暑假,兆泰孙来津,北京师范大学已毕业矣,将应杨柳青小学教员之聘,母校函派往开封师范学校教书,月薪较小学丰厚,故舍彼就此,忆之以诗67
盼兆泰书不至67
寿魏丹舫姻世兄七十67
癸未清明有感67
钱孝女68
代题孝女钱氏割股疗亲图69
挽杨冠如女鸿绮69
题吟笙山水70
次韵王墨樵六十述怀70
端阳70
峻门咏九老同庚会绝句次韵71
小舫题九老图七绝二首次韵71
中秋望月71
重九72
落叶72
癸未生日感怀十二首72
偶作77
咏重阳77
菊影77
菊华77
永栎四绝77
磨墨78
闻天津一中某为校长78
读史78
癸未十月初六日收拾旧书,得庚辰十一月初十日,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业专修科木工教员徐芝兰、门人高景元浮亭、杨铨叙才宴于天津全聚德酒楼即席之作,因录之79
癸未十月初八日,吟笙生日,雨道泥滑,未能往祝,次日留诗一首以补之80
独坐图书馆80
吊玉镯80
立冬81
正孙社长仁兄以德配纠卿李夫人悼亡诗讣告撰句吊唁81
和吟笙函寄述怀诗二首次韵82
咏梅十首82
择庐九日登小花园土山次韵84
某校拟聘余为汉文教员闻又有人再议他处84
十月二十五日,到西沽问候作家未遇。其夫人让茶以慰劳之。归以志之85
十月二十六日,南门外花市买菊。菊少价昂,空手而归。五律二首85
煤荒馆冷,笔墨皆冻,又将手炉取出应用。作五律三首85
偶作86
晓树霜花二首86
冰花86
杨国忠87
李林甫87
鲁山令元德秀87
崔河刘秩87
张九龄87
曳白88
玉镯为我身碎已纪前句。兹于小市浮摊见有白玉带黄皮镯一只。往圆而梭方,刻花纹四段,又四段均刻双螭,往内有血浸,价而购之。带于左臂,因赋此句88
观书88
闻兰圃二兄被人力车夫误伤,前往慰问,并还夙欠89
十一月初九日,余同澂儿、兆泰孙合影,并题句于相片,澂儿之意也89
挽吴秋舫如兄89
十一月二十六日冬至前一日大雪90
殿林以采蘩为某君所画牡丹属题90
慰苍守约斋闻作家云殡后已由遗族出租矣90
冬至91
今夏买草茉莉二棵种于瓦盆,开花二起楼甚之。霜降收置案上,冬至无火将萎。仆人弃于窗外。又移置室,未知能复活否91
咏雪效欧阳体用,东坡聚星堂雪韵91
露92
又92
猿92
十二月初五日新历除夕92
十二月初十日为彤阶八十三寿辰送诗一首93
殿林于腊八遣人送腊八粥素饺子93
彤阶生日拜寿未见93
澂儿由北京寄庐回津。带来兆乾、兆晋、兆震、兆丰孙女孙男合照像片,喜设案前,当作晤对,以资怡悦93
酒旗94
石甥松延致送年仪94
杨甥殿林送红枣小米95
十二月十七日澂儿生日95
还欠95
高技正溪亭、冯团长季华、杨教员叙才来馆,同往北门西刘记包子铺午饭95
消寒96
寿采蘩96
无题96
祭灶王96
除夕97
甲申正月初七日拜访采蘩,出正月五日寄庐不寐口占诗见示索和原韵,并留食年菜。兰圃在座兼呈97
往见殿林不遇,堂上悬其祖考妣及考妣遗像,拜揖致敬。追想阿妹,不禁感依97
又应天申女子中学校聘书二首98
正月十二日立春98
泽民妹丈于三月初五日乃逝世三周年之期,纪诗一首以祭98
挽樊小舫99
清明99
清明次晨小雨竟日99
暮野99
易谙姻世兄藏有项城帝制石章,拍照题句见示属和100
丁丑之乱,易谙以是否离平见商,以此奉答100
花朝劝农101
楝花风102
答李琴湘山谷生日会102
刘芸生六十自述和诗二首102
代李子韩寿芸生六十103
访菊103
对菊103
探梅103
防空104
寿黄洁尘六十104
董静斋以叹世二首见示先和其一并步原韵104
择庐老人七十寿104
张鸿卿六十寿105
城南诗社公宴章一山社长八十大寿席间观舞105
庚辰冬至后七日崇光学社第二次雅集鹿鸣春饭馆105
高彤阶八十寿106
