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助学贷款政策的效应、评价及修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助学贷款政策的效应、评价及修正
  • 冯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0644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贷学金-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助学贷款政策的效应、评价及修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6

一、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及相关研究6

二、助学贷款政策制度设计的各国和地区比较研究20

第三节 本书主要内容27

一、问题的提出27

二、研究内容27

三、研究方法29

四、技术路线29

第二章 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31

第一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31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内在收益率计算32

二、男性本科借款学生高等教育投资模型32

三、女性本科借款学生高等教育投资模型33

四、助学贷款实际年利率与商业贷款年利率的换算34

五、高等教育投资内在收益率与助学贷款实际年利率的比较36

第二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公共物品理论分析37

一、助学贷款的物品界定37

二、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的助学贷款的提供方式38

三、助学贷款的准公共物品地域属性分析39

第三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金融产品理论分析40

第四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营销理论分析42

一、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分析42

二、借款学生的营销分析43

第五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教育机会公平理论分析43

第六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分析45

第七节 结语46

第三章 助学贷款政策的宏观效应48

第一节 国家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49

一、国家创新能力的测度方面的研究50

二、国家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51

三、国家创新能力的研究述评55

第二节 助学贷款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模型的知识基础58

第三节 基于制度变迁和资本替代的助学贷款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模型61

一、模型的假设61

二、模型的构建61

三、模型分析及条件求解63

第四节 普通高校学生与国家创新能力的Granger因果检验66

一、实证检验变量的选取66

二、数据的来源和处理66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67

第五节 助学贷款政策改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69

一、中国助学贷款政策运行指数的度量70

二、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改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72

第六节 结语78

第四章 助学贷款政策对毕业借款学生的微观效应80

第一节 研究设计80

一、已有文献总结和理论基础80

二、研究假设82

三、访谈样本的选择84

四、研究效度与信度85

第二节 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85

第三节 助学贷款影响工作表现的访谈结果87

一、助学贷款对独立能力的培养的正效应检验87

二、助学贷款对继续深造的促进的正效应检验88

三、助学贷款对成熟性格的养成的正效应检验90

四、助学贷款影响家庭经济进而激励工作表现的正效应检验90

五、助学贷款资助课程对工作的帮助的正效应检验91

六、助学贷款还款特别豁免对职业选择的影响的正效应检验92

七、助学贷款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的正效应检验92

八、助学贷款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养的正效应检验92

九、助学贷款其他影响工作表现的正效应分析93

第四节 助学贷款影响工作表现的总结及分析94

第五章 助学贷款政策对在校借款学生的微观效应97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97

一、研究假设97

二、理论模型98

第二节 实证检验99

一、问卷设计、发放和数据搜集99

二、变量的测度101

三、模型回归结果102

第三节 结语108

第六章 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满意度的影响要素研究111

第一节 我国现行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111

第二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满意度调研基本情况113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113

二、样本描述与数据整理114

三、实证研究的统计工具与分析方法115

第三节 统计分析115

一、借款学生对助学贷款制度要素的看法115

二、借款学生对助学贷款制度要素选项的看法117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与假设121

一、助学贷款制度满意度的理论模型121

二、助学贷款制度满意度的研究假设122

第五节 实证检验125

一、模型的项目分析、效度与信度检验125

二、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128

第六节 结语130

第七章 助学贷款政策评价的案例研究132

第一节 研究设计132

一、理论框架132

二、案例的选择133

三、案例数据的收集134

四、研究方法136

第二节 案例简介136

第三节 借款学生的案例研究138

一、借款需求与信贷供给、政府承受能力的矛盾138

二、借款需求、工作收入与还款能力的困境140

三、助学贷款获得资格存在地域的不平衡141

四、父母做担保人的方式较难为借款学生接受142

五、助学贷款经办机构与回收机构倾向统一142

六、助学贷款对未来进一步深造意愿的影响145

第四节 学校经办人员的案例研究145

第五节 商业银行经办人员的案例研究146

第六节 结语148

第八章 按照国别和地区区分的助学贷款政策比较与借鉴150

第一节 泰国的助学贷款政策150

一、泰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151

二、泰国助学贷款政策和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比较152

三、泰国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制度设计的启示156

第二节 拉脱维亚的助学贷款政策159

一、国家补助的助学贷款政策设计160

二、拉脱维亚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63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助学贷款政策165

