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安全报告 2014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金融安全报告 2014
  •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著;王擎主编;董青马,王鹏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88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报告-中国-201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安全报告 201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金融安全评估分析框架1

0.1 背景及意义1

0.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金融安全内核2

0.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4

第一篇 金融系统中的金融安全11

第1章 银行业风险评估11

1.1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与现状11

1.2 银行业风险评估指标选择17

1.2.1 单个银行风险评估17

1.2.2 银行间传染风险评估18

1.3 我国银行业风险评估18

1.3.1 单个银行风险评估18

1.3.2 银行间传染风险评估26

1.4 结论与展望29

第2章 证券业风险评估32

2.1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程及特征32

2.2 证券公司风险分类及其指标选择35

2.2.1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分类35

2.2.2 风险指标的选择与度量37

2.3 风险评估结果及其分析40

2.3.1 市场风险评估41

2.3.2 流动性风险评估46

2.3.3 信用风险评估49

2.4 结论与展望51

2.4.1 2001—2013年风险演变特征以及结论51

2.4.2 当前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隐患52

2.4.3 未来系统性风险爆发的路径与方式52

第3章 保险业风险评估54

3.1 2001—2013年保险业运行概况54

3.1.1 保费收入54

3.1.2 保险密度55

3.1.3 保险深度56

3.1.4 中外资险企保费占比57

3.1.5 保险机构总资产57

3.1.6 偿付能力充足率与再保险率58

3.1.7 市场集中度60

3.1.8 保险公司运营指标61

3.2 保险业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选择63

3.3 保险业安全状态评估64

3.4 结论与展望65

第4章 货币市场风险评估68

4.1 我国货币市场的运行概况及特征68

4.1.1 各交易品种交易量不断扩大68

4.1.2 交易量高度集中68

4.1.3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上行69

4.1.4 存在明显的资金融出方和资金融入方70

4.1.5 货币市场交易品种高度相关71

4.2 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选择72

4.2.1 货币市场面临的系统性风险72

4.2.2 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方法72

4.3 货币市场安全状态评估73

4.3.1 对交易品种风险集中度的度量73

4.3.2 对市场参与者系统重要性的度量75

4.3.3 货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综合评估76

4.4 结论与展望77

4.4.1 2001—2013年货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演变特征77

4.4.2 未来的系统性风险可能爆发的路径与方式78

第5章 股票市场风险评估80

5.1 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概况及特征80

5.1.1 股票市值在波动中逐步增长80

5.1.2 股票融资情况波动较大81

5.1.3 投资者开户数逐步增多81

5.1.4 机构投资者队伍逐步壮大82

5.2 股票市场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选择83

5.3 我国股票市场风险评估84

5.3.1 市盈率84

5.3.2 市净率87

5.3.3 换手率89

5.4 结论与展望90

第6章 债券市场风险评估92

6.1 债券市场发展概况92

6.1.1 银行间债券市场92

6.1.2 交易所债券市场94

6.1.3 债券市场运行状况95

6.2 风险评估指标96

6.2.1 违约风险96

6.2.2 利率风险97

6.2.3 流动性风险98

6.3 债券市场风险评估结果98

6.3.1 交易所债券市场98

6.3.2 银行间债券市场103

6.3.3 地方政府债107

6.4 结论与展望107

第7章 衍生品市场风险评估115

7.1 衍生品市场运行概况及特征115

7.1.1 股指期货市场115

7.1.2 国债期货市场118

7.1.3 黄金期货市场119

7.2 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选择121

7.2.1 市场风险121

7.2.2 流动性风险122

7.3 衍生品市场风险评估结果123

7.3.1 股指期货市场123

7.3.2 国债期货市场125

7.3.3 黄金期货市场128

7.4 结论与展望130

第8章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性评估132

8.1 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性评估132

8.1.1 关于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的现有研究132

8.1.2 中国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的时序评估133

8.1.3 中国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性的横截面评估:基于大额支付系统数据136

8.2 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性评估142

8.3 结论与展望144

第二篇 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安全评估149

第9章 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安全评估149

9.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2001—2013年)149

9.1.1 经济增长逐渐放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49

9.1.2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增速放缓,国际收支顺差增速回升152

9.1.3 近两年物价水平涨速缓慢156

9.1.4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158

9.1.5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降,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161

