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 检测维修士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684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 检测维修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机动车原理1
1.1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特性1
1.1.1 发动机指示指标1
1.1.2 发动机有效指标3
1.1.3 发动机特性4
1.2 机动车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11
1.2.1 机动车使用性能概述11
1.2.2 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13
1.2.3 燃料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14
1.2.4 制动性能及其评价指标15
1.2.5 操纵稳定性及其评价指标15
1.2.6 环保性能及其评价指标18
1.2.7 平顺性和通过性及其评价指标20
第2章 机动车检测技术基础23
2.1 概述23
2.1.1 汽车技术状况23
2.1.2 机动车检测、诊断与维修的含义与目的24
2.2 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25
2.2.1 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简介25
2.2.2 国内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简介26
2.3 检测站的职能和分类27
2.3.1 检测站的职能27
2.3.2 检测站的分类27
2.4 检测站工位设置和检测项目29
2.4.1 安全环保检测线29
2.4.2 综合检测线31
2.5 检测站微机控制系统33
2.5.1 微机网络系统的结构33
2.5.2 检测线联网控制模式36
2.5.3 微机网络各子系统的功能38
第3章 发动机综合分析仪40
3.1 结构与原理40
3.1.1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40
3.1.2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的基本组成41
3.2 发动机功率检测44
3.3 点火系统检测与波形分析44
3.3.1 点火系检测44
3.3.2 汽油机点火过程波形特征46
3.3.3 发动机点火正时检测及其故障诊断48
3.3.4 白金(触点)参数检测与诊断50
3.3.5 点火高压值及其故障诊断51
3.3.6 单缸动力检测及其故障诊断52
3.3.7 点火系统故障波形分析52
3.3.8 不同汽缸次级点火电压波形对比分析53
3.4 起动系统参数及汽缸的相对压力检测54
3.4.1 测试导线的连接54
3.4.2 测试55
3.4.3 起动系统参数分析55
3.5 充电系统检测56
3.5.1 测试导线的连接56
3.5.2 检测过程56
3.5.3 充电系统数据及波形分析56
3.6 进气胶管真空压力波形检测56
3.7 柴油机供油系参数检测57
3.7.1 波形分析57
3.7.2 怠速稳定性的测量58
3.8 操作与维护58
3.8.1 分析仪主机与下位机或灯屏通信失败58
3.8.2 接上初级信号传感器后没有转速信号58
3.8.3 蓄电池内阻过高并且电流测试数据失真58
3.8.4 测试过程中的死机58
3.8.5 起动系测试过程中计算机不能控制断火59
3.8.6 接上初级信号传感器后发动机不能起动59
3.8.7 柴油车转速不稳59
3.8.8 起动电压测试结束后,发动机仍不能起动59
3.8.9 被测车辆转速达不到测功转速上限59
第4章 汽车底盘测功机60
4.1 汽车底盘测功机结构与原理60
4.1.1 底盘测功机的功能60
4.1.2 底盘测功机的结构与原理60
4.1.3 汽车底盘测功机的构造62
4.2 影响底盘测功机测试精度的因素68
4.2.1 机械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68
4.2.2 风冷式电涡流功率吸收装置的冷却风扇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69
4.2.3 滚动阻力对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测定值的影响分析69
4.3 操作与维护70
4.3.1 操作70
4.3.2 维护71
第5章 制动试验台72
5.1 制动检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72
5.1.1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72
5.1.2 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简介75
5.2 制动试验台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77
5.2.1 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操作规程77
5.2.2 平板式制动检验台操作规程78
5.2.3 制动检测标准79
5.2.4 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指标计算过程分析80
5.2.5 制动结果判定81
5.3 设备维护与故障分析83
5.3.1 制动试验台的维护83
5.3.2 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的维护83
5.3.3 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的维护84
第6章 废气分析仪和烟度计85
6.1 概述85
6.1.1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85
6.1.2 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86
6.2 结构与原理86
6.2.1 废气分析仪结构与原理86
6.2.2 烟度计结构与原理90
6.3 操作与结果判定91
6.3.1 废气分析仪操作和结果判定91
6.3.2 滤纸式烟度计操作和结果判定95
6.3.3 不透光度计的操作和结果判定96
第7章 前照灯检测仪98
7.1 结构与原理98
7.1.1 前照灯检测仪构造98
7.1.2 前照灯测量原理102
7.2 操作与结果判定104
7.2.1 聚光式前照灯检测仪104
7.2.2 屏幕式前照灯检测仪104
7.2.3 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104
