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临床医学流派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临床医学流派
  • 陈大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013890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床医学流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内科医学流派1

第一节 概说1

一、中医内科的起源及发展1

二、中医内科的主要学说简介3

(一)气血津液学说3

(二)六淫病因病机学说4

(三)痰饮病因病机学说6

(四)脏腑病机学说6

三、中医内科的主要流派简介8

第二节 伤寒学派8

一、通俗伤寒派8

(一)朱肱9

(二)张璐11

(三)俞根初12

二、经典伤寒派14

(一)徐大椿15

(二)陆九芝16

三、辨证伤寒派18

按方类证诸家18

(一)柯琴18

(二)徐大椿20

按法类证诸家20

(一)钱潢20

(二)尤怡22

分经审证诸家23

(一)陈念祖24

(二)包诚25

第三节 河间学派(含攻邪学派)26

一、刘完素26

二、河间学派其它诸家简介29

第四节 易水学派30

一、脏腑病机论治派30

(一)张元素31

(二)李杲33

(三)王好古36

二、脾胃温补派39

(一)薛己39

(二)孙一奎41

(三)赵献可43

(四)张介宾44

第五节 丹溪杂病学派48

一、朱震亨48

二、戴思恭52

三、汪机54

第六节 血病证治学派57

一、叶桂57

二、王清任59

三、唐宗海62

第二章 中医传染科医学流派65

第一节 概说65

一、中医传染科的起源及发展65

二、中医传染科的主要学说简介67

(一)温疫学说68

(二)温热学说69

(三)伏气温病学说71

三、中医传染科的主要医学流派简介74

第二节 温疫学派75

一、吴又可75

二、戴天章77

三、余霖80

四、杨璇82

第三节 温热学派84

一、叶桂84

二、薛雪88

三、吴瑭91

四、王士雄94

第四节 伏气温病学派96

一、王叔和97

二、柳宝诒99

三、雷丰102

第三章 中医外科医学流派104

第一节 概说104

一、中医外科的起源及其发展104

二、中医外科的主要学说简介105

(一)火毒学说106

(二)阴阳学说106

(三)脏象学说107

(四)五善七恶学说108

三、中医外科的主要流派简介109

第二节 薛己学派110

一、陈自明110

二、薛己112

第三节 正宗学派115

一、陈实功115

二、祁坤118

第四节 全生学派119

一、王惟德120

二、许克昌122

三、邹岳124

第五节 金鉴学派126

一、祁宏源126

二、吴谦126

第六节 心得学派129

一、高秉钧129

二、王旭高131

三、沙石安132

第四章 中医妇科医学流派135

第一节 概说135

一、中医妇科的起源及发展135

二、中医妇科的主要学说简介138

(一)经带学说138

(二)胎产学说140

第二节 中医妇科主要医家简介141

一、昝殷142

二、张介宾144

三、陈自明147

四、傅山149

五、吴谦153

第五章 中医儿科医学流派156

第一节 概说156

一、中医儿科的起源及发展156

二、中医儿科的主要学说简介158

(一)胎养胎教学说158

(二)纯阳学说159

(三)变蒸学说160

(四)稚阴稚阳学说160

(五)易虚易实学说161

(六)小儿护养学说161

(七)指纹望诊学说161

三、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简介162

第二节 寒凉学派163

一、董汲163

二、万全165

三、陈复正167

四、夏鼎170

第三节 温补学派171

一、钱乙172

二、陈文中174

三、薛铠176

四、庄一夔177

第六章 中医骨伤科医学流派180

第一节 概说180

一、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及发展180

二、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学说简介181

