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阳城历史名人文存 第4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阳城历史名人文存 第4册
  • 张建伟,张玉玲,马甫平整理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97875457020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古籍-汇编-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阳城历史名人文存 第4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午亭山人第二集&清·陈廷敬 著3

午亭山人第二集卷一3

归去诗集一 起己丑九月尽庚寅3

夜归3

西崖出关图四首3

齿落3

楮窗读韩文4

出城4

裂帛湖4

自嘲兼简内直诸公4

四月初六夜宿北墅蚤起示壮履4

寓兴示儿子5

月下晚行5

厚庵先生见和鄙句叠韵奉酬5

次韵厚庵先生王孝子诗 有序5

梦中骑驴作6

杨花6

稷山义民寻弟诗 有序6

悔馀瓶中折枝菊花经冬不萎南沙配以早梅绘为图二子有诗和者几及百人予亦戏为之8

送景峰司寇归韩城8

稚子壮屐蒙恩忝窃近侍奉使命无状廷敬具摺奏请处分复荷圣恩俾俱史职会上还自行在廷敬接驾密云界北睿颜温语从容垂问感激纪述追往惩后适弟愫及张孝廉之麒书来问讯因以并寄9

九日夜宿板桥9

乞归诣苑中奏进摺子即事书怀10

待旨有作10

苑中谢恩蒙谕卿是老大人是极齐全底人臣感激恭纪二首10

原人10

寄素心弟梅庄11

十六夜月11

十七夜山人见梦日子谪仙人也枕上漫成11

寄访濂二首11

岁复暮矣书以自警12

余夙孱孱疾不能通宾客然犹有公事以自解今退闲矣而拒门如故聊复自遣以诒一二知己者二首12

入仕12

杂兴九首13

久不闻王生信排闷作二首13

送客后偶书14

读唐书14

豫朋官蜀秦间十三年迁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明年春夏可至而予以是时当归去未知相见于何所怅然有作14

