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为改变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为改变技术
  • 李祚山,陈小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6500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62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行为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为改变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行为改变技术概述1

一、行为2

二、行为改变技术4

三、行为改变者的道德自律及信条9

第二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领域10

一、教育和教学方面10

二、儿童行为塑造和改变方面12

三、医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12

四、组织行为管理方面13

五、社区心理学方面14

六、个人问题的自我管理方面14

第三节 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简史15

一、国外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概况15

二、我国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概况18

第二章 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基础20

第一节 反应性条件反射理论20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及理论20

二、制约与反制约的经典实验23

三、沃尔普的临床实验25

四、反应性条件反射与行为改变技术26

第二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27

一、斯金纳的动物操作条件反射实验27

二、反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29

第三节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30

一、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产生背景30

二、认知行为改变理论的基本内容32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35

一、观察学习35

二、“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36

三、间接强化在学习行为中的作用37

四、观察(认知)决定学习的观点37

五、观察学习的主要心理过程39

第三章 行为的观察、记录与评估44

第一节 行为观察44

一、观察法概述44

二、行为改变技术中的观察46

第二节 行为记录50

一、选用合适的记录方法和记录工具51

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59

第三节 观察信度的检验60

一、常用的观察信度检验方法60

二、观察信度的计算方法61

三、提高观察信度的有效途径64

第四节 行为评估65

一、行为评估概述65

二、行为评佑的形式65

三、行为评佑的方法68

第五节 行为的观察、记录与评估应用案例分析70

第四章 实验设计75

第一节 行为改变实验方法概述75

一、行为改变实验方法的基础75

二、行为改变的基本实验设计模式及其特点75

三、行为改变实验方法的三个基本阶段76

四、行为改变实验数据的常用记录方式——图表78

第二节 倒返实验设计85

一、倒返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85

二、倒返实验设计的不同模式85

三、有效运用倒返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90

四、倒返实验设计的效果评佑91

五、倒返实验设计案例分析93

第三节 多项基线设计97

一、多项基线设计的原理97

二、多项基线设计的类型97

三、有效运用多项基线设计的注意事项103

第四节 逐变标准设计104

一、逐变标准设计的原理104

二、逐变标准设计的特点及应用104

三、有效运用逐变标准设计的注意事项105

四、逐变标准设计案例分析106

第五章 行为改变技术的系统步骤110

第一节 界定问题行为110

一、把握问题行为的类型110

二、正确评量问题行为112

三、遵循问题行为评量原则113

第二节 探究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114

一、探究问题行为的三大要素114

二、注意机体变项对行为的前因后果的影响116

第三节 制定行为改变方案117

一、确定目标行为和终点行为117

二、选择适当的强化物119

三、选用适当的行为改变策略120

四、确定实验设计模式120

五、创设有利的训练情境121

六、安排实施方案的日程表122

第四节 实施行为改变方案122

一、正式实施行为改变方案前的准备122

二、实施行为改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23

三、实施行为处理后的行为改变效果评佑125

第六章 强化原理128

第一节 强化原理概述128

一、强化的含义128

二、强化的分类129

三、强化物131

第二节 强化的程序133

一、固定比例强化133

二、可变比例强化134

三、固定间隔强化135

四、可变间隔强化135

五、影响强化效果的因素136

第三节 强化原理应用案例分析139

一、正用139

二、误用144

第七章 塑造原理149

第一节 塑造原理概述150

一、塑造的含义150

二、塑造的特点150

第二节 塑造原理的运用152

一、运用塑造原理的意义152

二、行为塑造的实施步骤153

