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据法论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证据法论 第2版
  • 占善刚,刘显鹏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066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202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证据-法学-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证据法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据法概论1

第一节 证据法中的事实1

一、事实的内涵1

二、事实的形态5

第二节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6

一、证据裁判主义原则7

二、自由心证主义原则12

第二章 证据概述21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21

一、关于证据概念的学说21

二、证据的内涵23

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26

一、证据能力27

二、证据力35

三、证据能力和证据力的关系41

第三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44

第一节 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44

一、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概念44

二、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特点45

三、供述证据与非供述证据的获取方式47

第二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53

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53

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54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别和联系56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58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特点58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运用63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67

一、本证与反证的概念和特点67

二、本证与反证的运用规则69

三、间接反证70

第五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71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71

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的运用规则72

第四章 证据的法定种类75

第一节 证据的种类概述75

一、证据的种类的概念75

二、域外证据种类的立法例75

三、我国的证据种类77

第二节 书证80

一、书证的概念和特点80

二、书证的分类84

第三节 勘验90

一、勘验的概念和特点90

二、我国勘验的历史发展90

三、勘验物的分类92

第四节 证人93

一、证人的概念和特点93

二、证人的义务98

三、证人的权利102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112

一、当事人陈述概述112

二、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113

三、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18

四、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陈述128

第六节 鉴定128

一、鉴定的概念和特点128

二、鉴定人132

第五章 证明对象139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139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点139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140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范围142

一、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42

二、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45

三、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146

第六章 免证事实147

第一节 免证事实概述147

一、免证事实的概念147

二、免证事实的范围147

三、我国现有规定及评述149

第二节 诉讼上的自认155

一、诉讼上的自认概述155

二、诉讼上的自认的种类157

三、诉讼上的自认的效力159

四、诉讼上的自认之撤销和追复160

第三节 公知事实161

一、公知事实的概念和特点161

二、公知事实的条件162

三、公知事实的效力162

第四节 司法认知163

一、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点163

二、司法认知的效力163

三、司法认知的程序163

第五节 推定164

一、推定概述164

二、推定的分类170

第七章 证明责任175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基本理论175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175

二、证明责任的本质177

三、证明责任的属性179

四、证明责任的特点180

五、证明责任和相关概念的关系180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184

一、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理论184

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189

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215

四、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217

第八章 证据规则221

第一节 证据禁止规则222

一、证据禁止规则222

二、证据禁止规则的域外立法例225

三、我国有关证据禁止规则的规定及评析234

第二节 品格证据排除规则241

一、品格证据241

二、品格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243

三、我国品格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248

第三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249

一、传闻证据249

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252

三、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的比较257

四、我国的相关规定及评述259

第九章 证明过程261

第一节 证明过程概述261

一、证明过程的内涵及阶段261

二、证明的具体过程262

第二节 举证264

一、举证概述264

二、举证期限267

三、证据交换277

四、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的关系286

五、证据保全289

第三节 质证299

一、质证概述299

二、交叉询问303

第四节 认证310

一、认证概述310

二、证明标准313

参考文献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