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 赵水平,胡大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8463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高血脂病-防治-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血脂与脂蛋白1

第一节 胆固醇代谢2

一、体内胆固醇的来源2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

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3

四、胆固醇的转化4

第二节 三酰甘油代谢4

一、三酰甘油合成代谢5

二、三酰甘油分解代谢5

第三节 脂蛋白代谢6

一、乳糜微粒9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10

三、中间密度脂蛋白10

四、低密度脂蛋白11

五、高密度脂蛋白12

六、脂蛋白(a)14

第四节 载脂蛋白15

一、载脂蛋白AⅠ16

二、载脂蛋白AⅡ16

三、载脂蛋白AⅣ17

四、载脂蛋白AⅤ17

五、载脂蛋白B17

六、载脂蛋白CⅡ17

七、载脂蛋白CⅢ18

八、载脂蛋白E18

第2章 血脂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20

第一节 血脂检测项目21

一、总胆固醇21

二、三酰甘油21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

五、载脂蛋白AⅠ23

六、载脂蛋白B24

七、脂蛋白(a)24

八、小而致密的LDL25

第二节 血脂检测注意事项26

一、分析前影响因素26

二、采取措施27

第3章 血脂异常的病因及分类30

第一节 血脂异常的病因30

一、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31

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病因34

第二节 血脂异常分类及家族性高脂血症38

一、分类方法38

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1

三、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45

四、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46

第4章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49

第一节 早期临床研究49

第二节 动物实验50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模型——高胆固醇食物喂饲家兔50

二、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鼠和狗52

三、动脉粥样硬化新动物模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53

第三节 胆固醇代谢缺陷53

一、基因缺陷致严重高胆固醇血症54

二、基因突变致胆固醇低56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56

一、脂蛋白滞留与应答56

二、脂蛋白滞留过程58

三、影响脂蛋白滞留的因素58

四、内皮下基质分子及辅助分子的作用60

第五节 脂蛋白滞留的干预靶点60

一、阻止含ApoB脂蛋白进入及滞留于内皮下61

二、特异性抑制脂蛋白和内皮下基质分子(蛋白聚糖等)相互作用61

三、促进动脉内皮下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清除61

第5章 三酰甘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64

第一节 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检出及其意义64

第二节 三酰甘油与ASCVD风险评估65

第三节 三酰甘油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67

一、主要机制67

二、脂质交换与胆固醇酯的转移69

三、其他机制70

第6章 高密度脂蛋白基础与临床74

第一节 流行病学调查74

一、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5

二、冠心病患者HDL-C检测意义76

三、糖尿病患者HDL-C水平77

四、人群中低HDL-C的分布情况78

五、HDL功能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预测作用79

第二节 早期临床研究结果81

一、赫尔辛基心脏研究81

二、空军/得克萨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FCAPS/TexCAPS)81

三、退伍军人HDL干预研究(NA-HIT)82

第三节 HDL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83

一、促进胆固醇逆转运83

二、HDL抗氧化和抗炎作用90

三、HDL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91

四、HDL的抗血检和促纤溶作用91

第四节 针对HDL的治疗92

一、传统的升高HDL-C手段92

二、针对HDL干预的新靶点95

三、对HDL作为治疗靶点的思考103

第7章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及临床意义112

第一节 脂蛋白亚组分异常及其临床意义112

第二节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114

一、梯度凝胶电泳法115

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115

三、磁共振分光检定法115

四、离子迁移率分析116

第三节 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评价116

一、理想检测方法的标准116

二、现有脂蛋白亚组分检测方法的优势及其局限性116

三、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的临床意义117

四、脂蛋白亚组分检测的展望118

第8章 血脂异常的检出和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122

第一节 血脂异常的检出123

第二节 血脂合适水平123

一、总胆固醇126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6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7

四、三酰甘油(TG)127

第9章 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129

第一节 危险因素的定义及分类129

一、危险因素的定义129

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类130

第二节 心血管病总体危险132

第三节 总体危险的评估方法134

一、参与危险评估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或LDL-C除外)134

二、半定量危险分层135

三、总体发病(死亡)危险定量估算137

第10章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一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141

第一节 饮食治疗试验141

一、洛杉矶退伍军人研究(LAVS)141

二、奥斯陆一级预防试验(OPPT)142

三、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143

四、WHO欧洲协作研究(WHOECT)144

第二节 药物降脂临床试验144

一、血脂研究临床中心与冠心病一级预防试验(LRC-CPPT)145

二、赫尔辛基心脏研究(HHS)146

三、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147

四、空军/德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研究(AFCA-PS/TexCAPS)148

