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东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417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土地征用-关系-农民问题-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地区-土地征用-关系-农民问题-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1
一、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背景2
二、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目的5
三、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意义6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8
一、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现状8
二、对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简短评述20
第三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21
一、西方城市化理论的研究22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27
三、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1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3
一、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思路33
二、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方法34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概述37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历史与现状37
一、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含义与类型37
二、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产生的原因41
三、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演进与发展50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特殊性与重要性52
一、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52
二、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54
三、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59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中的主要问题61
一、被调查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62
二、被调查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65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原因71
一、从政府、政策、制度层面上看72
二、从失地农民自身的主观层面上看75
第五节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77
一、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指导思想77
二、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方针78
三、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80
四、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82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88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概述88
一、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界定88
二、失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89
三、失地农民的土地处分权90
四、失地农民的土地收益权90
五、失地农民的土地知情权和参与权91
六、失地农民的土地增值权92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特征与表现93
一、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特征93
二、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96
三、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结果99
第三节 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104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晰104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105
三、“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加快了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106
四、农村土地在征收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107
五、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制度不尽合理109
第四节 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概况与启示110
一、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概况110
二、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共同点114
三、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启示115
第五节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制度创新机制117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制度118
二、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实行土地的三权分离模式118
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征用程序120
四、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121
五、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保障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122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124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概述124
一、失地农民劳动、就业的界定124
二、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的相关政策规定126
三、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性128
四、沿海发达地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几种模式131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134
一、完全失地农民与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135
二、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137
三、从事不同职业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139
四、不同文化程度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141
五、失地妇女就业状况——非常困难143
六、失地农民整体就业面窄,就业范围小、就业行业少146
七、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的其他问题147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148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148
二、从失地农民自身来看152
第四节 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制度创新154
一、从政府、政策、制度宏观层面上看155
二、从失地农民自身方面来说161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164
第一节 建立健全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164
一、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165
二、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166
三、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167
四、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68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69
一、失地农民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基本生活压力加大170
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完全落实172
三、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衔接174
四、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175
五、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窄176
第三节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滞后的原因分析177
一、失地农民自身的主观因素177
二、政府、政策、制度方面的客观因素179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的对策181
一、改革征地程序,做到“先办社保然后征地”181
二、改革征地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需要182
三、改革征地补偿费发放办法,实行预留养老保险费制度182
四、改革征地安置方式,多角度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183
五、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范围之中183
六、改革医疗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有病可医、有病能医185
七、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公平地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85
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妇女的生存与发展问题187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妇女生存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87
一、失地妇女的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188
二、失地妇女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89
三、失地妇女就业率低、就业面窄、就业行业少190
四、失地妇女就业过程困难多191
五、失地妇女的社会保障范围窄、程度低192
六、失地妇女维权意识比较弱194
七、失地妇女对城市化的认同程度低194
八、失地妇女的烦恼多于对政府的期盼195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妇女生存与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197
一、从政府、政策、环境等客观因素方面看197
二、从失地妇女自身的主观因素看199
第三节 建立健全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妇女生存发展的制度创新201
一、提高失地妇女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201
二、引导失地妇女转变观念,实现由农村妇女向城市妇女的根本转变201
三、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失地妇女的就业率202
四、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失地妇女劳务经纪人202
五、加强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失地妇女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3
六、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失地妇女的生活水平203
七、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逐步构建失地妇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203
八、增强社会性别意识,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204
九、加强政府在保障失地妇女生存、就业、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建设204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206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概述206
一、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含义206
二、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207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现状210
一、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的环境大有改善211
二、失地农民子女进城上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211
三、失地农民子女的学杂费比征地前明显减少212
四、土地征用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大有转变213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214
一、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状况的不公平性214
二、失地农民子女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215
三、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215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216
一、征地补偿费偏低,影响到子女教育经费的投入216
二、失地农民就业率低,影响到子女教育费用的增加217
三、征地后经济收入减少,影响到子女教育费用的支出217
四、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子女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218
第五节 健全解决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创新机制218
一、加大“两免一补”的支持力度,使失地农民子女普遍接受义务教育218
二、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为失地农民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219
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为其子女受教育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219
四、加快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失地农民子女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220
五、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受教育档案,解决其子女辍学问题220
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立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补贴制度221
第八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问题222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问题概述222
一、失地农民住房问题的含义222
二、失地农民住房安置的几种模式223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现状224
一、失地农民的住房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25
二、失地农民的住房环境大大改善226
三、失地农民的住房质量大大提高227
四、失地农民居住的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增多228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中存在的问题229
一、住房拆迁中存在大量的暴力拆迁、强制拆迁等违法行为229
二、失地农民的住房拆迁没有按照市场价格进行229
三、部分失地农民的住房质量不过关230
四、失地农民居住小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同步建设231
五、失地农民住房费用及住房成本过高231
六、部分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无法逐一照顾232
七、“城中村”的问题在城乡结合部仍然非常严重233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住房问题解决的途径与对策234
一、制定拆迁法规,依法规范拆迁,杜绝强制拆迁和暴力拆迁234
二、房屋拆迁安置,应该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234
三、加强住房建设质量管理监理,确保失地农民住房建设质量235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失地农民居住社区的公共基础配套设施236
五、提高房屋拆迁标准,增加失地农民住房补贴236
六、制定优惠政策,降低失地农民中困难群体的住房成本237
七、完善社区管理,加强失地农民居住的社区服务237
八、科学规划,加大对“城中村”的改造与建设238
第九章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240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概述240
一、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含义240
二、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内容241
三、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244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246
一、失地农民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方式已经完全市民化246
二、失地农民的户籍身份与社会身份已经完全市民化247
三、失地农民的生产方式与就业方式已经彻底市民化248
四、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正在逐步市民化248
五、失地农民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逐渐市民化249
六、失地农民的教育观念与人才观念陆续市民化250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中存在的问题250
一、经济收入减少,影响着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251
二、劳动就业困难,制约着失地农民就业方式的市民化251
三、观念落后,阻碍着失地农民行为方式的市民化252
四、自我封闭的心理,影响着失地农民城市认同的市民化252
五、二元结构的社保制度,制约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市民化253
六、怀旧的生活习惯,阻碍着失地农民生活习惯的市民化254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基本途径与对策254
一、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居住方式的市民化254
二、加快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方式的市民化255
三、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户籍身份的市民化256
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市民化257
五、加快社区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促进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的市民化257
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