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阳县志 民国22年 整理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淮阳县志 民国22年 整理本
  • 淮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整理 著
  • 出版社: 周口市新闻出版局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203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淮阳县志 民国22年 整理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重修《淮阳县志》叙1

重修《淮阳县志》职员1

重修《淮阳县志》凡例3

卷一 舆地上7

一、沿革7

二、疆域11

附一:星野旧说11

附二:二十年平均气温表12

附三:区划和户籍12

附四:河南民政厅、财政厅会令淮阳县县长令文15

三、山水16

(一)河渠16

(二)桥梁21

附一:古今疏浚事宜22

附二:会勘回龙寺涡河古堤详案24

附三:书邑乘河渠志后25

卷二 舆地下27

一、风土27

(一)礼俗28

附:普通礼俗调查册30

(二)土产31

二、古迹32

(一)遗址32

(二)冢墓35

(三)宛丘八景37

(四)坊表37

(五)寺观38

卷三 职官43

一、汉、宋、元代职官表43

二、明职官表43

(一)知州43

(二)州同44

(三)州判45

(四)学正45

(五)训导45

(六)吏目46

三、清职官表47

(一)知州47

(二)州判48

(三)学正48

(四)训导48

(五)吏目49

(六)知县49

(七)县丞50

(八)教谕51

(九)训导52

(十)典史53

(十一)淮宁汛千总54

四、民国职官表54

(一)县长54

(二)承审员54

(三)管狱员54

(四)公安局长55

(五)财政局长55

(六)教育局长55

(七)建设局长55

(八)各机关地方服务职员合表55

(九)十区区长55

附:陈州府职官备考56

五、府名宦传60

六、名宦传60

(一)汉60

(二)宋61

(三)明61

(四)清63

卷四 民政(上)69

一、建置69

(一)城池69

(二)宫署70

(三)坛庙72

二、财赋81

(一)籍赋81

(二)契税89

(三)杂税90

(四)盐引92

(五)恤政92

(六)仓储94

三、县党部94

四、公安94

五、建设95

(一)实业机关96

(二)自治程度96

(三)交通97

(四)邮政97

六、宗教98

(一)基督教98

(二)回回教98

(三)天主教98

七、兵防98

(一)旧兵制沿革98

(二)兵丁99

(三)器械99

(四)民壮99

八、保甲99

九、巡警102

附:周口保安团102

卷五 民政(下)103

一、教育志103

(一)学宫103

(二)学署112

(三)学额113

(四)学田113

(五)书院、社学、义塾113

(六)藏书楼114

(七)学校118

(八)民国教育119

二、选举122

(一)旧科目表122

1.辟举122

2.进士122

3.举人123

4.武进士124

5.武举人125

6.恩贡126

7.拔贡127

8.副贡127

9.岁贡127

10.优贡129

11.例贡130

(二)省议会议员131

(三)学校毕业131

(四)例仕文职133

(五)例仕武职135

(六)封赠137

(七)世袭140

(八)恩荫142

卷六人物143

一、列传143

(一)周143

(二)秦144

(三)汉145

(四)三国吴146

(五)晋146

(六)北魏147

(七)唐148

(八)五代唐151

(九)宋152

(十)金155

(十一)元155

(十二)明156

(十三)清164

(十四)民国199

二、卓行传202

(一)宋202

(二)元202

(三)明202

(四)清202

(五)民国211

三、方技传213