附 豫朋岷州冬日恭步前韵14

庚寅生日杂书四首15

张孝廉以书来谓余颇健神仙可学而至不得其解赋此自释二首15

仲冬晦日批寿樊书后二首16

阅旧诗有感二首16

留别田峣山16

小山台作三首16

诵陶公形影神释诗二首17

寒夜寄怀叶生17

留别田峣山卫铁峰17

诵陶公饮酒诗用其韵 有序18

汤西厓都谏为学使河南归以二碑刻眎余一洛阳香山寺记一读书台记为赋二诗18

香山寺18

读书台19

查悔馀见过兼得朱竹垞消息二首19

怀巢鹤山房19

示壮履20

腊日二首20

岁暮即事寄彭访濂六首20

趣装漫兴21

赠书21

书答和21

赠砚21

砚答和21

吟梅图诗 有序21

成咏22

寄沈逸人22

夜未中而觉起坐摊书达晓22

宗伯许时庵同时予告见过23

冬?青藤馆独坐23

题张孝先所刻濂洛风雅23

十二月十七日出自北门驱马昼行八十里夜舆以归四鼓抵寓即事遣怀二首23

又题绝句二首24

改过24

题新诗卷24

喜王丈至24

午亭山人第二集卷二25

归去诗集二 起辛卯正月尽五月25

余心折安溪先生不敢以诗溷及辛卯新正四日情不得已因赋此诗藏之笥中不以示人也是日书于闻复庵中25

题刘西谷风雨对床图25

重题梅花寄宋牧仲王阮亭25

即事自慰26

次韵悔馀赠别二首26

记梦26

归兴26

绝句十首27

春日城南陶然亭寻旧游二首28

附 豫朋雨后陶然亭追步前韵28

人日诸公赋城南登高诗亦作一首28

夜多噩梦慨然成咏29

示壮履29

正月十日枕上作29

和蒋南沙为廖若村两尊人绘椿萱图二首29

即事遣怀二首29

诸公见和人日诗叠韵奉答30

归樵图二十年前所作也后有午亭山村图归装点检漫题志兴30

题张子真30

杂诗三首30

记庚午年梦中语二首31

题宋山言清泠池图31

将归杂咏十二首32

记故园山水古迹33

太行33

中条山34

沁水34

洞阳山34

午壁亭34

王屋山34

自题归去稿示壮履34

为友人书请老得旨诗题其后34

书朱竹垞志铭藁后二首35

菜根二首35

示谦吉35

寄随贞兼示观颙35

杏花杂诗七首36

出郭于王方若借车二首36

寄素心弟二首36

方若借车出城晚归复作二首37

追和慕庐宗伯为丽生庶吉题新诗之作二首37

余自乙丑移居梅市街及再至京师杏树其所手植故惓惓焉作四绝句37

寄里中同游张孝廉星起蔡处士美谷38

示孙寿樊38

久不得秋厓荀少两弟消息38

清明38

寒食用壮履次和人日韵39

附 壮履人日晚晴台登高诗39

以星者言解嘲示儿辈39

辛卯二月二十二日赐午亭山村四字赐联云春归乔木浓阴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谕云朕特书扁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臣感而恭纪二首39

