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内宇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武伯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56530569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测谎-心理测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心理·内宇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检验心理痕迹有或无3
狙击手是天生的3
阻断个人恐怖行为7
新晋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其人——武伯欣教授谈市局傅局长11
应大声疾呼建立心理干预系统18
疑难案侦破:相关人员必须要学会“四轮驱动侦查”22
心理科学:知人知面也知心的知识群23
心理痕迹——可重复检验的科学对象24
心理生理学:易被人误认为是“生理心理学”25
技术能力买不来:唯有靠系统专业学习和训练26
授课有感:办案人必须具备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知识27
心理测试技术:从实测办案效果中区分良莠28
心理测试仪器:是可调控的好,还是自动傻瓜相机好29
心理测试技术员合格标准——能否准确、快速排查犯罪嫌疑人30
对疑难案件必须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31
心理测试技术:是客观检验心理痕迹的科学32
人口失踪案件:立案以后究竟怎样往下办33
疑难案优先考虑变态心理人作案34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与心理测试技术35
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什么要学习实验心理学36
合格心理测试员,为什么必须首先是侦办案件的内行37
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根据主要有哪些38
犯罪心理分析缺失:疑难案件侦查审理肯定不到位40
中国心理测试技术必备:心理学几大流派取向的研判41
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应铭记的:不应仅仅是“成功”案例42
公务员审查可用“测谎”测“忠诚”43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生入学考什么44
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46
正确认识20世纪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史47
从事心理测试技术研究和实案测试20余年的心得49
普及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理论和综合编题法的迫切性50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与公正性51
犯罪心理实案测试及其理性思考6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7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8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协破内盗案86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经验谈89
犯罪心理测试后即转入讯问的意义及策略方法97
心理测试技术与“测谎”106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和局限性111
描绘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情景测试编题技巧118
正确认识我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称谓、地位和作用128
论犯罪心理测试的可靠性135
浅议心理测试技术在办案工作中的运用142
找出犹大147
云南省玉溪市轮奸案宣判149
深圳“2009·08·29”大火案取得重大进展150
武伯欣教授协助广西南宁警方成功破获“女婴被害案”151
快报:犯罪心理测试侦破杀人案,犯罪分子已经伏法152
广而告之:心理测试技术快速侦破人口失踪案153
科学心测显威力:研测2009年1月26日× ×市人民医院爆炸案154
心理痕迹分析:一起杀人焚尸案,四天测真被侦破155
内蒙古开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致武教授新春贺电157
淮北“10·13”杀人案件告破158
河北邯郸刑警支队致武教授新春贺电159
河北衡水警方致武教授新春贺电160
湖南省湘阴县“2008·01·15”案件已突破161
安徽省公安厅刑警总队致谢武教授162
河南省安阳市警方的感谢信163
各地致武伯欣教授节日祝语四则164
下篇:问责“测谎”之乱局167
《新闻会客厅》:“测谎仪”破解悬疑要案谜团167
《百科探秘》:第二次“测谎”180
《探索发现》:秘境追踪一说出真相191
从外源性模仿“测谎”路到内源性研创中国心测技术路199
N种口供:司法岂能轻信口供“测谎”202
美式“测谎员”:疑难案可暴露“五个根本不会”203
正规学习训练,杜绝假冒伪劣心理测试技术员204
滥用“测谎”之祸:毫无心理学应用研究依据205
不枉不纵: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合格的标准206
“心理测试容许测错案”:必须有完备的追责机制为前提208
“测谎”理论:究竟错在哪209
武伯欣教授从来不与“测谎仪”厂商合作210
是科学发展中国心理测试技术,还是盲目照搬美国商业“测谎”211
“美人计”:心理实验证明与测谎假说212
擦亮眼睛:仅用单一脑电指标“自动测谎”是骗人213
纠正美式“测谎”在中国大陆错误的实践215
绝不做追逐金钱、名位和感官享乐的人217
中国推进心理测试技术必须慎重抉择218
有勇气走出“测谎门”,才是心理测试技术的坦途220
中国心理测试技术人员的职责222
我们为什么反对美国商业测谎理论和方法22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指示225
“神探”质疑脑电“测谎仪”226
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混乱亟须反思228
心理测试结论中有效与无证据资格的冲突229
附录:心理学人点评时事247
方舟子被打案:雇凶杀人性质;护短遮丑恶习247
抚慰工人心灵:各级领导和总工会应警醒248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中国开幕了249
实干与实效:百年中国领导人评价的第一标准250
“赌球”查处:用“测谎仪”测测上上下下涉嫌人251
中国社会犯罪问题之展望252
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254
芬兰: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什么样255
奥运后心理调适:人需要摆脱情绪低落期256
奥运反思:金牌第一,绝不等于体育强国257
是快乐型大脑,还是忧郁型大脑258
大胆解放思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59
知人知面也知心:人事心理学对四种人的德与能评价260
社会与人的差距:对照580亿美元做慈善的比尔·盖茨261
“破窗理论”:官员贪腐案及其他犯罪案件为何增多262
人的思维和行动:一般相差半秒钟263
警惕+识别:各种骗子的心理行为特征264
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汶川大地震的困惑、思索及其他265
开放的中国——必须学会用国际社会惯例为人处世266
八级大地震:大坏事能变成大好事吗267
灾后心理辅导——写在四川大地震之后268
以人为本:应为死难民众下半旗志哀269
股市震荡背后的社会心理浮躁270
心理差异: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效应271
变态心理:每个人都可能发生心理变异272
拓展心理科学在中国生根的工作273
官员财产申报:“测谎”还是测真274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警察,你焦虑吗275
读书随想277
“许霆取款案”之犯罪心理动态分析278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