(一)南朝宋213

(二)五代213

(三)宋213

(四)明214

(五)清214

(六)民国219

四、耆寿219

(一)明219

(二)清220

五、流寓225

(一)周225

(二)秦225

(三)隋225

(四)宋225

(五)金227

(六)明228

(七)清228

(八)民国229

卷七烈女231

一、周231

二、汉231

三、唐231

四、五代周232

五、宋232

六、元232

七、明232

卷八艺文志233

一、著述233

(一)周233

(二)宋233

(三)明233

(四)清233

二、金石236

三、杂志257

(一)灾异257

(二)方外266

(三)志余268

四、大事记273

(一)秦273

(二)汉273

(三)晋274

(四)北魏274

(五)隋275

(六)唐275

(七)五代梁276

(八)宋276

(九)金276

(十)元277

(十一)明277

(十二)清278

(十三)民国279

五、《淮阳县志》历修序281

(一)乾隆初修序281

(二)道光二修序282

(三)民国三修序283

淮阳文征序285

内集一散文286

上宰相魏元忠&袁楚客286

作文论&张耒287

论法上&张 耒287

论法下&张耒288

关王庙碑&彭大有289

兵宪董公导水碑&谢孟金290

钟楼碑&张养志290

三元庙碑&季道统291

罗侯罢额外重征碑&宋一韩292

苏公修筑沙河堤防碑&赵时雍293

创修北门沟碑&于之大294

四贤祠碑&刘思温294

重修元帝庙碑&崔泌之295

逸园记&苏应元296

宾月亭记&吴履坦297

张淳民抱影庐诗序&钱廷文298

理寒石文集序&钱廷文299

衡门诗集序&钱廷文299

适园诗草序&钱廷文300

关帝祠记&钱廷文300

重修东岳庙碑&杨立志300

征诗启&雷方晓302

在陈绝粮辨&智洽303

养鹤堂诗集自序&郝韶景304

崔饥仲传&郝韶景304

游趵突泉记&郝韶景305

寄圃诗草初集自序&王庚306

寄圃诗草次集序&王椮307

岳武穆王祠重铸铁桧碑&贾?增308

重修城北路桥碑&贾?增308

重修大王庙碑&贾?增309

重修平丘寺碑&贾?增310

戴冢记&贾?增310

吴明府惺吾去思碑&贾?增311

重修老君殿碑记&贾?增312

铜竹斋律赋自序&王骧衢313

吕氏双烈征诗启&王骧衢313

许州南城炮楼记&王骧衢314

重修明道书院记&王骧衢314

同善堂拯溺义地碑&王永德315

重修白衣阁记&崔德昌316

李蘅塘墓志铭&崔德昌316

孝经刊误集解序&曹若枬317

养正诗编序&曹若枬318

陈学考序&曹若枬319

洛学管见序&曹若枬319

邑侯焦公去思碑&曹若枬319

心花园记&曹若枬320

高年好歌序&孙举海321

重修文昌宫引&李长仁321

创修贞子阁碑&万更新322

弦歌书院捐钱碑&万更新322

太昊陵进香碑&刘俊德323

郡伯刘公去思碑&刘俊德323

陈州营周口市房碑记&刘俊德325

重修淮阳县志公启&严汝诚325

淮阳县图书馆记&严汝诚327

鼠疫记&严汝诚328

创建藏书楼碑&任镇南328

创立窦氏义塾碑&王钟浚329

淮阳古冢考略&魏鼎329

燕子矶游记&蒋麟祥330

田耀堃墓表&蒋麟祥331

清孝廉严纯一传&雷其浚332

克复诗编序&陈星蔚333

拟桃花源记&朱锡仁333

从历代教育变迁中看出教育演进之自然连环性&蔡衡溪334

内集—韵文337

瑞谷亭赞&陈王谟337

画卦台赋&雷方晓337

蓍草赋&钱廷文338

西园赋&钱廷文338

后西园赋&钱廷文339

老渔赋&王骧衢340

警心铭&曹若枬340

籴官粟有感&张耒341

寓陈杂诗四首&张耒341

寄李端叔&张耒342

孙志康许为南酿前日巳(已)闻籴米 欣然作诗以问之&张耒342

霜后步西园&张耒342

潘郎以予生日见过致酒出两诗&张耒342

农家词&张耒343

再寄子由先生&张耒343

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君子惠牡丹二槃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作此诗呈希古&张耒343