续咏杏花杂诗三首40

春秋左传杂咏十首40

石蜡40

蹇叔40

孟明40

子产40

史鱼41

韩无忌41

华元41

赵孟41

子胥41

获麟41

荷41

萱42

萍42

苔42

查学圃先生写真42

得廖樾阡书却寄兼怀缪虞良43

答张泽长孝廉43

刘大山以友人画册索书43

赠季桥东44

杏子44

柳花44

殿庭即事留别京江安溪两先生44

次韵周銕门日村草堂题壁见怀诗五首44

和銕门诗后有感自吟用前韵五首45

戏题剑南集二首45

焦山古鼎歌赠林吉人 吉人有撰古鼎事文46

书张尚书运青忠武志46

寒溪见和壮履人日登高次韵诗感其意复叠前韵47

五月二十一日午睡起即事47

喜晤韩霍岳47

午亭山人第二集卷三48

归去诗集三 起辛卯六月尽壬辰四月48

五月三十日得旨命暂入内阁办事谕以勿辞六月初二日重到阁中即事二首48

钱?庵见过惠以新诗次韵48

附 ?庵原诗48

亡仆徐勉徐恩兄弟皆勤于予偶读柳州掩仆夫张进?诗有感次其韵49

小山台见梦绿草堂得豫朋到京信草堂其旧所居也作二首49

附 豫朋过梦绿草堂旧墅追步前韵49

和顾侠君与荀少粤中倡酬诗50

阁中即事二首50

广陵以事至阁中因问署中藤阴口号留别50

悔馀以壮履有口外之行豫朋自岷州有信归欲稍待二子来约为一日之欢慨然有作二首51

得访濂书却寄51

秋日述怀次用昌黎此日足可惜赠张籍韵51

秋怀诗次昌黎韵十一首53

次韵查悔馀花木九首54

楮窗雨中重题旧画卷二绝句56

六月中闻乡人言豫朋自关陇东归即日可至京师喜而报悔馀约悔馀兄弟一日之欢今杳然乃绝音信怅然有作56

附 豫朋雪夜恭读前诗,追步原韵56

再题楮窗图四首57

句曲山隐者57

复刚侄自闽返舍至维扬闻予复暂留于此舟行兼程来会感叹有作57

悼王阮亭兼忆汪苕文57

直中悼京江先生58

约诸公中秋夜玩月58

中秋夜小集遇雨留诸公待月58

虾蟇石诗 并序58

子侄辈秋试在太原因寄旧馆人之孙王生59

书刘西谷白渠举臿图59

秋日青藤馆壁上见宫恕堂编修题楮窗图诗稿怅然有怀59

九日对酒漫成60

密云东界60

九月二十一日接驾密云东蒙上驻问命内使看乘马者再特赐食于行宫恭纪60

豫朋自岷州来感示以诗60

附 豫朋抵仪曹任恭步前韵60

雷家桥小憇题主人壁61

荀少弟仕于粤闻其被讦怛悸连日夜感怀而作61

书元遗山集61

岁暮题新诗卷与豫朋61

附 豫朋纪梦感成追步前韵61

余宦游无长物止老屋数间耳卖以归老聊尔写怀示儿子二首62

雪夜有忆62

览古迟张孝廉公车诸子62

余不作断灭想而有断灭者故作二绝62

辛卯除夕63

除日休澣作63

正月十二夜噩梦醒枕上漫成63

月夜独酌63

元夜后一日小山台望月赠客二首63

有感与孔生盘谷64

遣闷64

青藤馆葺一间屋赠孔生盘谷64

附 豫朋岁暮雨夜感悼孔盘谷追步前韵64

半日村草堂夜憇即事示儿子65

村归书所见65

不得宋牧仲书而见示西陂类稿伏读之怅然有作65

小山台赠孔生盘谷65

正月二十四日直南书房诵陶公咏贫士诗和其韵及归寓见阳城张子麋田有孤云独无依诗章见寄故末章专赠张子66

草堂壁有铁门题诗见忆为圬者漫去意甚怅恨春日夜憇即事寄铁门67

读樊宏传有同坟异藏之说感示儿子豫朋壮履辈67

西苑试士67

附 豫朋校刊午亭第二集追步前韵68

澹宁居后院海棠68

病中作三首68

尊闻堂集&清·陈廷敬 著71

尊闻堂集卷三71

五言古诗一71

咏史十二首71

尊闻堂集卷六72

五言古诗四72

怀乡72

送人兼寄里中游好72

尊闻堂集卷九73

七言古诗三73

有感73

尊闻堂集卷十74

五言律诗一74

滹沱河晓渡74

宿郡城74

台上晚眺74

雷雨忽晴74

对菊74

北窗75

秋色75

秋夕二首75

尊闻堂集卷十一76

五言律诗二76

雨夜与素心弟76

玉随移居比邻得白尚书旧宅76

移居怀吴编修76

与杨松谷76

晚晴台怀汤潜庵76

秋夜怀冯讷生77

立秋夜怀玉随77

与简翊圣二首77

喜雨77

苦雨二首77

白青78

遣愁78

家书78

雨夜78

自遣78

雨夕78

晚行79

客居79

尊闻堂集卷十二80

五言律诗三80

饱食80

风雨晚行80

对酒80

与荀八小饮80

同子顾绎堂贻上集湘上北宅四首80

雪中李检讨过集81

春日城东庙独游二首81

秋日同人游城北81

上巳沁河泛舟与杨松谷二首81

圣乐寺重游二首82

三月二十八日公?招同游诸子水楼看柳82

尊闻堂集卷十三83

五言律诗四83

别王生83

送孔泸州83

夜饮被酒送素心归里83

送别素心下第归里二首83

送人归里二首84

尊闻堂集卷十四85

五言律诗五85

衰柳85

听山堂图85

寄题嗜退庵85

题闻喜朱侍御卧牛庄记后二首85

新正三日湘北玉阶过集86

元日次素存除夕韵86

上元夜86

清明后一日过吴耕方编修86

午日二首86

午日二首86

午日87

九日87

秋尽二首87

九月晦日87

除夜87

丙午除夜六首88

己酉除夜前一日小集三首88

尊闻堂集卷十五89

七言律诗一89

纂局即事89

湘北以初春观剧诗意多伤叹戏为此以自广兼呈湘北89