9.1.6 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放缓162

9.2 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安全评估框架与指标选择163

9.2.1 文献基础163

9.2.2 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选择172

9.3 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安全监测与评估173

9.3.1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安全隐患173

9.3.2 非金融企业部门风险评估181

9.3.3 住户部门风险评估187

9.3.4 金融企业部门风险评估188

9.3.5 公共部门风险评估190

9.4 结论与展望194

9.4.1 经济系统中重要金融安全隐患分析194

9.4.2 政策建议197

第三篇 国家层面的金融安全评估205

第10章 外债安全评估205

10.1 2001—2013年中国外债概况及特征205

10.2 中国外债风险评估模型212

10.2.1 各类金融风险评估模型及指标212

10.2.2 我国外债风险的一般度量指标213

10.2.3 我国外债安全性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17

10.3 中国外债安全状态评估结果219

10.3.1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中国外债风险评估219

10.3.2 中国外债风险综合指数的解读220

10.4 结论与展望221

第11章 资本流动异常状态评估226

11.1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概况226

11.1.1 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情况227

11.1.2 跨境收付基本情况229

11.1.3 结售汇基本情况230

11.2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异常情况度量指标选择230

11.3 跨境资本流动异常情况及原因分析232

11.3.1 热钱流入情况232

11.3.2 资本外逃情况233

11.3.3 与欧美国家的比较分析236

11.3.4 跨境资本流动异常的原因分析238

11.4 结论与展望241

11.4.1 影响热钱流入波动的潜在风险241

11.4.2 影响资本外逃波动的潜在风险242

11.4.3 未来展望243

第12章 大宗商品定价权评估246

12.1 大宗商品定价权概述246

12.2 大宗商品定价权评估方法及指标选择250

12.2.1 现代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机制250

12.2.2 期货市场定价地位与宗主国商品定价权250

12.2.3 大宗商品定价权测度指标选择251

12.3 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测度252

12.3.1 各种商品定价权指标测度结果252

12.3.2 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原因分析258

12.4 结论与展望260

第13章 中国货币危机预警评估265

13.1 货币危机理论265

13.1.1 货币危机的含义265

13.1.2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266

13.2 货币危机预警体系及方法选择270

13.2.1 近期货币危机的预警模型270

13.2.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272

13.2.3 预警指标体系的选定273

13.3 我国货币安全状态评估275

13.3.1 我国预警指标分析276

13.3.2 不同方法的预警结果279

13.4 结论与展望283

第14章 中国货币主权安全评估286

14.1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主权概况287

14.1.1 货币主权的界定287

14.1.2 人民币主权概况287

14.1.3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主权维护特征291

14.2 货币主权风险指标评估体系和指数构建292

14.2.1 风险指标选择293

14.2.2 货币主权风险指数构建及说明296

14.3 我国货币主权的风险评估298

14.3.1 货币主权风险隐患分析298

14.3.2 2009—2013年我国货币主权维护的风险状况301

14.4 结论与展望303

14.4.1 主要结论303

14.4.2 未来展望304

第四篇 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评估309

第15章 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评估309

15.1 金融基础设施运行概况及特征309

15.2 金融基础设施安全指标体系311

15.2.1 金融制度指标311

15.2.2 信用环境和会计信息披露指标312

15.2.3 法律环境指标313

15.2.4 反洗钱监测指标314

15.3 金融基础设施横向安全评估315

15.3.1 金融基础设施外延界定315

15.3.2 金融制度隐患315

15.3.3 信用环境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隐患318

15.3.4 法律环境隐患320

15.3.5 反洗钱监测制度321

15.4 金融基础设施纵向安全评估321

15.4.1 金融制度风险321

15.4.2 信用环境安全评估326

15.4.3 法律环境安全评估328

15.5 结论与展望330

第五篇 主要结论335

一、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评估335

二、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评估336

三、金融系统与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性评估337

四、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安全评估338

五、我国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可能性评估338

六、我国金融主权评估339

七、金融基础设施中的金融安全评估340

第六篇 专题研究343

专题一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343

专题二 美国QE退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与对策357

专题三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