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北平原农业水文及水资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昌明,魏忠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1238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北平原农业水文及水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1
第一章华北平原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1
一、流域与水系1
(一)地理位置与流域划分1
前言3
(二)华北平原水系3
二、主要水文地理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10
(一)气候条件10
(二)地貌与地质条件14
(三)土壤与植被特征17
(四)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条件19
(一)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22
一、华北平原地表水资源基本状况22
第二章地表水资源22
(二)地表径流的分布和水量平衡23
(三)地表径流的变化26
二、地表水资源评价34
(一)平原自产径流量35
(二)山区河流进入平原的水量38
(三)黄河下游过境流量41
三、河流泥沙43
(一)泥沙来源及含沙量、输沙量区域分布44
(二)河流泥沙的时空变化45
四、河流水质52
(一)河水的矿化度53
(二)河水的主要离子组成57
(三)河水的离子径流量58
(四)河水的硬度与碱度60
第三章地下水资源61
一、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61
(一)第四纪沉积物与含水层结构61
(二)地下水区域分布特征62
(三)第四纪含水层的垂向分布特征与水力联系64
二、地下淡水资源评价66
(一)地下淡水资源66
(二)地下淡水的水化学特征72
三、地下咸水资源评价73
(一)地下咸水分布特征73
(二)地下咸水的水化学特征79
(三)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对咸水形成的作用83
四、地下水的动态类型85
(一)地下水动态多年变化的特点85
(二)地下水动态年内变化的特点86
五、地下水的分区89
(一)地下水分区的意义和原则89
(二)各分区特点概述90
第四章农业水资源及其综合分析96
一、四水转化的基本特征96
二、区域土壤水评价97
(一)水量平衡中的土壤水要素97
(二)区域年土壤总湿度的估算98
三、有效降水量的计算100
四、总水资源、当地水资源总量及供需分析109
五、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问题的综合分析114
(一)缺水问题的水量平衡分析114
(二)农田水量平衡分析116
(三)农田生态平衡分析121
(五)未来缺水量的分析124
(四)区域灌溉水量供需现状分析124
第五章灾害性水文分析128
一、旱涝灾害的成因分析128
(一)气候128
(二)地形133
二、旱涝灾害的统计评价与分析133
(一)单因子指标133
(二)多因子指标134
三、华北平原水旱灾害的规律分析137
(一)典型年水旱灾害趋势分析137
(二)水旱灾害的纬度分布140
(三)水旱灾害的主要规律141
四、土壤盐渍化的水文分析143
(一)土壤盐渍化的灾情分析143
(二)土壤盐渍化的区域分布及其与地下咸水的关系144
(三)土壤盐渍化与地下水的关系145
(四)土壤盐分的水迁移运动及盐碱土改良原理149
(五)盐碱土治理与改良的主要措施150
五、泥沙淤积的灾害性分析153
第六章水资源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157
一、地下水开采的水文效应157
(一)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157
(二)地下水位下降及降落漏斗的形成159
(三)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与水质恶化问题163
(四)开采地下水与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量的关系165
(五)开采地下水对地表径流的影响167
(六)井灌井排对盐碱地改良的作用169
二、地表水体污染问题171
(一)水质污染现状171
(二)水质污染特征175
(三)水质污染的成因178
第七章农业水资源利用分析18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18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81
(二)农业生产与灌溉用水的关系182
二、“引黄”与“引江”分析185
(一)黄河下游水、沙资源利用分析185
(二)“引黄”潜力的估计与预测188
(三)南水北调引水的分析与论证189
三、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分析195
(一)地下水调控与旱涝盐碱治理关系195
(二)地下水人工补给及最优水位调控197
(三)地下咸水的改造利用200
(二)节水农业206
(一)节流系统206
一、农业节流与节水型农业206
第八章农业供水对策的系统分析206
(三)节水灌溉技术208
(四)节水管理211
二、农业水资源管理的研究211
(一)农业水资源管理的体制212
(二)水费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213
(三)合理配水217
(四)供水投资与水管理的经济核算问题223
三、节流、开源、管理的决策模型223
(一)供水决策分析概念模型224
(二)参数与变量的表示和分析计算224
(三)目标函数与约束方程227
(四)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讨论229
结 语234
参考文献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