雨夜杂感89

落日89

秋夜遣怀90

早晴遣兴90

冬日有感90

秋日作90

夜闻素心读书90

怀崔定斋91

用羡门韵怀阮亭91

尊闻堂集卷十六92

七言律诗二92

上元过灵祐道院92

春日经旧游92

尊闻堂集卷十七93

七言律诗三93

张干臣学士以言事左迁还江右赋别二首93

送沈翰林绎堂93

送宫保王大司马致政归滇南二首93

送张少司寇东山归里二首94

送王御史信初94

和湘北再送仲如94

再送贻上94

送吴门开府95

尊闻堂集卷十八96

七言律诗四96

元日高阳公垂示和宝坻相公岁暮诗是日直阁中次韵三首96

次韵缪虞良见怀96

病中问贻上病96

赠单大司成97

赠王御史97

赠杨编修尔茂97

尊闻堂集卷十九98

七言律诗五98

元日98

中秋同韩佚园山亭玩月98

九日同内直诸公于南书房限登字高字二首98

岁暮杂感二首99

岁暮招邓偶樵顾南楼看梅99

风暮杂感二首 十二月二十二日99

除夜和玉随司业韵二首99

除夕下直忆旧与杨松谷100

丁巳除夕送前韵100

尊闻堂集卷二十101

七言律诗六101

石闾山院中夜起坐达晚101

欲别樊川101

感怀与素心弟101

即事题剑南诗后101

愁多102

余不良于言作言箴自警健庵许其能改过也余盖尝有狂易之疾,遇到辄发得酒可已顷先生饮以药酿欢畅竟日忘其疾之在体也承许见饷而作此诗102

早行102

余北有七柿树皆大十围下荫一亩可因以构屋游息其中一日在内直诸公谈三吴园杯之胜余偶举斯语健庵都宪曰此可名七柿草庐也吾为作记余未能归屋不能构欲先得文而乞以诗102

尊闻堂集卷二十一104

七言律诗七104

九月十四夜同魏环溪司农李湘北学士张素存侍读张孟敦宫谕魏无伪孝廉集叶子吉学士宅看月同作104

湘北宅同作104

张少司寇宅观弈104

吴编修使还夜集有作104

初春湘北宅同许生洲诸子观剧105

夜集105

正月三日小集105

吊富川令刘君殉节诗 钦邻105

尊闻堂集卷二十三106

五言绝句106

夜起106

远戍106

宴息106

夜坐106

尊闻堂集卷二十四107

七言绝句一107

黄柑107

尊闻堂集卷二十五108

七言绝句二108

许力臣给谏写真108

恽南田绣毬108

题董如斋检讨写真二首108

闻黄鸟声108

题查夏重芦塘塘放鸭园二首109

尊闻堂集卷二十六110

七言绝句三110

樊川二首110

不寐110

解闷绝句五首110

晓行河上111

夜行河上111

席上别其年111

尊闻堂集卷二十七112

七言绝句四112

春夜感赠杨子112

和虞良送王生二首112

怀贻上五首112

移居道别旧宅花树二首113

口号与诸公113

十二月十八日夜113

菊迟113

高司寇园泛舟三首113

尊闻堂集卷二十八115

七言绝句五115

宿圣乐寺115

午日同北山丰台看芍药三首115

社日城南看山桃花115

上元夜二首115

清明日忆旧游116

中秋夜待月二首116

中秋夜作116

岁暮四首116

绝句117

冬夜117

夜归117

大风落花二首117

三月十日117

见早梅有忆118

西溟访后物外楼晚登118

再入东曹触目厅树追悼屺瞻同官118

尊闻堂集卷二十九119

御览诗上119

御览诗上序119

尊闻堂集卷三十120

御览诗下 赋附120

十一月四日上自温泉宫还宫诣乾清宫问安命至南书房赐膳恭纪120

圣驾至自温泉遣近侍于乾清门问臣等安否恭纪一首120

赋120

懋勤殿秋兰赋120

尊闻堂集卷三十一122

经解一122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策数全图解并序122

河图相生次序图解122

尊闻堂集卷三十八123

经解诗123

郑风123

尊闻堂集卷四十一124

孝经刊误述释 有序124

参两解141

参伍解141

阴阳老少142

用九用六143

六十四卦变二则143

文王八卦方位三则145

文王八卦次序解145

邵子大易吟146

八卦方位象人身147

尊闻堂集卷四十三148

奏疏二148

为清理钱法事148

为年终奏报事151

尊闻堂集卷四十五154

奏疏四154

为题明事154

尊闻堂集卷四十七159

经筵讲章并序午亭文编作跋文字有异159

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心哉王心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初八日159

其行己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初九日160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康熙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160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初九日161

