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育种生物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佩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709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68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80页
- 主题词:农林专业 数理化 大学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作物育种生物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物技术概述1
第二节 生物技术与现代作物育种2
一、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的开拓创新3
二、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4
三、生物技术与种子生产5
第二章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6
第一节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基础知识8
一、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8
二、组织培养实验室9
三、培养基9
四、外植体12
五、无菌操作13
六、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14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与组织培养原理14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14
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形态建成15
三、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形态建成的调控18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21
一、植物快速繁殖技术21
二、植物脱毒技术23
三、花药和花粉培养25
四、植物的胚胎培养30
第四节 植物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32
一、植物细胞培养32
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35
三、原生质体融合和体细胞杂交43
第五节 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在作物改良上的应用49
一、植物组织培养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49
二、植物组织培养在无性系的快速繁殖上的应用52
三、组织培养在工业上的应用53
四、组织培养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53
五、低温贮藏植物组织以保存种质资源54
第三章 染色体工程与作物育种56
第一节 染色体工程的一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56
一、狭义的染色体工程和广义的染色体工程56
二、染色体组和部分同源群57
三、染色体操纵的三个水平58
四、亲缘关系远近与遗传操作策略58
第二节 染色体组水平的操纵技术59
一、远缘杂交障碍及克服途径60
二、染色体数加倍和二倍体化61
三、异源多倍体62
四、同源多倍体63
第三节 染色体水平的细胞遗传学操纵64
一、异附加系64
二、异代换系73
三、染色体片段的转移76
第四节 染色体微切割和人工染色体82
一、染色体微切割82
二、人工染色体83
第五节 染色体工程与作物育种87
一、目标性状88
二、初始亲本和回交亲本88
三、育种群体大小88
四、目标性状追踪和分子、细胞学标记辅助选择89
五、加速世代,缩短育种年限89
第四章 转基因育种技术91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和载体系统91
一、用于转化的受体系统91
二、植物转化载体92
第二节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97
一、农杆菌转化载体的改造98
二、农杆菌转化技术100
第三节 其他植物转基因方法101
一、基因枪转化系统101
二、原生质体转化系统105
三、生殖细胞转化107
四、病毒载体法108
第四节 转化体的鉴定和分析108
一、转化体的选择108
二、转化体的鉴定109
三、外源基因的整合特性111
四、外源基因在转化体中的表达情况112
五、外源基因在转化体中的传代分离及其稳定性112
第五节 转基因育种113
一、转基因植物在育种上的应用114
二、转基因植物新品种的培育115
第六节 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和生物安全性116
一、转基因植物的商品化116
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117
第五章 分子标记技术与作物育种121
第一节 植物中常用的遗传标记122
一、形态标记122
二、细胞学标记124
三、生化标记125
四、分子标记126
第二节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原理126
一、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127
二、RAPD(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129
三、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132
四、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134
五、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cation Region)、CAPs(Cleaved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Sequence-tagged Sites)和STS(Sequence-tagged Sites)138
六、上述各标记间联系及标记间相互转化141
七、In Situ Hybridization(ISH)143
第三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基因作图中的应用144
一、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144
二、分子标记与比较基因组作图147
三、分子标记用于基因定位150
第四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155
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基础和应具备的主要条件155
二、进行MAS选择的限制因素及改进措施157
三、提高分子标记的筛选效率158
四、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成功应用的实例159
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育种策略163