三、运用行为塑造的注意事项155

四、行为塑造的实施原则157

第三节 塑造原理应用案例分析158

一、正用158

二、误用161

第八章 渐隐原理165

第一节 渐隐原理概述165

一、渐隐的含义165

二、渐隐的优点166

三、渐隐与塑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67

第二节 渐隐原理的运用167

一、运用渐隐原理的意义167

二、有效运用渐隐原理的原则168

三、渐隐原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70

第三节 促进的类型与影响渐隐技术的因素170

一、促进的类型170

二、促进在渐隐中的作用172

三、影响渐隐效果的因素172

第四节 渐隐原理应用案例分析174

一、正用174

二、误用176

第九章 链锁原理179

第一节 链锁原理概述180

一、链锁的含义180

二、链锁性行为的分类181

三、链锁训练的方式及其选用183

四、塑造、渐隐和链锁三种原理的比较186

第二节 链锁原理的运用187

一、运用链锁原理的意义187

二、运用链锁原理训练的实施步骤188

三、运用链锁原理的注意事项190

第三节 链锁原理应用案例分析192

一、正用192

二、误用194

第十章 模仿学习原理199

第一节 模仿学习原理概述199

一、模仿的含义200

二、模仿的方式200

第二节 模仿学习原理的运用203

一、运用模仿学习原理的意义203

二、模仿学习原理的运用对行为改变的作用204

三、影响模仿学习效果的因素208

四、有效运用模仿学习的注意事项210

第三节 模仿学习应用案例分析211

一、正用211

二、误用213

第十一章 代币制与行为契约218

第一节 代币制概述218

一、代币制的含义219

二、代币制系统的组成220

三、代币制的优点与弊端223

第二节 代币制的运用225

一、代币制运用的意义225

二、代币制运用的实施步骤226

三、运用代币制的注意事项229

第三节 代币制应用案例分析230

一、正用230

二、误用231

第四节 行为契约概述232

一、行为契约的含义234

二、行为契约对行为的影响原理234

三、行为契约的类型235

第五节 行为契约的运用238

一、行为契约运用的意义238

二、行为契约的形成过程239

三、行为契约的签订原则241

四、行为契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242

第六节 行为契约应用案例分析242

一、正用242

二、误用245

第十二章 类化原理251

第一节 类化原理概述252

一、类化的含义252

二、类化形成的条件253

三、类化、分化与辨别254

四、类化的分类254

第二节 影响类化效果的因素与促进类化的方法256

一、影响类化效果的因素256

二、类化的促进方法258

三、类化的促进步骤262

第三节 类化原理的运用263

一、类化原理的运用意义263

二、类化原理的运用原则264

三、类化原理的运用技巧266

第四节 类化原理应用案例分析267

一、正用267

二、误用270

第十三章 惩罚原理与厌恶疗法275

第一节 惩罚原理概述276

一、惩罚的含义276

二、惩罚的理论基础276

三、惩罚的分类277

第二节 惩罚原理的运用279

一、惩罚运用的意义279

二、惩罚运用的方式280

三、惩罚的运用原则284

第三节 惩罚原理的具体运用——厌恶疗法287

一、厌恶疗法的含义287

二、厌恶疗法的治疗原理及应用范围288

三、厌恶疗法的治疗方式289

四、使用厌恶疗法的注意事项290

第四节 惩罚原理与厌恶疗法的应用案例分析291

一、正用291

二、误用294

第十四章 消退原理297

第一节 消退原理概述297

一、消退原理的含义298

二、消退过程中的特征298

三、消退现象的种类299

第二节 消退原理的运用301

一、消退原理运用的意义301

二、消退原理运用前应考虑的问题302

三、消退原理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04

第三节 消退原理应用案例分析306

一、正用306

二、误用309

第十五章 系统脱敏法312

第一节 系统脱敏法概述313

一、系统脱敏法的含义313

二、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314

三、系统脱敏法的变式315

第二节 系统脱敏法的运用316

一、系统脱敏治疗的操作步骤317

二、系统脱敏法运用注意事项322

第三节 系统脱敏法应用案例分析324

一、正用324

二、误用327

第十六章 认知行为改变理论330

第一节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330

一、理性情绪疗法概述330

二、不合理信念及其特征331

三、理性情绪治疗的基本过程332

四、理性情绪疗法的应用领域333

五、理性情绪疗法的实施案例334

第二节 贝克的认知疗法335

一、贝克认知疗法概述335

二、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技术336

三、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过程337

四、贝克认知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338

五、贝克认知疗法的应用339

六、贝克认知疗法的实施案例340

第三节 梅晨保的自我指导训练法340

一、自我指导训练法概述341

二、关于内部对话的观点341

三、自我指导训练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341

四、自我指导训练法的应用343

五、自我指导训练法的实施案例343

第四节 格拉塞的现实疗法344

一、现实疗法概述344

二、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344

三、现实疗法实施的特点347

四、现实疗法的实施步骤348

五、现实疗法的注意事项350

六、现实疗法的应用351

七、现实疗法的实施案例351

参考文献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