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62

尊闻堂集卷五十163

论163

萧何为相论163

唐高宗求言论164

尊闻堂集卷五十一166

汉书评论166

辕固166

尊闻堂集卷五十二167

后汉书评论167

耿恭167

崔实167

韩歆 宋弘168

尊闻堂集卷五十三170

三国志评论170

诸葛亮170

法正171

李严171

蒋琬172

尊闻堂集卷五十四173

书一173

答彭羡门书173

与巡城御史书173

与健庵书174

与健庵书175

答毕亮四书175

尊闻堂集卷五十六177

书三177

与健庵书177

与孝感相公书177

与舍弟书178

尊闻堂集卷五十七180

跋180

恭跋御书龙飞凤舞四大字后180

恭跋御赐诗后180

方泽坛左右解181

尊闻堂集卷五十九183

序二183

赠沁水汪令序183

关目词话序184

原本祀学录序185

尊闻堂集卷六十187

序三187

扈从东巡日纪序187

使粤集序188

左国颖序188

刘可南改过集序189

尊闻堂集卷六十一191

序四191

送大司寇徐公健庵予假归昆山序191

尊闻堂集卷六十二193

序五193

金太公寿序193

尊闻堂集卷六十三195

序六195

张菊偶遗书小引195

御选古文渊鉴后序196

七夕唱和诗序197

游西山诗序198

尊闻堂集卷六十四199

辨199

秦正统辨199

辨政200

尊闻堂集卷六十五 记一202

五城管兵记202

浮头山重修临云寺记203

尊闻堂集卷六十六 记二204

花源草堂记204

白鹦鹉记205

青藤馆记205

惠民祠记206

记故太医吏目朱陞事207

物外楼记209

尊闻堂集卷六十八 题跋211

书张副宪吏鉴节录后211

太上感应篇跋211

梓潼帝君阴骘文跋212

袁了凡立命篇跋212

俞公遇灶神记跋213

尊闻堂集卷六十九 状214

母淑人行状214

尊闻堂集卷七十六 祭文218

祭张太公文218

尊闻堂集卷七十九 札示219

钱法堂榷关监督札219

榷关监督第二札220

都察院堂示为严饬剔病民十大弊以靖地方以安民生事221

户部堂谕224

户部堂谕224

刑部堂谕226

尊闻堂集卷八十 诗馀231

水调歌头二首 中秋寄素心231

满庭芳三首231

八声甘州232

南浦 别太原王尉232

解连环 寄健庵233

满江红二首233

万柳堂233

丰台看花233

贺新郎233

西江月 摩河庵荔裳读书处234

浪淘沙 万泉寺234

点绛唇三首234

虞美人235

合欢花235

销魂桥235

沁园春235

桂枝香235

唐多令 晋祠236

望江南二首236

朝中措二首236

菩萨蛮二首237

长相思237

南歌子三首237

浣溪纱十首238

临江仙三首239

鹧鸪天239

谒金门239

千秋岁引239

千秋岁240

生查子240

声声令240

江城子240

两同心240

蕙兰芳引241

洞仙歌 夜合花241

清平乐241

何满子 怀容斋阮亭241

木兰花慢 德涵之太原242

减字木兰花二首242

晚晴台242

好事近242

太常引243

品令243

如梦令二首243

午亭集&清·陈廷敬 著247

午亭集卷四247

鸣雁行247

午亭集卷五248

咏史八首248

杨尔茂编修置酒作248

午亭集卷六249

简湘北学士兼呈富学士云麓王学士子言崔学士玉阶吴侍读笃生王侍读五书249

午亭集卷七250

秋雨叹250

犇雷行250

午亭集卷八251

梦日251

烈日251

午亭集卷九252

书夏君家传252

午亭集卷十253

二客见访山中253

樊山送客253

壁蝎253

题长庆集254

漳河254

午亭集卷十二255

姚公乡贤诗255

老树叹255

午亭集卷十三256

瘗鹤台晚眺256

书张藐山先生洎水斋集256

送陆少参归平湖256

午亭集卷十四257

遣愁257

夜雨257

冬日纪述257

午亭集卷十六258

多病258

晚行城中二首258

雨夕258

秋柳258

午亭集卷十七259

茅堂259

酌酒259

送谢御史参宪太原259

送董佥宪之太原259

梦魇259

西楼260

楚客赠简翁260

午亭集卷十八261