择庐以咏菊四首见示拟和106
商山四皓颐社诗题陈慰苍轮值命题十月分107
卷三111
己丑元旦111
元旦雨111
解放军秧歌111
立春111
水晶球111
立春以来连日阴天112
正月十三日晓雪112
去年买雏鸡六,鸭鹅各二,同存者一鸡一鹅皆牝已卵矣。自幼食同牢栖同窠,形影相随,亲如姊妹。感而赋之112
诱外112
采蘩五弟以国共战炮震惊卧病,竟于农历正月二十二日逝世。赋以志悼112
自责113
送友人113
鸡声113
祀灶114
庚辰114
辛巳元旦114
元旦次日114
踏碛115
和庚寅招客赏菊短歌十章原韵115
再和三续东篱十老歌117
洗衣117
白燕118
戊子除夕118
卷四121
守口121
丈夫121
牝鸡司晨121
晚阴二绝句121
赴馆122
读诗卫风瞻彼淇澳检得澳字四首122
行路难122
无题123
晓起123
致蔡仲琦赠朱曼君陈百生诗文集以谢123
谢石杏舫124
偶见窗前有萝葡叶数束乃弃于地者,而叶绿茎紫尚属可食,惜而取之以为菜,用佐朝餐也。咏五古一首124
端阳125
端阳柬吉玉文、李捷荪、彭欣宣125
河边闲眺125
我有126
闻钟絜卿、杨仲愚于四月间病故赋以追悼126
夏日126
咏枣树126
无题126
深造127
暑雨127
路上口占127
客来127
豆腐房喝豆腐浆127
养生128
自警128
赠迟维贤128
又128
早起128
竹枝词129
访侄寿岑129
采莲曲129
咬菜根130
泉水131
迎秋七月初五日131
立秋二绝131
夜热131
七夕132
论交132
中秋节132
维贤于八月十五日来舍,赋此以敬其为人132
柬李捷荪、彭欣宣、吉玉文133
八月十六日望月133
殿林来烦写扇面略谈133
自寿四首133
和要园招客赏菊十四章原韵134
又和四续东篱十老136
和李鉴波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冠顶七律八首并转吟笙136
谢捷荪欣宣玉文138
破屋138
听其自然138
昨晚澂儿告以西伯利亚寒流将至138
钟琇孙女偕其夫婿自沈阳会议来津省视139
谢绝病魔139
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冬至小雨次日又雪139
往祝张月华未遇139
见张誉闻同学夫人听其所言140
馆东孙伯华拟携眷前往上海赠别四首志感140
自遣141
得句141
雪后醉行141
雪后访友141
民国三十三年九月三日,岁次甲申七月十六日,与实忱兄及同学冯谦谦、张誉闻、刘子常、郝毅涵、周铁铮、曹烜五、迟维贤、崔伯润、白嗣和、崔少鹤、龚作家、顾烺荪、吴庆人、余人同、陈学曾、王趾卿、靳蕴卿、董叔华、张哲甫送陈隽如回青岛141
和来雨生先生七十有三于正月十三日又举一男,喜赋添丁诗。步韵以贺142
又代邓澄波奉和142
附来裕恂雨生原韵143
陈筱庄河北省教育厅长六十143
自述诗谨步原韵以和143
易谙七十有四自述和依原韵144
和易谙得孙喜占二首原韵146
希郑轩藏书图咏146
戊子八月三十日偶成二首147
挽李金藻琴湘147
悼杨石先先德148
寿王吟笙148
戊子腊月和?园老人续东篱十老人歌用苏子美和圣俞庭菊诗专字韵148
其二149
己丑祀灶是日雨雪并降149
兆丰孙有问149
除夕149
庚寅八十四岁自述149
不寐150
见约150
践约150
同作家访大悲院惠文上人151
谢杨殿林151
偶成151
又152
送朱兰圃殡152
怀李捷荪152
王坚白唐石斧两仁仲七月初二日雨后光顾赋以志感152
附文郑菊如先生墓志铭154
后记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