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志 1941-200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志》编辑委员会编;张灿军,梁维超主编;孙合宗,刘恒耀,王延寿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志》编辑委员会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志 1941-200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综述1
综合篇9
第一章 机构沿革11
第一节 建所背景11
第二节 洛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2
第三节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3
第四节 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14
第五节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5
第二章 机构设16
第一节 历届领导班子16
第二节 内部机构更迭20
第三节 历届学术委员会28
第三章 组织建设30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及历任领导30
第二节 共青团33
第三节 工会33
第四节 妇委会34
第四章 基本建设35
第一节 科研条件改善35
第二节 科研平台建设36
第三节 生产条件改善39
第四节 办公条件改善40
第五节 生活条件改善41
第六节 开发条件改善42
第五章 管理制度43
第一节 科研管理制度43
第二节 开发管理制度45
第三节 生产管理制度46
第四节行政管理制度47
第五节 后勤管理制度48
第六章 队伍建设49
第一节 干部队伍49
第二节 技术工人50
第七章 知识产权保护52
第一节 商标权52
第二节 品种权53
科研篇55
第八章 小麦研究57
第一节 小麦生产及研究概况57
第二节 小麦新品种引进、鉴定及利用研究59
第三节 抗旱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成果应用61
第四节 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成果应用64
第五节 小麦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66
第六节 小麦育种方法及其演变69
第七节 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71
第八节 小麦栽培技术研究73
第九章 玉米研究76
第一节 玉米生产及研究概况76
第二节 玉米品种资源征集、整理及应用77
第三节 玉米综合种选育78
第四节 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选育79
第五节 玉米育种方法及其演变84
第六节 玉米栽培技术研究86
第十章 蔬菜、食用菌研究88
第一节 蔬菜生产及研究概况88
第二节 蔬菜新品种资源引进、鉴定及推广89
第三节 蔬菜育种方法及其演变90
第四节 蔬菜新品种选育90
第五节 蔬菜新品种区域鉴定96
第六节 蔬菜栽培技术研究96
第七节 食用菌研究100
第十一章 甘薯、马铃薯研究102
第一节 甘薯生产及研究概况102
第二节 甘薯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及利用103
第三节 甘薯育种方法及其演变103
第四节 甘薯新品种选育104
第五节 甘薯新品种区域鉴定试验105
第六节 甘薯栽培技术研究106
第七节 马铃薯新品种引进、鉴定及选育106
第八节 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研究108
第十二章 经济作物研究111
第一节 棉花研究111
第二节 芝麻研究116
第三节 大豆研究117
第四节 花生研究117
第五节 烟草研究118
第六节 油菜研究119
第七节 油葵研究120
第十三章 旱地作物研究123
第一节 谷子研究123
1、谷子生产及研究概况123
2、谷子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及应用124
3、谷子新品种选育124
4、谷子栽培技术研究125
5、谷子新品种区域鉴定试验126
第二节 旱稻研究126
1、旱稻生产及研究概况126
2、旱稻资源引进及鉴定利用127
3、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研究127
4、旱稻区域试验129
5、旱稻系统选育研究129
6、旱稻栽培技术研究130
第十四章 植物保护研究132
第一节 研究概况132
第二节 植物虫害研究133
第三节 植物病害研究140
第四节 农田杂草研究147
第五节 农药及高渗增效剂的研究与应用149
第六节 生物防治153
第七节 病虫测报154
第八节 植保技术及其他154
第十五章 土壤肥料研究156
第一节 研究概况156
第二节 土壤分类研究157
第三节 肥料研究160
第四节 主要作物优化施肥技术研究165
第五节 新型肥料的肥效研究170
第六节 其他研究171
第十六章 旱作农业研究174
第一节 旱作农业研究概况174
第二节 旱作农田水分运动规律研究175
第三节 旱作农业技术研究177
第四节 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180
第五节 旱作新材料研究183
第六节 节水灌溉研究185
第七节 作物抗旱机理研究186
第十七章 畜牧及饲料研究187
第一节 畜牧研究概况187
第二节 畜牧研究188
第三节 饲草、饲料研究189
第四节 其他研究192
第十八章 花卉研究193
第一节 花卉研究概况193
第二节 牡丹新品种引进与推广193
第三节 牡丹催花技术研究194
第四节 牡丹栽培技术研究195
第五节 其他花卉研究196
第六节 对外合作与交流197
第十九章 农作物品种利用研究198
第一节 国家旱地小麦区试198
第二节 国家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200
第三节 国家小麦新品种抗旱性鉴定200
第四节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展示201
第五节 国家玉米区试202
第六节 国家玉米新品种展示202
第七节 其它作物国家区试203
第二十章 科技情报204
第一节 科技情报简介204
第二节 档案、图书、期刊的收集、整理和利用205
第三节 科技情报交流207
第二十一章 科研项目208
第一节 概述208
第二节 科研项目的动态发展及分时期简述208
第二十二章 科研成果210
第二十三章 科研论著211
成果转化篇213
第二十四章 成果示范与推广215
第一节 成果示范基地215
第二节 示范推广项目217
第三节 科技帮带218
第四节 科技扶贫219
第五节 科技兴农工程219
第六节 科技入户工程220
第二十五章 科技开发221
第一节 机构设置221
第二节 开发项目222
第三节 开发效益222
第四节 开发队伍223
第二十六章 科技下乡225
第一节 科技大集225
第二节 科技讲座225
第三节 科技宣传226
第四节 科技服务227
科技交流篇229
第二十七章 域外学术交流与合作231
第二十八章 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232
第二十九章 大型农业科技活动234
人物篇239
第三十章 传记241
第三十一章 简介245
大事记269
名录283
一、历届所领导名录283
二、高级技术职称名录286
三、省、市拔尖人才名录288
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名录288
五、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名录289
六、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290
七、下派干部兼职名录290
八、自育作物品种名录291
九、“八五”以来承担项目名录293
十、获奖成果名录299
十一、国家级论文名录315
十二、出版专业著作目录324
十三、在职人员名录326
十四、离退休职工名录332
为洛阳农科院挂牌暨↓周年所庆贺诗339
后记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