寄快园同诸公刻字为诗即呈快庵261

午亭集卷十九262

秋日漫兴四首262

午亭集卷二十263

见雁263

送柯岸初通政省觐还嘉兴263

午亭集卷二十一264

赴沙河路半以事促还264

对酒264

午亭集卷二十二265

再得苕文书却寄265

石闾夜宿感事265

午亭集卷二十四266

夏日有感266

夜气266

晚归266

书澹人学士蔬香图266

钱塘学士赐榴图266

旧有卜居金陵之约因事感成267

读陆放翁诗267

斋中读书即事三首267

午亭集卷二十五268

题龙眠竹间亭268

为澹人学士题时和者皆以伏雨炎风起句五首268

恽南田绣毬二首268

下直见西山二首269

读史偶成269

午亭集卷二十六270

与与可270

朝阳庵重宿二首270

送樾阡后明日郊行270

独往270

蚤春金水桥呈彭羡门少宰270

春日寄故人关外270

妙光阁后山桃花二首271

午亭集卷二十七272

梦简翊圣272

午亭集卷二十八273

夕阴待月273

东坡有蓑笠采梅图禹鸿胪仿其意为桐城宗伯写照为作此诗273

团扇图273

答桐川都宪273

赠澹人宫端侍养二首273

题李公凯学士松阴读书图三首274

台上看云有怀274

落叶274

怀樊卤一274

菊迟274

午亭集卷二十九275

丁公275

续梦中句成诗275

又续梦中诗意275

卧病275

有怀枣林275

十月十四日病起雪隝见和怀枣林诗叠韵奉答276

赋得天保九如 有序276

午亭集卷三十277

野亭赠主人277

重阳前一日即事277

九月二十一日城外归台上看山作277

清皇城陈氏诗人遗集&马甫平 整理281

陈秀小传281

自西乡寄诗三首281

南宫一枝花281

梁州第七282

尾282

陈天祐小传282

残句一联282

陈昌言小传283

宿天坛王道士房283

先农坛283

家弟书至于斗筑居外买得闲田四十亩许可理别墅因赋怀以寄283

止园落成即景十四韵284

庄梁284

同韩大行登珏山285

蛰居285

闻雁寄二弟大来285

索马惕衷写照285

癸未季夏发家园越二日立秋寄大来弟286

月夜舟行忽雨再寄大来弟286

长相思286

九月朔二日维扬道上感怀286

渡黄河 丁卯曾渡禹门今乙酉再渡287

山阳秋月怀忧二首287

到扬州287

南行述古感怀287

淮署闻百舌鸟鸣松上时有元儿入泮报写意288

维扬道中288

渡江288

过邵伯湖288

过维扬有感288

过姑苏289

中秋淮上有感289

中秋同诸友看桂花289

宿迁湖中晚景二首289

湖中晓望二首289

闻蛩290

闻百舌鸟290

中秋淮上有感290

宿平桥观音庵值风雨二首290

陈元小传291

和张鋡天外楼晚眺291

李卫公祠291

赠潘抚军291

陈廷继小传292

秋夜292

送别蔡美谷归里292

清化道上292

重九292

寿王明府293

星轺驿送六弟之钦州别驾任293

陈廷愫小传293

人日梅庄宴集293

清明夜闻杜鹃294

送韩师294

寒食祭百鹤阡294

家资政老姆掌登高行麓弟随侍诗以寄之294

陈廷扆小传295

别署295

途中苦雨295

东王早发过武胜关295

新安道上叠前韵295

确山道中295

拐角铺296

陈廷统小传296

春日河上奉怀大兄296

怀八弟澧州296

怀大侄297

安溪李先生光地以廉洁勤慎奏荐四人统忝列其中蒙特旨简用恭纪297

怀五兄297

河上忆旧寄六兄郧阳297

次孙仲礼先生见怀二首297

赴济南呈直抚公298

见梅谷内弟京师298

辛中驿298

寄怀二婿侄筠连298

赴役永定河留别五侄京邸 去岁之楚亦于是夜饮别299

清明雨雪299

答明克兄299

陈廷弼小传299

病中述怀四首299

晓角歌300

羚羊峡歌301

荔枝歌301

遣兴302

对月302

秋夜听林山人弹琴302

凉夜302

汉江感怀二首303

清溪至英德县303

上巳发澧阳六日至黄鹄滩阻风303

遣怀303

寄怀六兄汉阳303

志感二首304

送人还里门304

次吴含侯西园雪后韵怀贞儿计偕北上304

晴川阁304

感怀305

山游用贞儿韵305

野望305

泊舟夜雨不寐305

寄盛性之二首305

寄怀蔡美谷306

力疾雨后江行306

衡阳道中山宿306

边词306

秋草307

将赴岭南留别都门诸公八首之二307