女儿祠下&张耒344

春日怀淮阳六绝&张耒344

秬移宛丘牡丹植畦窦斋前作绝句示秬秸和&张耒344

至安化驿先寄淮阳故人&张耒344

初秋对雨&张耒344

蔡河涨&张耒344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张耒344

太昊遗墟&张耒345

卧病月余呈子由&张耒345

送郑叔昭归葬&卢勋345

怀古&马嵩345

上封事被拘赓宋人韵&王良臣345

白龟灵池&王良臣345

卦台秋月&王良臣346

胡公铁墓&王良臣346

放回籍乡居&王良臣346

柬洪太守祷雪有应&谢孟金346

赠尹二守祷雨有应&刘浡346

夏日闲居&陈朴346

舟中&陈朴346

王和斋庄看牡丹&陈朴346

太昊遗墟&陈朴346

小槛种竹口占遣怀&季道统347

柳湖春晚&季道统347

吊谢烈妇&季道统347

弦歌夕照&宋一韩347

陈州李方集河防篇&刘思温347

雨中秋兴二首&谢国宾348

送骆兆明世祥归楚&谢国宾349

柳湖春晓&陈王谟349

西郭晓望&陈王谟349

出科场&崔泌之349

苏湖秋泛&莫尔?349

晚泊&莫尔?349

翼皇年丈初度&莫尔?349

登逸园后山&万如济350

题苏园桥上亭&万如济350

逸园桥上坐月&万如洛350

逸园赏牡丹歌&万如洛350

日暮登楼&万如洛351

秋夜读骚&万如洛351

日暮柳湖&万如洛351

游逸园&万如洛351

寺楼晚望&万如洛351

雪后登月波寺阁&万如洛351

漫兴&万如洛351

春日亦园&万如洛351

暮春泛舟游苏湖&万如洛352

留题苏氏湖亭&万如洛352

重阳前三日宴绿野堂乘月归&万如洛352

丙戌九日登楼&万如洛352

自柳湖放舟至莲花庵&万如洛352

和绿野堂秋夜小集&万如洛352

题董秋水避秦居&万如洛352

逸园雅集&季一德353

和汇庵题觅闲亭韵&祁庭仪353

觅闲亭即事&祁庭仪353

苏湖莲舫&吴履坦353

卧阁清风&吴履坦353

柳湖渔唱&吴履坦353

冬日望苏亭&吴履坦353

九日雨中赴友人茱萸会&吴凤晓353

腊月新月&张云咱354

寄醇民先生&钱廷文354

冬日寄雷抱痴&钱廷文354

古意&钱廷文354

赠张惕存太朴七言古一首&钱廷文355

雨夜&钱廷文355

春雪&钱廷文355

苦雨二绝句&钱廷文355

题信陵君祠&钱廷文355

秋夜梦徐东林孝廉&钱廷文355

哭吴明府(溶)二首&钱廷文355

春夜同简秘觐光申亭伟瞻宿道应渔庄作二首&钱廷文356

移家就熙显宅作二首&钱廷文356

同熙显饮西村人家桃林下有怀章文&钱廷文356

九日过熙显宅晤李章文炎杨懦夫立志诸子&钱廷文356

雪中携酒访梅留赠杜棘山索和&雷方晓356

自题延伫图小像次崔郡伯韵&雷方晓357

春日招客游苏湖亭即席漫赋&雷方晓357

卦坛歌&雷方晓357

抱痴&雷方晓357

冬晚&雷方晓357

初度偶成&雷方晓357

漫兴&雷方晓357

春日游苏湖&雷方晓358

和冯敏斋郡伯己巳除夕同李兼三上舍何乐天山长暨绍岐合三乾卿茂许四公子唱酬韵&雷方晓358

和敏斋郡伯庚午元旦唱酬韵&雷方晓358

光武庙&雷方晓358

羲陵岳峙&雷方晓358

谒岳忠武祠&雷方晓358

春杪寄吴学博颍水&雷方晓358

溪上晚眺&雷方晓359

己巳初夏友人招集苏湖亭即席成此以纪其事&雷方晓359

和王孟亭太守重阳后一日登试院南楼原韵&雷方晓359