五、盎格鲁-斯堪的那维亚心脏终点研究(ASCOT)149

六、协作阿托伐他汀糖尿病研究(CARDS)150

七、日本成人高胆固醇处理一级预防研究(MEGA)152

八、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消退临床试验(ENHANCE)153

九、一级预防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理由——评价瑞舒伐他汀的干预试验(JUPITER)154

十、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行动试验(ACCORD)156

第11章 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循证医学证据160

第一节 对稳定型冠心病的试验161

一、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161

二、胆固醇和冠心病复发事件试验(CARE)162

三、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干预(LIPID)163

四、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HDL-C干预试验(VA-HIT)164

五、阿托伐他汀与血管重建术比较(AVERT)165

六、治疗达新目标(TNT)166

七、积极降脂减少终点事件(IDEAL)167

八、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168

第二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降脂治疗的临床证据169

一、积极降脂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研究(MIRACL)170

二、普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评估和感染——心肌梗死溶栓22(PROVE-IT)171

三、A到Z试验172

四、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降脂干预研究(CHILLAS)173

五、进一步减少终点事件:葆至能疗效国际试验(IMPROVE-IT)174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降脂临床试验175

一、希腊阿托伐他汀与冠心病评估研究(GREACE)175

二、心脏保护研究(HPS)176

三、危险老人服普伐他汀的前瞻研究(PROSPER)178

四、氟伐他汀干预预防研究(LIPS)179

五、糖尿病粥样硬化干预试验(DAIS)181

六、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SPARCL)182

七、辛伐他汀和依折麦布对主动脉瓣狭窄的作用(SEAS)183

第12章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188

第一节 降低胆固醇——血脂异常干预的首要靶标188

第二节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189

第三节 血脂异常降脂治疗目标值制订190

一、血脂异常干预的目标值190

二、我国的干预目标特色192

第四节 血脂异常的干预措施193

一、改善生活方式194

二、他汀类为首选降低胆固醇药物194

三、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HDL-C血症的处理196

第13章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199

第一节 基本原则199

第二节 循证医学证据200

一、洛杉矶退伍军人研究(LAVS)200

二、奥斯陆一级预防试验201

三、多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FIT)201

四、WHO欧洲协作研究201

第三节 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价202

第四节 具体措施203

一、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203

二、选择能够降低LDL-C的食物205

三、增加植物固醇摄入206

四、平衡热量摄入和体育锻炼以达到并维持健康的体重206

五、吃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207

六、尽量减少饮料和加糖食物的摄入207

七、限盐208

八、限酒208

九、戒烟208

第五节 其他膳食建议209

一、抗氧化制剂209

二、大豆蛋白209

三、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209

第六节 特殊人群干预210

一、儿童与青少年210

二、老年人210

三、代谢综合征患者210

四、慢性肾病患者211

第七节 实施方案211

第14章 他汀类调脂药215

第一节 药理作用机制215

第二节 药理学及临床应用216

一、洛伐他汀216

二、血脂康218

三、辛伐他汀220

四、普伐他汀222

五、氟伐他汀224

六、阿托伐他汀226

七、瑞舒伐他汀230

八、匹伐他汀232

第三节 各种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比较234

第四节 他汀剂量思考235

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缺乏可靠证据236

二、胆固醇学说是他汀类药物临床获益证据和机制的基石238

三、大剂量他汀类药物的局限性239

第15章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245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与肝安全性245