赠顺德潘太守307

漳河307

大风望襄阳308

仙桃镇308

清明感旧308

入署二首308

送王进士还武昌309

赠焦雯溥副使309

珠江309

陈廷翰小传309

雨后过梅庄309

九日思母庵310

岁暮斋成咏怀八首之四310

立春日喜晴310

早春□□招饮次壁间湘北先生韵311

沙河晓发311

呈别五六七八家兄311

陈豫朋小传312

濂村踏青诗312

可寒山乾明寺312

八月十五夜无月小集绿云亭即席送冯次莱之商州312

礬曲至横丹乡道上312

上元侍家大人至南海子红门外观烟火作歌313

自上罗乘筏至木宋同钱寄庵朱方山314

北平射虎歌 李广射虎处314

古长城歌314

再宿家德山兴文衙斋留别315

寒食还近筠连315

喻翰选至旋别赋送315

乾溪州中别季含玉至来复渡登陆还筠315

安庐晓起怀孙湘南朱悔人田东轩王文在315

高楼村晓望塞外316

榆关316

骊山温泉316

灞桥316

拟入秋举蝴蝶会用高季迪扑蝶图歌韵316

雨后汝枢邀集艾园即事317

失题二首317

寒食三叔父国学公九叔父孝廉公墓上作三首317

晓发别弟克亭蓉村南垞盟洲省庵鉴斋318

王松坪民部招饯即席贻别兼怀简庵太守318

自诫 时宰筠连318

喜七叔父自俞清轩移居芸晖书屋318

白沙川对月怀尊士兄318

大漠石月下遄行怀五叔父暨六弟九弟十弟319

黄草铺雪中驻军怀六叔父携七弟在罗定319

老营沟帐中寒夜怀七叔父及四弟八弟诸幼弟在闽中319

黑川晴望八叔父暨三弟诸幼弟在粤东319

松林寺晚归319

夜集次尊士兄韵320

古柏清泉榼山胜迹也低徊其间因怀张直方广文320

留别盟洲次白懋修见柬元韵320

宿涿州三家店怀省庵鉴斋白村巽村320

梅子冈晚步出流花峪321

雨中题长女静渊家书后即用寄怀原韵四首之一321

曲江烟柳亭招南垞巽村汝枢传妫小集次许帝肱即席韵321

陈随贞小传321

鹰叹321

乌龙山322

立秋前一日触目偶成322

雨后暂斋题壁322

庚辰下第遣怀322

王屋山归途复雨322

入山四首322

秋夜感怀323

村居杂咏十首之二323

王母洞323

铁盆嶂323

戊戌除日次谢抡一二尹过冷泉关韵324

寿白村弟324

秋日漫兴用家沧洲韵三首之一324

中秋杂咏次卫澹石山人韵四首之一324

寄怀尊士兄时河工报成授归德别驾324

清夏次王迪在韵325

樊川上元竹枝词二首325

题九仙台325

陈观颙小传325

犁川旅次题壁325

雨中赴大名晚宿亳城闻滑县王同年已在前途326

立秋日同渔沁若水麓亭升岩池上小饮彻夜326

岁暮即事326

新乐道中326

宿顺德府和亡友徐升岩壁间韵327

白露日归途即日327

邯郸道中327

芦沟即事327

途中遇李春岚遂与共饮而醉327

彰德道中328

过盟洲弟艾园328

渡滹沱328

樊山夜雨怀濂村二兄鉴斋八弟京师兼示省庵白村巽村诸弟鹤皋五侄328

晚泊328

陈壮履小传329

诸侄邀饮沁园329

落落329

闲情329

园中与客329

潜斋夜坐330

夏日慕园漫兴330

游圣乐寺330

送名俭侄令珙县330

深夜纳凉330

陈咸受小传331

樊山道中和薇村兄韵331

秋夜感怀331

山居331

游可乐山331

陈复刚小传332

清化镇小憩332

雪后行龙泉寺道中332

将归营葬事呈濂村兄332

岁暮觅车返里332

抵家二首333

青桐馆 时居意园青桐馆在望内333

失题二首333

出门迂曲往返三百馀里漫记七首之二333

无酒歌334

无肉歌334

十六夜足疾独坐334

病愈过怡园335

陈贲懿小传335

南垞兄以慕园丹桂来易梅庄牡丹335

七夕前二日薄暮行池上同柏庵舅氏云门内兄巽村雷村两弟泽渊族孙335

游洞阳山336

予蒙恩开复杞县故吏宋文理来贺道及昔年政绩336

永宁州道中336

文水县道中336

陈静渊小传337

鹤圃337

盗警移居338

秋日338

秋兴338

复移居郭峪上庄 与盗警作同时338

秋日感成339

读书339

秋日即景339

送表嫂王夫人之余杭339

春残339

夜坐339

七夕雨340

束装将赴沧州340

午日忆母340

送二弟赴省试340

陈师俭小传340

恭送家大人督漕潞河于舟次喜大姊携卫甥至自里门340

送苍崖大兄之新城任341

寄怀家山兄弟用六弟送别原韵即送在也叔旋里341

