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何所从来 早期新诗的自我诠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何所从来 早期新诗的自我诠释
  • 孟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101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新诗-诗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何所从来 早期新诗的自我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汉语诗歌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代序)2

一谈论诗歌的理由3

二汉语诗歌简历4

三精神与情感问题8

四美学的协同12

五不像诗的诗14

第一章新诗发轫的近代背景与精神渊源18

一黄遵宪“别创诗界之论”20

二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观23

三“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王国维的诗学观25

四“譬诗力于米盐”——鲁迅的“摩罗诗力说”30

第二章早期新诗的拟议与争议38

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38

二诗体的解放与自我的解放44

三完美的形体与完美的精神57

第三章偶然加上偶然的事体胡适拟议新诗62

一从“白话”出发62

二新诗的“进化论”依据65

三关于“音节”“民歌”“方言”68

第四章周作人诗歌的属性与汉语的属性74

一“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新诗的定义74

二“诗的效用”——“善之华”与“恶之华”78

三汉语的限度,新诗的可能与“运命”80

四“不统一的自然”——关于“打油诗”“杂诗”85

第五章“真的恶声”与“假诗世界”88

一诗歌之敌88

二“真的神往的心”与“都会诗人的特色”90

三“假诗世界”与“虚伪道德”92

第六章俞平伯“自由的”与“普遍的”新诗98

一新诗应该具有的规定性98

二诗国的“德谟克拉西”102

三“主观”与“客观”,“母舌”和“方言”105

第七章康白情诗人就是宇宙底情人112

一新诗的精神端在创造113

二为了人生,我们怎么可以不唱诗的高调115

第八章郭沫若从“泛神”到“泛人民”120

一情绪的吕律、情绪的色彩便是诗121

二“歌”“诗”“散文诗”123

三“过长的叙事诗”是“时代错误”126

四 自然与诗人一体:“泛神”“泛我”“泛人民”127

五诗的创造是要创造“人”130

第九章宗白华最真确的哲学就是一首“宇宙诗”136

一一个“世界”,一个“社会”,一个“人生”136

二诗人的宇宙观有Pantheismus(泛神论)的必要137

三“诗人人格”与“诗的构造”141

四恋爱诗的问题142

第十章田汉“可基督可恶魔”的诗人146

一“有声的中国”与“民主的诗歌”146

二一诚可以救万恶,“可基督可恶魔”的诗人150

第十一章郁达夫诗的三昧境156

一“象牙塔里的梦者”与“飞艇上的战士”157

二走向“粗大的方面”或“纤丽的方面”159

第十二章闻一多“唯一的方便”与“最伟大的诗”164

一新诗的迷途165

二“词曲的音节”“自然音节”与“诗的格律”166

三“时代精神”与“地方色彩”170

四诗的“价值”与“效率”172

五完全重新再做起的新诗174

六“泰果尔”解析176

第十三章徐志摩这世界仿佛常在等候着它的诗人180

一诗也有真诗、坏诗、假诗、形似诗180

二诗的真的趣味182

三一个时代的经验需要一种新的忏悔184

四那无形的推力或是冲动(The Impulse)186

第十四章朱湘以叙事体来作人性的综合描写190

一诗的音乐本质191

二“哲理诗”“散文诗”“土白诗”193

三复古而获今,迎外而亦获今195

四在诗里面谈主义,就是一个大笑话197

第十五章梁实秋“男性的力量”与“物质的事实”200

一新诗之所谓“新”者200

二情感、想象,诗的扶翼双轮202

三“伟大的诗”的三个条件206

第十六章叶公超一个“历史”,一条“事实”的河流210

一“雅”“俗”新诠210

二新诗的命运恰如整个中国的命运212

三建筑在语言节奏上的新诗是和生活一样有变化的216

第十七章那些个残缺的灵感多半是伤感,不是情感220

一新诗里的感伤主义,如同旧诗里的无病呻吟220

二一首诗的音节好比是一个人的生命222

三“不知羞惭”的情感与“德性上的矜持”226

第十八章新诗原始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232

附论一汉字所表征的思维方式及其“诗性智慧”242

一启蒙思想者的两难242

二汉字所表征的思维方式244

(一)不离具象的直觉思维254

(二)内含隐喻的比类思维254

(三)解构的自反思维254

三走出自我的自我成长254

附论二礼失求诸野一汉语诗歌的“方言”属性和“地方”属性258

一“统一国语”的召唤与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歌258

二建立在“方言性”与“地方性”书写之上的汉语诗歌传统262

三汉语转型与新诗发生267

附论三整体主义逻辑与“业余精神”274

附论四新诗的“虚构”286

跋弱者的事业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