一、他汀类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246

二、肝药酶增高的机制及预后246

三、与肝相关的禁忌证246

四、临床处理247

第二节 他汀类药物与肌肉安全性247

一、他汀类所致肌病发生率247

二、发生机制248

三、易患因素248

四、临床处理249

第三节 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250

第四节 他汀类药物与认识功能改变和神经系统损害252

一、他汀类与认识功能异常252

二、他汀类与神经系统损害253

三、临床处理253

第五节 他汀类药物与肾损害254

一、他汀类不导致与肌病无关的急性肾衰竭254

二、慢性肾病255

三、蛋白尿255

四、在CKD中的应用255

五、临床处理256

第六节 他汀类药物降脂与癌症风险256

第16章 贝特类药物调脂262

第一节 药代学和药动学特点262

第二节 调脂作用机制及疗效263

一、降低三酰甘油263

二、升高HDL-C264

三、促进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清除264

四、改变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亚型264

第三节 临床研究证据265

一、防治冠心病265

二、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266

三、防治微血管病变267

四、治疗代谢综合征268

第四节 临床应用268

一、氯贝丁酯269

二、非诺贝特269

三、苯扎贝特270

四、吉非贝齐270

五、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271

第17章 烟酸类调脂药277

第一节 药理作用277

一、作用机制278

二、剂型278

三、不良反应278

第二节 临床应用279

一、用于高脂血症279

二、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防治285

三、常用制剂289

第18章 胆酸螯合药297

第一节 药理作用机制297

第二节 常用胆酸螯合药298

第19章 胆固醇吸收抑制药301

第一节 药理作用机制301

第二节 临床应用302

一、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302

二、联合应用303

三、临床终点研究305

四、治疗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307

五、治疗纯合子谷甾醇血症308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308

第20章 其他调脂药物312

第一节 普罗布考312

一、药动学313

二、药理作用313

三、临床应用314

第二节n-3不饱和脂肪酸317

一、药效学318

二、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319

三、临床应用320

四、适应证321

五、不良反应321

第21章 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326

第一节 调脂药物联合应用的必要性326

第二节 他汀类药物与贝特类药物联合应用328

第三节 他汀类药物与烟酸联合应用330

第四节 他汀类药物与胆酸螯合药联合应用331

第五节 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331

第六节 他汀类药物与ω-3脂肪酸联合应用334

第七节 他汀类药物与普罗布考联合应用335

第八节 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和非诺贝特三药联用336

第22章 血脂异常治疗的非药物措施342

第一节 透析疗法342

一、各种透析疗法的优缺点343

二、临床应用348

三、临床疗效349

四、不良反应350

第二节 基因治疗351

一、离体基因治疗351

二、体内基因治疗353

第23章 糖尿病调脂治疗357

第一节 糖尿病的脂蛋白异常的特点357

第二节 糖尿病异常脂蛋白的致病作用358

第三节 降脂防治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临床依据359

第四节 糖尿病调脂治疗临床实践362

第24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调脂治疗367

第一节 心肌梗死急性期血脂变化367

第二节 临床资料分析368

第三节ACS降脂临床试验370

第四节ACS调脂药物的应用372

第25章 慢性肾病调脂治疗376

第一节 慢性肾病时血脂异常376

第二节 慢性肾病降脂临床研究377

第三节 慢性肾病降脂药物临床应用380

第26章 高血压调脂治疗385

第一节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资料385

第二节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影响因素386

第三节 调脂治疗对血压的影响388

第四节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的机制389

第五节 高血压患者降脂治疗的临床益处391

第六节 高血压患者进行降脂治疗的指南394

第27章 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治疗398

第一节 饮食治疗398

一、脂类399

二、糖类399

三、膳食纤维400

四、地中海饮食模式400

第二节 生活方式改善400

一、控制体重400

二、运动400

三、饮酒401

四、戒烟401

第三节 药物治疗401

一、贝特类402

二、烟酸类402

三、他汀类403

四、n-3多不饱和脂肪酸403

五、胆固醇吸收抑制药404

六、联合用药404

第四节 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治疗405

第28章 老年人调脂治疗412

第一节 老年人血脂异常的特点412

第二节 老年人他汀治疗的临床证据413

第三节 老年人降脂治疗的临床应用416

第29章 临床血脂测定方法标准化420

第一节 血脂与脂蛋白的测定方法420

一、TC测定421

二、TG测定422

三、HDL-C测定423

四、LDL-C测定425

五、Lp(a)测定428

六、ApoAI、ApoB的测定429

第二节 血脂测定的标准化430

一、减少分析前变异对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430

二、减少干扰血脂和脂蛋白测定的措施431

三、血脂测定的参考系统432

四、血脂测定的标准化计划435

第三节 我国血脂测定的标准化近况437

第30章 国际血脂新指南要点及评价441

第一节 欧洲血脂指南441

一、冠心病危险分层是血脂异常防治基础441

二、LDL-C仍为血脂干预首要目标,且治疗目标更趋严格442

三、HDL-C目标值不明确,不作为干预靶点443

四、对高危和极高危人群启动药物治疗更为积极443

五、对特殊人群血脂管理有更为具体的建议444

六、对他汀降脂外获益进行了客观地评价445

第二节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指南446

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446

二、HDL-C与非HDL-C作为主要的治疗目标447

三、一级预防中LDL-C(或非-HDL-C)合适水平447

四、他汀治疗和LDL-C治疗目标值448

五、生活方式干预是防治ASCVD的基石448

六、特殊血脂异常的一级预防448

七、二级预防中控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的最佳水平449

八、二级预防中降低胆固醇药物使用450

第三节 美国心脏病学会胆固醇指南450

一、提出他汀应用适合人群451

二、不推荐采用降脂目标值451

三、推荐应用全面风险评估体系451

四、临床血脂研究新方向451

五、新指南备受争议452

六、欧洲心血管病专家的观点454

第四节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血脂异常管理建议454

一、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455

二、治疗目标的实用性455

三、脂蛋白脂质水平基线筛选和分层456

四、降脂治疗干预目标值4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