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基本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学基本原理
  •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0130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学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冯契1

绪论1

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1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7

三、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5

第一编29

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29

一、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29

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37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37

美与人的本质力量41

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50

三、美的特性58

形象性58

感染性61

社会性63

新颖性65

四、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66

第二章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75

一、美的内容与形式75

二、形式美的构成81

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属性82

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90

三、形式美的产生与发展96

第三章 现实美105

一、现实美的地位与意义105

二、社会美110

社会美的范围及其特征110

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115

三、自然美123

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124

自然“人化”的形式与自然美的形态130

自然美的特征135

第四章 艺术美140

一、艺术美的本质及其特殊价值141

艺术美的本质142

生活丑与艺术美147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150

二、艺术分类的美学根据155

三、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160

实用艺术160

表演艺术166

造型艺术170

语言艺术177

综合艺术179

第五章 崇高、滑稽与优美186

一、崇高187

二、悲193

三、滑稽(喜)208

四、优美217

第二编225

第六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225

一、美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观226

二、美感的产生与发展235

三、美感的特性246

第七章 美的欣赏与判断257

一、美的欣赏的主客观条件258

二、美的欣赏的一般过程263

三、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68

四、审美判断的标准282

第八章 美感的心理要素292

一、感觉与知觉292

二、想象301

三、情感308

四、理解315

第三编325

第九章 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325

一、美的创造的实质326

美的创造与审美理想327

进行美的创造的基本条件331

二、美的创造与异化劳动337

三、美的创造的历史发展347

原始社会中的美的创造347

私有制条件下美的创造353

共产主义社会里美的创造359

第十章 现实美的创造363

一、现实美创造的广阔领域363

生产劳动的美化364

自然的美化370

日常生活的美化373

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关系的美化375

二、现实美的创造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78

现实美的创造与物质文明的关系380

现实美的创造与精神文明的关系384

三、现实美创造的基本原则386

合目的性平衡律386

合规律性协调律390

第十一章 艺术美的创造394

一、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394

审美感受395

艺术构思399

艺术传达405

二、艺术的典型化408

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409

偏于表现的艺术的典型化415

三、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420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生活实践420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世界观421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艺术修养423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个性423

第十二章 美育427

一、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427

二、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436

三、加强美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43

初版本后记452

修订本后记454

参考书目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