崔拙圃郡伯调住南阳赋此赠别&雷方晓359

羲陵岳峙&雷继祖359

弦歌夜读&雷继祖359

汲长孺墓&杨立志359

太昊陵&杨立志359

厄台&杨立志360

大梁孟子祠&杨立志360

固陵&杨立志360

次雷惊万集游苏亭原韵&高文相360

登苏亭&张子仪360

柳湖渔唱&季元岘360

画卦台怀古&陶克成360

苏亭莲舫&金允宜361

真武台晚眺&金允宜361

柳湖渔唱&金允宜361

望台烟雨&金允宜361

赠季凤章庐墓诗二首&金允宜361

游季氏园&苑重华361

秋日重到弦歌台&苑重华361

秋日苏亭感怀&赵万里362

弦歌夜读&赵万里362

柳湖即景&赵万里362

卧阁清风&赵万里362

苏子由读书台&胡公裔362

苏亭莲舫&李金坊362

柳湖渔唱&李金坊362

朱贞女诗&祁振宗363

朱贞女诗&雷季伸363

朱贞女诗&雷淳363

九日郡城登高呈邑侯刘志亭夫子&叶李363

望湖台怀古&叶李363

弦歌台&张三乐363

秋夜途中有感&郝韶景363

甲午出门述怀&郝韶景363

浮山拜左忠毅公墓&郝韶景364

福田寺碑歌&郝韶景364

山行杂咏&郝韶景365

过黄粱观卢生睡像&郝韶景365

重过颍州&郝韶景365

北极台&郝韶景365

汤阴谒岳忠武王祠&郝韶景365

镇海门楼&郝韶景365

送谭兰台之昌乐&郝韶景365

旋里&郝韶景366

辛卯仲冬北上即席赋别&郝韶景366

八达岭&郝韶景366

将之皖江道固陵邀李红樵同往未果赋此留别&郝韶景366

东园书怀&郝韶景366

舟夜&郝韶景366

东园杂忆寄诸同人&郝韶景366

宗小棠同年招饮即送其入觐&郝韶景367

单县道中&郝韶景367

闻袁侍郎筹赈丧生夜即雷雨大风&雷兼山367

圃松&王庚367

上从叔祖南庐&王庚368

临别曲送石台&王庚368

乙未代子骧衢寄上鲁山房师郑明府銮&王庚368

访隐词&王庚368

题烂柯图小景&王庚368

宫词&王庚368

题美人睡起图&王庚368

闺怨&王庚368

岱宗临眺&王庚368

嵩山&王庚369

戊子杜小渔钟鲁见过&王庚369

早发大梁道中&王庚369

自嘲&王庚369

庚寅寄叶柳坞先生李&王庚369

寄贾柳塘贯儒&王庚370

乙未早春载洒访柘城姻家窦南墅玉尺小饮&王庚370

和湖南廖春泉孝廉宗湘元韵&王庚370

癸巳春日客中喜高芝崔峡云见过留饮别后寄之&王庚370

赠庞霞峰&王庚370

秋日病目遣怀&王庚370

题崔止斋空空轩&王永德371

咏雷节妇&王永德371

忆昔行&曹若楠371

又示儿辈&曹若楠372

无题&崔德昌372

寿祖母九十生朝&孙举海372

观争臼&孙举海372

岁大饥&孙举海372

行路难&孙举海373

惜阴&孙举海373

访友&胡凤冈373

李宅对酒醉后述怀以赠主人&李长仁374

由镇(即周口)回斋路经河岸口占即事&李长仁374

冬日村斋述怀&李长仁374

过德州题壁&朱显曾374

宿蔡村&朱显曾374

梅影&万更新374

忧蝗&刘俊德374

游宋故宫&刘俊德375

丙子蝗&刘俊德375

天无雨&刘俊德375

人贩子&刘俊德375

买菜人&刘俊德376

生别离&刘俊德376

十日振[赈]&刘俊德376

卖小孩&刘俊德376

救奇荒&刘俊德376

荒之中&刘俊德376

咏董烈女&齐楷之376

董贞女词月华清调&唐巨峰377

耸翠亭联句&唐巨峰377