(一)生理机能与解剖相关学说181

(二)气血学说182

(三)肾主骨学说183

(四)经络传输学说183

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流派简介184

第二节 古代骨伤科主要医学流派184

一、蔺氏学派185

(一)蔺道人185

(二)危亦林187

二、薛己学派189

(一)薛已189

(二)陈文治192

(三)钱秀昌193

(四)胡廷光196

三、少林学派198

(一)江考卿198

(二)赵廷海200

(三)其它医家简介203

四、武当学派203

(一)异远真人204

(二)其它医家简介206

第三节 现代骨伤科医学流派简介207

一、北方骨伤科医学流派简介207

(一)郭氏正骨家207

(二)樊氏正骨家207

(三)陈氏正骨家207

(四)刘氏正骨家(吉林)207

(五)贾氏正骨家208

(六)葛氏正骨家208

(七)刘氏正骨家(山东)208

(八)刘氏正骨家(北京)208

(九)罗氏正骨家209

(十)孙氏正骨家209

(十一)苏氏正骨家(辽宁)209

(十二)苏氏正骨家(天津)209

二、南方骨伤医学流派简介210

(一)石氏正骨家210

(二)魏氏正骨家210

(三)王氏正骨家210

(四)施氏正骨家210

(五)闵——殷正骨家211

(六)陆氏正骨家211

(七)何氏正骨家211

(八)李氏正骨家211

(九)林氏正骨家211

第七章 中医针灸科医学流派212

第一节 概说212

一、针灸的起源及发展212

二、针灸的主要学说简介214

(一)经络腧穴学说214

(二)针法灸法学说216

三、针灸的主要医学流派简介217

第二节 经穴学派218

一、杨上善219

二、王惟一220

三、王执中222

四、马莳223

第三节 穴法学派225

一、皇甫谧226

二、何若愚228

三、王国瑞229

四、高武231

五、杨继洲233

第四节 重灸学派234

一、葛洪235

二、窦材237

第五节 重针学派238

一、张从正239

二、李杲240

三、窦默241

第八章 中医推拿科医学流派244

第一节 概说244

一、中医推拿科的起源及发展244

二、中医推拿科的主要学说简介246

(一)脏象学说246

(二)经络与腧穴学说247

(三)气血学说247

(四)阴阳五行学说247

三、中医推拿科的主要医学流派简介248

第二节 骨伤推拿学派249

一、王子平249

二、杜自明251

第三节 指压推拿学派253

一、郑怀贤253

二、赵熙255

第四节 一指禅推拿学派256

一、王松山257

二、钱福卿258

三、朱春霆259

第五节 经穴推拿学派261

一、曹锡珍261

二、贾立惠263

第六节 腹诊推拿学派264

一、骆俊昌265

二、骆竞洪267

第七节 儿科推拿学派269

一、徐用宣269

二、周岳甫270

三、熊应雄271

第八节 其它推拿学派简介273

第九章 中医眼科医学流派275

第一节 概说275

一、中医眼科的起源及发展275

二、中医眼科的主要学说简介276

(一)五轮学说277

(二)八廓学说278

(三)内外障学说280

三、中医眼科的主要流派简介281

第二节 五轮学派281

一、刘皓282

二、王怀隐283

三、徐春甫284

四、王肯堂285

五、傅仁宇287

第三节 八廓学派289

一、葆光道人290

二、危亦林291

三、孙思邈293

四、王肯堂294

五、黄庭镜296

第四节 内外障学派298

一、《秘传眼科龙木论》298

二、楼英300

三、邓苑301

四、顾锡303

第十章 中医耳鼻喉科医学流派305

第一节 概说305

一、中医耳鼻喉科的起源及发展305

二、中医耳鼻喉科的主要学说简介308

(一)官窍脏腑相关学说308

(二)清窍清阳相关学说310

(三)局部与整体相关学说311

(四)口齿与脏腑经络相关学说315

第二节 喉科代表医家317

一、尤乘317

二、郑宏纲319

三、陈根儒321

第三节 口齿科代表医家323

一、薛己324

二、其它医著简介325

第四节 鼻科代表医家325

一、李梃326

二、文昌帝327

三、其它医著简介328

第五节 耳科代表医家329

一、巢元方329

二、其它医著简介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