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及其实践效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青岛市委党校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436838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政治-监督-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及其实践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2
第一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形成的思想条件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监督的基本思想3
第二节 列宁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监督的学说7
第三节 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政党监督的学说13
第二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形成的政治条件20
第一节 执政以前党的政治监督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政治监督3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对党的政治监督的破坏34
第四节 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破坏监督制度的历史反思35
第三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39
第一节 执政党面临的新挑战42
第二节 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43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4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49
第四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50
第一节 把握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50
第二节 苏联在民主政治监督建设上的极端化走向及垮台的悲剧52
第三节 对西方权力制约思想的借鉴65
第二篇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的理论体系71
第五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71
第一节 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监督思想是邓小平完整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2
第二节 加强制度建设是政治监督的根本出路82
第三节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政治监督机制93
第六章 关于政治监督的功能和作用114
第一节 关于党内监督的功能和作用114
第二节 关于人民民主监督的功能和作用119
第三节 关于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功能和作用122
第七章 关于政治监督的本质127
第一节 体现了执政党党内监督的先进性128
第二节 体现了人民民主监督的系统性132
第三节 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强制性137
第八章 关于政治监督的实现路径141
第一节 健全制度是实现政治监督路径的根本保障142
第二节 党内监督是实现政治监督路径的方向保障146
第三节 人民民主监督是实现政治监督路径的基础保障159
第四节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是实现政治监督路径的法治保障173
第三篇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监督学说的发展第九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监督思想188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必须加强政治监督的认识189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内监督思想193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公社政权后形成的人民监督思想199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舆论监督思想202
第十章 列宁的政治监督思想211
第一节 列宁对政治监督重要性的认识212
第二节 列宁政治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218
第十一章 毛泽东的政治监督思想239
第一节 毛泽东对加强政治监督必要性的认识239
第二节 毛泽东政治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244
第三节 毛泽东政治监督思想的局限性257
第十二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的创新发展260
第一节 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坚持民主监督,才能真正坚持党的领导261
第二节 将政治监督与民主政治建设联系了起来2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监督要同社会主义制度、法制建设相结合266
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政治体制,促进政治监督发展269
第五节 提出评判我国政治监督建设的标准274
第四篇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的实践效应276
第十三章 邓小平的政治监督思想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276
第一节 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都要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277
第二节 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领导制度与干部制度起着决定作用284
第十四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与我国政党监督301
第一节 日益健全的党内法规体系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301
第二节 日益完善的党内专门监督机构发挥了重大作用316
第三节 日益多样的党内民主扩大了党内监督的范围323
第四节 民主党派的外部监督作用推进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341
第十五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与我国法律监督3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最高权威得以树立351
第二节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得以建立356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监督法律建设取得进展366
第十六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与我国人民民主监督381
第一节 公民监督的效果大为增强382
第二节 舆论监督的威力大大增加388
第十七章 邓小平政治监督思想的时代特性391
第一节 高瞻远瞩的战略性391
第二节 以民为本的人民性391
第三节 身体力行的革命性392
第四节 实事求是的务实性393
第五节 全面完整的系统性393
第六节 循序推进的渐进性394
第七节 革故鼎新的创新性395
附录一:参考文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