贞女行&严汝诚377

岳忠鄂王&万邦泰377

过黄河桥&周景濂377

病中寄感&魏鼎378

说诗&魏鼎378

劝戒俚言&傅弼378

挽严纯一先生&王蘅378

和陈奎聚先生落花&王蘅379

落花&陈星蔚379

有感二首&苗德垕379

春晴&蒋麟祥379

恭步朱主纂静山兄病愈来馆即事原韵&蒋麟祥380

和静哥途中口占&蒋麟祥380

端阳房东赵振群兄招饮,在座有朱主纂静山、李君崇山五舍弟玉征、西席郑向离先生,崇山作七律一首志谢即步元韵&蒋麟祥380

清和月星垣兄添丁筵开汤饼予即席为诗贺之。久不搦管,因喜极兴发,工拙不计也&唐允成380

无题&荆焕宇380

己未岁杪崇山来舍浼予书屏,因赋七律一首,聊应雅属&潘同江380

外集—散文381

救陈州刺史李邕奏&孔璋381

为夫请戍边自赎表&李邕妻温氏381

厄台碑(并铭)&王禹偁382

庭莎记&晏殊383

请免陈州添折见钱疏&包拯383

知陈州谢启&张方平384

举崔度助教疏&张方平384

奏赋率数疏&张方平384

太尉赵公祠堂碑&张方平385

祭唐赠太尉赵公文&张方平386

题张乖崖书后&苏轼386

书李简夫诗集后&苏轼386

题铁墓厄台&苏轼387

为张安道论时事书&苏辙387

李宗易诗集序&苏辙388

厄台碑&曾巩389

谕陈州守将左君弼&明太祖390

左节妇传&朱肇辉390

太昊陵寝殿碑&杨珇391

重修碑&商辂391

重修碑&吴国伦392

修建儒学碑&刘昌393

修学碑&费宏394

增修厄台改为绝粮祠知德书院碑&谭缵394

谯楼碑&戴昕395

重建包孝肃公庙碑&贾恪396

读书台记&严士达396

城隍庙碑&杨廷宾397

祭四贤祠文&翟师雍397

科举题名记&刘定之398

明怀远将军徐梦阳墓志铭&吴悌399

思鲁书院引&徐即登399

刻一门节孝事略序&理鬯和400

儒学明伦堂碑&于朋举400

劳治轩记&蔡含灵401

重修读书台碑&方于光402

画卦台记&方于光403

重建太昊陵碑&张自德404

刺史孙公创立义学义田碑记&吴景炜404

洁己乡与言书院碑&吴景炜405

重修弦歌台碑&萧国弼405

增修陵庙围墙碑&熊一潇405

弦歌台记&方苞406

李节妇传&方苞406

重建弦歌台碑&顾珽407

重建太昊伏羲氏陵庙大殿碑&鹿祜407

重修乡贤祠碑&林鸿暹408

重修名宦祠碑&林鸿暹409

广济堂碑记&王世俊409

重修学署碑&金山410

重修大王庙碑&段丕承411

雷梅隐孝义赠言序&刘青芝411

雷梅隐孝义赠言序&王丕烈412

雷孝子赠言记&汪思回413

雪庐诗钞序&赵城413

雪庐诗钞序&崔应阶414

左村坡赵黄沟碑记&崔应阶415

真武庙碑&姚之琅415

浚蔡河碑记&于大猷416

重建府城碑&汪圻417

署前官房碑记&汪圻418

移建广济堂&汪圻418

柳圃集序&张远览419

张邃园传&方鸣球419

重修学署碑&陶万选420

重修三元庙碑&吴汝鼎421

刘氏三世节孝序&吕谦恒422

新建文昌祠碑&张世濂423

重修崇兴寺碑&焦以润423

考辨厄台碑记&陈用光424

重修画卦台碑&李振翥425

重修弦歌书院碑&李振翥425

重修文庙碑&李振翥426

重修洪福寺碑铭&李振翥427

改建龙神庙碑&刘广澍428

赵忍斋赠君荣邀诰命序&曹振镛428

义地施棺碑&任烜430

王寄圃诗草初集序&瞿昂430

募修县志疏引&永铭431

重建钟楼碑&永铭431