7.2.4 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105
第8章 侧滑试验台106
8.1 侧滑试验台的结构与原理106
8.1.1 双板联动式侧滑试验台的结构106
8.1.2 双板联动式侧滑试验台的测量原理107
8.1.3 单滑板侧滑试验台的测量原理108
8.2 侧滑试验台的操作与结果判定109
8.2.1 侧滑检验台操作109
8.2.2 检测结果判定109
第9章 四轮定位仪110
9.1 四轮定位仪的结构与原理110
9.1.1 四轮定位仪的结构110
9.1.2 四轮定位的测量原理110
9.2 四轮定位仪操作与结果判定112
9.2.1 基础知识112
9.2.2 四轮定位的检测112
9.2.3 注意事项120
9.2.4 四轮定位仪的维护120
9.2.5 检测结果分析120
9.2.6 四轮定位的调整方法121
第10章 车速表试验台122
10.1 结构与原理122
10.1.1 车速表试验台结构122
10.1.2 车速表试验台检测原理124
10.2 操作与结果判定125
10.2.1 操作过程125
10.2.2 结果判定127
10.3 车速表故障的检查和调整127
10.3.1 车速表指针摇摆不定或抖动的调整127
10.3.2 车速表指针不动的调整128
10.3.3 车速表工作正常而里程表字鼓不转时的调整128
10.3.4 车速表指示误差超过规定范围128
第11章 车轮动平衡仪129
11.1 车轮动平衡仪结构与原理129
11.1.1 车轮平衡检测的必要性129
11.1.2 引起车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129
11.1.3 车轮的静平衡与动平衡129
11.1.4 车轮平衡检测的判定标准132
11.2 车轮平衡仪的使用与维护132
11.2.1 车轮平衡检测机理132
11.2.2 测量前的检查与准备133
11.2.3 就车式车轮动平衡仪及使用方法133
11.2.4 离车式车轮动平衡仪及使用方法135
第12章 车辆外观检测137
12.1 概述137
12.1.1 技术状况变坏的具体表现137
12.1.2 外观检测项目与检测流程137
12.2 外观检测方法与检测记录141
12.2.1 外观检视主要设备141
12.2.2 送检车辆的准备141
12.2.3 汽车外观检查方法141
12.3 外观检测结果判定141
第13章 机动车电气故障的诊断排除144
13.1 电气故障诊断流程144
13.1.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修与诊断误区144
13.1.2 检测诊断的一般程序146
13.1.3 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147
13.1.4 确认故障部位的方法及维修注意事项151
13.1.5 汽车电路故障检测与诊断153
13.2 检测仪器的使用156
13.2.1 汽车维修中常用量具的使用156
13.2.2 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159
13.2.3 万用表的使用159
13.3 传感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161
13.3.1 汽车传感器概述161
13.3.2 汽车传感器易发故障及故障结果167
13.3.3 常用传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169
第14章 机动车维护174
14.1 汽车维护的分级174
14.1.1 汽车定期维护174
14.1.2 汽车非定期维护177
14.2 机动车一级维护的重点项目183
14.2.1 汽车一级维护的作业内容183
14.2.2 汽车一级维护重点项目183
14.3 机动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185
14.3.1 二级维护具体检测项目185
14.3.2 二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185
14.3.3 二级维护竣工要求189
14.4 汽车维护作业中的工艺组织、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则190
14.4.1 工艺组织190
14.4.2 注意事项191
14.4.3 安全规则192
第15章 机动车常用运行材料194
15.1 机动车燃料与润料194
15.1.1 机动车燃料的牌号、规格及使用性能194
15.1.2 机动车燃料对机动车使用的影响198
15.1.3 机动车燃料的选用199
15.2 机动车润滑油与润滑脂200
15.2.1 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及应用200
15.2.2 汽车齿轮油205
15.2.3 汽车液力传动油的性能及应用208
15.2.4 汽车减振器油211
15.2.5 汽车润滑脂213
15.3 汽车轮胎219
15.3.1 汽车轮胎的构造、类型与规格219
15.3.2 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223
15.4 汽车防冻液、汽车空调制冷剂225
15.4.1 汽车防冻液规格及特性225
15.4.2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规格及特性226
第16章 机动车节能与污染防治技术227
16.1 机动车节能技术227
16.1.1 机动车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227
16.1.2 整车节能技术和机动车运用节能技术227
16.2 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239
16.2.1 机动车污染种类及危害239
16.2.2 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排放净化控制的主要措施244
16.2.3 机动车的噪声防治技术253
第17章 机动车技术评估256
17.1 机动车技术评估的概念256
17.1.1 机动车技术评估定义256
17.1.2 机动车技术评估要素组成256
17.2 机动车技术评估内容和技术要求256
17.2.1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评定256
17.2.2 机动车维修质量评估257
17.2.3 事故车鉴定评估262
17.2.4 旧机动车鉴定评估271
17.3 机动车质量检验281
17.3.1 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检验281
17.3.2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检验283
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