送崔玉立赴沧州阻风暂泊次话别原韵341

九日得舂陵东井两弟见和诗仍即次其韵341

舂陵弟至通署诗以留之342

珠浦荷花342

人日怀鉴斋叔 并序342

汉口渡江访于良友342

泊湘江342

绿溪口野眺343

古潇湘寺343

陈卫氏小传343

岁寒课子343

陈象雍小传344

山中观雾344

养拙344

记所适344

陈景行小传345

益庵十二弟梦返层园池上同诸弟饮酒赋诗得雨打残红落满池之句九叔父命同卢柏庵泽渊侄诗以志之分得池字345

寄怀卢柏庵345

陈名俭小传345

自褒谷出栈345

自昭化抵大木岭346

嘉定城南放歌346

将入蜀留别朴轩弟346

宁羌州347

寻山所347

广州寓馆留窦西堂小集347

石板房田其雨家题壁347

筠连署中即事寄呈家大人347

元宵后雨夕与诸明府醵饮琼署感吟347

程明道先生祠348

洞阳南院感旧348

舟中课儿子法于读示之以诗 时自东粤解组回348

病中夜坐348

早起用前韵348

雨中送侄法登儿子法于入学349

金澹斋刺史因公过陵水349

菊迟349

顺湖书院柬曾玉峰二首之一349

二月十三日赴会城写怀349

花丛曲二首之一350

从征草六十首之四350

元夜怀鹤圃灯火350

奉檄赴草坡五站350

根达桥恭读上谕金酋穷蹙求降着各路进剿兵俱由中道辙回350

陈崇俭小传351

题王又魁梓园琴鹤图351

送雅堂仲兄出知珙县351

琼郡城西游金粟院啜浮粟泉谒苏文忠像351

乙亥元日登城观日出 时在雅堂兄荣城署352

游许氏园352

小滩店怀家山诸友352

陈传始小传353

中秋夜宿上党353

陈师夔小传353

寄怀五兄353

陈坦小传353

凉夜不寐353

生日同诸兄弟畅饮354

雪水烹茶354

莲曲354

上元雪霁铭侄以诗志喜因用其韵354

陈金铭小传355

纸帐355

和卫公濯表兄咏新柳355

陈秉灼小传356

千佛山至开元寺356

读战国策356

策蹇356

题金门钱谱356

有感357

黄河故道358

古剑歌为沈云晖作358

薄暮登寿张城南凤山寺感怀次壁间韵358

示老妾359

赠叶十一季木359

历下亭359

立秋前一日游道士谷359

登蓬莱阁359

福山道中望之罘山360

潭西夜话和桂未谷360

析城山360

宿千峰寺360

王屋山361

寄赠金门361

闻惺然性空两上人修葺上方园安钵有日却寄361

开州感寇莱公孤注之谗362

传家集成自题362

塔楼山元人记寇砖刻362

范增墓362

雨窗363

章邱途中遇雨363

渔洋先生故园363

雪后登范公台望云门363

陈法登小传364

赠范梅坞364

题延荔浦踏雪看梅图364

过蒲州364

陈法于小传365

柬张礼垣365

山居365

漫兴365

池上小酌365

老姆掌366

钱叔宝梅花书屋图366

龙泉寺366

宝剑篇366

题赵承旨画东坡先生后游赤壁图367

登铁盆嶂放歌367

张平山画海天旭日图368

秋日次怀州368

渡黄河作368

中秋368

太康晓发留别寿庄四侄368

寄怀张隽三泉州369

题开明寺云中楼369

雁369

过姬人周素雯旧居369

拟闻砧369

秋柳370

铁马 庚申秋日370

太行道中370

郭峪370

午亭山村370

友人绘白桃花索题漫成绝句371

鹤圃371

晚晴台371

新晴371

沁渡371

范纪年招集梅园同樊南吟社诸子371

今夕行送家明轩之山左372

种松歌372

六砚草堂歌为延荔浦赋373

长歌行送荔浦入都373

落花374

东山雅集分得五律一首374

菊篱374

菊影374

秋燕374

题郭梅崖遗稿后375

登塔楼山 上有五代僧洪密遗迹375

盆松375

重阳后一日雨雪有怀明轩仲兄 时明轩在曹州工次375

病起375

咏古376

春日杂兴376

还家376

寄怀刘文沚白下376

题范丈容斋诗后377

七柿滩377

三里桥看梅377

九女台377

慕园377

樊山石闾道院378

将之陈州378

题樊丈梅轩北游近诗后378

题荔浦姬人曹幼黄遗照378

陈沛霖小传379

午日恭步姑母原韵379

次王紫居虎谷移居原韵379

九月五日同李薇临段顺长实夫湘佩游枋口用文潞公韵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