礼器图碑记&永铭431

重浚玉带河碑&吴承芳432

修郡城西南大路碑&吴承芳433

岳王观铁秦桧&田望波433

智洽陈郡河渠考序&祝庆蕃434

王寄圃次集序&祝庆蕃434

郝蓉塘传&王诜桂435

袁端敏公墓志铭&倭仁435

袁端敏公墓表&曾国藩437

袁端敏公祠堂碑记&张之万437

贾柳塘墓表&张之万438

养鹤堂诗集序&刘郇膏439

铜竹斋杂体文序&李宏漠439

铜竹斋诗赋序&毛昶熙440

柳湖书院记&潘钟瀚440

王柳圃墓表&余连萼441

重修郡试院碑(代郡守蒋作)&吴清俊442

名宦乡贤忠孝节义四祠碑记&吴重憙442

何静斋德教碑&高钊中443

孙立庭传&刘人熙444

董贞女传&王新桢445

魏肇峙教思碑&王新桢445

董贞女征诗序&赵星五446

任道乡墓表&徐世昌447

段节妇褒词&徐世昌447

雷静斋墓表&杨凌阁448

蒋朝光墓表&许鼎臣449

蒋显斋墓表&许鼎臣450

改藏书楼为图书馆序&杨葆禄451

王晴峰乡思碑&张南通451

鲁虞臣暨配张氏合厝墓志铭&张镇芳452

傅筑亭墓表&蒋藩453

蔡氏题芳录序&吴家镇454

重修石佛寺大殿碑记&朱撰卿454

黄润普传&朱撰卿455

邓廷臣德教碑公启&朱撰卿456

许汝楼德教碑&毕太昌456

外集——韵文459

瑞麦赋&宋祁459

宛丘李公晋祀乡贤祠颂&吕履恒459

瑞麦颂&许佩璜460

经陈思王墓&庾肩吾461

淮阳感怀&李密461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李白461

宿淮阳&张九龄462

颂鲁&苏拯462

故陈州刺史赠兵部尚书韦公挽词&孙逖462

晓发淮阳&张继462

送宛丘任少府&卢纶462

淮阳路&李商隐462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渴淮阳太守&李颀463

太昊遗墟&王禹偁463

劝洒惜别&张咏463

寄傅逸人&张咏463

谢云居山人草鞋&张咏463

游赵氏西园&张咏463

再会傅逸人&张咏464

贻傅逸人&张咏464

怀张白逸人&张咏464

题桑落&刘敞464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苏轼464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苏轼465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柬崔度贤良&苏轼465

戏弟子由&苏轼465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苏轼465

出都来陈新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和之&苏轼466

慰弟二首&苏轼466

和弟子由初到陈州二首&苏轼466

和子由首夏官舍即事&苏轼466

和子由二首&苏轼467

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苏轼467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苏轼467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苏轼467