一、中国台湾地区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165

二、对大陆地区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68

第四节 美国的助学贷款政策171

一、美国多元化的助学贷款体系171

二、美国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73

第五节 英国的助学贷款政策175

一、英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176

二、英国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77

第六节 日本的助学贷款政策181

一、日本助学贷款的经办机构——JASSO181

二、日本现行助学贷款政策的内容182

三、日本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86

第七节 智利助学贷款政策189

一、智利助学贷款政策的沿革190

二、智利高等教育助学贷款政策的主要内容191

三、智利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启示194

第八节 孟加拉乡村银行高等教育贷款197

一、孟加拉乡村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198

二、孟加拉乡村银行高等教育贷款项目的内容198

三、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高等教育贷款项目评价200

四、孟加拉乡村银行高等教育贷款项目的启示203

第九章 按照制度要素区分的助学贷款政策比较与借鉴207

第一节 助学贷款种类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与借鉴207

一、助学贷款分为“学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两种模式207

二、助学贷款分为多种模式209

三、助学贷款种类模式的分析及对我国助学贷款的借鉴210

第二节 助学贷款覆盖范围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与借鉴211

一、覆盖范围主要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模式211

二、覆盖范围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和高中的模式211

三、助学贷款覆盖范围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212

第三节 助学贷款获得资格和额度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12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发放标准及额度的情况212

二、国外及香港地区助学贷款发放标准和额度模式分析217

三、对我国助学贷款发放标准和额度量化体系的借鉴218

第四节 助学贷款利率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19

一、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利率的模式219

二、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助学贷款利率分析222

三、对我国助学贷款利率的借鉴225

第五节 助学贷款经办机构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26

一、一些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机构226

二、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由商业银行经办228

三、商业银行不适合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28

第六节 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30

一、经办机构与回收机构合一的模式230

二、经办机构与回收机构分开的模式231

三、对我国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借鉴232

第七节 助学贷款担保形式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33

一、主要由父母或监护人担保的模式233

二、由专门担保机构担保的模式233

三、对我国助学贷款担保形式的借鉴234

第八节 助学贷款还款期限的国家和地区比较235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情况235

二、助学贷款还款期限的分析及借鉴236

第九节 结语237

第十章 助学贷款政策修正的系统动力学仿真239

第一节 系统边界的确定240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假设240

第三节 助学贷款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及因果关系分析241

一、助学贷款系统的因果关系241

二、助学贷款系统的因果关系回路241

第四节 助学贷款系统的流程图分析242

一、助学贷款系统的流程图242

二、流程图中的箭头分析242

三、流程图中的方程设定243

第五节 仿真结果与讨论246

一、助学贷款总额的仿真结果246

二、助学贷款借款和还款的仿真结果247

三、政府承担补贴的仿真结果249

第六节 每月还款额的测算250

第七节 结语253

第十一章 研究的结论和展望255

第一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宏观和微观效应255

第二节 助学贷款政策修正的实证研究结果257

第三节 助学贷款政策的最终修正方案259

参考文献261

附录1 借款学生对助学贷款影响工作表现的访谈提纲274

附录2 助学贷款对在校借款学生微观影响的调研问卷275

附录3 借款学生对助学贷款政策制度要素偏好的调研问卷279

附录4 借款学生对助学贷款政策制度设计偏好的访谈提纲282

附录5 学校经办人员对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看法的访谈提纲283

附录6 商业银行经办人员对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度设计看法的访谈提纲284

后记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