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梦缘陆家嘴 第2分册 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1990-201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8439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城市建设-研究-浦东新区-1990~2015;区域规划-研究-浦东新区-1990~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梦缘陆家嘴 第2分册 重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1990-201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第一节 背景:科学规划开创城市新空间2
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2
二、引领,重点区域规划首当其冲3
三、驱动,基础设施先行战略4
四、提高,大尺度下的精细设计6
第二节 触发:以点带面联动全区7
第三节 支撑:瑰丽背后的规划保障体系9
一、支撑保障体系的五大因子9
二、支撑保障体系的意义:从框架到多维融合14
第二章 开创先河:重点区域的规划20
第一节 主导功能的扩展和延伸区域20
一、楼宇、要素和酒店的集聚:竹园商贸区20
二、拓展下的功能提升:塘东地区45
三、会展功能的诞生:新国际博览中心57
第二节 重点配套服务区域72
一、城市商业的飞跃:新上海商业城72
二、重点景观功能轴:世纪大道中段两侧地区87
第三节 城市副中心:花木行政文化中心93
一、规划背景93
二、早期规划构想及结构规划96
三、详细规划102
第四节 国际社区典范:联洋生态居住区113
一、规划背景113
二、详细规划114
第五节 产业转型示范:陆家嘴软件园128
一、规划背景128
二、详细规划129
第三章 顺畅通行:城市脉络的革新150
第一节 目标:都市新交通从这里起步150
一、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与政策150
二、浦东新区交通发展目标151
三、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交通发展目标151
第二节 复合:三维新交通153
一、越江交通完善有序153
二、轨道交通快速便捷156
三、地面交通四通八达161
第三节 绿色:通达便捷的公共交通172
第四节 创新:第一个现代交通地区规划174
一、陆家嘴中心区交通规划国际咨询174
二、陆家嘴中心区交通规划184
第四章 驱动城市:基础设施保障体系190
第一节 统筹:有机融合的市政规划体系190
一、总体规划层面190
二、分区规划层面194
三、陆家嘴中心区层面195
第二节 高效:完善的供应系统196
一、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196
二、节能环保的供电系统197
三、高效低耗的燃气系统198
第三节 前瞻:安全的排水系统199
一、疏堵结合的排水系统199
二、清洁先进的环卫系统200
第四节 智慧:便捷的邮电系统200
第五节 创新:共同沟的首次实践201
一、研究设想201
二、张杨路共同沟实施评价202
三、陆家嘴中心区共同沟规划203
第五章 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206
第一节 核心:陆家嘴中心区城市设计206
一、规划目标206
二、规模预测207
三、慢行与公共交通组织207
四、绿地景观207
五、建筑景观209
六、街道景观211
第二节 主轴:世纪大道景观设计212
一、世纪大道两侧城市景观规划212
二、世纪大道景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214
第三节 岸景:陆家嘴滨江大道220
一、滨江大道总体规划220
二、滨江大道详细规划222
三、滨江大道景观设计224
四、滨江大道改造工程方案设计225
第四节 开放:陆家嘴中心绿地228
第五节 绿岛:世纪公园230
一、总体布局230
二、节点景观设计232
第六章 交互空间:从平面走向立体236
第一节 空间的需求:规划初期的设想236
第二节 交互的城市:多层次空间的实践236
一、项目概述237
二、规划情况239
三、建设情况239
第三节 人性的空间:步行连廊的整合240
一、规划设计国际征集240
二工程建设245
专家视角249
束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主任)249
苏功洲(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250
陈小鸿(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251
钱爱梅(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