次韵子瞻见寄&苏辙467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苏辙468

初到陈州二首&苏辙468

赠李简夫秋园&苏辙468

挽李简夫二首&苏辙468

宛丘二咏&苏辙468

宛丘叹&元好问469

在陈操&刘基469

吊李节妇&吕柟469

吊汲黯卧治阁&王邻469

思陵墓霭&黄哲470

重过驻跸亭&朱禋470

张烈女行&戴昕470

王烈女行&戴昕470

卢烈女行&戴昕470

思陵暮霭&戴昕471

古宛晴烟&戴昕471

胡公铁墓&戴昕471

白龟灵池&杨廷宾471

陈州别汪伯水山人&张佳胤471

元夕宴谢宪使宅&张佳胤471

柳湖春晚&王咏471

风雪吟为张柘村还陈赋&刘锡472

柳湖春晓&王溱472

柳湖春晓&王韦472

送赵户部出守淮阳&李攀龙472

柳湖春晓&吴国伦473

宛丘署中&吴国伦473

弦歌夕照&颜鲸473

弦歌夕照&秦金473

弦歌夕照&汪大成473

登陈城西楼感淮阴侯事&汪大成473

弦歌夕照&徐即登473

吊岳武穆庙&徐即登474

将去陈喜诸生远来赴会&徐即登474

重来陈州感兴&徐即登474

柳湖春晓&苏光泰474

伏日太昊陵寓目同黄工部许山人&苏光泰474

吊岳武穆庙&苏光泰474

咏陈州二首&刘咸474

揲蓍台&王概475

送宪副陈一初之楚&王祖嫡475

送宪副陈一初之楚&张九一475

弦歌夕照&余翔475

思陵春霭&余翔475

胡公铁墓&宋塘475

百龟灵池&宋塘475

古宛晴烟&宋塘475

马节妇左氏&宋塘475

狄青墓&侯恪476

郭外偶作&曹申吉476

游苏湖亭&曹申吉476

游苏氏园林&邹升恒476

恭祀太昊伏羲氏陵纪事&蒋涟476

苏湖亭&王清彦477

题苏园桥上亭&王清彦477

绿野堂秋夜小集&王绳武477

绿野堂秋夜小集&李应元477

秋日过大王庙简诸友&吴元锦477

秋日过大王庙漫题&吴楚奇477

平信门感淮阴侯事&百龄477

陈思王墓&百龄477

苏园灵芝歌&林华封478

陈思王墓&汪思回478

弦歌台&汪思回478

苏亭莲舫&汪思回478

望台烟雨&汪思回478

扑蝻行&何登棅479

太昊陵会竹枝词&何登棅479

淮宁被水查振[赈]&何登棅479

重阳日偶题&何登棅479

赠岑春冈&何登棅479

逸园雅集二首&钮秀479

春日过陈州&钮秀480

宿冯唐镇&钮秀480

逸园雅集&龚迪经480

题雷抱痴延伫图二首&崔应阶480

卧治阁&崔应阶480

太昊陵&崔应阶481

瑞麦诗十六韵&崔应阶481

西园怀古&崔应阶481

雨后郡斋书怀&崔应阶481

九日与全敬庵诸友郡斋小集&崔应阶482

雨后还至淮阳道上&崔应阶482

咏菊&高士鐄482

卧阁清风&冯祖悦482

苏亭莲舫&冯祖悦482

蔡池秋月&冯祖悦482

望台烟雨&冯祖悦482

柳湖渔唱&冯祖悦482

秋日留别诸绅士&吴溶482

陈州怀古&姚之琅483

苏子由读书亭&姚之琅483

陈明行&于大猷484

颍阴城&于大猷484

卧治阁&于大猷484

秋胡台&于大猷484

冯唐墓&于大猷485

画卦台&于大猷485

苏颍滨读书亭&于大猷485

修淮宁县志寓居西郊寺中,上太守谦斋高公&于犬猷485

逸园雅集&张志遂485

逸园雅集&李镐485

赵节母九十寿&张云暹486

赵节母九十寿&王绂486

初冬登画卦台&李及秀486

登太始楼望弦歌台感怀&梁遂486

夏日蓬园晚晴回文&龚作肃486

游绿野堂&徐民表486

游大王庙&杨得琳486

周家口道上二绝&张丰486

苏颍滨读书亭&丁世禄486

司城贞子阁&丁世禄487

汲公墓&蒋曰纶487

题雷氏偏园&嵩贵487

题雷氏偏园&邵洪487

陈州道中&王鼎镇487

丛云阁远眺&段镖487

题吕仙亭&徐垍487

题吕仙亭&魏藻487

吕仙亭石壁&韩桓488

题忍赵斋赠君家传后&吴其彦488

告老归里留别于司马晓峰&王瑸488

将之淮源留别淮阳诸君子&邵希曾488

壬午春分于役双塘见春柳敷荣感而赋此&刘广澍489

卧治阁&王诜桂489

到陈之明年自题如舟学舍&吴清文489

苏湖秋泛&吴清文489

贾鲁河舟中&吴清文489

贞子阁&吴清文489

柳湖棹歌&吴清俊489

咏赵家璜琴鹤馆诗(并序)&刘拱宸490

董贞女诗&易贞490

董贞女诗&杨凌阁490

董贞女诗&王新祯490

己丑八月以卓异入觐因成津五章留别陈州寅僚伸庶&吴重憙491

怀淮阳六首&徐世昌491

忆柳湖二首&徐世昌491

游绿野堂&朱炎昭491

五铁人&朱炎昭492

太昊陵&朱炎昭492

绿野堂即景&朱炎昭492

题绿野堂墨竹&朱炎昭492

咏李广度恣行&朱炎昭493

耆英社诗&李擢英493

耆英社诗&王新祯493

耆英社诗&周景濂493

耆英社诗&凌甲烺494

步周芷湘见赠原韵&毕太昌494

重宰淮阳感赋&贾德润494

送淮阳剿匪诸烈士入祠(序)&朱撰卿494

星垣家先生以诸友人贺子诗见示并嘱和即步其韵&朱撰卿495

端节步崇山砚雅赠赵君招饮原韵&朱撰卿495

附录:496

一、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对淮阳县人民政府出版民国22年《淮阳县志》校注本的请示的批复496

二、淮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淮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496

后记4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